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_第1页
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_第2页
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_第3页
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_第4页
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陶之声(教学案例)一、课时安排:二课时二、教材分析: 陶塑艺术在甘肃境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论是大地湾遗址还是马家窑文化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仰为之观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如,出土的“半山类型陶瓶” 被称为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 平川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素有西部陶都之誉,陶土储量达40亿吨以上,墙地砖年产量近2000万平方米,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每2年一次的陶瓷峰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产业文化。本课题为地方课程之一,也是笔者申报立项的甘肃省“十二五” 重点课题中小学泥塑制作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的内容之一(示范课),在学习领域上属于

2、“造型表现”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陶艺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学习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教材以介绍陶艺的历史发展为起点,以欣赏陶瓷艺术的造型美和图案美为基准,进而把课题升华至赞美我国古代艺人聪明的才智和高超的技艺,通过视频和实地观摩,教学,让学生学习泥塑制作的过程和方法,为激发学生学习泥塑制作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表达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艺术语言进行彩塑创作加入了“催化剂”,有力地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和欣赏能力。学情分析:每2年一次的平川陶瓷峰会活动和沿街两边的陶艺作品对我校的学生已是耳濡目染,于潜移默

3、化中形成了对陶艺文化的沉淀,特别是我校的一部分学生为陶瓷厂职工子弟,他对泥塑制作和陶艺鉴赏有一定的基础和知识技能。其次,学生通过对拼泥板(九年制义务教育试用教材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课)和欢乐陶吧(九年制义务教育试用教材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最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创作方法。因此,对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表现,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达到事半功倍地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目标:通过对陶瓷艺术辉煌历史的学习,了解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感悟传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了解陶瓷艺术作品所承载的艺术美和造型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4、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潜能。掌握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和基本的自作过程,了解泥塑制作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从泥塑制作中感受陶艺创作的艰辛劳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与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潜能。通过对泥塑制作的学习,能够尝试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能够运用泥塑制作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对陶艺制作的学习,感悟传承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泥塑作品探究性的制作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

5、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七、 教学思路: 本课题拟用二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活动一):欣赏导入、了解历史观看视频、掌握方法尝试制作,探究方法自我评价、提高技能。 第二课时(活动二):进入工厂、欣赏陶艺(激趣)实地观摩、学习技法(点拨)自我尝试、探究方法(创作)技师指导、夯实基础(指导)再次尝试、掌握方法(探究)评价作品,通过水平(感悟)。完成本课题。教具准备:几件不同形态的泥塑、陶艺(彩陶)作品,制作材料工具。学具准备:陶泥、竹板条、木板、中国画颜料或水粉画颜料,调色盘等。十、教学评价:1、能否在感受、体会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泥塑制作的方法和技巧。2、能否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泥塑技能制作一个简单的

6、泥塑作品,并选择合适的材质进行装饰。3、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在表格中划“V”:技法熟练形体完美设计新颖装饰得体造型准确合作体现十一、教学反思:本课是笔者申报的甘肃省省级重点课题中小学泥塑制作课题教学实践研究的内容之一(示范课),也是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一。经过2课时示范性的教学运用,我得到以下的反思:(一)泥塑制作是同学们最为喜欢的课题之一。喜欢玩泥巴是小朋友们的天性,越是年级低这种天性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稍加讲解和指导,同学们基本上就能够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泥塑制作。令人兴奋的

7、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创意的设计制作出了造型新颖的泥塑作品,如,胡斌斌同学设计制作了“歼20战斗机”,何琳与常燕妮同学合作制作了“鲤鱼跃龙门”,党春晖与李洁设计制作了“荷塘一角”一只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面,小蝌蚪游荡在水波纹之间进入陶瓷厂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是课题的升华和难度的提升,在技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巩固和加强了对泥塑制作的方技巧技能,掌握了上釉涂彩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学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达到了“请进来、走出去”之目的。(二)本课题也是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利用之一。地方课程要有地方性特征,应体现当地特有的物质资源和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要有针对性,它包括二

8、个方面,一方面,每一个地方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一哄而上地“走进”课堂,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进行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在教学中所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必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且容易理解的素材,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课堂教学要有教育性。既通过一定素材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明白一个哲理,得到一定的启迪,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一定的升华。我之所以选择以泥塑制作作为课题研究的素材,一是:泥塑(瓷器)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是:我所在的学校周围分布着大量的陶瓷厂,丰厚的企业文化为课题的顺利开展与

9、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与保障。三是:学校大部分学生为陶瓷厂职工子弟,他们对陶瓷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以当地的“土特产”陶艺作为课题,不但使学生感到亲近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与探究、思维与想象的学习精神,因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同学们掌握了技法,提高了兴趣,迈进了“陶艺”之门后,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表现欲。但是,如何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将泥塑这门艺术课程持久性的进行下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成为我们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仍需积累经验,还仍需去探索与发现,充分地利用课题研究带来的有力优势和资源,使其成为校本教学中的一个“闪

10、光点”。十二、参考教案(教学案例)课型示范课课题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煤之颂年级八年级(下册)执教程晖教学过程教 学 活 动媒体运用(第一课时)情景导入:欣赏感受(2分钟) 选择一块洗净的原煤,让学生从整体-局部(放大)-整体的步骤来欣赏原煤的形象。 教师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感悟原煤晶体所呈现的姿态美。投影仪:洗净的一块原煤造型美特征(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原煤的造型特征:1、整体感受:给人以既脏又丑陋的感受,不屑一顾。经过净水的冲洗,给人却是焕然一新之美。受光面熠熠明亮,光彩照人。外形有棱有角,富有个性,透法出朴实的阳刚之美。2、色彩:黑色,给人以深沉、稳重、老练之美。3、用途:是一种

11、燃烧值高的能源之一,主要用于化工生产,火力发电及民用燃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投影仪原煤幻灯片:炼钢厂炼钢,靖远发电厂等图片活动(一)分组讨论(8分钟)1、让学生依地理课知识说明煤的形成。 教师:煤的形成经过了上千万年的漫长岁月,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之一,因此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利用每一块原煤。2、原煤是怎么样被开采出来的呢? 教师:原煤的开采要经过诸多的程序,由测量-打巷道-支护架-铺轨道-开采-运输到地面等,并且采煤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经常受到瓦斯等的威胁,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采煤规程去生产。录像:播放井下工人采煤的场面原煤的人格精神(5分钟)学生展开想象,将原煤

12、人格化,说明“他”的精神体现。教师:原煤“他”燃烧了自己,最终化为灰烬(灰渣又加工成砖块供建筑工程使用),可温暖了别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这就是原煤精神的体现。幻灯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煤和工程建筑等图片活动(二)分组作文(10分钟) 诗歌写作 教师以原煤的精神作为引导,联系矿工采煤的情景,启发学生以“煤之颂”为题,用诗歌或散文的形式来赞美矿工精神,表达对父亲的爱。录像:再现矿工采煤的镜头诗朗诵(8分钟)每一小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要求:富有激情地表达情感。作业评价(5分钟)首先让学生从文章的题材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共同评价各组的作业。教师归纳:首先从写作的深度与广度,情感的表现等方面肯定学

13、生的成绩,同时指出缺点及需修改的地方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小结(2分钟) 鼓励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父亲的“琐事”,更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安排下节课学具的准备。(第二课时)欣赏感知(8分钟)(一)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1、整体感受:在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着一道道刀刻似的皱纹,淡淡的眉毛下凹显着一双慈祥的眼睛,鼻头下一滴晶亮的汗珠即将跌落,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扎着布带的双手捧着一碗清水正欲饮用。2、情感表现:作者以具象的形式,表现了父亲朴实、善良、勤劳的品质,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形象的典型代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和对父亲的爱。(二)吴冠中的国画作品春自在1、整体感受:在一片正方形的画面上

14、,墨色的线条随意“奔放”,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曲有直、有虚有实,洒脱自然,轻快活泼。在线条的层面上,又以重彩泼墨的形式,点画着色彩绚丽的红、黄、绿。大小相间的色墨,有聚有散,撒落在画面的角角落落,是典型的点、线、面、色的巧妙组构。2、情感表现:作者以抽象的形式,表现了在春意盎然的原野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正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畅想和赞美之情。幻灯片:油画作品父亲国画作品春自在尝试表现(四人一组)(25分钟) 情感表达煤之颂 参照春自在的表现手法,联系上节课的诗歌朗诵,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特有的绘画技能和方法,把自己对矿工-父亲的爱表达在画面上。录像:再现矿工采煤的片段作品展示与评价(7分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一)、学生从作品的: 1、构图的完美性,2、构思的新颖性, 3、造型的准确性,4色彩的运用性, 5、情感的表达性,6、合作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参与评价。(二)、教师总评;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及作品的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学生作品。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像我们父亲一样,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今天,我们用自己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