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_第1页
0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_第2页
0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_第3页
0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_第4页
0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 诗 词 三 首学习目标识记李白、刘禹锡、苏轼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这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三首诗词。(重点)品味诗词的语言,掌握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难点)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重点)行路难(其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有蜀道难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等。 本诗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受到权臣排挤,被“赐金放还”,被迫离开长安,友人

2、为他设宴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诗。诗歌反映了李白愁苦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背景材料朗读诗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解读诗歌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玉盘:对盘子的美称。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诗意】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3、顾心茫然。箸:筷子。【诗意】但是我停下酒杯放下筷子吃不下,拔出佩剑四下里看,心里却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塞:堵塞。川:大河。太行:太行山。【诗意】想渡过黄河却见坚冰堵塞了大河,准备登上太行山又见茫茫的风雪弥漫高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诗意】想像姜尚那样闲暇时在碧溪边垂钓,忽然又想像伊尹那样在梦中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岔路。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安,哪里

4、。【诗意】行路难啊,行路难,眼前岔路这么多,如今身处何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云帆:高高的帆。济:渡。【诗意】终将会有乘着长风破万里浪的时候,到那时我会挂起高高的帆渡过沧海。疑难突破1.在本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对前途的茫然 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2.如何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积极入仕的强烈要求,是他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后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最强音。诗人相信尽管前路艰难,但终有一天自己会到达理

5、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高昂乐观的曲调。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最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用典精当自然。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姜尚年老垂钓渭水边,后遇周文王得到重用和伊尹在被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愿望。写作特色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坚冰阻塞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山,一会儿想到垂钓碧溪、乘舟日边,一会儿回到四顾茫然的现实,一会儿又乘风破

6、浪、挂帆远渡沧海。诗人从现实写到幻境,从上古写到未来,虚实结合,想象雄奇。诗人的幻想是现实的折射,诗中的想象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手法。所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等,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7、,诗中表现出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背景材料朗读诗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解读诗歌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洛阳,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诗意】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我)二十三年来被弃置,在此安身。空:徒然地。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

8、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诗意】 (我)怀念老朋友,(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回到故乡(恍如隔世)反而像传说中的烂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侧畔:旁边。千帆:形容过往船只很多。病树:枯树。万木春:万木逢春,生机勃勃。春,名词用作动词,逢春。【诗意】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

9、赠刘二十八使君。长:增长,振作。【诗意】今天听你吟诵这首诗,(我不胜感慨)暂且凭借杯中的美酒振作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疑难突破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诗人借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本来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然而“千帆过”“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心境,变为慷慨激昂的格调,抒发了诗人不因自己的年老和事业无成而消极沮丧的思想,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0、: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用典恰当,寓理于景。 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诗人借“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含义十分丰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中,表明诗人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写作特色水 调 歌 头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在散文、赋、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赤

11、壁赋等。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此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离京“游宦”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七年未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词就是他为思念亲人而作。背景材料朗读诗歌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

12、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解读诗歌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诗意】丙辰年的中秋节,我欢畅痛饮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这首词,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执。宫阙:宫殿。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不胜:经受不住。何似:哪里比得上。【诗意】不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月宫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在高空中

13、经受不住无比的寒冷。我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何事:为什么。但:只,只是。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诗意】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总会有悲欢离合,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总是难以十全十美。只希望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疑难突破1.诗中“高处不胜寒

14、”仅仅是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想一想它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高处不胜寒”不仅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那里的党派斗争;经受不住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凄凉;经受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2.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人由心中郁结到心胸开阔,显示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由此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之语。这是词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导,表现出其豁达、乐观、豪迈的情怀。寓理于景,借景抒情。 全篇着眼于中秋问月,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并借月抒情,将写景、叙事、议论、

15、抒情融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寓哲理于景物之中,从而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出词人胸怀的超脱开阔,使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写作特色古诗词中的月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拓展延伸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课堂小练1.下列加彩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 投箸()B.烂柯人() 侧畔()C.宫阙() 绮户()D.婵娟() 歧路()答案:A点拨:B.畔。C.绮。D.歧。2.下

16、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答案:C点拨:正确的划分应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外古诗词诵读赠品可以删除题破山寺后禅院常 建作者介绍 常建,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后移家隐居鄂渚。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语言洗练自然,意境清迥,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首联。品味赏析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基础。送友人李 白 送友人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品味赏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