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纬纱准备工艺与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1页
第六章纬纱准备工艺与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2页
第六章纬纱准备工艺与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3页
第六章纬纱准备工艺与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4页
第六章纬纱准备工艺与质量控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讲:王文志教材: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织造工艺.第六章 纬纱预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目的与要求:掌握纬纱预备的内容和工艺实际本章重点: 1、直接纬与间接纬的特点与运用 2、热定捻与湿定捻的工艺实际和参数 3、卷纬工序的质量控制.第一节 纬纱预备工艺流程及其确定.纬纱预备络筒纬纱定捻卷纬将原纱(管纱、绞纱)加工成筒子把筒子卷装的纱线卷绕成符合有梭织机要求并适宜梭子外形的纡子纬纱定捻的目的在于稳定纱线捻度. 纬纱预备工艺流程的选择: 一有梭织造 :1直接纬: 指细纱机上纺出的纬纱直接卷绕在纬纱管上,构成纡子,经过定捻,供织机运用。 2间接纬:指细纱机上纺出的纬纱卷绕在大卷装的纱管上,进入

2、织部后,经过络筒、卷纬和定捻等工序,供织机运用。 本性纯棉织物:管纱 络筒 卷纬 给湿或自然定捻; 涤/棉混纺织物:纺部供应的涤/棉纬纱须首先络成筒子进展定捻,然后再卷绕成纡子。 .间接纬纱的优点:1、经过络筒加工,纱线上的疵点、杂质减少,使织造时纬纱的断头和纬向疵点减少。2、采用卷纬工艺,纬纱张力均匀,纬纱卷绕成形良好,纬纱退绕不易脱圈;3、纬纱卷绕严密,卷绕密度提高是直接纬纱的1.2-1.5倍,减少了织机的换纬次数,提高效率,减少换纬了回丝,降低了由换纬所呵斥的织机停台和织物疵点。 间接纬纱的缺陷: 工艺线路长,占用机台多,加工本钱较高.(二)无梭织造:纬纱由大卷装的筒子供应,纬纱预备包括

3、络筒和定捻两个工序。自然定捻、给湿定捻工艺流程为:管纱 定捻 络筒 织造。热湿定捻工艺流程为:管纱 络筒 热湿定捻 织造。 .第二节 纬纱预备定捻工艺与质量控制. 一、纬纱定捻的目的 提高纬纱回潮率,稳定纱线捻度,从而减少织造过程中的纬缩、脱纬、起圈等弊病,有利于提高布面的质量。.二、 定捻的原理利用热与湿对纱线的作用,加速纤维的松弛过程,消除由于加捻而产生的内应力,从而使纤维与纱线在加捻形状下稳定下来。.三、定捻方法 一纱线自然定捻 将纡子或管纱放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室内,捻度得到稳定,纱线卷缩、起圈的景象减少。适用于纱线捻度较低、捻度容易稳定、原料周转比较充余的情况。如低捻真丝、棉纬纱和某些涤

4、/棉股线等。 各种纱线与长丝构造与性质不同,定捻的方法也不同.二纱线给湿定捻 1.方法:喷雾法、给湿间给湿、水浸法、机械给湿法图6-1 毛刷式给湿机1-供应帘子 2、3、4、5-保送帘子 6-漏斗 7-运输箱 8-毛刷 9-溶液箱 10-溶液槽图6-2 喷嘴式给湿机.2、对给湿定捻产品的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管纱的回潮率应控制在89。纬纱给湿后,普通应在给湿房内存放12h,不宜存放过久 。缠绕的回丝务必拉清后再进织造车间运用。管纱的外表应无锈迹、污渍或水渍等疵点。重点啊.三纱线加热定捻 把需定形的纱线置于一密室中,经过热交换器用蒸汽或电热丝或红外线作热源,使纤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分子动能添加,使线

5、型大分子相互作用减弱,纤维的缓和过程加速,从而使捻度暂时稳定。 适用于中低捻度人造丝的定捻,也可用于涤/棉纱的定捻。 .四纱线热湿定捻 通常是利用蒸汽对纱线或长丝进展加热和给湿,使纱线捻度稳定。热定捻锅的热湿定捻效果良好,半废品流通快,运用范围广,对细特纱、强捻纱、混纺纱较为适宜。 .1低温高湿定捻方法对象:普通用于直纺纬纱定捻室的温度:4245。保温时间:普通在48h。移出稳定时间:1520min。 此方法特点:涤/棉坯布加工时不易产生“裙子皱布的横向部分产生伸展景象。.2热湿抽真空或常压定捻 蒸纱主要有以下作用:定捻定型松弛纱线;预收缩;增 加纱线湿度,改善纱线质量。 1直接蒸汽蒸纱法设备

6、:不带抽真空机构的高压锅压力:29.4N(3kgf)温度:130特点:易使纱线产生冷凝斑,且对纱线的处置不均匀 。.2 间接饱和蒸汽蒸纱法 图6-3 真空高温定捻锅1、2-箱体内外筒 3-座架 4-手轮 5-压紧方钢 6-固定筘 7-箱盖 8-导轨 9-加热管10-排水阀 11-疏水器 12-进气 13-压力表 14-温度计 15-平安盖 16-真空泵接头SFVC-1型热定捻锅定捻工艺涤/棉 65/35: 温度:8085。 时间:4550min。 真空度:66.66KPa93.33KPa 压力: 0.5105Pa为了加快高温蒸汽浸透到纱线内层的速度,可以用真空泵把桶内的空气抽出,产生负压,然后

7、再进高温蒸汽。.四、纬纱的定捻效果 纬纱的定捻效果主要决议于纱线捻度的稳定情况及内外层纱线稳定程度能否根本一致。测定纱线定捻后捻度稳定情况的目的为定捻效率。 定捻效率普通约为40%60%。 测定方法有如下两种:.定捻效果的测定 一目测法 目测法是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能粗略地鉴定定捻效果。其方法是两手先伸开,执长度为100cm的纱,然后缓慢移近至两手间隔为20cm时,看下垂纱线的扭结程度,普通以不超越35转为准。. 式中:a纱线实验长度,cm; b被测纱线一端固定,另一端移近,到开场打扭时, 两端之间的间隔,cm。 二手执法两手执长度为50cm的纱线两端,一端固定,一端缓慢平行移近至出现打扭时为

8、止,丈量其长度,并按下式计算定捻效率 。.五、定捻缩率式中:W1定捻前枯燥分量,g/100m; W2定捻后枯燥分量,g/100m。 定捻缩率= 纬纱经过定捻后,物理机械性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强力有下降的趋势,另外还发生热缩景象,缩率大小随纤维种类不同各异。.第三节卷纬工艺与质量控制 .概述卷纬的目的和要求 :卷纬的目的是将筒子纱卷绕成适宜有梭织造消费用的纡子,供织机运用。卷纬过程中应做到纡子成形良好,有适当的卷装尺寸和卷绕密度,尽能够添加纡子的卷绕容量,卷绕张力适当均匀。控制合理的备纱卷绕长度。.纡子的卷装方式和成形运动图6-4(1)为普通织机手工换纡运用的纡管 (2)为自动换纡织机运用的纡

9、管 (3)为自动换梭织机运用的纡管纡子的卷绕成形由三个运动组成:卷绕运动、 往复运动、前进运动。导纱板产生导纱和级升运动,锭子作旋转卷绕运动。 图6-5 纡子的构成过程.一、卷纬的工艺参数卷纬的工艺参数卷纬速度卷纬密度卷纬张力.一卷纬速度 选择卷纬机速度时应思索的要素同选择络纱速度的要素,主要根据卷纬机机型、纱线种类及纱特确定。.卷纬张力适当而均匀,使纡子卷绕严密,成形良好。假设张力太小,纡子卷绕松软,既使容纱量减少,又容易在退解时发生脱纬;假设张力过大,会使纱线发生过度伸长,损伤弹性和伸度,使断头添加。卷纬张力的大小应根据原料性质、织物种类、纱线粗细和纱线捻度等要素而确定。 二卷纬张力. 纡

10、子卷绕密度直接影响纡子的容纱量。而卷绕密度主要由卷绕张力决议,也与卷装方式、卷纬速度、纱线特数、纱线原料等要素有关。在不损伤纬纱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可适当添加卷绕张力,以获得较为严密的纡子卷装,并添加纡子容纱量。 三纡子卷绕密度. 纡子上的纬纱在织造时被高速牵引退解,要保证退解顺利,且张力动摇小,必需满足如下工艺要求。二、对卷纬质量要求.1、棉纱的疵点如竹节纱、粗节纱、紧捻纱、弱捻纱、飞花附着等应尽量去除。2、管纱、筒子上的松紧纱、毛头纱、毛脚纱应去除。3、纱线的棉节杂质,经过清纱器、张力盘的作用,应较管纱或筒子降低515左右,纱线的光洁度有所提高。 一对纱线外观质量要求.二对纱线的卷装要求

11、 纱线经过卷纬工序后,纱线的张力应较直接纬纱有较大改善。为了最大限制地添加纬纱的卷绕密度,实践消费中,纬纱的张力控制较紧,纬纱的卷装容量可比直接纬纱添加2535。. 1、纡子成形良好 纡管的端部是一个锥体,锥顶角大,那么退解阻力小,但易脱圈,普通棉织用纡管锥角为2024,丝织为1213。 纡子成形良好,一是要纡子外表平整,无重叠;二是要纡子的直径大小适中,纱线易退解、不脱圈。纡子的卷绕构造如下图。 .2、纡子卷绕张力均匀合理 纡子张力适当、均匀,获得适当的卷绕密度,保证纡子的容纱量,也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3、 合理的备纱卷绕长度 在自动补纬织机上,从探纬部件探测到纬纱用完,应换梭或换纡,到执行机构完成补纬动作,大约需求织机23转的时间,为了防止产生缺纬疵点,在纡子底部普通应绕有3纬左右的纬纱备纱。 另外,纡于是在梭子中退解的,因此选用纡管时应和梭子内腔匹配。.三纬纱成形规范1纬纱离纬管头端间隔810mm。2纬纱离纬管底部间隔45mm。3纬纱的卷绕直径普通掌握较梭子内腔小13mm。4纬纱装入梭子后,上部不超越梭高,左右下端不碰梭子内腔。5纬纱退绕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