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名称古代的经济政策学科:历史版本:人教版必修二年级:高一年级教师:何继承职称:中一单位:合肥北城中学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于 “康乾盛世”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夕阳与曙光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晋剧范进中举画

2、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伽利略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原始社会1)内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公有制2)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2、奴隶社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概念:2)性质:3)实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于国王4)瓦解: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的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

3、使用。各国的变法运动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探究思考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1)确立: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3.封建社会1)春秋:鲁国初税亩:前594年 实际承认了土地私 有的合法性2)战国:各诸侯国改革,正式承认土地私有。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2)出现问题:土地兼并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方式:抵押、买卖、赏赐、强占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准许买卖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影响: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害统治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3)措施:含义: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作用:一定

4、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瓦解: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明朝:丈量全国土地(鱼鳞图册)(3)措施:明朝的“鱼鳞图册”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土地制度的演变时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周时期战国以后名称土地公有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人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北魏到隋唐前期)生产力发展是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原因:农业是本业;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的

5、发展。二、“重农抑商”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国材料二: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贞观政要材料三: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雍正帝语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等问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二、“重农抑商”材料一: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史记商君列传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的目的,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 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作用:增强了经济实力,

6、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 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完成。二、“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等问题2.目的:保护封建经济基础(实质)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二、“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等问题2.目的:保护封建经济基础(实质)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3.历程: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汉初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二、“重农抑商”材料一:1381年明政府规定:“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7、。”1521年还规定:“商贾、技艺之家器皿不许用银。” 明史卷67舆服志材料二:清代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杂税。 康熙江西志卷17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表现在哪?对经济起什么作用?作用: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等问题2.目的:保护封建经济基础(实质)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3.历程: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汉初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4.评价:有利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8、,当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重农抑商”1、含义: 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人民出海贸易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严格限制绝对禁止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实行海禁的原因防范倭寇的侵扰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材料三: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三、“海禁”与“闭关锁国”2、原因: (1)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狂 (2)清初,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展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清朝时期的广州商馆区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三、“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