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让学生掌握用代数的方法判定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利用 “两直线平行,倾斜角相等”这一性质,推出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利用两直线垂直时倾斜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几何与代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解析几何有了感性的认识(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课堂上的启发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难点:两条
2、直线垂直判定条件的探究与证明重难点突破:以初中学习的平面内两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为切入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导 出直线倾斜角间的关系,再通过直线的倾斜角同斜率的关系,猜想得出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判定的 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两直线垂直的条件,老师可利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验证当两条直线的斜率 之积为 1 时,它们是相互垂直的即可【课前自主导学】课标解读1.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断件(重点 ) 2会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难点) 3利用斜率判断含字母参数的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时,对字母分类讨论 (易错点 ) 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导思】1如图,若直线 l 1 l 2,则其倾斜角 1
3、与 2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反之呢?【提示】12,因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反之不成立,当 12 时,直线 l1 与 l2 可能平行或重合2若直线 l1 l2,则其斜率 k1k2.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只有在直线l1 与 l 2都存在斜率时,由l1 l2可以得出k1k2,如图当直线 l1 与 l2 都与 x 轴垂直时,虽然 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l1 l 2但斜率都不存在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倾斜角分别为 1,2,斜率存在时斜率分别为k1,k2.则对应关系如下:前提条件12 901290对应关系l1 l2? k1k2l1 l2? 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图示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之间
4、的关系【问题导思】1如图,直线 l1 与 l2 的倾斜角分别为 1与 2,若 l 1l 2,则 1 与 2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2190. 2当直线 l1的倾斜角为 0时,若直线 l1l2,则 l2的斜率应满足什么条件?【提示】直线 l 2 的斜率不存在, 如图,当直线 l 1的倾斜角为 0时,若 l 1l2,则 l 2的倾斜角为 90,其斜率不存在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对应关系l1 与 l 2的斜率都存在, 分别为l 1 与 l2 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k1,k2,则 l1l2? k1k2 1率为零,则 l 1与 l2 的位置关系是 l 1l 2图示【课堂互动探究】两条直线平行
5、判断下列各组中的直线 l 1 与 l2 是否平行:(1)l1经过点 A(1, 2),B(2,1),l2经过点 M(3,4),N(1,1);(2)l1的斜率为 1,l2经过点 A(1,1),B(2,2);(3)l1 经过点 A(0,1),B(1,0),l2 经过点 M(1,3),N(2,0);(4)l1经过点 A(3,2),B(3,10),l2经过点 M(5, 2),N(5,5)【思路探究】依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逐一判断便可【自主解答】(1)k112211,k2135 4,k1k2,l1 与 l 2 不平行(2)k11,k221 211,k1k2,l 1 l2 或 l 1与 l2 重合01 03
6、 (3)k110 1,k221 1,k1k2,31 而 kMA10 21, l1 l2. (4)l1 与 l2 都与 x 轴垂直, l1 l 2. 判断两直线平行,要 “ 三看”:一看斜率是否存在;在斜率都存在时,二看斜率是否相等;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或相等时,三看直线是否重合,若不重合则两直线平行已知直线 l1 经过两点 (1,2),(1,4),直线 l2 经过两点 (2,1),(x,6),且 l 1 l 2,则 x_. 【解析】直线 l 1的斜率不存在,且l1 l 2, l2 的斜率也不存在点 (2,1)及(x,6)的横坐标相同, x2. 【答案】2 两条直线垂直判断下列各组中的直线 l
7、1与 l2 是否垂直:(1)l1经过点 A(1, 2),B(1,2),l2经过点 M(2, 1),N(2,1);(2)l1 的斜率为 10,l 2经过点 A(10,2),B(20,3);(3)l1经过点 A(3,4),B(3,100),l2经过点 M(10,40),N(10,40)【思路探究】求出斜率,利用l 1l 2? k1k21 或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斜率不存在来判断【自主解答】(1)直线 l1 的斜率 k121212,直线 l 2的斜率 k212121 2,k1k21,故 l1 与 l 2不垂直(2)直线 l 1 的斜率 k1 10,直线 l 2的斜率 k232 2010 1 10,
8、k1k2 1,故 l 1l 2. (3)l1的倾斜角为 90,则 l1x 轴直线 l 2的斜率 k240400,则 l2 x 轴故 l1l 2. 1010利用斜率公式来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方法 (1)一看:就是看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只需看另一条直线 的两点的纵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垂直,若不相等,则进行第二步(2)二代:就是将点的坐标代入斜率公式(3)求值:计算斜率的值,进行判断尤其是点的坐标中含有参数时,应用斜率公式要对参数进 行讨论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A(4,2),B(1, 2),C(2,4),则 BC 边上的高的斜率为 ( ) A2 B 2 C.1
9、2 D1 2【解析】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与 BC 边所在的直线垂直而 kBC4221 2,所以 BC 边 上的高的斜率 k1 kBC1 2. 【答案】C 直线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已知 A(4,3),B(2,5),C(6,3),D(3,0)四点,若顺次连接 A、B、C、D 四点,试判 定图形 ABCD 的形状【思路探究】先由图形判断四边形各边的关系,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再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完 成证明【自主解答】A、B、C、D 四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如图,由斜率公式可得kAB25341 3,kCD 03361 3,kAD3034 3,kBC35 621 2. kABkCD,由图可知 AB 与
10、CD 不重合, AB CD. 由 kADkBC, AD 与 BC 不平行又 kABkAD1 3(3)1, ABAD. 故四边形 ABCD 为直角梯形1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判定图形形状的步骤2证明两直线平行时,仅 k1k2是不够的,注意排除重合的情况3判断多边形形状问题要进行到底,也就是要得到最具体的多边形为(已知 A(1,1),B(2,2),C(3,0)三点,且有一点 D 满足 CDAB,CB AD,则 D 点的坐标) A(1,0) B(0,1) C(1,0) D(0,1) 【解析】设 D(x,y),则 kCDy0 x3x3,kADy1 x1,),又 kAB21 213,kCB20 232,
11、CDAB,CB AD, kCDkABy x33 1kCBkAD ,x13y3xf(y1 2 x3y3,2xy1. x0y1 ,即 D(0,1)【答案】D 【思想方法技巧】分类讨论思想在直线平行与垂直中的应用(12 分)已知直线 l1经过点 A(3,a),B(a1,2),直线 l2经过点 C(1,2),D(2,a2)(1)若 l1 l2,求 a 的值;(2)若 l 1l2,求 a 的值【思路点拨】(1) xCxD 斜率存在 , l1 l2 k1k2 a的值(2) l1l2 分情况讨论 求a的值【规范解答】设直线 l2 的斜率为 k2,则 k221a22a 3.2 分(1)若 l 1 l2,设直线
12、 l 的斜率为 k1,则 k1a 3. 又 k1a4,则 2a a4 a 3,a1 或 a6. 4 分经检验,当 a1 或 a6 时,l 1 l2. (2)若 l1l2,当 k20 时,此时 a0,k11 2,不符合题意 .8 分12 分当 k2 0时, l2 的斜率存在,此时k12a a4. 由 k2k1 1,可得 a3 或 a 4.所以,当 a3 或 a4 时, l1l2. 【思维启迪】1由 l1 l2 比较 k1,k2时,应首先考虑斜率是否存在, 当 k1k2时,还应排除两直线重合的情况2由 l1l 2比较 k1,k2 时,既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又要考虑斜率是否为 0 的情况3在 l1
13、l 2及 l1l2 相关问题的处理中,树立分类讨论的意识【课堂小结】1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条件下得出的,即在此条件下有 l1 l2? k1k2;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两直线不重合,则两直线也平行2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也是在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的条件下得出的,即在此条件下有 l1l2? k1k2 1;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等于 0,则两条直线也垂直3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关系的判断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行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一定存在且相等 B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C垂直的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 D只
14、有斜率相等的两条直线才一定平行【解析】A 不正确,平行的两条直线可能斜率都不存在;B 正确; C 不正确,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它们也垂直;【答案】B D 不正确,斜率都不存在的两条直线也平行2已知直线 l1 的斜率 k18 5,直线 l2 的斜率 k25 8,则 l1 与 l2 的位置关系为 (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无法确定【解析】k1k21, l1l2. 【答案】C 3直线 l 1的斜率为 2,直线 l2 上有三点 M(3,5),N(x,7),P(1,y),若 l1l2,则 x_,y_. 【解析】l 1l 2,且 l 1的斜率为 2,则 l 2的斜率为1 2
15、,75 x3 y5131 2,x 1,y7. 【答案】1 7 4(1)已知直线 l 1经过点 M(3,0),N(15,6),l2 经过点 R2,3 2,S 0,5 2,试判断 l1 与l2 是否平行(2)l1 的倾斜角为 45,l2 经过点 P(2, 1),Q(3,6),问 l 1与 l2 是否垂直?【解】(1)kMN306151 2,kRS02321 2,l 1 l2. (2)k1tan 45 1,k263211, k1k2 1.l1l 2. 【课后知能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若 l 1 l2,则 k1k2;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16、,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解析】当 k1k2 时, l1 与 l2 平行或重合,不成立;中斜率不存在时,不正确;同也不正确只有正确,故选 A. 【答案】A 2(2014 昆明高一检测 )直线 l1的斜率为 2,l1 l2,直线 l2过点(1,1)且与 y 轴交于点 P,则 P点坐标为 ( ) A(3,0) B(3,0) C(0,3) D(0,3) 【解析】k12,l1 l2, k22,设 P(0,y)则 k2y1 01y12,y3,即: P(0,3)【答案】D 3若直线 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 1,2,且
17、l1l2,则( ) A1290B2190C|12|90D12180【解析】如图所示由图 (1)可知 1290,由图 (2)可知 2190, |12|90. 【答案】C 4如果直线 l1 的斜率为 a,l1l2,则直线 l2 的斜率为 ( ) A. 1 a BaC1 a D1 a或不存在【解析】当 a 0时,直线 l2 的斜率 k2 为1 a;当 a0 时,直线 l2 的斜率不存在【答案】D 5以 A(1,1),B(2,1),C(1,4)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以 A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D以 B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解析】kAB11 21 2 3,kA
18、C41 113 2, kABkAC 1,ABAC, A 为直角【答案】C 二、填空题6(2014 南京高一检测 )l1的倾斜角为 60,l2经过点 M(1,与 l 2的位置关系是 _3),N(2, 2 3),则两直线 l1【解析】由题意知, k1tan 603,k22 333,k1k2,所以直线 l 1 与直线 l 221平行或重合【答案】平行或重合7经过点 M(m,3)和 N(2,m)的直线 l 与斜率为 4 的直线互相垂直,则 m 的值是 _【解析】由题意知,直线 MN 的斜率存在, MNl,kMN2m1 4,解得 m14 5 . 14【答案】58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1,1)
19、,B(2,3),C(0,4),则点 D 的坐标为 _【解析】设 D(x,y),由题意可知, AB CD 且 AD BC. )kABkCD 且 kADkBC,21y4 x,f(43y1 x1,02解得x3,y6, D 点的坐标为 (3,6)【答案】(3,6) 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在 ?OABC 中,O 为坐标原点,点 C(1,3)(1)求 OC 所在直线的斜率(2)过 C 作 CDAB 于 D,求直线 CD 的斜率【解】(1)点 O(0,0),C(1,3), OC 所在直线的斜率kOC30 103. (2)在?OABC 中,AB OC,CDAB, CDOC, kOCkCD1,kCDkOC 1 3. 故直线 CD 的斜率为1 3.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PQR 的顶点按逆时针顺序依次是 O(0,0),P(1,t),Q(12t,2t),R(2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机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 建筑施工青蓝工程徒弟心得体会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证员助理应聘面试要点高频问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综合管理职位招聘考试模拟题
- 2025年人工智能企业面试编程能力测试题库
- 小学六年级历史毕业复习计划
- 2025年乡镇消防救援所招聘面试必-备手册模拟题及答题要点解析
- 2025年初级储能技术员面试指南及常见面试题预测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政策解析计划
- GB/T 9634.8-2018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8部分:PQ型磁心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GB/T 18358-2001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
- 《计算机网络(第5版)》英文版教学课件
-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讲解课件
- 外科学课件-肺癌
- 中移全通系统集成业务能力简介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