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_第1页
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_第2页
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_第3页
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_第4页
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絮团对锦鲤生长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5300字 近年来,随着水产品需求量的进步,水产养殖业向着集约化、工厂化的方向开展,饲料投喂量和养殖密度也相应增加,养殖动物排泄到水里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开展,绝大多数养殖者看重的是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往往无视了长远的可持续的生态影响,导致很多养殖集中区域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高密度的养殖引起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病害频繁发生,严重时出现水产养殖动物大批量死亡,这些结果给水产养殖从业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行业的开展,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密度精养池塘的水质恶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养殖

2、动物死亡率高等问题已成为实现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絮团技术是一项通过生物学原理改善养殖池塘水质、进步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力的生态型养殖新型技术,该项技术结合消费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开展理念,在降低养殖本钱的同时减少养殖池塘自身污染,实现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关键是在人为可控条件下,将异养型细菌、浮游藻类和小型浮游动物等微型生物共同培养,通过絮凝作用形成各式各样的絮团状微生物聚集体,这种团状物质能起到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为水产养殖动物提供优质生物饵料等作用口,。近年来,国内对生物絮团进展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3-7,但是有关生物絮团技术在欣赏性鱼类的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很少见报道。因此,

3、本试验于2022年在西安欣赏鱼养殖基地通过利用蔗糖作为碳源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锦鲤商品鱼养殖中,通过比照试验讨论生物絮团技术对锦鲤的生长及其成活率的影响,为生物絮团技术在欣赏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池塘与材料试验池塘选择在西安市草滩养殖基地,池塘东西走向,池深2.2 m,池周混凝土护坡,坡度65。,池底淤泥厚度15 cm。池塘水面为o4 h(长40 mX宽100 m),水深1.6 m。试验用欣赏鱼为锦鲤,平均规格为80100g尾,养殖密度为22 50030 000尾h。试验用蔗糖购自西安粮油副食批发市场。复合芽孢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硝化

4、细菌等购自西安富祺生物科技(总菌数ge;280亿/g)。养殖用水取自深井水,池塘配有微孔增氧系统。1.2 试验设计试验时间选择在2022年9月 10月,试验设置生物絮团组和对照组,生物絮团组每天根据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约为35%一45%的投喂量按CJN等于20:1添加蔗糖,试验期间对照组仅投喂配合饲料,每个处理选择两个池塘。试验期间利用空气压缩机24 h连续性充氧,溶解氧维持在5o mg/L以上,池塘日常管理中试验池和对照池尽量做到一致。1.3 日常管理试验周期30 d,整个试验期间不用交换水,只通过适当补充新水来弥补因日照蒸发和池塘渗漏引起的水分损失。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一4%,每隔10

5、d进展一次抽检,每次随机抽取10尾锦鲤称量调整投饵量。每日投喂3次(分别在8: 30、12:30、17:30),试验过程中每天上午于9:30用池水溶解蔗糖后均匀泼洒在水体外表,保持水体中碳氮比。每7d泼洒一次复合芽孢杆菌纯粉,保持水体中存在大量有益微生物。1.4 水质监测试验过程中,每天使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测量水温、溶解氧、pH、电导率。定期(3-5 d)检测一次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检测水样采集时间在上午8:30,取水位置设在池塘中央和池边各一处,用250 mL有机玻璃采水器在水面下50 cm处和距池底50 cm处分别采取水样,经混匀后取1000 mL于24 h内带回实验室测定。水质指标根据

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展测定。1.5 指标测定与统计分析养殖试验完毕后,进展抽样称重,同时进展分塘统计活鱼尾数。详细指标计算公式如下:特定生长率(%d)1n末体重 In初体重Xl00/试验时间饲料系数投饲量鱼增重量成活率试验末活鱼尾数试验初活鱼尾数Xl00%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进展数据处理,采用SPSS17.o软件进展统计分析,并使用单因素分析中的最小显著差数法检验进展多重比拟(P2 结果2.1 生物絮团对水质的影响试验期间,对照池和试验池的水温、溶解氧和pH无显著差异(Po05),水温变化范围在23.628.4,溶解氧维持在5.6-8.2 mg/L,pH维持在6.57.8。这说明

7、碳源强化对养殖池塘水体的pH影响不显著。如图1所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氨氮程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试验组的氨氮含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试验第15 d时氨氮浓度到达峰值(2. 48 mgL),直到第20 d以后,生物絮团组的氨氮浓度逐渐低于对照组(P2.2 生物絮团对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经过30 d的比照试验,试验完毕时生物絮团组锦鲤的特定生长率为1. 26%/d,相比对照组进步了18. 7%(Po05),分别为98. 6%、96. 3%。说明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在锦鲤的养殖过程中能有效促进鱼类生长,进步养殖成活率。3 分析与讨论3.1 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有研究说明,传统的集约化池

8、塘养殖对池塘水体pH的影响较大,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pH值逐渐降低,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投喂的残饵中的溶出性营养盐和溶解性有机质是导致池塘养殖自身污染的重要因素叼。本试验中以蔗糖为碳源,通过添加芽孢杆菌形成生物絮团,有效去除了锦鲤养殖池水体中的二态氮。生物絮团通过自身拥有的三种微生物环境好氧、兼氧和厌氧,为各种菌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优良场所,使其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作用,改变水体中氮元素的形态,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此试验中通过比照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发如今试验的第1520 d生物絮团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此后的二态氮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此时氮源的处理效果最好。许多研究证实,向养殖水体中添加碳源后许多

9、异养微生物被激活,通过快速扩繁并以水体中悬浮的颗粒为核心形成微小团形体,此外,这种团状体通过黏液黏附大量微型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其他的池塘小型有机物质,最终形成成熟的生物絮团。有研究说明,在生物絮团技术系统中,异养细菌是氨氮去除的主要力量。因此,在生物絮团形成过程中,适量添加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活性絮凝物,通过改善絮团中菌类群构造促进生物净水。3.2 生物絮团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絮团能有效促进锦鲤的生长,生物絮团组的锦鲤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试验中锦鲤摄食了局部生物絮团,使原来的饲料蛋白得以二次利用,降低了饲料本钱。有研究利用

10、罗非鱼培育生物絮团发现,生物絮团可以作为替代饵料,替代鱼粉和大豆蛋白。通过测定,试验池塘生物絮团系统稳定后,其含量保持在100200 mg/L,其中的菌体蛋白含量在25%以上,这完全满足锦鲤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且,生物絮团所含的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可以作为动物根底饵料中某些营养成分的补充,有些内含物质可通过刺冲动物消化道内消化酶促进消化吸收,满足锦鲤的营养需求,从而加快了锦鲤的生长。此外,生物絮团内富含多糖类化合物,而多糖类化合物与免疫调节存在亲密关系。药理研究说明13,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病毒、激活补体系统和增加宿主防御机制等作用。本试验中,虽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锦鲤成活

11、率差异不显著,但是在一样管理条件下,生物絮团组的锦鲤成活率高出对照组2.3%,说明生物絮团在进步养殖动物免疫性能、减少病害死亡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3.3 生物系团技术的适用性生物絮团技术是以养殖水体中异养微生物为主体,经过持续的生物絮凝作用黏连水中的微型有机质颗粒、原生动物、浮游藻类以及丝状菌体等形成的絮凝团状物。在本试验条件下,一般经过1518 d的培养时间即可形成稳定状态。目前,生物絮团因具有净化水质,降低病害发生,进步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动物免疫力以及进步饲料蛋白利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有研究显示,在养殖过程中饲料中约有10%20%的氮未被养殖动物摄食而直接溶解到

12、养殖水体中,被动物摄食的饲料中约有20%25%的氮被养殖动物利用于生长,而剩余的75%80%的氮以粪便和代谢物的方式排到水中。这些残饵和排泄物沉入池底被细菌分解,不仅耗氧,同时还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不良的水环境影响了养殖动物的生长,降低了养殖动物的免疫功能,使养殖动物发病率增加。在此背景下,生物絮团技术的推广示范对解决池塘水质自身污染和进步养殖成活率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及经济意义。此外,生物絮团技术是以环境友好的理念为根底的新兴生态养殖技术与饲料有效替代技术,其在当今水产集约化养殖时期可解决饲料本钱和环境制约等水产养殖问题,因此

13、生物絮团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姜红,李月红,黄权,养殖水体的有机物负荷及其减轻对策 J中国水产,2000(2):32 332 Avnimelech Y Bio-filters:The need for an new prehensiveapproa出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22,34(3):172-1783李志斐,王广军,余德光,等,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 群落功能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报,2022,24(4):503- 5124罗文,王广军,龚望宝,等,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 殖水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2,45(2):318

14、 3225张许光,赵培,王国成,等,不同放苗密度凡纳滨对虾生物絮 团养殖的环境和产出效应J渔业科学进展,2022,34(3): 111-1196李爽,李耕,潘玉州,等,生物絮团技术对工厂化养殖海参生 长及存活率的影响J科学养鱼,2022,(11):65 667罗亮,张家松,李卓佳,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 的应用J水生态学杂志,2022,32(5):129 -1338国家环保局制?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 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9计新丽,林小涛,许忠能,等,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对 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0,19 (4):66

15、 - 7110 Schneider O, Sereti V, Eding E H, et al. Molasses as Csource for heterotrophic bacteria production on solid fishwasteJl. Aquaculture, 2022,261(4):1239-124811李斌,张秀珍,马元庆,等,生物絮团对水质的调控作用及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35(4):85-9012 Kuhn D D,Lawrence A L,Boardman G D,et al.Evaluation oftwo types of bioflocs derived from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fishefflu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