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内容观潮上课时间教材解读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用比喻的方法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小组合作认读“罩

2、、屹”等8个生字,培养识字的兴趣。(2)会写“潮、称”等14个字,初步培养小组合作探究字形,互相欣赏评价的能力。(3)结合课文、图片、视频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钱塘潮之“奇”。(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文章脉络。(3)利用小组合作,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课前课前预习三部曲:(1)语文书(读课文至少三遍 圈画生字新词 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2)词语手册(读

3、词义及积少成多词语至少三遍 尝试完成举一反三)(3)黄冈小状元(熟读反义词、近义词 了解多音字组词)课前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学习环节学 习 预 案课前复备课中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板书“潮”。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 谁能说“观潮”观的意思吗?(看的意思)生齐读课题。2.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潮?(钱塘江大潮)谁能说说你对这钱塘江大潮有什么了解?(指生说)是呀,钱塘

4、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我们一般在什么时间去观潮呢?课文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农历八月十八,到海宁市的盐官镇)(二)比较“观”的不同意思 “观潮”的“观”与“天下奇观”的“观”有什么不同?(前一个“观”的意思是看,后一个“观”的意思是景象)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一)字音反馈 出示:大堤 笼罩 屹立横贯 恢复 风号狼吼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生汇报,师相机指导,小老师领读巩固。重点预设:1指导“鼎”与“崩”是后鼻音。2.指导多音字“号” 2相机指导写“罩”三、小组合作,互助读文(一)合作读文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 出示要求1师布置小组合作读书要求,

5、引导学生倾听、评价、纠错。2小组合作读课文,师巡回指导。(二)反馈交流你们有哪些难读的句子要提醒大家。预设: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B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四、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1.读了课文,这钱塘江大潮给你怎样的感觉?指生答。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出它的特点“奇”。 2. 作者是怎样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奇”?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3.指生答,教师相机引导。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围绕第一段,分别写了潮来前(段

6、2),潮来时(3、4),潮来后(5)的盛况。突出了大潮“奇”的特点。板书“朝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所以第一段的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4.根据我们刚才的问题,你们知道作者主要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5.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早上、午后一点、过了好久)五、品读段2,体会潮来前的“奇”1小组合作,出示要求(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最能感受大潮“奇特”的词句,圈出关键词语。(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说说体会。2交流反馈 重点预设:A宽阔的长江横卧在眼前。(“横卧”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B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人山

7、人海”写出了观潮人的多,“昂首、等、盼”则写出了观潮人的急切心情,从侧面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六、写字教学1小组互助探究易错、难写的生字2汇报交流。 预设:“蒙”中间短横不能漏 “薄”注意字的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昂”左下部分不能加点3师范写“蒙、薄、昂”,生书空。4生书写,师巡视。5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八、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欣赏了钱塘江大潮来临前的景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观潮,领略着难得一见的“天下奇观”。课后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天下奇观 朝来时 朝过后内容观潮上课时间教材解读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

8、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用比喻的方法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小组合作认读“罩、屹”等8个生字,培养识字的兴趣。(2)会写“潮、称”两个字,初步培养小组合作探究字形,互相欣赏评价的能力。(3)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边

9、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钱塘潮之“奇”。(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文章脉络。(3)利用小组合作,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课前学习环节学 习 预 案课前复备课中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盛况,今天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继续去观赏那钱塘江大潮,体会大潮之“奇”。二、品读段3、4,体会潮来时之“奇”(一)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 默读段3、4横线划出体现大潮“奇特”的词句。2.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完成填空: 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 ),又看到了 ),感受到了(

10、)。3.小组合作,交流体会。(二)交流反馈预设: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闷雷”一词形容大潮来临时的声音,十分贴切,也说明大潮的气势的宏大)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一条白线”形象地说明了大潮来临时的样子,展现出了大潮由远到近的动态过程)C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写出了大潮速度快,由远到近的动态过程,“横贯”一词更突出了大潮的动态)D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水墙”一词说明浪头高,范围广)E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了比喻的修辞写法,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大潮的气势和声势,“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不仅写出了形状和颜色,更具体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山崩地裂”写出了潮头声势巨大惊人。板书“颜色、形状、声音”)(三)朗读指导(指导注意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1.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2.大家一起读。三、品读段5,体会潮过后之“奇”请生默读第5段,用横线划出体现大潮奇特之处的句子。交流预设:A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潮水余波依然气势浩大,突出大潮壮观)B看看堤下,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