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施工方案_第1页
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施工方案_第2页
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施工方案_第3页
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施工方案_第4页
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编制依据3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4人员组织5主要机械、工器具配置5主要设备及材料8隔离开关安装施工工艺86.1施工流程86.2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86.2.1施工准备86.2.2基础复测96.2.3设备支架安装96.2.4隔离开关安装96.2.5操作机构安装116.2.6电缆排列与二次接线116.2.7隔离开关调整116.2.8现场检查与试验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13质量通病15强制性条文15标准工艺应用191.编制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

2、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年版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资料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项目部变电部分)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自查手册2014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工艺标准库(2012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典型施工方法(2012版)国家电

3、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2011版)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248-200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国网基建质量2010)1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8号)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合同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图纸(电气部分)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国家法律法规、政府发布的有关文件国家及电力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现行有关制度、规定、文件、标准工程建设设计文件

4、、有关合同、重要文件、会议纪要、专业管理相关文件2.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证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隔离开关施工质量和投产后运行稳定,完善和规范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贯彻安全文明施工精神和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本措施。本措施适用于晋北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隔离开关安装及调整的施工前、施工中和工作完成后的所有工序和环节。3.人员组织3.1组织结构图3.2人员职责序号姓名职务/工种工作内容1王广鹏项目经理现场总指挥2闫宇项目副经理兼总工进场安装技术培训指导,方案审核、现场技术交底主持,组织安装质量验收3武宁项目副经理现场安全质量过程监督检查4周浩女全员进场安全培训,方案审核、安全技术交底、贯穿全过程

5、安全检査5员忠权质检员进场质量培训,方案审核、质量技术交底、贯穿全过程质量检查6刘嘉伟技术员进场技术培训,方案编制、全面技术交底、贯穿全过程技术检查7申亮亮安装队长组织、协调现场电气安装8程亮安装人员电气安装9吴政委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0刘子龙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1孙洪强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2赵宇飞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3孔建华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4崔少鹏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5刘宁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6程育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7苗艳君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8王国杰安装人员电气安装19员勇敢试验员高压试验20刘明玉试验员高压试验21陈胜厂家技术服务人员一次4.主要机械、工器具配置、起重机(50吨)及25吨起重机,尼龙

6、吊带、导链、U型环等4套。、电焊机1台。、8吨货车1辆。、密封胶、导电脂、无水酒精、白棉布、砂纸、干湿温度计、塑料布、防尘工作服、防尘靴、力矩扳手、电吹风、水平仪、水平卡尺、磁力线锤、塞尺、弹簧秤、吸尘器。、铝合金梯子及登高设施.、试验仪器回路电阻仪安全用具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毒面具、安全绳、灭火器等。吊车起重性能计算50T起重机额定起重性能表工作幅度m主臂14.5m主臂18.15m主臂21.8m主臂25.5m主臂32.85m主臂40.15m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主臂仰角起升重量(t)5618.66318.56

7、917.17315.77713807.585317.162176715.97114.87612.3797.5948145813.96413.66913.27511787.5104211.35411.26111.26711.17310777.311359.3509.3589.2649.1719.1756.812277.8467.7557.6617.6698.3746.314355.5485.5565.4656.2715.516214403.9503.8614.7684.7说明:1、表中给定数值是在地面坚实整机调平状态下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表中工作幅度是指吊载后的实际幅度。2、表中粗线以上数值为起

8、重机强度决定,粗线以下数值为整机稳定性决定。3、表中额定起重量包括吊钩或吊具的重量,严禁将起重臂变幅到所对应的最小仰角以下。5.主要设备及材料本工程共计需安装西安西开隔离开关2组。主变区汇流母线GW4-145双接地。6.隔离开关安装施工工艺6.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6-1。图6-1施工流程图6.2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6.2.1施工准备(1)现场布置:合理布置现场,包括隔离开关附件和吊车位置等。(2)技术资料:厂家说明书、试验报告、保管记录齐全。(3)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含技术服务人员),安装、试验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安装、试验人员。(4)机具及材料:吊车、汽车,吊装机具

9、(包括专用吊具),专用工具和专用材料(产品附带)等。6.2.2基础复测(1)隔离开关的支架形式有多种类型,有钢管支架、角钢支架,与基础的连接方式有杯口形式和预埋螺栓形式。(2)钢管支架基础杯底标高允许偏差:0-10mm;柱轴线对行、列的定位轴线的偏移量5mmo(3)采用预埋螺栓与基础连接,地脚螺栓上部要求釆用热镀锌形式。预埋螺栓要求中心线的误差不应大于2剛。全所同类型隔离开关地脚螺栓露出长度一致。6.2.3设备支架安装(参见图6-2)设备支架安装后的质量要求:标高偏差垂直度W5mni,相间轴线偏差WlOnrni,本相间距偏差W5min,顶面水平度W2mm。6.2.4隔离开关安装(1)隔离开关底

10、座与设备支架安装应做到无垫片安装。(2)支柱绝缘子瓷柱弯曲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瓷柱与法兰结合面胶合牢固,应涂以性能良好的硅类防水胶。图6-2隔离开关支架(3)支柱绝缘子安装应垂直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同相各绝缘子柱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4)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间应连接牢固;安装时可用金属垫片校正其水平或垂直偏差,使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5)检查处理导电部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用细砂纸清除氧化物,清洁后涂以复合电力脂连接。(6)使用细砂纸处理动静触头接触面氧化物,清洁光滑后涂上薄层中性凡士林油。(7)均压环应安装牢固、平整,检查均压

11、环无划痕、碰撞产生毛刺,寒冷地区均压环应有滴水孔。图6-3隔离开关机构箱找平隔离开关组装完毕,应用力矩扳手检查所有安装部位螺栓的力矩值符合产品技术要求。6.2.5操作机构安装(1)操作机构应安装牢固,固定支架工艺美观,参见图4-3和图4-4o(2)操作机构轴线与底座轴线重合,偏差Wlmm,同一轴线上的操作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6.2.6电缆排列与二次接线(1)电缆排列整齐、美观,固定与防护措施可靠,有条件釆用封闭桥架形式。图6-4隔离开关机构箱固定(2)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和实际装置的符合性。6.2.7隔离开关调整(参见图6-5)(1)接地刀刃转轴上的扭

12、力弹簧或其他拉伸式弹簧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2)隔离开关主刀、接 地刀垂直连杆与隔离开关、机构间连接部分应紧固,垂直,焊接部位牢固、平整。(3)轴承、连杆及拐臂等传动部件机械运动应顺滑,转动齿轮应咬合准确,操作轻便灵活。(4)定位螺钉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并加以固定。图4-5隔离开关操作过程(5)所有传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6)电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构应轻便、灵活,无卡涩,动作正常。(7)电动机的转向应正确,机构的分、合闸指示应与设备的实际分、合闸位置相符。(8)电动操作时,机构动作应平稳,无卡阻、冲击异常声响等情况。6.2.8现场检查与

13、试验(1)电动机构、转动装置、辅助开关及加热闭锁装置应安装牢固,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指示正确,机构箱密封良好。(2)分闸时,触头断口距离和打开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3)触头接触应紧密良好,插入深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压接接线端子的螺栓紧固力矩值,符合规范标准。(4)隔离开关分、合闸定位螺栓调整尺寸符合产品技术规定。(5)安装、调整螺栓紧固达到力矩规范标准。(6)油漆应完整、相位标志正确,接地可靠,设备清洁。(7)电气试验按照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7.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负责人统一指挥,迅速准确地执行负责人的命令,执行工作

14、命令票。2起重工作由一人指挥,并事先确定联络信号。3现场工作戴安全帽,防护鞋、工作服等7.4二次回路工作应遵守安规中有关低压回路工作的有关措施。5上下传动工具和零部件时不准抛扔。6临时拆卸的部件必须记录和作记号,防止回装错误。7.7对施工中不安全事项负责人必须及时制止并釆取措施,必要时应停止工作。7.8安装工作必须尊重制造厂人员的意见。7.9严禁操作未装配的操作机构。7.10充气时,要在断路器周围设围栏,气瓶要避免阳光暴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围栏。7.11所有电动机具要可靠接地。7.12做好安装记录,及时整理资料,防止遗忘或遗漏。7.131作场地应平整、清洁。7.14设备、工器具、材料摆放整齐有

15、序,作业区设定有明显标志。7.15施工指挥联系语言文明,无打骂怠工现象。7.16作业区内无施工障碍,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7.17作业完毕后认真清理现场,检查清点工器具。7.18施工废弃物要及时回收并放入指定的回收箱内。7.19认真执行废弃物管理规定,保持现场清洁。专人负责施工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每天的施工任务完成后,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作到“一班、一清理”。7.20参加本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项措施、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中的有关规定,掌握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7.21严格遵守施工工序,严格按本措施操作部骤进行。7.22全体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严

16、格按规程、规范及本措施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检工作,做好原始记录。7.23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严禁酒后及安规规定不能参加各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作业。7.24吊装设备时,起重负责人应与吊车操作人员协调配合,明确并严格执行指挥信号。7.25吊车应支撑平稳、牢靠。吊装时吊物及起重臂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8.26各项作业前,必须认真准备。按要求进行,严禁违章作业和损坏设备及工器具。7.27调整时,上下工作的人员应紧密配合。隔离开关动作时,工作人员应离开刀闸的转动部分,以免挤伤。7.28隔离开关主地、刀调整时,应注意主、地刀之间

17、的机械闭锁,核实主地刀位置后方可进行。电动时,地刀应在分闸位置,应将手动摇柄取出。7.29上下作业时应防止高处坠落,传递工具应用小绳和工具袋,严禁抛掷。30作业全过程必须做到文明施工,严禁违章及野蛮作业,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质量通病1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2在槽钢或角钢上釆用螺栓固定设备时,槽钢及角钢内侧应穿入与螺栓规格相同的斜平垫(方平垫),不得使用圆平垫。3加强支架、槽钢、角钢、钢管等焊接项目验收,以保证几何尺寸的正确、焊缝工艺美观。4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如避雷器、主变散热器等),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5电气设备联接部件间销针的开口角度不得小于60o强制性条文电气装置

18、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1电机、变压器、电抗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9.1.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9.1.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2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248-20081强制性条文执行甘划表3

19、.0.1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报监理单位审核后,建设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的完整性。3.0.2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见表3.0.2表3.0.2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工程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3xxxkV配电装置安装OO.2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安装O3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安装O表6.1.2表6.4.26接地装置施工表6.1.2变电站设备接地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内容执行情况相关资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

20、验收规范GB50169-20063.1.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帯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冋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接地检査检査记录编号:6电缆桥

21、架、支架和井架: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12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5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

22、:6接地装置施工6.1变电站设备接地表6.1.2变电站设备接地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内容执行情况相关资料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3.1.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帯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

23、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冋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接地检査检査记录编号: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12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

24、: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检查接地检查记录编号: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5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检査接地检査记录编号:10.标准工艺应用01变电工程库一一02变电电气工程子库一一03配电装置安装工程一一02电气设备安装一一02隔离开关安装工艺类别项目/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电气设备安装0102030202隔离开关安装钢管支架基础杯底标高允许偏差:100mm。支架柱轴线偏差W5mm,标高偏差W5mm,垂直度偏差W5mm,顶面水平度偏差釆用预埋螺栓与基础连接时,螺栓上部要求釆用热镀锌形式,预埋螺栓中心线误差全站内同类型隔离开关预埋螺栓顶面标高应一致

25、。设备底座连接螺栓应紧固,同相绝缘子支柱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同组隔离开关应在同一直线上,偏差W5mm。导电部分的软连接需可靠,无折损。隔离开关支架安装前,对基础杯底标高误差、杯口综合轴线误差进行测量。支架组立过程控制杆头件方向,应与隔离开关安装后底部安装孔位置保持一致,支架找正过程控制垂直度、轴线,灌浆后需要对以上控制数据进行复测。开箱检查接地开关附件应齐全、无锈蚀、变形,绝缘子支柱弯曲度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绝缘子支柱与法兰结合面胶合牢固并涂以性能良好的防水胶。瓷裙外观完好无损伤痕迹。隔离开关底座、绝缘子支柱、顶部动触头及接地开关静触头整体组装,组装过程隔离开关拐臂处于分闸状态,检查处理导电部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清洁后涂以复合电力脂连接。触接线端子应清洁、平整,并涂有电 力复合脂。操动机构安装牢固,固定支架工艺 美观,机构轴线与底座轴线重合,偏 差Wl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