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精当选材 1 “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为什么写?”这是高尔基提笔前总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其中 “想写什么”,涉及的就是构思选材的问题。2 初中作文主写记叙文。写人记事尤需精当选材。根据命题要求,或自己所设主旨,写什么人,记什么事,须在动笔前围绕主题筛选好。精当地选好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也只有在动笔前有成熟的构思,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明确了方向,下笔时才能成竹在胸,运笔如飞。3 如果说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很多同学面对命题无从下手,写得吃力,主要是因为选不出好材料来支撑主题;很多作文平淡无味,毫无可读性,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所选材料不能很好地彰显主旨,或是不
2、够吸引人。 4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问句自然过渡,引出现实中几位作家对历史的看法。)三5(“黑色”是屠杀;“明亮”是因为这里聚焦关注的缘故两个词开启下文。) 引用好诗句,这是“点”。 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 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6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7 (先写中国作家“口述”经历和心声,点出主
3、题。) 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8 三种典型发言,选材精当又有典型意义。这是“面”。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 (再写德国作家,言行透露真诚的忏悔。) 9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日本人”狡辩。对比上文,“日本人”三字透出鄙弃。) 10(“西德朋友”替上一代真诚反省,赢得宽恕和尊重;鲜明对照“日本人”,无声批驳。) 选材点面结合,从局部见整体,重在对比反映人们对真诚
4、反思历史者的尊重,和对相反者的孤立。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11四 珍稀,而且是真实感人的见证,这是不能不用的“压轴”材料。 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在小纸片上,或在身份证上,给亲人写下最后几个字。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却表达了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 12(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原来标题来自这里!揭开谜底。“最后一次”对“生的留恋”对“爱的呐喊”,更是对纳粹的控诉!)13(不知将死,还在考虑“生的琐事”,多么痛的留言!) (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爸爸,
5、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法尔14(工人)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史米奇 (“最最亲爱的”,“没有爸爸也要快乐”,这是为人父的绝唱!)(工人)孩子们为父报仇史迪凡 (木匠)亲爱的请照顾孩子们永远不要离开他们再见无名 (牧师)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15 (工人)我最亲爱的鲁姬卡在这最后一刻原谅我一切吧留下850元爱你的包扎 (生还的工人)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
6、爱你的包季达 1988年初冬于爱荷华 (豹尾!文章就这样结束在“只字片言”流露的、撕心裂肺的爱中。留下不尽的死者的眷恋和生者的留恋,还有深沉的情感和无穷的反思这就是恰当引用的结果。) 16 这些引用很讲究材料的涵盖面,做到了广度和深度兼具。好引用凸显主题,余思无穷。 17点评: 文章选材用材相当出色,其中最出色的材料又体现在“点面结合”的直接引用中。引被屠杀孩子的临终遗言为标题;用著名哲学家萨特的真实观感做引子;再现历史,引当地小说家的原话;引长长的原诗再现大屠杀前一刻动人于有声,控诉于无形;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引安格尔的诗、杨旭的发言,尤其将西德作家和日本人发言作对比;最后引被屠杀者临刑前的“
7、只言片语”于无声的最动人处结束全文。18 可以说,文章始于引,结束于引;标题是引,引子还是引。引用无处不在,贯穿全文。它的威力,在于真实;在于如此重大的题材,人类的语言都是惨白无力的,唯有当事人,才能呈现出最真实的情感状态!这些当事人包括:死者,生者(当地人,体会深刻、感同身受的悼念者等)。 作者正是体察到了这一点吧,所以无处不在地引用材料。作者引用,非常注意点面结合,语言凝练,以一当十,富于感染力;汇聚了众多观点,共同组成有说服力的文字,升华了反战的深刻主题。19一、精当选材的要求作文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好的材料要“精当”,即“精确”而“恰当”。具体要求如下:201.材料需“
8、真”。 文章的内在生命是“真情”,真情才有血有肉,才动人。真情的传递,必须依靠真挚、鲜活的材料,它们一般都源于现实生活,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所以,选材先要“真”。选材的“真”并不一定是“真人真事”,而是指“合情合理”。故从作品的创造性来说,想象等虚构内容只要符合生活实际,符合逻辑,不脱离现实空想,也是“真”材料,用得好甚至是极有创意的材料。如:21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以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为材料来写的。(2)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根据作者的少年生活来创作的。(3)最后一课则是作者根据历史背景来创作的。(4)皇帝的新装则是夸大爱慕虚荣、人云亦云等人性弱点,想象创作的。 222.
9、材料要具体。 一是事件要具体。即记叙的六要素清清楚楚,甚至当时人物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富有个性的特征以及环境氛围都应清楚。二是材料中有具体的思想和情感。即人物的心理,作者的思想倾向都有或隐或显的表现。如:23(1)社戏发生的时间是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地点是平桥村,人物是“我”和小伙伴,事件是看社戏。(2)最后一课发生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人物是“我”、韩麦尔先生及镇上的人们;事件的起因是普鲁士军队逼迫法国人民学德语,发展是“我”和大家在最后一课中的表现和感受,高潮和结局是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后宣布散学。(3)皇帝的新装将皇帝盼新装、大臣看新装、百姓评新装的微妙心理
10、都通过具体言行笑貌等细节,表现得非常清楚。243.材料要典型。 “选材典型”是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材料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材料与主题高度统一,能集中、深入地表现主题。如果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是毫无关系,读者对文章必定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根据文章主题需要,概括、提炼生活素材,将最典型的材料写进文中,文章才血肉丰满,情真意切。如: 25 最后一课表达的是战争带给法国人民的灾难、痛苦及他们的爱国情怀。具体选取的是一个孩子在被迫放弃学习母语的最后一堂课上的真实感受。这是一个典型小事,却能以小见大,反映重大的爱国主题。 264.材料要新颖 出类拔萃的文章一般都具备别出心裁的构思,
11、和新颖独特的材料。因此精当的选材,新颖独特很重要。眼光独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的选材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套、雷同的材料只会让人觉得司空见惯、索然无味。如: 27 (1)最后一课以小见大,以孩子关键时刻的眼光感受,表现重大的爱国主题。 (2)散步以小见大,以一家人散步的点滴细节传达尊老爱幼的重大主题。 (3)台阶围绕父亲造台阶的前前后后、林林总总、细致入微的典型小事,反映中国农民艰苦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改变的现实问题。 285.材料有个性。 个性,指三方面内容:(1)自己独特的经历;(2)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3)能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读书等,属于作者自己的独特经
12、历、体验和感受。29二、精当选材的途径 1.从身边的生活中选材。 描写真实人生,反映真实生活,抒写心灵体验,表达真挚情感,这样的文章可信、感染力强。所以,首先要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这样的素材能使人信服。30 做生活的有心人,带着一颗充满情感的心和一双睿智的眼睛去观察,发现富于表现力的细节,筛选独具特色的材料,就一定能写出更多真实可感的内容。比如,面对命题“一路有你”,多数同学会写亲情,但如何选择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材料呢?有位同学巧妙地选择了夜晚与妈妈回家,路上遇到停电,在漆黑的小巷子里,妈妈牵着她的手,走过了一段黑暗小路的细节:31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我们是两条找不到方向的鱼。耳边没有了
13、“唰唰”的推麻将声,也没了孩子的哭声。只有那条锈迹斑斑的水管在不紧不慢地滴水。一路上,黑暗中的我踢到了被人遗弃的木棒,发出闷闷的响声,你搂着我的肩,轻轻带着我绕开。天空仍是昏黑,也许是月亮忘记了上岗的时间。不明白你怎么可以如此神通广大地带着我避开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物。黑暗之中,你紧攥我的手,找到了回家的路。”32 作者精妙地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晚上(停电),回家路上的小细节(走黑暗小路)。文中的“一路”具有双重含义,指实际的路,还指“我”的成长之路。文章借典型、独特的个性材料,表现了母爱一路呵护,给“我”带来勇气与温暖,伴“我”成长。332.从自身观察、感悟中选材。 这个材料打动我了吗?我真的要选这
14、个材料吗?选材时,这两个问题要先问自己两次。要打动别人,先要打动“我自己”!自己都不动情的东西,我们难道期望别人会动情?难道读者都比较傻?这样一说,大家也许会吓得更不敢动笔了。这时我们可以默念第二条:个性的体验,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即使那些看起来不那么“伟大”的东西,即使是很小的感受!34 但很多同学选材却最不喜欢向自己的内心去挖掘,反而喜欢选择那些空泛的俗套的材料,比如什么汶川地震,你了解多少细节呢?你认为自己了解的细节你身边可能就有十几个也了解的同学,你有把握同样的东西写得比他们好吗?!所以,文章落入假大空,根源是人性的懒惰!从作文角度来说是对选材的误解,也是极大的遗憾!其实,每个同学的心中都
15、会有真实感人的独特瞬间,只要它真的曾经打动过你,那么,就选它了!35所以,构思选材,要先让脑子360度转起来,想想曾经出现过什么鲜活的人或事可供选择,这是写好作文必须做的事。 有时,我们有很好的事例可写,但也许它是我们内心的秘密或简直难以启齿的事,我们不敢将这些内心真挚的情感抒写出来。其实,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于人于己有价值的,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好题材!藏36于内心的真东西,写出来,必定最真实、最感人。拿出勇气来,让心灵深处的“底片”绽放为文字的精彩与动人,让真情满溢你的文章!而发自肺腑的写作,自我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也必定能换来一刻心灵的顿悟和一片生活的新视野!37 比如考场作文那一年,应该
16、是上苍赐予我的冬季中,作者直叙自己的一次人生经历,真实记叙家庭遇到的困难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与苦恼。后来“我”与妈妈谈话,她的坚强和乐观很好地安慰了“我”,也开导了“我”。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在作文中真实地娓娓道来,生活的真实包含着亲人间的真情,与对38这样的材料,就是我们强调的“自身”观察和感悟,它独一无二,仅此一家;这样的文章,是阅卷老师也动情的好文章!人生的感悟,道出了“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不可少,只要你以积极的心态和人文情怀去拥抱生活”的主旨。393从时代热点中选材。 一味从以往的他人佳作中,选择重复别人的、千篇一律的材料不太可能令人耳目一新。视野较宽广的同学,将自身放入社会、国家或
17、历史等大视野中,选择在作文中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其时效性,使文章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40 “今天真好”是2009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其中一篇满分作文没有写自身小事,而将眼光投到国家与历史的层面。文章从“2008年12月26日这一天,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承担护航任务”写起,围绕着“开我国门”,精炼地回顾历史;并在结尾,将“今天”升华为广泛意义上的先辈们呕心沥血为我们创造的“今天”。文章以热点话题切入,选材精当,做到了内容新颖,立意也高远。41 再如,2008年广东省中考作文要求以“脚步”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脚步”这个词语的标题,写记叙文。有位考生的标题是脚步,在此刻停
18、住,虽然当时写抗震救灾题材的作文很多,但该考生还是在热点中巧妙融入自己的独特体验。他结合自己5月19日全国哀悼日那一天下午历时3分钟的心路历程,将题目要求的“脚步”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写了当时班级发生42 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所思所想从哀悼时脚步停止,切入到中华民族腾飞的脚步不会停止,表现了考生独到的眼光,高远的立意。 视野开阔的热点选材,确实能将立意提升到新的高度,但对作者的知识积累和驾驭材料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而自身真切的体会、独立的思考非常重要,如果人云亦云,文章会空泛无所依托,不如弃用!434从经典名著中选材。 借用经典,结合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改编,有时也能出奇制胜。 44 比如,在“_
19、并没有结束”的半命题中考作文中,有位考生借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给它续写了一个奇特的结尾。文章起名为修行并没有结束,作者创造性地续写了一个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后,在庆功宴会上为争“头功”发生了争执;文章重点落在争执过程中,几位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通过活灵活现的描写,最后揭示了“修行永无止境”的道理。如此构思,巧妙离奇又体现真实人性,“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这样独特的创造性,足以让人拍手称能。45在以“走出自我小天地”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中,有位考生奇妙地续写了“东施效颦”的故事,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妇孺皆知的“东施效颦”故事作为起点,写了东施因为容貌难看而终日苦恼不堪,
20、愤愤不平,甚至还找上帝质问,最后在上帝的点化和启发下,才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最终走出原先自我束缚的小天地,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实现了人生价值。这样的选材是大胆的创新,通过恰到好处的人物形象变化,生动地阐述了话题的内涵。46 这样的化用、改用经典旧材料,同样需要深刻的思考做根基。如果能力不及,写不出旧材料的新意,尤其是深意,倒不如老老实实,写自己独有的生活细节为好。 47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龙应台 “目”,亲眼;“送”谁?送最亲的人。
21、 48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49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50(目送年幼的孩子,选取“背影”“眼神”“隔空交会”等典型细节表现母子相互依恋。)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
22、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51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目送青年期的孩子,依旧选取孩子的背影和眼神细节,重点表现孩子“一次也没回头”的变化。) 52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
23、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53(目送成年的孩子,再选取“背影”,突出对孩子的感受是“一扇紧闭的门”,这是进一步的变化。) 三个典型材料,着力于写“眼神”、“背影”这些小细节的变化,道出人生孤单,即使是至亲也“不必追”的感悟。 54(联想至另一个重要的背影父亲的背影。) 这个联想,能将孩子这个“点”延伸至亲友这个“面”,进而升华主题。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
24、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55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56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第一幕典
25、型材料:目送父亲的小货车,表现内心五味翻涌没法说的情感。) 57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58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第二幕典型材料:目送父亲轮椅上的背影,表现悲从中来没法说的情感。) 59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
26、,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60 (最后一幕:目送他的棺木,这次只能是“背影”,“我”无言凝望无须说。) 再选三个最要紧的典型细节,叠加父亲三重“变化中的背影”,使我们加倍感受到人生的孤单,而“至亲不必追”也演变成了“一切不必追”的主题。 6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样的话语,说两次,却说得更深沉。这就是主题升华的效果。) 62点评: 标题是目送,目送什么?背影。都是至亲的背影。这些体验,只能是个
27、性化的。儿子变化中的背影意味着成长,父亲变化中的背影意味着远离。然而,都是渐行渐远,“一扇门”越闭越紧63 那么多细节,那么多内心波澜,全化作淡淡的言辞,我们看见深处的血色了吗?看见啦!这就是名家选材用材,凸显主题后的效果。要学本文,一学设置线索“背影”;二学围绕“背影变化”选典型材料;三学“背影”反复叠加,升华主题。至于其他的,就各取所需吧。64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在一旁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从那一刻开始 (“找不到方向”,显示是自身心路历程;“宣纸”可知具体指书法方向。) 65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
28、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66情,我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诸多相关材料糅合起来写心路遇阻,事件始末真实清楚,概括力强。 67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
29、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那一刻,我被“刷字”深深触发,此后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遍百家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68 (描写“刷字”极为专业,选取这种体会和感悟,的确“独此一家”!但更重要的是用“明朗”“触发”,显示“那一刻”的心理转变,依托这个才能体现文章主题。) 选取对“刷字”的体会写心理的“触发”和转变,为表现主题服务。 69 当我重新提笔的一刻,墨汁竟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了书法的方向! 由书法到人生,由一物到万物,写自身体验的升华,也是主题的升华。 70 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繁忙的复习阶段,我总把自己困于成堆的资料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本真。或许换了思考角度,就会有柳暗花明。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首尾呼应,“绚烂”与“平淡”都恰到好处。) 71点评: 材料独此一份,感受独此一家;且能以小见大表现主题;文字行云流水、美不胜收。这是本文的三个亮点。这里重点讲第一点选材。材料关乎书法,这本来就少见;书法又紧扣提升技巧形成风格的“心路历程”,这材料不独一无二也不可能了。体验源自自身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与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策略与实践
- 2025景观设计承包合同书
- 2025合资企业合同模板
- 2025美容院合作伙伴合同范本
- 2025四川省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创造灵感水上乐园课件
- 2025年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物业租赁合同
- 2025年企业收益共享协议类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GB/T 28732-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 GB/T 17214.1-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 猪生殖器官(课堂PPT)
- 2023年广东学位英语试题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
- 《旅行社经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觉醒年代》朗诵稿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