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_第1页
《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_第2页
《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_第3页
《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 用了 “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 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 立场。关键词:最蓝的眼睛;百衲被;叙事结构;女性主义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Bluest Eye: QuiltAbstract: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Bluest Eye show that Morrison has uti

2、lized “quilting” as a structural means in the novel. This narrative method not only explains the blank the author left in the text, but also wins a certain narrative space for black female and represents Morrisons feminist stand as a black female writer.Key words: The Bluest Eye; quilting; narrative

3、 structure; feminism1“百衲被”的结构特征及美学意义作为美国女性文学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主题意象和叙述形式,“百衲被”已经成为美国女性主义 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姐妹的选择一书中,肖沃尔特将“百衲被”视为美国女性文化和 写作传统中充当着“共同的丝线”作用的中心意象,并认为其已经取代“大熔炉”,成为美国文化 身份的中心隐喻1169。传统的“百衲被”的缝制一般包括4个步骤:首先要选取材料,并将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裁剪成不 同大小和几何形状的碎片,其次将这些碎片拼接、缝合成有着特定图案的方块(block/patch), 再将这些方块缝制成寓含特殊整体图案的大块布面,最后将整块布料缝合到衬

4、料上去,形成完 整的“百衲被”。由于整个“百衲被”的制作过程与文学创作过程有相似之处,“缝制百衲 被” (quilting)就被女性主义批评家们视为美国女性主义写作实践的一个重要隐喻。而,百衲被” 的破碎、多元、无中心图案的结构特征也成为女性文本的消解中心的结构隐喻。对于托妮莫里森这样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种族意识的黑人女性作家而言,“百衲被”就如布 鲁斯和爵士乐,不但是标志性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巧妙的叙事策略,可以用来“建立起自己的 文化立场和话语空间”2101。莫里森曾在多部作品(如宠儿、爵士乐)中结合了“百衲 被”这一主题意象和叙事手法,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虽未涉及“百衲被”这一主题,但在叙

5、事 结构上借用了“百衲被”的艺术手法,为小说表面上破碎的叙事结构赢得了多元的阐析空间。2“百衲被”的叙事手法在最蓝的眼睛中的结构体现2.1叙事文本的双重性和破碎性。就叙事文本的章节安排来说,最蓝的眼睛一共包含6个部分。第1部分是摘自一篇小学 课文的选段,该选段被连续重复两次,第1次重复去除了句子之间的标点,第2次连单词之间的 空格,字母大写都被去除。第2部分是故事的叙述者克罗迪娅的内心独白。在此,克罗迪娅讲 述了故事的结局以及她要讲述该故事的原因。第3部分到第6部分为小说的主体叙事章节。 这4个章节以一年的4个季节命名,按秋、冬、春、夏的顺序排列,叙述了 1940年秋到1941 年夏发生在小说

6、的主人公佩科拉身上及其周围的一系列事件以及相关人物的背景故事。虽然小说的4个主体章节以秋、冬、春、夏统一命名,但它们却并不是单一的叙事文本,因为 每一章节都包含两个叙事文本,即克罗迪娅的第一人称叙事文本和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文本。 小说里,两个叙述者叙述的连续性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打破,整体叙事文本被分割成长短不一的 叙事碎片。“秋”一章包含3个叙事碎片:第1个由克罗迪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 1940年秋 发生的事情佩科拉的父亲乔里烧了房子,她寄住到叙述者家。接下来的两个由全知叙述 者讲述布里德拉夫一家的住房及生活情况;“冬”一章包含两个叙事碎片:第1个由克罗迪娅讲 述佩科拉在学校受歧视、被欺负的情况

7、,第2个由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介绍黑人妇女杰拉尔 丁的故事以及她残酷地将佩科拉赶出她家的事件;“春”一章里共有4个叙事碎片:首先,克罗迪 娅叙述了她家的租户亨利调戏她姐姐被她父亲赶走的事件和佩科拉被她自己的母亲葆琳虐 待的事情。后面3个叙事碎片由全知叙述者详细地讲述了佩科拉的母亲葆琳和父亲乔里的背 景故事,以及老牧师切奇如何欺骗佩科拉,使她最终发疯的经过“夏”包含3个叙事碎片:第1 个仍然由克罗迪娅叙述,讲述了佩科拉发疯了之后周围关于她和她父亲生出的小孩的流言蜚 语。第2个碎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示了疯了的佩科拉和她的另一自我之间的关于她的蓝 眼睛的对话。最后一个叙事片段里,克罗迪娅重述了故事结

8、尾:乔里死了,佩科拉疯了,孩子夭折 了。由上可以看出,与传统小说的“开始一高潮一结局”线型发展结构显然不同,最蓝的眼睛 采取了双线索交错发展的叙事结构。克罗迪娅的第一人称叙事文本是按照小说章节展示的那 样,根据时间的季节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切割和排列的。但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文本的组织 线索则更为巧妙和隐晦,需要根据小说内容结合小说开篇的小学文本才能加以理解。在小说 中,每一个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碎片前都安插了一部分去除了空格和标点的小学课文,而该段课 文表达的内容与小说的内容是相对应的。如在“秋”的一章讲述佩科拉一家的住房情况的叙事 碎 片 前 面 就 穿 插 了 小 学 文 本 的 第 1 句:H

9、EREISTHEHOUSE2ITISGREENANDWHITEITHASAREDDOORITISVERYPRETTY(这 儿是他们的房子,房子是绿色和白色的,有一条白色的大门,房子很漂亮)333。这样小说文本 所描述的景象与佩科拉家的破败情况在内容上就形成鲜明的对照。通过这两条线索,整篇小 说形成了两个独特的逻辑结构:第1个是由4个循环季节命名的章节组合起来的时间上的循 环结构;另一个就是由小学课文引出的第三人称叙事文本与开篇的小学课文所形成的主题内 容上的呼应结构。在最蓝的眼睛的1994年再版“后记”中,莫里森解释说,当初她将叙事文 本打破的用意就是要迫使读者重新拼装文本并主动参与到文本的解

10、读中来3211。毫无疑问, 在阅读的时间轴上,这种叙事的破碎性将打破读者阅读经验的连续性,并增加阅读的难度。但 是作者在破碎的叙事文本之间留下的空白却为读者重组小说结构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仔 细研究可以发现,作者将两个有着独特内在结构的叙事文本的打破和重组的创作手法明显地 套用了“缝制百衲被”过程中的切割、缝合、拼接等手法:就如选取和裁剪“百衲被”花色各异 的布块一样,故事情节在被选取之后按照结构要求被作者分割成不同单位的叙事碎片,这些破 碎的叙事又被“缝合”成有着独特主题的叙述方块(block),即秋、冬、春、夏4个章节,最后各 章节再又被缝合拼接成小说的整体文本一一床花纹独特、寓意丰富的

11、文学“百衲被”。2.2叙事的多重视角和多声部特征。小说叙事主要由两个叙述者完成:第一人称叙述者克罗迪娅和和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由于 采用了第一人称回忆的视角,克罗迪娅的叙述存在着双重叙事眼光和叙事声音。为了取得特 定的叙事效果,叙事视角和声音在作为故事经历者的克罗迪娅和作为叙述者的克罗迪娅之间 不断地来回切换。例如,作为一个9岁的经验者,她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待黑人小孩和白人小 孩的态度那么不同,她因此想“用手指去戳那些白人小孩的蓝眼睛,并想象他们痛苦的哭叫声”, 但接着作为叙述者的克罗迪娅的叙事声音又开始反思自己的暴力思想,并为此感到羞愧。通 过这种经验者和叙述者之间视角的分离,作者让读者清楚

12、地从一个黑人女性的角度来感受白 人文化对黑人意识的侵蚀和改变,从而引起读者对其内在根源的追寻。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文本的叙述视角和声音的变化则更为复杂,其中不但存在第三人称内视角 和第三人称外视角的区别,也存在着故事人物和叙述者叙述声音的交织。在介绍场景和人物 背景时,全知叙述者往往通过居高临下的全知眼光进行外部的描述和评价,如在第一章对布里 德拉夫一家住房及生活情况的介绍和对3个妓女生活状况的描述,第二章里对象杰拉尔丁这 样的肤色较浅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评述,第三章里对葆琳、乔里和切奇背景的介 绍等。但是,在描述人物的内心思想变化时,叙述者则往往放弃外部眼光而采用故事人物的眼 光进行叙述

13、。例如,在描述佩可拉祈祷自己的肉体能够消失时的心理感知过程时,叙述者完全 借用了佩科拉的视角:“她身体的小部分渐渐隐去了。一会儿慢,一会儿快接着是她的胸部、 颈部。脸也难消失。几乎都消失了。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双闭得紧紧的眼睛。他们总是迟迟 不肯离去。”345除了佩科拉之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杰拉尔丁、葆琳、乔里等都充当了 这样的故事人物聚焦者。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故事人物葆琳和切奇还在不同的程度上承担了一部份 叙述职能,成为文本的故事内叙述者。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叙述葆琳跟随丈夫乔里从南方 到北方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及其带来的重重心理冲击的时候,大量地采用了葆琳的内心独白。 这些大

14、篇幅的内心独白用斜体排版,呈现出与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如在措 词、语法上完全采用葆琳特有的黑人话语等。这样,葆琳在很大程度上就成其为自身故事的 叙述者及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代言人。人物的故事内叙述让以葆琳为代表的社会底层黑人 女性的经验和感情得以直观、生动的再现,并打破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男权双重压迫下的沉 默,为其找到了作为黑人女性个体的声音。作为一个整体,“百衲被”由片片碎布拼接而成,每一片碎布都要参与整体图案的构成同时又蕴 含着自己内在的花纹特征。这些花纹特征被或隐或现地展示在同一平面上,给观者提供了多 种观看视角和多元的阐释空间。莫里森借用“百衲被”这种多元、去中心的结构

15、隐喻,在最 蓝的眼睛里采用叙述者和人物的多重视角和多重叙事声音的叙事手法,为小说中的人物,尤 其是黑人女性人物展现其支离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提供了言说的空间。在小说中“,百衲被”的意象就直接被用来喻示布里德拉夫一家的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状况。在 “秋,一章中,全知叙述者在描述布里德拉夫一家住房情况时曾评述道:“(布里德里夫)家庭的各 个成员都生活在自我意识的牢笼里,(他们)从各处搜集点点生活经验与信息碎片,用来缝制各 自现实生活的百衲被。,334生活在北方工业城市的布里德拉夫一家既无法保持其原有南方 黑人传统也无法融入当地的黑人社区生活,他们住在社区最边远的角落,也从不与邻居交往, 就连家庭成员之

16、间也缺少正常家庭所有的关爱和和谐。他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里,“无法将各自生活的碎片组合成整体的和谐的家庭生活,424。如果他们也能够像克罗迪 娅一家一样自尊、自爱、自立并相互扶持,如果他们能够将各自破碎的生活经验聚集起来并 赋予恰当的意义,就如片片破布也能被缝合成美丽的“百衲被”一样,他们的家庭悲剧也许不会 发生。3结束语作为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在艺术结构上曾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最初被出版 商拒绝发表到成为女性叙事学研究的范本,其间经历了坎坷的误读历程。如果考虑到作者的 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就不难理解莫里森当时为何作出此种结构安排。作为一名毫无名气的 黑人女性作家,当时的莫里森

17、可以说是处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文学界的“边缘的边缘”。要 在这种边缘化的文学领域里获得一定的作家地位而又保持自己作为黑人女性作家的本真个 性,就必须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突破。最蓝的眼睛不但在题材内容上第 一次触及了黑人小女孩的生活和情感经验,也在艺术形式上了进行了新的实践。小说的形式 结构可以说是读者反映理论和“百衲被”叙事手法的完美结合一“百衲被”的缝合、拼接隐喻 在结构上巧妙地填补了作者在各个章节之间留下的意义空白,而多重视角和声音的叙事结构 则是“百衲被”复杂、多元结构的文学体现。莫里森对于百衲被”叙事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她作 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试图运用其“最为熟知的艺术形式,5151,为黑人群体,尤其是黑人女性 赢取叙述空间的女性主义立场。参考文献:1 Elaine S. Sisters Choice: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merican Womans Writing M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991.刘晓文.美国黑人女性小说的边缘化表述策略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2) :101 - 107.Toni M. The Bluest Eye (with a new afterword by the author) M .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