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_第1页
《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_第2页
《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_第3页
《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_第4页
《饮酒》(结庐在人境)真题演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饮酒(结庐在人境)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 ,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 , .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 ,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 , 。7、诗中 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9、前人评论这首

2、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 生活,“真意”是指 。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C.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12、诗人归

3、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 16、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 ,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说 ?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2

4、1、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 , 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23、诗中: ,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赏析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27、诗中“心远”的意思是 ,在诗中的作用是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

5、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9、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 的特点。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2、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6、山。 7、车马喧 8、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9、示例一:“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示例二:因为“见”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飘逸的悠闲心情。而“望”“看”属于有意识地注视、远观,使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也缺乏有“悠然”的情味。 示例三:“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

7、之境”,就失去了一种望机的天真意趣。 示例四:因为用“见”字,就好似无意之中,南山撞人了自己的眼帘,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改为“望”字,表示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就变得兴味索然。10、隐居或田园 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11、D 12、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13、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14、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

8、、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15、 = 1 * GB3 * MERGEFORMAT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 = 2 * GB3 * MERGEFORMAT 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 161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8、“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

9、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19、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诗人悠闲、淡泊地在篱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的南山美景相遇。20、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2、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2

10、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4、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之处再喧闹也会显得偏僻安静。 此句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另外蕴含一定的哲理,是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体现。25、面对良辰美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出人们复杂的感受与人生的真谛。26、“心远”对象是官场的生活和世俗往来的纷扰。 作者用意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27、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 点明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的中心词)28、“见”字用得好,好在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

11、切。(此题如果谈“望”字用得好,可认为:“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是创作原则。)29、平淡自然 30、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31、示例 = 1 * GB3 饮酒是作者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

12、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故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感情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示例 = 2 * GB3 饮酒写于归田之后,此时正值晋宋易代之际,政治极端腐败,世族高门把持高官要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无心于争权夺利,毅然辞官归家,情愿过躬耕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借饮酒抒发情怀,表现了诗人厌弃世俗、陶醉自然的情感和可贵的情操、志节,这首诗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避开矛盾,在平静中求得解脱的情绪。行路难则是一首感情十分强烈的诗歌,作者在诗中借乐府旧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作者生活的时代正值盛唐时代,社会安定,读书人多抱有为国效力、积极进取的心情。面对“金樽清酒”,李白由于心情郁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无心饮酒,也饮不下酒。他多么希望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