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民法课件-硕士-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_第1页
华政民法课件-硕士-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_第2页
华政民法课件-硕士-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_第3页
华政民法课件-硕士-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_第4页
华政民法课件-硕士-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讲法律关系的主体1一、自然人宪法主体与民事主体宪法主体是以一国国籍为前提,然后是宪法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宪法权利能力,也称政治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从事国家管理事务的资格。产生于公民十八周岁,绝对消灭于公民死亡,相对消灭于法院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宪法的权利能力由国家赋予,如自十八周岁开始享有宪法赋予的选举权,自三十五岁开始享有被选举为国家主席的被选举权,参加党派的权利、信仰宗教的权利、言论自由的权利、游行的权利等2宪法行为能力,也称政治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宪法的行为能力的取得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发育健全。缺乏行为能力者不得行使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

2、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公民的宪法权利能力相比,其有以下特点: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不以国籍为前提;2、自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大于宪法的权利能力范围;3、政治权利的被剥夺,不影响民事权利能力的存在。4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公民宪法行为能力相比,其有以下特点: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被划分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完全行为能力;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有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制度;3、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对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实行监护制度。5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民事权利

3、能力是国家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民事权利是在一个具体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为或不为,或要求他人为或不为的自由。具体区别是:1、民事权利能力及范围是有国家法律规定;民事权利是由当事人自己设定;2、民事权利能力每人都平等具有;民事权利则视个人情况而定;3、民事权利能力伴随自然人一生,民事权利则有特定的存续期间;4、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人身不可分离,非经法定程序不受剥夺,自然人自己也不得处分;民事权利则由自由处分6权利能力与人格人格概念的发现始于罗马法,罗马法学家用来表示人的概念有三个词,homo,caput,和persona,其中homo是指生物意义上的人,不一定是权利义务的主体(奴

4、隶也是homo,但奴隶在法律上只是作为物而存在,并不具有人格);caput原意是指“头颅或书籍的一章” ,意指具有主体资格的人,即人格,是一个古罗马自由人可以享有法律上的身份利益和财产的基础(奴隶不具有caput,也就无所谓享有法律上作为人的一切基本的利益,而只负担责任。自由人具有caput,才可以据此资格进入法律领域,并进一步依据其在各种法律关系中的身份进行享有和担负);而persona 则表示某种身份,是从演员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引申而来,指脱离了人的整体的人在法律舞台上所扮演的地位或角色,后用来指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身份,可解为法律主体(且查士丁尼法典认为,人可以有数个身份,例如一个人同时

5、可以为家长、丈夫及监护人等。从persona这个概念的生成可知,在罗马社会中,对人的认识只有放在具体的身份关系中才有意义,脱离各种身份关系的人是难以理解的)。这三个词的联系在于,只有当“homo”具有“caput”时,才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人”(persona)。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分也形象地表明了人格是法律主体的实质,法律主体是人格的外在形式,人格与法律主体之间是实质与形式的关系。7人格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人与人格的分离,根据罗马法的规定,并非一切人均为权利主体。在罗马时代,作为权利主体的人除了是生物意义上的人之外,还需具备其他条件:首先,须为“自由民”(status libertatis)

6、,其次,就民法关系而言,其还应当是“市民”(status civitas)。由于奴隶的存在,“罗马法就不可能对人下定义,因为奴隶并不包括在人之内,奴隶等级的存在实己破坏了人的概念” ,由此可见,古代罗马法中人格理论产生的基本价值在于区分自然人不同的社会地位,是“组织社会身份制度的工具” .8 当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另具特色的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得以建立,罗马法的人格理论和制度寿终正寝。自中世纪后半期起,“人格”作为一个哲学或者伦理学上解释 “人的本质”属性时常用的重要概念而被使用。近代法对自然人人格的普遍承认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和自然法思想,自然人人格表现了人类尊严、人类对个人自由和安全的向往,同

7、时也表现了对人的生命、身体和人类情感的尊重。一切被称之为“人性”的要素,构成了自然人人格的伦理基础。奥地利民法典第16条规定:“任何人生来就因理性而获有明确的天赋的权利,故得作为人格而被看待” .平等地赋予所有的人以法律人格,正是“伦理性的必然,自然法原理所要求的” ,是向在私法上,以适合于人的方式对待人的方向迈出的基础性的一步。9随着对所有的人的法律人格的承认成为民法典的规定,其自然法的基础逐渐被忘却。民法之所以要对人的人格进行承认和确定,是因为法律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它必须将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作为其规范对象,人的行为被予以强制性评价,与权利义务直接相联系。当权利义务成为法律关系的核心,民法在确认

8、权利义务时,便合乎逻辑地必须确认权利义务承受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的资格,即主体资格。由此,法律意义上的“人”必然具有与原本意义上的“人”(一种生命存在体)不同的属性:后者为自然属性,称为“人类”或“自然人”;前者为法律属性,称为“人格”。所以,从法律技术层面讲,人格或法律主体的概念与自然人的概念之间原本并无一致性,二者非属同一:自然人不一定是法律意义上的人,如古罗马时代的奴隶;法律意义上的人也不一定是自然人,如人的组织(社团)或财产团体(财团)。 10权利能力”的概念产生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欧洲。 权利能力为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虽然在使用上“权利能力”经常被作为人格的替代品,

9、但从历史渊源和表达角度来看,两者仍然存在某些差别。近代德国民法学为了解释罗马法的人格概念,同时也为回应近代启蒙思潮影响下的哲学上对作为普遍的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考,拟制出了Rechstfahigkeit(权利能力)概念。1900年德国民法典创设了团体人格及法人制度,而在该法典上,自然人和团体的法律资格,不再使用人格,而采用了“权利能力(Rechstfahigkeit)”德国民法典是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人格”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中所包含的法律和伦理的两元属性,以“权利能力”这一仅具“私法上的主体资格”之含义的概念替换了 “人格”的表达,使“法律人格即权利能力,明确地从伦理的人格中解放出来” 可以同

10、时适用于自然人和法人。11日本民法在混杂移植法、德民法的复杂过程中,由于对罗马法、德国法以及法国法之法律概念翻译、理解及表达上的局限和误差,“权利能力”和“人格”尽管在历史成因和具体意义上有着某种内在的区别,但二词仍被交替使用。由此对我国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民法理论和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以至在同时期的某些理论中, “权利能力”被错误地解释为“人格”的同义语。 此种谬误延续至今并被我国现时某些理论予以扩大,使权利能力与人格这两个概念进一步被混同。12民事权利能力的合法剥夺与民事权利的限制主流观点如王利明教授指出,除不可转让性和不可抛弃性外,民事权利能力还具不可剥夺性的特点。支流观点认为,民事权利能力具

11、有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和不可转让的属性,但可以依法律规定并经法定程序加以限制和剥夺,如该自然人被依法剥夺生命的情况,当然也被剥夺了民事权利能力(全部剥夺);限制老赖从事高消费活动、限制受贿、渎职、破产经理,在一定时期不得从事担任董事经理职务活动(部分剥夺)13主流观点的错误法律人格与伦理人格的区别。法律人格是法律赋予,当然可以依法律程序予以剥夺;伦理人格是人与生俱来,自然无法剥夺,如人格尊严、肖像、名誉,自然是无法剥夺,将伦理人格等同与法律人格,便会根据如下逻辑的出:人格是不能剥夺的,人格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权利能力,因此权利能力也是不能剥夺的。14民事权利的限制民事权利可因约定或法定的原因而限制。

12、因约定限制如附停止条件和期限,限制权利开始的时间;附解除条件和期限,终止权利的存续期间。因约定原因剥夺如抵押合同,剥夺所有人的处分权因法定限制如债保权中的撤消权、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因法定剥夺如留置、法定解除15两者的区别:权利能力剥夺是指从事某一类活动的资格的丧失,无法参与这一类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权利终止是指某一法律关系中的权利的消灭。不影响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权利16二、法人权利能力一、法人的权利能力为何会因法人而异法人的权利能力通说认为是国家赋予的,既然是国家赋予的为何会因法人而异,难道国家针对每个法人而赋予其权利能力。这样分析法人权利能力的由来,难以令人信服。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原因

13、在于忽视了法人设立的历史演变。最早出现法律意义上的公司经营范围是由君主特许的,理论上称此为公司设立的特许阶段。法人有没有权利能力取决于国家是否赋予,赋予了即有权利能力,未赋予就没有权利能力。随着反封建的胜利,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公司设立制度改变为核准主义和准则主义,国家对少数行业实行核准主义外,其余都改为准则主义,在准则主义下,法人的权利能力有设立法人的投资人协商确立,记入公司章程,然后,报国家登记备案,不禁约束法人自身,也要求社会其他法人尊重其的权利能力,由于法人的权利能力有法人的投资人确定,因此,法人的权利能力会因法人而异。 17二、关于法人超越权利能力范围行为的效力 传统观点:理论上

14、,法人的行为应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和法人目的的限制。立法上,民法通则第四十二条“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两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梁慧星先生也认为:“我国民法所谓法人的经营范围,即相当于外国民法 及我国台湾民法上所谓法人目的。因此,所谓法人目的限制,在我国应称为法人经营范 围的限制。” 18我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虽没有直接规定法人超范围经营所签订的合同无效,但是,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第条规定,超越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所签订的合同,

15、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原公司法也有类似规定。可见,在此阶段,公司的权利能力受到受到章程中的目的条款所确定的经营范围的限制。19目前的做法:自年月最高人民法院僵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不应将法人超越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一律认定为无效,而应区别对待;从而改变了我们司法实践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20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

16、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其语意是相对人如知道超越,实施的行为无效,相对人不知道超越的,实施的行为有效。如何判断知道呢?有两个依据可供选择,1是,以法定代表人自己告知,如告知是超越的,则判断相对人是知道的;未告知的,则判断为不知,以这一标准,法定代表人是不会告知他人的,因此,绝大部分的超越行为,可基于不知道而有效;另一标准是,以公示为判断标准,那么,可以推定相对人在实施行为时,就应知道是否超越,依据这一标准,可以说大多超越的行为,应为无效,依后面这一标准,我认为合同法已回归到传统民法的的观点,但改变了原先的做法,采取了一般和例外相接合的方法,比传统有了进步,但与司法解释是不

17、一致的,可以说,最高法院的解释是曲解了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21分析:我国对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所有制标准奠定了以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法人制度。国家通过民事立法赋予它们以法人资格,使这些企业能够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独立参加各种民事法律关系,通过认真履行各种合同义务,保证各自生产计划的完成。各企业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和指标的同时,也就保证了国家计划的完成。而如果允许企业法人超出自己的核定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国家下达的指标落空,而且还会使国家计划得不到执行,从而使整个

18、社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秩序受到破坏。至今我国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得从事其目的和经营范围以外的活动,否则,即为无效。企业法人不得从事其目的和经营范围外的活动的原则是我国民法和商事特别法的一贯立场和重要原则。特殊权利能力的原则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经济的根据,获得绝大多数民商法学者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认同。计划经济对企业必须在计划内从事民事活动,与西方准则主义下的尊重投资人的意志,在法人的权利能力上正好不谋而合。22自经济体制改革后,超越权利能力无效与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发生了矛盾。实行市场经济后,严格的计划束缚企业的手脚,于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政策,当时的口号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要

19、在一棵树上吊死。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超越经营范围的民事活动,双方满意的,相安无事,一方不满意的,便想起了原先超越权利能力无效的规定,一时间超越权利能力的纠纷铺天盖地。反映到司法部门,继续实行原先的规定,明显与改革的政策不符,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做法。然现在的做法则无视投资人的利益,使他们毫无任何方法控制他们所投入的财产,有影响投资人投资的积极性。为何会造成这一现象,在于最高法院的考虑,未区分独自法人与合资法人的关系,改革阶段,国企都是国有独自企业,企业的权利能力本身是国家定的,现在国家说,我不管你们了,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他们扩大了经营范围,自然是合理的,继续判无效是没有根据了,但应责成他

20、们将扩大了的经营范围,立即向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矛盾就可解决了,但法人中还有合资法人,这些法人的投资者,并没有允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领导者可以超越权利能力,此时法院凭何允许他们可以不遵守公司章程,他人如何可以不尊重法人公示的权利能力呢?法人超越权利能力无效可以使法人的损失减到最小,而相对人则没有损失。而实行有效,虽然有理论说,可以追究法定代表人赔偿,实际上是损失无法弥补,而且资源被浪费,唯一得利的则是相对人,也有人举出国外也是实行有无效改为有效,其实仔细去分析国外的立法,其只是限制公法对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而并非否定法人需在权利能力范围内从事活动23三、法人权利能力演变过程:严格限制逐步放宽

21、放弃限制勃兴于世纪的越权原则要求法人必须在目的范围内活动,即法人从事章程所规定的目的以外的行为无效,公司的权利能力因目的条款而受到严格的限制。如在英国,早期的法律和判例认为:公司的活动不能超越其目的范围,否则无效。这就是著名的越权理论。目的限制和越权原则的理论依据在于,每个法人的成立目的不同,其经营范围和业务活动范围也不同,因此,其权利能力也会有成不同。并且传统理论认为目的限制和越权原则也是出于保护股东、债权人和交易安全的需要。24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的限制和越权原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指责。因为,第三人进行交易时,就先要查清其是否越权,否则他可能与公司一起承担交易无效

22、的后果,这对第三人显然是不利的,也不公平。为了保护第三人的交易安全,改善第三人的不利地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公司更经济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一些国家对传统的目的限制和越权原则进行了修正和改革。英国1989年公司法,美国1984年修正后的标准公司法以及1966年法国商事公司法,也都最终抛弃了越权理论。25美国公司法率先抛弃越权无效原则而确立起越权有效原则。德拉华州公司法第14条规定:公司的行为以及不动产或动产的转让或受让均不得以该公司没有进行这种行为或转让、受让财产的能力或权力为理由而宣布无效。美国1950年的标准商事公司法第7条规定:公司之行为或公司转让、受让动产、不动产的行为,不得因为公司无此种权利能力而无效。因此,公司之行为即便超出了公司章程规定的特定权利能力范围,对公司和第三人而言,是有效的,任何一方不得主张公司越权对自己和他方无约束力。欧共体1968年颁布的第一号指令第9(1)条规定:由公司的机关实施的行为对公司具有约束力,即便这些行为不在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权利能力范围内。其第9(2)条规定:对于依据公司的组织章程或依据公司的权力机关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