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课件(2课共4课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课件(2课共4课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课件(2课共4课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课件(2课共4课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优质课课件(2课共4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来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身边法律大家谈”经验分享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第1框 生活需要法律环节一:走近法治 民法总则草案被视为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本经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每个公民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份权利保障书

2、。2017年人大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提问: 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通过说明了什么?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根据视频内容完成教材P86探究与分享内容 说说上述内容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

3、务?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夏代法律在古文献称“禹刑”。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代的刑法,有死刑200条,宮刑500条,膑bin鬓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yi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环节二:追寻足迹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

4、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思考:看完材料,你有何启发? 法律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有了法律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法律不能贯彻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

5、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的法典就已比较完备,但在封建专制的历史中,法律成为统治者治理被统治者的依据,这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其实质还是人治。小组讨论: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环节三:探究力量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54第一部宪法通过1982现行宪法通过1999我国实行依法治国2010我国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2012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20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航程 在宪法的基础上,

6、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可以设想,没有物权法,公民维护私产权利的盾牌是否能够硬气;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天无理由退货”会有多少商家响应;没有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和取消劳动教养制度,还会有多少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得不到纠正。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体会? 法治助推中国梦。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与同学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并谈谈你的体会。包拯海

7、瑞拓展空间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我们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不仅成为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人人有责。本课小结谢谢看收法律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保障生活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一位中学生在德国留学期间,在一家图书馆,钱包被扒手窃走,包里有20欧元。他原本不准备报警,可是图书馆的保安却报了警,不到5分钟,一位女警察赶到现场,问了情况,便请他做笔录,女警察说:“图书馆的自动安全系统已经录下了小偷的尊容,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将小偷的照片张贴到全区各个警察局。如果仍然找不到小偷,我们会把录像带送到电视台反复

8、播放,直到破案为止。”小故事大道理 导入新课“我看算了,只有20欧元,不必兴师动众。即使抓到了小偷,所花费的代价也太大了。”他对女警察说。“不!我们是警察,不是商人,只有商人才讲值不值,而法律的尊严不能用金钱衡量。小偷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女警察严厉地说。结果,当电视台播出小偷偷钱录像的第二天,小偷就落网了。小故事大道理思考: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九课 法律保障生活1.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2.说说这种感受是如何而来的,分享你的小故事。运用你的经验识法律 我觉得“法律”是威严、庄重的,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 “法律”是社会安全的保障,它让我们生活得更踏实。运用你

9、的经验法律的特征 正常有序的社会生活,不仅要依靠一般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护,还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来维护,那就是法律。想一想:法律的“特殊”体现在哪些方面?校规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规校纪 根据以上情境,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小组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产生方式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约定俗成校规校纪学校制定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

10、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实施手段法律国家强制力道德社会舆论、习俗等校规校纪教育、行政等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全体社会成员道德内在约束力更强,但对某些人没有约束力校规校纪只针对学校学生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以上举措说明了什么?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析法律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11、,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作用想一想,议一议: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些行为,目前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限制。有人说,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就好,没有必要进行法律处罚。对于这样的说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假冒新婚夫妻骗取旅游折扣;中国大妈在美国华盛顿景点泼油漆被起诉;西湖边洗脚,颐和园外随地大小便,苏州的北寺塔里被到此一游涂鸦写得密密麻麻。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出游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新出台的旅游法中规定,游客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并且不听劝阻

12、、不能制止的,旅行社可与其解除合同。相关措施的出台,可以说是从制度法规层面以及道德约束层面双管齐下,向旅游不文明行为说“不”。 法 律 的 作 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创建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 律 的 作 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创建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

13、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理应惩恶扬善 社会才会爱憎分明 民法总则删除了救人者的“重大过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法”,它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扶起了社会的风尚与民众的良心。 法 律 的 作 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创建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可以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交流彼此的想法与观点)拓展空间悟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存在为我们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环境;为我们的行

14、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遵守法律是基本的行为要求,更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依据。课堂小结谢谢看收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我们的“特权”经验分享免费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学校进行火灾、地震演习学校举办心理文化节亲子活动,父母陪伴还有哪些“特权”? 导入新课我们的“特权”经验分享成人法庭少年法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我们还有哪些“特权”?为什么我们能拥有这些“特权”呢?第一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 新授课程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

15、校门。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未成年人需保护开始关注儿童权利首次提出概念;诞生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形成世界共识萌芽初始发展推广P97知识拓展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未成年人需保护你还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是谁呢?未成年人谁来护身边有侵害谁来保护我?主 体要 求地 位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发展,维护人身权利,保障生命安全学校

16、等教育机构(学校教职员工)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重要保障 全社会 重要作用 第一阵地 基础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活动:法律情景剧包公审案个人档案犯人 : 胡斐为 基本情况: 父母离异,被判跟父亲生活,他在学校读书成绩不好,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其父亲又经常对其打骂。情景剧片段1: 在小区门口,胡斐为的父亲不断训斥和殴打着他。周围群众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劝他不要再

17、打骂了,但他仍未停止。20分钟过去了,一位社区居委会大妈拉孩子起来,向小区居委会走去提问:1. 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行为?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3.针对父亲的行为,他可以向谁求助?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感受法的关爱人人有责未成年人齐来护情景剧片段2:“爸爸总不在家,连饭都吃不上,面对冰冷的家,我只有走出家门。爸爸看我不肯读书了,就不管我了。后来我就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认识了几个哥们儿兄弟。打架斗殴、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成为经常事”1.你如何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2.如果

18、你是他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3.胡斐为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2.感受法的关爱履行义务视频欣赏 拓展提升 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并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我们自身提高意识和能力,更要珍惜和感恩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逐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课堂小结谢谢看收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

19、与法律同行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导入新课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驰则国乱民怨。思考: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提示: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活动:说文释义 情景1: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你怎么看待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讲授新课遵守法规情景2:近来,针对共享单车

20、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相关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根据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思考: 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提示: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合不合法”、有什么法律后果,并以此作为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则。这位网

21、友应如何维权?活动:你说我说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中学生程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程程要钱,程程说没钱。这时,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两名男生又威胁到:“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便开始搜程程的口袋,拿走所有的钱。临走时还往程程脸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你认为程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说明原因。培养习惯 依法办事要养成

22、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培养习惯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活动:谈古论今 孝公之问问题: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活动:谈古论今 漫画解析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问题:这句话强调的意思是什么?提示: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树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律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因素,它是对法律意识的升华。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014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