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糖味变苦的“中国糖都”_第1页
调查报告--糖味变苦的“中国糖都”_第2页
调查报告--糖味变苦的“中国糖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 3 -调查报告-糖味变苦的“中国糖都” “种蔗还是不种,这是个问题。”“转产还是不转,这是个问题。”“拿不拿得到贷款,这还是个问题。” 接近榨季结束,记者来到“中国糖都”广西崇左市多个县乡田间地头,倾听当地农户的心声。什么时候能够拿回甘蔗款,能不能拿到贷款,下个榨季是不是还留种种蔗,成为他们心中萦绕不开的“结”。 甘蔗种植面积面临萎缩 中午时分,在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的田间地头,不少蔗农还在紧急地劳碌着,抓紧时间收割甘蔗,赶在糖厂收榨之前把甘蔗送到糖厂。 武德村村民农建村是种蔗大户,家中80多亩的甘蔗已经砍了70多亩,依据每吨甘蔗进厂收购价格400元计算,平均亩产4吨多的甘蔗,今年

2、他的收入应当在10多万元。 “糖厂到只是在春节前支付了3000元蔗款,连零头都不到。”农建村说。 武德乡副乡长农建戈告知记者,村里大部分蔗农都没有拿到甘蔗款,这几年糖价低,糖厂卖糖得不到钱,自然没钱兑付给蔗农。 让村民覃闵东略微欣慰的是,上一榨季拖欠的甘蔗款,去年11月新榨季开榨前全部兑现完毕。“再拿不到钱,今年化肥、农药都买不起了。” 让农户们迟疑不决的是,是不是应当放弃种植多年的甘蔗,调整自己的种地结构。覃闵东说:“我们现在也在向四周地区学习,今年我们可能会改种木薯了。” 农建村说:“这个地方适合种甘蔗,而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收益下滑是事实,今年甘蔗进厂价每吨400元,比最高580

3、元的时候降了很多,种下去不仅不挣钱,算上人工还赔钱。” “中国糖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焦利民说,本榨季甘蔗入厂数量不及往年,南华糖业在崇左的三家糖厂目前只能达到70%左右的产能,甘蔗量的削减意味着糖厂吃不饱,也导致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崇左市糖产业涉及当地百万蔗农,近两年来糖价持续低迷,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最多时糖厂每生产一吨糖就会亏损500块钱,这使得制糖行业消逝了罕见的大面积亏损。 “假如甘蔗大面积减产,那么下一个榨季不少糖厂就会停榨或者提前收榨,这样的后果是糖厂生产成本连续提高,蔗款更难兑付,蔗农连续削减种蔗,形成恶性循环,当地的甘蔗产业将面临生死

4、存亡的考验。”龙州县副县长何如坚说。 创新金融产品,救场举步维艰 为了解决糖业逆境,各有关部门尝试了多种努力,其中崇左市国税局依托深化每一家糖厂的税收监控系统,争辩整合政府、银行、糖厂、农户资源开发“甜蜜贷”,力求以创新的金融产品解决蔗糖款拖欠难题。 已经收到贷款的农户梁金玉对贷款运作模式颇为生疏:蔗农用应收甘蔗款作为抵押物,以甘蔗入厂过磅单向银行贷款,银行准时把贷款发放给蔗农;糖厂卖完糖后,把应付蔗款打到贷款银行专用账号上,银行收回贷款;糖厂负责担当银行利息,不需要增加农夫负担。 梁金玉说:“甜蜜贷只能让我们拿到甘蔗款的60%,但怎么申请,什么时候放下来,很多农户心里都没有底。” 农户覃文涛告知记者,依据人民银行的规定,农户办理的贷款需要收取质押登记费每户100元,贷款农户夫妻双方的征信系统查询费每人8元。“不少人只种了几亩甘蔗,产量不过10多吨,甘蔗款也就4000-5000元,这116元都快顶上半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