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款登山杖的对比测试报告guoyoujia国产碳纤维测试登山杖与Masters Scout及韩国Power Plus的对比测试报告开篇先扯点题外话。这根国产碳纤维测试登山杖(学火鸡的叫法,以下简称“国测”)原本只打算与Power Plus做对比测试的。但考虑到只有一种产品作对比也许测试效果欠佳,所以出门的时候拎上了心爱的Masters Scout。下面接正文:一、初步印象1、手柄先来说说手柄材料。国测与Power Plus的杖柄都采用了EVA发泡材料。但硬度略有不同,国测稍微柔软一些,推测是发泡率略有不同。Masters Scout则采用了软木材料,手感比较滑腻。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Maste
2、rs Scout、国测、Power Plus。可以看出国测与Power Plus的杖柄几乎是一样的(Power Plus因为使用磨损显得光滑一些)。国测与Power Plus杖柄侧面都没有多余的设计,而Masters Scout侧面则有一道便于抓握的突起设计(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作用)。值得一提的是Masters Scout的杖柄有15度的弯曲,据说这样的设计符合人体结构能够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但事实上就我个人的使用感受来说弯把的登山杖舒适程度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反而是由于弯曲的杖柄和相对较硬的软木材料使得在不戴手套使用时有些磨虎口。再来看杖柄背面(从左至右排列顺序不变)。Power Plus与
3、Masters Scout在背面都有防滑的凹槽设计,这个设计在夏天手掌出汗较多时还是很有用的;而国测则没有背面的凹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再来说说至关重要的腕带:先是Power Plus。这一款登山杖的腕带设计十分有意思:分左右手,像这支就是右手用的腕带。用料与一般的腕带也有所不同,采用了一层薄薄的3D棉材料(类似于一些背包的腰带材料),使用时会更加舒适一些。但这种设计无法靠腕带的松紧来调整手相对于杖柄地抓握位置,这一点会严重影响使用时手腕有效的发力。另外Power Plus的腕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腕带的穿脱十分方便。如图,需要空出手时只要打开上方的金属搭扣手腕就能很方便的自由活动。这一点对
4、于复杂地形的行走及拍照是十分有利的。但搭扣在佩戴较厚手套时操作不是很方便。接下来是Masters Scout。这款杖的腕带代表了大多数产品的设计,采用了环状的尼龙织带,手腕及抽紧带末段处都加大了宽度(手腕处加宽是为了使用舒适,抽紧带末段加宽是为了操作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松脱方式:可以看到第三张图中杖柄中夹在织带中的红色塑料件,这个零件正常使用腕带(即手腕压住腕带向下用力)时靠摩擦力锁住腕带防止松脱;而当使用者需要松开腕带时只需停止向下用力,这时红色塑料件不受力,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靠向上抬手腕来松开腕带(说得有点绕了),即使是戴手套也很容易操作。但这个设计会使腕带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松脱,也就是
5、说锁定并不牢固。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国测。国货当自强啊这款杖腕带上的设计的确没有下什么功夫,当然这之后正式的产品肯定还会改进。腕带同样是尼龙织带,顺滑度还是很让人满意的,甚至好于Masters Scout,但宽度明显不够,使用时应该会影响舒适度。腕带的松紧方式是靠一个梯扣,优点是牢固不会松脱;但难免会硌手(本来腕带就不舒服),松脱时也是三款杖中最不方便的,必须靠另外一只手来辅助,且戴手套操作很不方便。手柄总结:抓握感来说,Masters的软木材料相较于EVA材料有明显的优势,可惜的是弯把的设计有些磨虎口。另外国测的杖柄没有后部防滑沟槽应该是一个设计失误。从发力的效果来说明显是Masters和国测的
6、传统腕带更加合理,Masters的腕带松动问题不是很明显,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Power Plus的立体腕带在这方面还有待改进(似乎后来的一批Power Plus也回归成传统腕带了)。如果y要我个人给整个手柄打分的话(5分制,个人看法不排除主观因素):Masters Scout 4.0,Power Plus 3.5,国测 3.5+。注:文章完成之后经天福号的提醒,发现:由于个人腕带使用习惯与通常的习惯(手由织带环下方穿入握住两股织带)不同,所以印象的主观因素会比较严重,之后的使用感受也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使用过程中很少采用通常的腕带使用方式,所以无法就这一节作出令印象、感受更加客观的修
7、改。在此对于没能比较两种腕带使用方式(手从织带环上方穿入和手从织带环下方穿入)的差别深表歉意!对天福号的提醒表示衷心的感谢!2、杖杆及紧固件先来看看三款登山杖的第一节杖杆,由上至下分别为:Masters Scout、国测、Power Plus。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采用的都是传统的铝制杖杆,而国测则大胆的采用了碳纤维材料。碳纤维较之铝材韧性明显不是一个等级,实际测试国测可以弯曲到很大的弧度,而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则很有限(再弯就废了)。限于实验器材无法量化的比较两种材料的韧性,这点的确有点遗憾。重量上由于采用了碳纤维本应占优势的国测意外的并
8、没有轻多少。推测是厂家考虑到刚性的问题加大了碳纤维管壁的厚度,另外涂附的漆也比较厚,这两点主要影响了国测的重量。另外第一节杖杆涂料的质感和品质也略有不同:其中属Masters的最好,管壁光滑呈亚光效果。仔细观察磕痕造成的涂料剖面可以发现表面涂料有两层构成,其中内层为蓝色涂料,外层为透明保护涂料,类似于装修刷油漆后还要刷的那层“清漆”(对这方面不是很懂,有高手请多指教!)。两层涂料薄厚均匀,附着力很好,且有一定韧性碰撞后不会大片脱落。接下来Power Plus与Masters Scout的涂料结构类似,但内层银色涂料为表面粗糙的哑漆效果,推测是为了增强与外层透明涂料的结合效果。外层“清漆”(姑且
9、这么叫了,有失严谨请多多包含)偏厚,附着力与韧性一般,磕碰后会单独脱落露出里层的银色涂料。国测为一层表面光滑的黑色油漆,附着力差,磕碰后会大片脱落,露出里面的碳纤维管。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三节杖杆:途中从左至右两两分别为:Masters Scout、国测、Power Plus,排列为第三节在左第二节在右。从图中可以看出,铝制的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在外管壁上作了粗糙处理,之后上了一层很薄的漆(推测为均匀的喷漆)。这样做很利于涂料对杖杆的保护,粗糙的表面可以防止涂料大面积的脱落,并且利于涂料附着,即使在弯曲时也不会过分拉伸涂料。而国测,推测是限于对碳纤维的加工技术,并没有
10、做这样的处理(碳纤维管表面做成粗糙面应该是比铝材做同样的处理要困难许多的)。第二、三节杖杆沿用了第一节的光滑厚漆,磕碰后漆脱落很严重,好在碳纤维材料比铝材耐腐蚀(事实上铝即使暴露也会在表面快速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氧化,但由于登山杖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这层氧化膜很有可能很快又被磨损,所以需要涂料的保护。限于测试器材无法确定两款铝制登山杖是否在铝材表面作了加厚氧化层的处理),单纯的漆脱落应该不会造成性能上的损失。以上是三款登山杖第三节下端涂料脱落的情况对比,从左至右分别为:Masters Scout、国测、Power Plus。至关重要的紧固件: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Masters Scout、
11、国测、Power Plus第一张图中左边为第三节杖杆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款中Power Plus和国测是带弹簧减震的,而Power Plus的减震强度可以靠旋转弹簧上端的螺母来调节,而国测却不能,事实上减震的强度绝大多数时候是不需要使用者自己来调节的,因为强度的大小很难掌握。紧固件来说,三款都属于螺旋膨胀式(自己这么叫的,满奇怪的名字。又不严谨了),似乎目前所有登山杖的锁死方式都是这种。虽然方式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Power Plus和Masters Scout是靠膨胀件向下旋转、中间的螺栓直径越来越大来撑开膨胀件,以达到紧固的效果。而Masters Scout的膨胀件开口是十字形的
12、,Power Plus比较独特:膨胀件上端有一字形开口,下端还有一个垂直于上端开口90度的一字形开口。总的来说两款紧固件都是十字开口,本人才疏学浅也不好判断究竟是谁的紧固效果更好。而中间的螺栓Masters Scout采用的是塑料,Power Plus为金属,考虑到紧固件主要是纵向受力,且横向受力时弯曲十分有限,故个人认为螺栓的材料对紧固效果和安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曾经一度认为Power Plus的膨胀件只有上端的一个一字形开口,因此认为它的膨胀效果不佳从而推断Masters Scout的紧固效果会更好。之后卧岩指出了我的这个致命错误,因此作了更改,将对“一字开口”的错误
13、说明和对Masters Scout紧固效果好的判断更改为“Power Plus比较独特:膨胀件上端有一字形开口,下端还有一个垂直于上端开口90度的一字形开口。总的来说两款紧固件都是十字开口,本人才疏学浅也不好判断究竟是谁的紧固效果更好。”这段文字。在此对卧岩及时地指出我的错误表示衷心的感谢!单来说说国测的紧固件。由图可以看出,国测的紧固件比较复杂,膨胀件分为两个部分。其原理是黄色膨胀件套在黑色件的外面,旋转杖杆时黑色件上行挤压黄色膨胀件,以此达到紧固效果。另外国测的黄色紧固件与杖杆接触的面并不是平滑的,而有许多棱角。且不说国测一字膨胀的紧固效果问题,对于以上两个设计我感到十分奇怪,俗话说越复杂
14、的越容易出问题,明明能够用一个膨胀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设计者是出于什么考虑开发了两个膨胀件的紧固方式?从实际使用来说这种紧固方式与另外一种比较并没有什么优越的地方。另外膨胀件与杖杆内壁接触面为何设计成有棱角的?平滑的接触面能够使管壁受力均匀,禁固会更加牢靠杖杆也不容易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损坏。好在这两个问题在我的实际使用中并没有造成什么麻烦,但之前测试的产品中似乎发生了紧固件损坏的事件。还有一个小一些的问题就是与前两款比较国测黄色膨胀件明显偏软,推测会影响膨胀件的寿命和紧固效果。限于使用经验及这方面知识的匮乏,无法对此问题做出更深入地分析。另外还有一个细节。细心的可以注意到,Masters Sco
15、ut和Power Plus的紧固件螺栓都是直接和杖杆接合的,区别只不过是Masters Scout是红色塑料的而Power Plus是银白色金属的。但国测得很奇怪,明明螺栓是金属制的,和杖杆接合却要先嵌入一块塑料中,再靠塑料嵌入杖杆。也就是说国测的螺栓和杖杆接合处比其它产品多出了一个环节:塑料块,这样复杂的结构是否会更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就不知道了。同样考虑到这个环节主要是纵向受力,横向受力几乎不会有形变,所以个人暂且认为这不是一个致命的设计缺陷。杖杆及紧固件总结:总的来说三款的杖杆都没有什么问题。但考虑到美观、使用者心理等方面国测在涂料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紧固件个人认为国测的设计明显不成熟,
16、除非有能使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应该摒弃双膨胀件的锁死方式和黄色膨胀件上的棱角设计。三款杖的紧固件锁死最方便的是Masters Scout,至今未出现过无法旋死的情况;其次是Power Plus,紧固件比较迟钝需要旋很多圈才能锁死,至今无法旋死的情况出现过三次;最后是国测,不知是否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无法旋死的情况仅在室内操作时就频繁出现,想必如果出现在野外将是十分令人恼火的事。个人给三款登山杖的杖杆和紧固件打分(个人看法不排除主观因素):Masters Scout 4.0、Power Plus 4.0、国测 3.5-。3、杖尖及岩托这心痛的一节我想先从小的说。先说岩托好了。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Ma
17、sters Scout、国测、Power Plus。三款岩托材质都是较硬质的橡胶类,其中Power Plus的偏硬一些。按说岩托应该是偏硬一些得好,这样能够更有效的阻止杖尖插入石缝中(当然真插进去了也更不好拿出来)。Power Plus和国测的岩托采用了螺旋拧入的安装方式,更换十分方便。Masters Scout由于是老款所以岩托的安装很麻烦,需要费尽吃奶的力气“按”上去,取下的时候自然也十分麻烦,不过新款2004年后的新款都采用了一种推拉的安装方式,甚至比拧得还要便捷,不过我个人同样担心那相对复杂的结构会比较容易出问题。不管如何还是要说到杖尖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Maste
18、rs Scout、国测、Power Plus。咦?国测咋这么先进没有杖尖呢?其实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报废了。当guoyoujia同学左手持Masters Scout、右手握国测快乐的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心想:“碳纤维就是爽,低温也工作正常嘛!”的时候,突然国测的杖尖卡在了石板路的缝隙中。被腐朽思想麻痹了的guoyoujia同学就像平常用铝制登山杖是那样往前一带咔嚓一声。心想“坏了,碳纤维果然禁不住低温么?”回头一看才发现国测的杖尖与将其固定在第三节杖杆前段的黑色塑料一起齐刷刷的断了。就是这样,在分析断裂原因前我们先看看另外两款登山杖的杖尖吧(当然还有对已故国测杖尖的描述)。图中左边为Masters
19、Scout右边为Power Plus。两款杖尖都是钨锰合金,耐磨自然不用说了,比钢质的杖尖要好很多,已故的国测杖尖从颜色和使用表现上看疑似为钨锰合金,但不确定,可以肯定的是杖尖是非钢质的。可以看出Masters Scout的杖尖呈六边形,而Power Plus的杖尖则是中间凹陷的圆形,而已故的国测杖尖也采用了六边形的设计。这种差异在石板路上体现得很明显,六边形杖尖明显比圆形杖尖更加牢靠、摩擦力更大。接下来我们分析国测杖尖损坏的原因。由上图可以看出,国测的杖尖不是直接与第三节杖杆直接结合的,而是靠一块塑料包裹附着在第三节杖杆前段,金属制杖尖后部的榫子大约只有4毫米插入碳纤维管内。相较于杖尖直接固
20、定在第三节杖杆前端(即合金杖尖被“种”进杖的前端)的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这种设计明显强度不足,它意味着当遭遇剪切力时所受的力要全部靠塑料来承受。而在低温下塑料会脆化,并且塑料对于杖杆的附着力明显达不到要求。图中的塑料部分呈螺旋状断裂,推测是因为局部瞬间形变过大导致出现裂纹,裂纹受力继续扩大造成的。显然这是一个很失败的设计,推测其原因也许还是因为技术上把金属制杖尖直接和碳纤维管结合起来有难度,毕竟碳纤维材料的各项指标与铝材有着很大的差异,猜中这种结合方式也许也是没办法的事。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算能够直接结合,碳纤维材料抗剪切力弱也很棘手。用登山杖的人都知道,
21、杖尖杵到较浅的石缝中卡住是很常有的事情,一般向前一带拔出来顶多是磨掉点漆、声音听着心疼点罢了,而碳纤维不一样,杖尖能否禁得住拔出石缝时的剪切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或许可以考虑一种折衷改进的方法:第一、二节杖杆采用碳纤维材料,在不牺牲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第三节采用铝材以便直接和杖尖结合。杖尖及岩托总结:没什么好说的,钨锰合金作为杖尖是很合适的。而碳纤维登山杖如果不能解决抗剪切力弱的问题将会始终是一个不成熟的产品(至少我不会去买)。个人给三款杖的杖尖及岩托打分(个人看法不排除主观因素):Masters Scout 4.5、国测 0、Power Plus 4.0。初步印象完,个人给三款杖综合打
22、分(个人看法不排除主观因素):Masters Scout 4.0、国测 3.5(杖尖不损坏前提下)、Power Plus 3.5+。补充:一般来说登山杖的前端是这个样子:尤其注意上面那张,前面的钨锰合金头包括含住那个头的灰色圆台形基座都是直接打在杖头的(也就是说那个基座是直接和杆身接触的,从结合处的磨损也能看出白色的氧化铝)正好图上来啦。这个可以看出来是靠塑料包裹的,国测的合金头完整的形状有点像玉米,梆子的部分就是接触地面的合金头,而后面粗糙的部分埋在塑料里(增加附着力)。可是它倒是插到碳纤维管里啊问题是它只用塑料包着,而不接到碳纤维管里。也就是说遇到剪切力时只是靠塑料的韧性和硬度来承受,断裂
23、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呵呵俺的看法,上来损坏的图了俺去整理整理原文二、个人使用感受限于俺照相只喜欢拍景不喜欢拍人的毛病,这章就不上pp啦。1、手柄由于是冬天,先来说说戴手套的情况吧。由于戴手套是严重影响触感的,所以三款的握把都比较让人满意。国测的握把会在手中轻微的打滑,好在腕带固定比较牢固,所以这种打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Masters Scout的弯把明显是为欧美大手掌的老外们设计的,手相对较小的亚洲人即使戴上手套握把上端地抓握感也不是很好,如果能够把弯曲角度改称10度左右会更加合适。Power Plus的握把是最合适的,使用中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三款握把在戴手套的情况下的抓握感都非常好,并没有
24、涨手的感觉(这点因人而异,手小的人也许会感觉涨手)。国测和Power Plus握把的EVA材料一定程度上能缓冲落杖时的震动,对防止长时间使用的手臂疲劳有帮助,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操控性:落点掌握不如软木柄精确、挥动中也不如软木柄自如。相对的软木柄即使是带手套操控性也非常优秀,但如果由于个人习惯抓握过紧的话即使戴手套的情况下使用1、2小时手掌也会因为震动而瘙痒和发胀。接下来说说腕带。应该说Power Plus独特的腕带是最舒适的,但是由于其包裹半个手掌的结构致使手腕受力并不集中,也就是说不方便使劲。大家都知道登山杖的使用主要是靠手腕下压带动腕带将力传导下去,而由于Power Plus的腕带会
25、造成手挽受力不集中,所以就需要更大的力量来达到效果,这点对体力的消耗我想是比较严重的。对比测试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国测和Masters Scout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由于震动导致手臂发胀、发热(国测由于带减震所以要好很多,但现象依然存在),但Power Plus长时间使用后发胀发热的现象几乎没有(减震比较软),但手臂会酸痛。方便空出手来的金属搭扣在戴薄手套的情况下可以方便操作,但打开搭扣后杖挂在手腕上会有些累赘。综合来说Masters Scout的腕带是最出色的,调整十分方便且做了加宽处理,戴手套使用并不会造成难以忍受的压迫感。可以单手松脱的设计也比较方便。长时间使用后腕带会有轻微的松脱现象,大约
26、被拽出1厘米,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由于是传统的腕带所以不再多作评论。国测的腕带综合来说应该是最差的,尼龙织带过窄以至于即使是带手套也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这个缺陷会影响手部的血液循环,轻则导致使用后首长发热发胀,严重的会在寒冷环境中导致手部失温(手尤其是手指属于末梢循环,本身就属于易失温的部位)。另外梯扣的调节方式略显简陋,松脱时会很不方便,梯扣的位置也比较硌手。现在来说说不戴手套的情况,由于测试的季节是在冬天,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戴手套使用登山杖是在夏天,所以只好在戴手套手掌出汗后摘下手套、加大运动强度以提高手掌出汗量来模拟夏天的使用情况,感受必然存在偏差,只好请大家多多包涵了!总的来说是Mast
27、ers Scout的握把比较舒适,软木材料在手掌出汗的情况下也能抓牢,并且有一定的吸汗能力不会感到湿滑,滑腻的手感也比较舒适。但就如同前面所说的,美中不足15度的弯曲有一点磨虎口,弯曲的部分抓握感不佳,有点空空的感觉,手掌心同样因为弯曲的突出部分有一点点压迫感,不排除个人使用习惯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Power Plus和国测由于是直把,所以抓握感都十分良好。但EVA握把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游于吸汗效果太好,会有黏滞甚至发涩的感觉。另外国测的握把由于没有后部的沟槽,所以在出汗的情况下打滑是三款杖中最严重的。不戴手套更加能体现出握把的缓冲效果:EVA材料明显好于软木材料,长时间使用后软木柄的那只手
28、发胀瘙痒很严重,EVA握把却不是很明显。腕带来说基本和戴手套的情况一样。这里有一个细节:同是传统腕带,国测的尼龙织带比Masters Scout的要柔软,在没有任何衬垫的情况下直接和手腕摩擦明显是国测要舒适一些。只是国测的腕带因为宽度的问题很勒手,需要改进。注:以上感受是在左右手每隔约1.5小时交替使用3款杖的情况下得出的,目的是尽量排除因左右手力量和使用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干扰,实际具体的使用情况因人而异。2、杖杆及紧固件应该说这三款杖的紧固件和杖杆在实际使用中都没有出现任何能够影响到安全使用或性能的问题。从美观上来说应该是Masters Scout比较出色,亮蓝色的第一节和黑色喷漆的第二、三节
29、杖杆即使很严重的磕碰也只是局部的漆脱落(应该说这款Masters Scout是我使用频率和次数最高的一款登山杖了),至今不仔细看的话基本注意不到磕碰的痕迹。Power Plus的情况类似Masters Scout,但片状脱落的情况要稍微严重一些,被剐蹭过的地方可以看见明显的条形痕迹,怀疑这个现象和Power Plus的二、三节杖杆喷漆厚度较之Masters Scout较薄有关。而国测在这方面明显逊色了一些。仅使用几次后第三节杖杆上磕碰处的漆就大片脱落:最大的长度有10毫米左右,宽度平均2毫米。如此严重的脱落想必会令一些使用者感性的担心杖杆本身的强度而影响使用效果。好在三款产品都只是漆皮脱落,里
30、面的金属(碳纤维)杆并没有任何损伤,所以说排出漆皮脱落的心理影响,三款产品的杖杆本身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杖杆本身的强度。三款产品杖杆的强度实际使用中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所担心的国测碳纤维材料因为韧性过好使用中颤动的问题似乎在冬季低温下不是很严重,这应该和碳纤维本身的特性:低温下脆化有关。当然较厚的管壁对颤动也有不错的抑制效果。但国测的碳纤维杖杆在室内做颤动对比的时在与地面成85度、手腕竖直向下用力的情况下颤动明显比铝管要剧烈(3款产品均带杖尖的橡胶保护套,分别在约45度、60度、85度、90度四个角度手腕竖直向下用力)。限于测试条件无法作定性定量的实验,据个人观察在45、90度时三款产品颤动
31、的表现几乎一样,而在60、85度时颤动剧烈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Masters Scout、Power Plus、国测。看来碳纤维材料的表现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紧固件锁死后三款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不排除由于测试周期较短隐患没有时间演变成问题的可能性。但是国测的紧固件,就如同印象中提到的一样,在山下准备时出现了无法旋死的情况,取出紧固件旋转几圈后排除了问题。这一现象更加坚定了我个人对国测紧固件的怀疑。减震来说,Power Plus要比国测软一些,但由于都采用了缓冲性好的EVA材料做手柄,所以差别不是十分明显。实际使用的效果来说大约要用到3、4个小时以后才能感觉到国测偏硬的减震会使手臂发麻
32、。而与没有减震的Masters Scout对比问题就变得很明显,在大约使用了一个小时后持Masters Scout的手臂开始略微发麻,持Power Plus或国测的手臂无明显感觉。而在交换使用手臂后约半个小时原本发麻的手臂开始好转。再来谈谈操控性。这一项明显是Masters Scout占上风:没有减震、相对硬质的软木柄提供了绝佳的操控性。落点掌握十分准确、提杖挥动时很自如、杖尖落地后发力的方向和大小也尤其好掌握。毕竟没有减震的登山杖能够直接通过杖杆的把力传导到杖尖。而Power Plus和国测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杖尖落地后发力比较迟钝,力道大小也比较难于掌握,并且比较消耗体力(本来是用登
33、山杖就已经比正常步行要消耗体力了)。不过考虑到下坡时对膝盖的保护,减震的操控性弱也是可以接受的。总的来说,如果主要是一日内强调轻快高效,或者竞赛类的活动,无减震的登山杖应该更加合适。而如果是走长线或连续几天每天大负重行走6小时以上的活动,还是减震登山杖更加合适。3、杖尖与岩托这一节相对要好写一些。感受不是很多。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都是钨锰合金杖尖,国测虽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根据之前初步印象里提到的理由推测也是钨锰合金杖尖。耐磨性上三款到测试结束都没有任何问题。国测限于使用时间较短,我无法负责的说他的杖尖耐磨性上十分出色,Masters Scout和Power Plus的杖尖都禁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几乎没有任何磨损。但存在零星的不到一毫米大小的片状剥落,考虑到杖尖硬度高、韧性差以及使用中瞬间极大的冲击压强,这些剥落属于十分正常的使用损耗(俺最开始用登山杖的时候烧包得厉害,看见杖尖上有个小坑担惊受怕了半天,哈哈)。事实证明Masters Scout和国测的六边形杖尖抓地力的确比Power Plus的圆形凹陷杖尖要好,这一点在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制药冻干机真空系统租赁与环保处理服务合同
- 生物样本库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补充合同
- 资产补充与产业链整合合同
- 数据隐私合规审查及保护协议
- 旅游演艺项目版权保护与运营合同
- 苏科版2025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专题-统计及概率含答案
- DB42-T 2053-2023 平原丘陵地区猕猴桃建园技术规程
-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第3版 第六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 《律动教学法》心得体会模版
- 学校2025年社团活动策划方案
- 2025专利代理师笔试考试题库有答案分析
-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练习
- 危重症患者体位管理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 2025春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计划(附教材目录P103)
- 2025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河北省国内旅游组团合同示范文本
- 水利水电工程基建资料
- 客情维护培训
- 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入围复评-答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