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硝化反应 引入硝基的目的可以归纳为: (1)作为制备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2)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的其他取代基活化,促进亲核置换反应进行;(3)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基团,向染料分子中引入硝基,常常可以加深染料的颜色。 有些硝基化合物可以作为烈性炸药。 第一节 硝化原理 一、硝化剂 硝化剂是能够生产硝酰正离子(NO2+)的反应试剂,它是以硝酸或氮的氧化物为主体,与强酸(H2SO4、HClO4等)、有机溶剂(CH3CN、CH3COOH等)或路易斯酸(BF3、FeCl3等)等物质组成。工业上常用的硝化剂有不同浓度的硝酸、硝酸与硫酸的混合物、硝酸盐和硫酸、以及硝酸的乙酸酐溶液等。 1.
2、1 硝酸 纯硝酸、发烟硝酸及浓硝酸很少解离,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如75%95%的硝酸有99.9%呈分子状态。纯硝酸中有96%以上呈HNO3分子,仅约3.5%的硝酸经分子间质子转移,解离成硝酰正离子NO2+。 硝酸在较高的温度下分解而具有氧化能力,通常稀硝酸比浓硝酸的氧化能力更强。 单用硝酸做硝化剂,会因硝化反应产生水而使硝酸稀释,甚至失去硝化能力。所以,很少采用单一的硝酸做硝化剂。除非是反应活性较高的酚、酚醚、芳胺以及稠环芳烃的硝化能力。 1.2 混酸 混酸是浓硝酸或发烟硝酸与浓硫酸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硝化剂。硝酸中加入供给质子能力强的硫酸后,增加了硝酸离解为NO2+的程度。 另外,硫酸对水的亲和
3、力比硝酸强,可减少或避免硝酸被反应生成的水所稀释,提高硝酸的利用率。硝酸被硫酸稀释后,其氧化能力降低,不易产生氧化的副反应;腐蚀性也降低了,可采用铸铁设备操作,因而混酸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硝化剂。 1.3 硝酸盐与硫酸 硝酸与硫酸作用生成硝酸和硫酸盐,实质上是无水硝酸与硫酸的混酸。 常用的硝酸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盐与硫酸的配比一般是(0.10.4):1(质量比)左右。按这种配比,硝酸盐几乎全部生成NO2+,所以最适合与苯甲酸、对氯苯甲酸等难以硝化的芳烃硝化。 1.4 硝酸的乙酸酐溶液 硝酸的醋酸酐溶液包含HNO3、H2NO3+、CH3COONO2、CH3COONO2H+、NO2+、N2O5的组分
4、,硝化能力较强,可在低温下进硝化反应,反应较缓和,适用于易被氧化和为混酸所分解的硝化反应。醋酐对有机物有着良好的溶解性,可使反应处于均相,其酸性很小。 这种硝化剂既保持了混酸的优点,又弥补了混酸的不足,是仅次于硝酸和混酸的常用的硝化剂,广泛用于芳烃、杂环化合物、不饱和烃化物、胺、醇以及肟等的硝化。 此外,硝酸与醋酸、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或硝基甲烷等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也可以作硝化剂。硝酸在这些有机溶剂中能缓慢地产生NO2+,反应比较温和。 各种硝化剂均可以XNO2表示。NO2离解后,均可产生硝酰正离子NO2+。 硝化剂离解的难易程度,取决于XNO2分子中X吸电子能力,X吸电子能力越大,形成NO2+
5、的倾向亦越大,硝化能力也越强。X的吸电子能力的大小,可由X-的共轭酸的酸度表示。 二、硝化剂的活泼质点 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通过各种光谱数据、物理测定以及动力学的研究,才确认NO2+的存在,并证明了它是亲电硝化反应的真正进攻质点。 表5-1 按硝化强度次序排列的硝化剂 硝化剂硝化反应时存在形式X-HX硝酸乙酯C2H5ONOC2H5O-C2H5OH硝酸HONO2HO-H2O硝酸-醋酐CH3COONOCH3COO-CH3COOH五氧化二氮NO2NO3NO3-HNO3硝酰氯NO2ClCl-HCl硝酸-硫酸NO2OH2H2OH3O+硝酰硼氟酸NO2BFBF4-HBF4硝化能力增强吸电子能力增大
6、以不同浓度的硝酸、混酸、硝酸盐和过量硫酸、硝酸和乙酐的混合物作为硝化剂进行的硝化反应是典型的亲电取代反应。芳香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分两步进行。首先,亲电质点向芳环进行亲电攻击,生成络合物,然后转变成络合物,最后脱去质子得到硝化产物。反应历程如下:三、硝化反应动力学 硝化动力学方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硝化反应中,硝化亲电质点是硝基正离子(NO2+),反应速度与NO2+的浓度成正比。而溶剂对反应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芳烃在大大过量的浓硝酸中进行均相硝化时,反应速度为:V= kArH在浓硫酸中,用硝酸进行均相硝化的反应速度为: V=kArHHNO3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互不相溶的液相硝化反应,称
7、为非均相硝化反应。由于传质效果和化学反应均能影响此类硝化反应的速度,情况比较复杂。 第二节 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被硝化物、硝化剂、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介质以及搅拌等,此外还须考虑硝化伴随的副反应。 一、被硝化物的结构 芳烃作为被硝化物,其结构对硝化反应有直接影响,硝化反应符合亲电取代反应的一般规律。芳环上有给电子基时,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硝化反应易于进行,得到以邻、对位为主的硝化产物。反之,芳环上具有吸电子基,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下降,硝化反应较难进行,硝化产物主要是间位异构体。 单取代苯的硝化反应速度按以下顺序递增:NO2SO3HCOOHClHMeOMeOEtOH
8、 单取代苯在混酸中进行一硝化时的相对速度以及在邻、间、对位硝化的相对活性,分别如表5-2和表5-3所示。 表5-2 单取代苯在混酸中一硝化的相对速度取代基相对速度取代基相对速度N(CH3)22*1011I0.18OCH3200000F0.15CH324.4Cl0.033C(CH3)315.5Br0.030CH2COOC2H53.8NO26*10-8H1.0N(CH3)3+1.2*10-8 表5-3 单取代苯硝化反应定位的相对活度化合物相对活度邻位间位对位PhH111PhMe40357PhCOOEt0.00260.00790.0009PhCl0.0300.0000.139PhBr0.0370.0
9、000.106 二、硝化剂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被硝化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各种硝化剂又具有不同的硝化能力。因此,易于硝化的底物可选用活性较低的硝化剂,以免过度硝化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而难于硝化的底物可选用活性较强的硝化剂进行硝化。此外,对于相同的被硝化物,若采用不同的硝化剂,常常得到不同比例的异构体,合理地选择硝化剂至关重要。 例如,分别用混酸和硝酸-乙酐混合液硝化乙酰苯胺,得到的硝化异构体的比例的差别很大。 方法邻位/%间位/%对位/%a19.42.178.5b67.82.529.7 三、反应温度 硝化反应温度的选择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温度升高,将增大反应速度常数,提高被硝化物和产物在酸相中的溶
10、解度,有利于HNO3离解成NO2+,从而加快硝化反应的速度;但是,多硝化、氧化、断键、聚合和硝基置换除氢之外的其它基团等副反应也随之增加。另外,反应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产物中异构体的生成比例。 表(5-4)表明了在不同的温度下混酸硝化硝基苯时的异构体产物的组成。应尽可能在低温下硝化酚、酚醚和乙酰芳胺等易被硝化和氧化的活泼芳烃,而含有硝基或磺酸基等较为稳定的芳烃,则应在较高的温度下硝化。因此,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需根据被硝化物的活性和引入硝基的数目,同时兼顾其它方面综合考虑。反应温度还直接影响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表5-4 硝基苯采用混酸硝化时温度对异构体生成比例的影响 反应温度/邻位/%间位/%对
11、位/%25-29593290-10012871 四、搅拌 大多数芳烃在硝酸、混酸等硝化剂中的溶解度很低,这些化合物的硝化过程属于非均相体系,其反应速度不仅与上述诸因素有关,还取决于两相界面的大小、反应物在相界面的扩散速度和产物离开界面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在硝化反应起始阶段尤为重要。在反应初期,两相密度相差很大,较难混合均匀,而且反应剧烈,放出的热量很多,为了解决这些传质和传热问题,需要加强搅拌,从而加速硝化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间歇硝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搅拌突然停止是十分危险的,非常容易引发事故,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五、相比与硝酸比在非均相硝化反应中,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
12、称为相比(又称酸油比)。当相比固定时,强烈搅拌的最佳结果只是被硝化物饱和溶解于酸相中;而相比提高后,可使被硝化物在酸相中的溶解总量增大,有利于加速硝化反应。相比太小,初期反应十分剧烈,使得控制温度较为困难;相比太大,则降低设备的生产能力,实际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向硝化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废酸来增加相比和减少三废处理量。 硝酸与被硝化物的摩尔比称为硝酸比。按照化学方程式,此值理论上应为1,但是在工业生产中硝酸的用量常常高于理论量,以促使反应进行完全。当硝化剂为混酸时,对于易被硝化的芳烃,硝酸比为1.011.05;而对于难被硝化的芳烃,硝酸比为1.11.2或更高。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强烈,70
13、年代开发的绝热硝化发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过量硝酸硝化工艺。绝热硝化法的优点是多硝基物等副产物少,硝酸的利用率高、节能、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减少。 六、硝化副反应 在芳香族硝化过程中,常会发生许多副反应,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因为生成副产物说明反应物或硝化产物有损失,也意味着要增加主要产物的和精制费用。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安全性。在所有副反应中,影响最大的是氧化副反应,它常常表现为生成一定量的硝基酚,例如在甲苯硝化中可检出副产物有硝基甲苯酚等。烷基苯在硝化时,硝化液颜色常常会发黑变暗,特别是在接近硝化终点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实验证明,这是由于烷基苯与亚硝基硫酸及硫酸形成络合物的缘故。
14、许多副反应发生常常与反应体系中存在氮的氧化物有关,因此设法减少硝化剂内氮的氧化物含量,并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防止硝酸的分解,常常是减少副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三节 硝化方法 一、混酸硝化法 二、硝酸硝化 三、在溶剂中的均相硝化 四、取代硝化 一、混酸硝化法 混酸硝化是工业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硝化方法,特别的用于芳烃的硝化。混酸硝化的特点:(1)硝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生产能力高;(2)硝酸用量接近于理论用量,几乎全部被利用;(3)硫酸的热容量大,可使硝化反应平稳进行;(4)浓硫酸可溶解多数有机物,以增加有机物与硝酸的接触,使硝化反应易于进行;(5)混酸对铁的腐蚀性很小,可采用普通碳钢或铸铁作反应
15、器。 二、硝酸硝化 用硝酸进行硝化的困难是必须设法保持高效的硝酸浓度,不然反应生成的水会使硝化反应速度迅速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方法有液相硝化、气相硝化、苯与硝酸通过高分子膜进行硝化等。但由于单独使用硝酸所带来的经济和技术等原因,使得硝酸硝化法未能广泛应用,仅限于少数硝化产品(如蒽醌的一硝化,二乙氧基苯的硝化等)的生产。硝酸硝化法根据所用硝酸浓度的不同,可分为用浓硝酸的硝化和用稀硝酸的硝化。 1. 以浓硝酸为硝化剂的硝化 浓硝酸硝化需要使用过量很多倍的硝酸,以避免反应生成的水使硝酸稀释,进而导致氧化副反应的发生。例如,对氯甲苯的一硝化,要使用4倍量90%左右的硝酸;邻二甲苯的二硝化要用
16、10倍量的发烟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须回收利用 2. 稀硝酸硝化 稀硝酸硝化只适用于容易硝化的活泼芳烃化合物。例如某些酰化的芳胺、对苯二酚的醚类、酚类、茜素和芘类等。用稀硝酸硝化时的溶剂是水,芳烃与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41:1.7;硝酸浓度约为30%左右。稀硝酸对铁腐蚀严重,故硝化设备使用不锈钢或搪瓷釜。 用稀硝酸硝化的典型例子是对二乙氧基苯的硝化,所用硝酸的浓度是34%,反应温度不高于70,对二乙氧基苯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反应如下: 三、在溶剂中的均相硝化 1. 在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 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体时,可将被硝化物溶解在大量的硫酸中,然后加入硝酸
17、或混酸进行硝化。 2. 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 硝化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不仅可避免使用大量的硫酸作溶剂,减少和消除废酸量;而且选用不同的溶剂可以改变硝化产物异构体的比例。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冰醋酸、酸酐等。 四、取代硝化含有磺酸基的芳环或杂环化合物进行硝化,磺酸基可被硝基取代。 取代硝化在有机合成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活泼性芳烃或杂环化合物直接硝化,容易发生氧化等副反应,如果先在芳环或杂环上引入磺酸基,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下降,再进行取代硝化,可减少硝化副反应。例如苦味酸的合成。 第四节 硝化产物分离方法 硝化产物常常是异构混合物,其分离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 利用不同异构体在某一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资产配置研究-全面剖析
- 绿色节能改造造价咨询合同
- 借款抵押汽车合同范例
- 保险度采购合同范例
- 做灯具合同范例
- 加工定做服饰合同样本
- 劳动再就业合同范例
- 劳务合同范例jiandan
- 证件照行业市场潜力分析-全面剖析
- 医药劳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2025专利代理师笔试考试题库带答案
- 第3课《校园文化活动我参与》教案 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下册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高楼遮光补偿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变革研究
- 2025-2030专用车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联考模拟预测(冲刺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 DBT29-295-2021 6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
- 本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