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开端:战国远古-公元前2070年开端:夏发展:商鼎盛:周瓦解:春秋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周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第一讲 华夏文明的奠基先秦时期第2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考纲描述考纲描述模块教材方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文明版块(必修)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物质文明版块(必修)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
2、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神文明版块(必修)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考情分析考纲考点 高考试卷 命题思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2013全国卷,24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的墓葬)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2015全国卷,24小农经济的形成2017全国卷,24商贸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17全国卷,24字形演变(文字的频繁使用)2015全国卷,24儒家思想(理想化的政治诉求)2015全国卷,40孟子的思想对于先秦时期相关知识点的
3、考查,主要侧重于政治史与文化史。政治史主要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经济史主要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文化史则侧重于“百家争鸣”现象的考查。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关系,特别是宗法制的影响;二是识记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理解并区分各个流派的思想特征;三是注意中西历史比较分析,如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对比分析。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知识整合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知识整合 政治 经济 思想科技文学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周天子大权旁落,有些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
4、现象也频繁发生,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农业:铁犁牛耕;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形成手工业: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出现人工冶铁;商业: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私商兴起政策:重农抑商百家争鸣儒家:孔子 孟子 荀子道家:老子 庄子法家:韩非子 商鞅 李悝 吴起墨家:墨子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名医扁鹊文学:诗经 离骚艺术: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帛画人物龙凤图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政治社会大动荡,诸侯争
5、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中央集权制萌芽,统一趋势日益明显经济铁犁牛耕使用,耕地面积扩大;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发展,小农经济形成文化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争艳;科学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地位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点性质奴
6、隶主大国的争霸封建性质的兼并统一战争规模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伤多代表战役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相同点目的都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影响破坏了生产力,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减少了诸侯国的数目,促进国家的统一进程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加速了民族融合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造成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 井田制的瓦解导致分封制的崩溃,是争霸局面出现的根源。周王室衰微,无法节制诸侯。诸侯势力发展,不尊天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旧贵族夺权。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
7、分封制最终走向瓦解的主要原因(1)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2)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诸侯国的势力却日益壮大,维持分封制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3)井田制逐渐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商鞅变法),促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重难点问题解读 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演进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加速了宗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最终确立(2)经济上:促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
8、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重难点问题解读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儒家:孔子主张“仁”、克己复
9、礼,反映了面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剧烈,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的儒家孟子、荀子分别主张“仁政”“仁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道家:主张“道”和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面对诸侯争霸、割据林立,一种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
10、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从时代背景角度说明儒、法、道、墨家思想的特点(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
11、”“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重难点问题解读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16-诸子百家中一些对立的观点 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改革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成为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改革内容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
12、一度量衡政治: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军事: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文化旧俗:“燔诗书而明法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改革影响积极: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局限: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重难点问题解读商鞅变法知识突破中国西
13、方政治列国并立,趋向统一;专制、中央集权萌生雅典民主趋向衰落;罗马法律在扩张中发展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思想关注人,人文主义;思想解放;传统文化源头百家争鸣智者运动公元前53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简要比较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敦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1)社会转型的含义?(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原因?(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影响?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胸怀成才之梦
14、走进曲阜一中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石器锄耕土地国有(井田制)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交纳贡赋税制改革(初税亩)小农经济生产力土地制度税赋.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表现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重农抑商工商食官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原始农业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第16页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夏 商西周秦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可视化概念图】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表现分封制县制;权力尚未高度集中中央
15、集权萌芽世卿世禄选贤任能;贵族的衰落平民地主的兴起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理论导刊2009年第3期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问题探究学在官府百家争鸣科学文化繁荣学在民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文学】诗经、楚辞【书画】战国帛画【科技】战国司南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表现本问题
16、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理论导刊2009年第3期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原因?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直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为增强本国实力,各诸侯国致力于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因素的增长,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为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强调“仁政
17、”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哲学的基础。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提升精炼1.(2013课标全国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针对性训练解析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
18、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铁器牛耕的出现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规定表现了等级森严,君主并未实现集权,B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错误2.(2013广东文综卷,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针对性训练解析 战国以前,“百姓”是指有姓之人,成为贵族的统称,当时平民无姓。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法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19、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 “百姓”多为平民的通称。百姓由贵族专称到平民的通称,反映贵族势力的衰弱、平民地位有所上升。-34-3.(2015课标全国,24)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针对性训练解析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
20、。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35-4.(2017课标全国,24)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针对性训练解析 根据图示,陶、曹、鲁均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往往导致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故B项错误;图示中没有陶、曹、鲁之间的相关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故D项错误。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36-
21、5.(2017课标全国,24)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针对性训练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文字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
22、“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胸怀成才之梦 走进曲阜一中-37-6.(2016课标全国,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针对性训练解析 儒学在汉代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尚书等五经由孔子整理,而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从材料看,尚书等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就已存在,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合同
- 螺杆钻探分包合同范本
- 海底设施施工中的潜水员作业安全考核试卷
- 苏教版四上第11课《田园诗情》课件
- 工业互联网安全防御策略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的角色考核试卷
- 玻璃工厂生产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租赁业务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考核试卷
- 乳品行业品牌建设与维护考核试卷
- 侥幸心理培训资料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八大专题知识复习提纲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200题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健合集团笔试在线测评题
- LY/T 1529-2020普通胶合板生产综合能耗
-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 构图基础课件
- 礼仪文书写作课件
- 20CrMnTi较详细材料属性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