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高中 乐段的基本构成课件(13ppt)_第1页
人音版 高中 乐段的基本构成课件(13ppt)_第2页
人音版 高中 乐段的基本构成课件(13ppt)_第3页
人音版 高中 乐段的基本构成课件(13ppt)_第4页
人音版 高中 乐段的基本构成课件(1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乐段的基本构成游击队歌简介 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贺绿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随八路军休整期间的贺绿汀创作的三首革命歌曲之一。该曲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的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该歌曲曾受到朱德、徐向前、任弼时、贺龙、刘伯承等人称赞。请欣赏音乐游击队歌请思考:这歌曲有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将歌曲分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乐汇乐节由乐汇扩展而来,一个乐节通常包含两个以上的乐汇。乐句 乐句是将乐节加以扩展,一个乐句通常包含两个以上的乐节,并有一个停顿或呼吸的音乐片段。乐段 由乐句发展到乐段,要有一个具有相

2、对稳定感的结束音,通常结束在主音或属音。请欣赏歌曲南泥湾讨论并说出:这歌曲有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将歌曲分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不同?请欣赏歌曲南泥湾 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