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学重点实验知识点_第1页
高考物理电学重点实验知识点_第2页
高考物理电学重点实验知识点_第3页
高考物理电学重点实验知识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享教育 智在必行,字学之趣 智在必行,字学之趣智享教育高考电学重点实验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 ,构造:如图1所示.6为固定刻度,为可动刻度.原理:测微螺杆尸与固定刻度6之间的精密螺纹的型距为0.5 =m. 即旋钮,彩旋转一周,尸前进或后退 空皿 而可动刻度上的刻度为50 小格,尸.过或,U0. 01,!而器的精确度为0.01皿.读数时估读到意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读数:测量值(皿)=固定刻度数(皿)(注意半意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X0. 01 (mm).如图2所示二固定刻度示数为2.0皿.半鱼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

2、数为:2.0Hm+15.0X0.01mm=2. 150=m.二、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八游标.用途:测量力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浙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 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 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卜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用小格与1 h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读数:若用工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亮米数.长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 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而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除+以精确 度)皿

3、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址程,即指针指到最 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 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1)0 -3 V的电压表和0-3 A的电潦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地程卜的精 确度分别是V和三工A.看清整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 两位.对于 Al5 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 V,在读数时只要求流到 小数点后面一位.这时要求4格估读”,即读到0.1 V.(3)对于0-0. 6 A盘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 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 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

4、 A.四、测贵电路1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外接法(1)两种接法比较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3h=-L误差原因电流表分乐u后也 +4电压表分流3 工+%电阻测量值R漏=与=凤+屈艮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0% &R 一测量值小于真实 值.适用条件而兄R思适用于测量大阻值电阻小阻值电阻(2)两种电路的选择阻值比较法:先将特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用进行比较.若总较小,宜我用电流表外接法:若后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荷 单概括为“大内储大小外偏小,临界值计算法x藐时.用电流表外接法:是港元时,用电流表内接法.0 工(A)_0 ,实验试探法:按图II所示接好电路,让连接电压表的导线尸先后与、 b处接触一

5、 F.如果电H(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 乐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五、控制电路(1)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限流接法分乐接法对比说明电路图1R1-*串、并联关 系不同负载斤上 电压调节 范围(不让 电源内阻)RE .一R+新区E0WCWE分压电路 调节范围 大负载片上 电流调节 范困(不计 电源内阻)上W/ 斤+兄R。这W分压电路 调节范围 大闭合S前 触头位置b端a端都是为r 保护电路 元件(1)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对比(2)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电路的几种情况:要求电压表能从零开始读数:当待测电阻

6、兄网沿动变阴器的最大限值)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允许的最大电流.(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倒和用电器的阻值差不多且要求电压不从零开 始变化,通常情况卜.由于限流式结构简单.耗能少.优先使用限流式.电学实验器材的选取选择电学实验器材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一般要考虑 四方面因素:(D安全因素:通过电源、电阻和电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2)误差因素:选用电表量程应考虑尽可能战小测量优的相对误差,电压 表、电流表在使用时,其指针应偏找到满俯刻咬的!以上:使用欧姆表时应 选指针丛可能在中M刻度附近的倍率挡位.(3)便于掾作:选用滑动变用器时应

7、考虑对外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设能满 足实脸要求.又便于调节.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使其大部分电阻线 都被用到.(G实脸实际:除以上三个因素外,还应注苴实脸实际,如所用的电源与 滑动变阻器的匹配问题等.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画线连接各元件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路原理图依次到开 关,再到滑动变阻器.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中串联的元件依 次串联起来:其次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2)连线时要将导线接在接线柱上,两条导线不能交叉.(3)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要使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各类重要实验实验一:测电阻率实验.实脸原理(如图1所示)山韶=亨 因此,只

8、要测出金人肉的长度L横截面枳S和金 属”的电阻员即可求出金属税的电阻率,.实验器材被测金属税,宜流电源(4 V).电流表(。0.6 A),电压表(0-3 V).滑 动变阻器(0-50 Q).开关.导线若干.拨扰测微器,态米刻度尺.实验步骤(1)用螟旋溯微器在被测金籁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用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 平均值d.(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脸电路.(3)用鱼米刻度尺测埴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税的有效长度.反发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1ft 1(3把4占变阻器的沿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电人的位置.(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 压表的示数J和C的值,填入记录

9、表格内.(6)将测得的总、人d值,代入公式4夕幼户芋中,计算出金属统的电阻率.。基本实验方法.数据处理(1)在求总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用尺=: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用C-J图纹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已录的数据后、人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尊公式=城=:*.误差分析(1)金秘丝的橙效面枳是利用直径il齐而得.直径的测fit是产生误差的主 要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咀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 值小F其实值.使电阻率的测贵值偏小.(3)金属税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公带来偶然i。; .U)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H分使金属沱的电阻率变,造成测ht炭差.注意

10、事项1长实般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舱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处 谖法.(2)实脸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 被测金属纹、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然后再把电压表井联在被测金 属丝的两端.(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 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 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4)测金属税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址.求其平均值.(5)闭合开关之前,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低电川值也,的位 置.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税的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 0-0.6 A况:程).通电时间

11、不宜过长,以免金屈统的温度明显升高.造 成用电阻率在实脸过程中逐渐增大.(7)若采用图象法求电阻阻值的平均优.在描点时.要尽贵使各点间的布 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很可能地通过较多的点,其余各点均匀分布在直 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高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各种实验方法1.伏安法电路图外接法内接法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外接 法测址假偏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地).若电左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如图11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的内用足. 则可测出V:的内阻尼一如.(2)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及左时,若

12、已知火的内阻历声底 定值电阻温后.同样可得的内阻品=7., 1a五+京甲乙3.安安法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籽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1)如图12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 出的内阻尼.则可测得船的内阻足=.(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保电压Q乙时,如果已知Ax的内阻 兄.此串联一定值电阻兄后,同样可.测得A:的电用足一一与工(D实验原理(如图14),(2)实验步骤:用阻值调至最大,闭合s:,调节品的阻值使示数达满偏值.保持用限值不变.闭合乱调节足使示数达前偏值的一半,同时 记录足的值.凡舄=足.(3)误差分析:闭合s后.足与兄的并联值五/凡,所以

13、io九而此时的示数为。.所以丘哈,所以即兄,& 只有当息凡(龙足)时.&i&说明:龙凡、居是为选择器材提供了依据,即用应选用值大的电阻: 在安全范用内电源应选电动势大的.5.替代法(1)实脍原理(如图16):S先与2连接,记录G)的示数.再与1连接,调节假使 的示数与 原值相等.则兄=6.说明对的要求只要有刻度且不超过般程即可与指针是否超目无关.因 为电流表示数不参与运算.实验二:测电源E与r.实脸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电流表.由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实脸步骤(1)电流表用0.6 A的量程,电压衣用3 V的量程.按图1连接好电路.甲乙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14、接入电路阻假最区的端.(3)闭会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小数并氾录一组数据,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工值,填入表格中.(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5基本实验方法.用实险数据求瓦r的处理方法(IA=E-Lr(1)列方程求解:由。-一得匕=一加解得 r.(2)用作用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图线与纵轴交点为:图线与横粕交点为八=T图线的斜率表示寿!.注意事项为门更而端电压变化明显可使用内阻较大的IH电池.(2)电流不要过大,应小于0.5 A.读数要快.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Z。数据.变化范用要大些.(,1)若,一/图线纵粕刻度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 电流,内

15、阳应根据户等I确定.误差来源(1)偶误差:用图象法求和时作图不准确.(2)系统误差:电压表分流.本实验中测量结果是:EME卜rr R,质/ 兄一 1+2兄(2)校正的过程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然后闭合开 关,移动滑动触头,使改装后的电东表(电流表)示数从零逐渐增大到量 程优每移动一次记卜改装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标准电流表) 的示数,并if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然后加以校正.二、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构造如图3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电池、调等电阻R和红、黑表笔组成.甲乙丙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足全电路电阻上=总+ RI

16、广卜后.工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乔磊冠.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兄=0)时,调节调零电阻凡使J=4.电流 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1=4时,品=0,在满偏电流4处标为“。二(图甲)(2)当1-0时,兄-8,在J=o处标为,父(图乙)(3)当/暂时,R=d,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13后叫中值电阻,实验三、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欧姆调篇钮.外形如图4所示:上半部分为表盘.波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 种生程的刻度:卜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址项目和量 程.多用电表面板上还有:欧姆表的欧姆调零

17、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 等欧姆处八指针定位蝶纹(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四).表笔的 正、负插孔(纹表帝插入“ + ”插孔,思表定插入“一”插孔.四、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他极.它 的符号如图5甲所示.甲乙丙不亮图5.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瞬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 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 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歼、黑表隹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 当熙衣笔接正”极.红衣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 示数很大,由此可判

18、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 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实5金步理(D观察: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母程.二口仁$.冬:肘逐用电表的指针是;开;”.旦.刻改王端的零位置.若 不指零,则可用小媒丝刀进行机械调等.(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十二“一”插孔.测盘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按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广直流电 正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5)测量定值电阻根据被测电阻的估计阻值.选择合适的挡位,把两表笔短接.观察指 针是否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若不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调节欧 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处:将被测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待指针稳定后读数:读出指针在刻唆盘上所指的数值,用读数乘以所选挡位的倍率,即得 测量结果: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于挡或OFF挡.。基本实验方法.多用电表使用注意事项(1)表内电源正极接盘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 + ”插孔. 黑表笔插入“一”插孔,薛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二“丝 (2)区分“机械零点,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