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由陕西摘录并提供,供广大医学界朋友共享探讨学习。企业们可以免费获取资料,并可参加有奖问答活动企业:sxkaisite加、扫描可以每天免费获取从小编那里获取医学资讯哦企业:400 682 88201.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根分叉愈多,其支持作用愈大 B根分叉愈宽,其支持作用愈强C上颌切牙受向上向前的力,故唇面小于舌面 D上颌磨牙舌尖受力最大,故舌根比较粗壮 E下颌磨牙牙根横切面为“8”字形,有利于增强稳固性 2.副根管是指A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 B根管的细小分支C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D主根管的分支,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E根尖部根管发生3.髓室由几个面组成 A两个
2、面B3个面 C4个面 D5个面 E6个面4.根管最狭窄的地方是哪里 A约距根尖孔1mm 处B约距根尖1mm 处C DE根中1/3与根尖1/3交界处根尖1mm 处根管口处5.开髓时,下列哪个牙容易发生髓室底穿通 A下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一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一前磨牙 E上颌第二磨牙6.上颌第一磨牙内哪一个髓角最高 A近中舌侧B近中颊侧 C远中颊侧 D远中舌侧 E第五牙尖处7.髓腔形态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髓腔的大小随着的增长而不断缩小B乳牙髓腔比恒牙大C青少年的恒牙髓腔比老年者大 D髓室顶、髓角随着牙的不断磨耗而降低 E外伤、龋病对牙体的侵袭使髓腔缩小8.髓腔解剖特点对牙
3、髓炎的意义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牙髓炎时由于根尖孔狭小不易引起根尖炎B由于牙髓组织松软,容易扩散到全牙髓C牙髓炎时扩张,渗血液,神经产生剧烈疼痛D牙髓炎时开髓减压可以缓解剧痛E为了顺利而成功的进行牙髓炎治疗,必须熟悉每个牙的髓腔形态 9.下列哪项不是乳牙牙髓腔的特点A髓腔大 B髓角高 C根管细 D根尖 E髓壁薄10.建(牙合)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 A唇颊肌B升颌肌和舌肌 C咽肌 D表情肌 E舌骨上肌群11.没有咬合接触的是A牙尖交错位B下颌位C正中关系牙台 D前伸验位 E下颌后退接触位12.乳牙期间和特征不包括 A无明显倾斜 B(牙合)曲线不明显 C平齐末端D牙列拥挤 E覆(牙合)深13.下列哪项不
4、是替牙期间的牙台特征 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 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C前牙拥挤 D磨牙关系偏近中E暂时性的深覆(牙合)14.不属于 SpEE曲线特点的是 E A为下颌牙列的纵牙台曲线 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C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 D在切牙段较平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 15.横胎曲线有哪些牙尖的连线所A左右两侧磨牙舌尖的连线 B左右两侧双尖牙的颊舌尖的连线 C左右两侧磨牙颊舌尖的连线 D左右两侧磨牙颊尖的连线 E左右两侧双尖牙舌尖的连线按照形态特征分型,牙列分为 A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 B方圆型、尖圆形、椭圆型 C正常牙列、异常牙列 D正常恒
5、牙列、异常恒牙列 E以上都不是TErrA牙列指数是指 A上颌牙列的长度 B上下牙列的宽度的比值 C牙列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 D上下牙列的长度的比值 E下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比值眶耳平面的解剖标志是A由眼眶上缘到外耳道上缘 B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上缘 C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下缘 D由眼眶下缘到耳屏上缘E由眼眶上缘到耳屏上缘的平面的平面的平面的平面的平面19.下列哪项不是覆牙台、覆盖的生理意义 A扩大咀嚼面积B减少侧方运动时的咬合干扰 C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 D保护唇颊侧软组织 E保护舌的功能20.牙尖交错猞时,上下牙的对位关系主要的指标是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 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
6、下颌同名牙的远中颊沟对位C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上颌同名牙的舌沟对位 D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E以上都不是参考110 CCEAA BBACB 1120BDDEC BCBBA在自然牙列,良好的咬合关系应具备哪些条件 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列接触广泛均匀无碍 B侧向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平衡侧均有(牙合)接触 C前伸咬合时,前牙成组牙不接触而后牙有接触 D侧向咬合和前伸咬合时都应该有合平衡接触 E牙尖交错合时上下前牙间有一间隙覆胎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关系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 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
7、的垂直距离 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 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3.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出现在哪种颌位 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位D前伸(牙合)颌位 E侧方(牙合)颌位 4.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下颌位C牙尖交错位,牙位,后退接触位 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 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5.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下颌位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6.牙位是指A牙尖交错位B下颌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 E以上都不是7.牙缺失后即无明确的A牙尖交错位B下颌位
8、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8.MPP 与 ICP 属于 A侧向关系 B垂直向关系 C前后向关系 D水平向关系 E以上都不是9.第一恒磨牙的验关系分为中性(牙合)、近中(牙合)或远中(牙合)等关系。下列描述为开始远中(牙合)的是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B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 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 D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10.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 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
9、早期出现间隙 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 E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11.正常乳牙(牙合)的特征是 A有剩余间隙 B乳尖牙为远中关系 C前牙覆盖偏大D终末平面平齐为多 E终末平面远中为多12.乳牙上前牙散在间隙称为 A可用间隙B灵长间隙 C替牙间隙 D发育间隙E必须间隙13.牙列拥挤最常见的原因是 A伸舌吞咽B咬物 C乳牙早失 D偏侧咀嚼 E遗传14.尖牙保护(牙合)的理论依据是 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咀嚼力 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C尖牙在恒牙中往往存留到最后 D尖牙易在牙列中
10、处于唇舌错位状态 E尖牙是一个不重要的牙15.牙尖交错位可以沿用“正中牙台位”的名称是由于 A牙尖交错猞就是正中(牙合)B多数人牙尖交错胎的下颌位置都是处于正中 C牙尖交错(牙合)时髁突位于最后,最上,最中的位置 D牙尖交错(牙合)也可以称为正中关系(牙合) EA+C16.上下颌骨处于正中关系时,下颌可以做可开闭运动的范围是 A1518mmB1820mm C1825mm D2530mmE3035mm17.下颌位的生理意义是A升降下颌骨肌的张力平衡所产生,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 B升降下颌骨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 C形成一定的牙合间隙,可使舌位于此间隙内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自如地运动到非正中关系 18.尖牙保护牙台型的特点是A侧(牙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牙合)接触 B侧牙台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牙合)接触 C侧(牙合)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牙合接触 D侧(牙合)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牙合)接触 E非正中(牙合)时双侧尖牙形成均匀(牙合)接触19.牙尖交错位正常时,说法错误的是A牙尖交错牙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必考
- 2025年新职工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下载
- 2025年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2025担保合同的有效条件及要求
- 2025年度技术合作协议 智慧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 厨电双十一营销活动方案
- 2025城镇公寓楼买卖合同
- 2025年PCB精密定位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授权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烟尘、粉尘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波司登羽绒服公司员工招聘问题调研8500字】
- 制度梳理表(总表)
- 睾丸肿瘤课件
- 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能
- 终端导购培训-高级导购销售培训
- 空调冷却冷冻水管道系统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 安全运输医疗垃圾的要点
- 关于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剧本完整版五篇
- 2022年高考全国I卷数学高考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