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二零二二年先找感觉1、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解析:可运用列方程解决。解:设长8米的为x段,长5米的为(15-x)段,则有:8x-5(15-x)=3x=68米每段的电线总长:6x8=48(米)5米每段的电线总长:(15-6)5=45(米)全长:48+45=93(米)答:这根铁丝长93米。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解析: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100

2、。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进行计算。第100项为:3+4(100-1)=3993、将1-6 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解析:因为计算三条线上的和时,a、b、c都被计算了两次。由题可知:1+2+3+4+5+6+(a+b+c)3没有余数1+2+3+4+5+6=21,213=7没有余数,那么a+b+c的和除以3也没有余数。在1-6六个数中,只有4+5+6的和最大,且除以3没有余数,因此a、b、c分别为4、56,(1+2+3+4+5+6+4+5+6)3=12因此有以上填法。4、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100。请求出这

3、个数列所有项的和。解析: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1+2+3+99+100=(1+100)1002=5050上面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经研究发现,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5、下表中,将每列上下两个字组成一组,如第一组为(小热),第二组为(学爱)。求第460组是什么?解析:上

4、面是3个字一次循环,4603=153(组)1(个),那就是3个字中的第一个“小”字。下面是4个字一次循环,4604=115(组),没有余数就是4个字中的最后一个“动”字。答:第460组是(小动)。6、计算(2+4+6+100)(1+3+5+99)解析:容易发现,被减数与减数都是等差数列的和,因此,可以先分别求出它们各自的和,然后相减。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这两个数列其实是把1 100这100个数分成了奇数与偶数两个等差数列,每个数列都有50个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两个数列中的每一项分别对应相减,可得到50个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2+4+6+100)-(1+3+5+99)=(2-1)+(4-3

5、)+(6-5)+(100-99)=1+1+1+1=507、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50张,总面值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几张?解析:解:设2元有x张,1元有x+2张,5元有48-2x张x+2+2x+5(48-2x)=116x=181元:18+2=20张 5元:48-218=12张 答:1元有20张,2元有18张,5元有12张。8、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解析: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商是8,余数是2010=200。9、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

6、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三角形CD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11、两数相乘,积是4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解析: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缩小3倍。所以最后的积是4823=32。12、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解析: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10倍,根据和倍问题求解即可。较小的数是:682(10+1)=62较大的数是:6210=620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

7、62、620。13、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写成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6。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被写成了7,这样错写一个加数比原来增加了6: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8,增加了50。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比原来增加了6+50=56。所以,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1996-56=1940。14、A站有公共汽车26辆,B站有公共汽车30辆。每小时由A站向B站开出汽车12辆,B站向A站开出汽车8辆,都是经过1小时到达。几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解析: 解:设x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

8、站的3倍,则有:(26-12x+8x)3=30-8x+12x78-12x=30+4x48=16x x=3答:3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15、王霞在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5,因此增加了2;十位上的6写成0。因此减少60。这样错写的被减数比原来减少了60-2=58。因为减数不变,根据差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差要比错误的差多50。正确的差是:189+58=247。16、下图中,边长为10和15的两个正方形并放在一起,求三角形 ABC(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图中三角形

9、BDC和三角形ABC的面积积之和等于三角形ADC的和,则有: BC102+BC152=15102由此可得:BC=6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152=902=4517、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解析:要求出正确的商,必须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我们可以先抓住错误的得数,求出被除数:1356+52=780。所以,正确的商是:78065=12。18、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不变。若个位与十位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是5510。原四位数是多少?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不变”,可知个位和千位数字

10、相同。根据第二个条件将原题转化为算式之谜进行求解。可知 A+C=10,进而得B+B=14,则B=7,那么A=2,C=8,即原四位数是:2782答:原四位数是2782。19、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把除数32改成32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又因为被除数不变,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商应该是错误商的10倍。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4810=480。20、一条大河,河中心主航道水流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沿岸边水的流速为每小时6千米。一条船在河中心顺流而下,13小时航行了520千米。这条船沿岸边返回需要多少小时?解析: 顺水速度:52013

11、=40(千米/时)船速:40-8=32(千米/时)逆水速度:32-6=26(千米/时)逆行所需时间:52026=20(小时)答:这条船沿岸边返回需要20小时。正式开始1、两数相乘,积是4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解析: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缩小3倍。所以最后的积是4823=32。2、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解析: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10倍,根据和倍问题求解即可。较小的数是:682(10+1)=62较大

12、的数是:6210=620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62、620。3、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写成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6。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被写成了7,这样错写一个加数比原来增加了6: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8,增加了50。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比原来增加了6+50=56。所以,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1996-56=1940。4、A站有公共汽车26辆,B站有公共汽车30辆。每小时由A站向B站开出汽车12辆,B站向A站开出汽车8辆,都是经过1小时到达。几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解析

13、: 解:设x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则有:(26-12x+8x)3=30-8x+12x78-12x=30+4x48=16x x=3答:3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5、王霞在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5,因此增加了2;十位上的6写成0。因此减少60。这样错写的被减数比原来减少了60-2=58。因为减数不变,根据差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差要比错误的差多50。正确的差是:189+58=247。6、下图中,边长为10和15的两个正方形并放在一起,求三角形 ABC

14、(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图中三角形BDC和三角形ABC的面积积之和等于三角形ADC的和,则有: BC102+BC152=15102由此可得:BC=6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152=902=457、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解析:要求出正确的商,必须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我们可以先抓住错误的得数,求出被除数:1356+52=780。所以,正确的商是:78065=12。8、有一个四位数,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不变。若个位与十位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是5510。原四位数是多少?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个位数字与千位数字对调。所

15、得的数不变”,可知个位和千位数字相同。根据第二个条件将原题转化为算式之谜进行求解。可知 A+C=10,进而得B+B=14,则B=7,那么A=2,C=8,即原四位数是:2782答:原四位数是2782。9、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把除数32改成32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又因为被除数不变,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商应该是错误商的10倍。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4810=480。10、一条大河,河中心主航道水流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沿岸边水的流速为每小时6千米。一条船在河中心顺流而下,13小时航行了520千米。这条船沿岸边返回需要多少小时

16、?解析: 顺水速度:52013=40(千米/时)船速:40-8=32(千米/时)逆水速度:32-6=26(千米/时)逆行所需时间:52026=20(小时)答:这条船沿岸边返回需要20小时。11、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4米,如果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背向而行,那么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与乙相遇?解析:400(6+4)=40(秒) 答:甲经过40秒才能第一次与乙相遇。12、如图所示,把三角形ABC的一条边AB延长1倍到D,把它的另一边AC延长2倍到E,得到一个较大的三角形ADE,已知三角形 ADE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17、难度星级:13、光明小学有一条长200米的环形跑道,小敏和小林同时从起跑线同向起跑。小林每秒跑6米,小敏每秒跑4米,问:小林第一次追上小敏用了多少秒?追上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解析:200(6-4)=100(秒)林:1006=600(米)敏:1004=400(米)答:小林第一次追上小敏用了100秒,追上时小林跑了600米,小敏跑了400米。14、如图,在ABC中,DC=3BD,DE=EA,若ABC面积是7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15、小林和小敏在360米长的环形跑道的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林的速度是每秒5米,小敏

18、的速度是每秒4米,第二次相遇时,小敏走了多少米?小林走了多少米?解析:3602(5+4)=80(秒)敏:804=320(米)林:805=400(米)答:小敏走了320米,小林走了400米。16、如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24,F是AD的中点,且E为AB的三等分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17、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3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析:600(35+40)=8(时)18、如右图所示,BE=2EC,FC=FD,ABC的面积是60平米厘米,那么四边形D

19、BEF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解析: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19、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正好走了300千米,两地相距( 660 )千米。解析:3005060+300=660(千米)20、如图,AD=15cm,CD=8cm,BC=4EC,F、G为AC的四等分点。三角形 FEG的面积( )。 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21、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 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5)千米。解析:5253-90=85(千米)2

20、2、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不是3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 )个。知识点:因数与倍数 难度星级: 解析:3的倍数:99-3=33(个)7的倍数:98-7=14(个)21的倍数:8421=4(个)100-(33+14-4)=57(个)23、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同方向出发,在前面的人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后面的人骑马,每小时行12千米,3小时后骑马人追上了步行的人。甲、乙两地相距( 24 )千米。解析:(12-4)3=24(千米)24、如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点E、F、G分别是长方形ABCD边上的中点,H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

21、星级:解析:如图,连接BH2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160千米的A、B两城同向而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5)小时后甲车可追上乙车。解析:160(86-54)=5(时)26、如图,有三个正方形的顶点D、G、K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正方形GFEB的边长为10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27、在一条环形跑道上,小敏和小林同时、同地、同向起跑,小林每分钟跑180米,小敏每分钟跑130米,经过8分钟小林追上小敏。这条环形跑道长多少米?解析:(180-130)8=400(米)答:这条环形跑道长400米。28、如图,长方形

22、ABCD被CE、DF分成四块,已知其中三块的面积分别为2、5、8平方厘米,则余下的四边形OFBC的面积是( 9 )平方厘米。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29、学校有一条长300米的环形跑道,小敏和小林同时同地背向起跑,经过20秒相遇。小敏每秒跑7米,小林每秒跑多少米?解析:30020-7=8(米)答:小林每秒跑8米。30、将1,2,3,4,2008这2008个自然数平均分成8组,使得这8组平均数相等,那么每组平均数是( )。知识点:平均数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方法一:每组个数:20088=251(个)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得1到2008个自然数和为:(1+2008)20082=20170

23、36每组平均数:20170368251=1004.5(不推荐)方法二:每组平均数即全部数的平均数:(1+2008)2=1004.531、小敏和小林两人沿着圆形的湖边练习跑步,小敏每分钟跑240米,小林每分钟跑300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跑,5分钟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是指小林追上小敏)解析:(240+300)5=2700(米)2700(300-240)=45(分)答:45分钟后两人相遇。32、在梯形ABCD中,OE平行于AD,如果三角形AOB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则三角形DCE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知识点:直线型图形面积 难度星级: 33、一列火车长200

24、米,每秒行18米,全车通过一个隧道需50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解析:1850-200=700(米)答:这个隧道长700米。34、下午8点刚过,不一会小华开始做作业,一看钟,时针与分针正好成一条直线。做完作业再看钟,还不到9点,而且分针与时针恰好重合。小华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当时针和分针相距180时,时针和分针正好成一条直线。当时针分针重合时夹角为0。180(6-0.5)=(分)35、小明站在铁路边,一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了16秒。已知这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车头进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40秒,山洞长多少米?解析:抓住火车经过人用时即为火车跑完自

25、身长用时,可算出对应速度。火车速度:24016=15(米/秒)山洞长:1540-240=360(米)答:山洞长360米。36、下午1点多少分,钟面上的“2”刚好在时针和分针的正中间?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假设1点以后,时针以相反的方向行走,时针和分针相遇的时刻就是本题所求的时刻。这就变成了相遇问题,两针所行距离和是90列成算式是:90(6+0.5)=(分) 37、一列客车通过890米长的大桥需要55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690米长的隧道需要45秒,求这列客车的速度和长度。解析:同速度行驶,速度=路程差时间差列客车的速度:(890-690)(55-45)=20(米/秒)列客车的长度:

26、2055-890=210(米)答:这列客车的速度20 米/秒,长度210米。38、下午6点正时,时针与分针成一条反向直线,最少再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又一次成反向直线?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下午6点整,分针落后时针180,若再成反向直线,则分针要多比时针走180,则分针比时针至少多走两个180。(180+180) (6-0.5)=(分) 39、一座铁路桥全长1200米,一列火车开过大桥需花费75秒:火车开过路旁的一根电杆,只要花费15秒,那么火车全长是多少米?解析:过电杆用时即跑完火车自身长度用时。75秒里的时间可分为跑过火车自身用时和跑过桥长用时,所以可先由桥长求出速度,再算车

27、长。列客车的速度:1200(75-15)=20(米/秒)列客车的长度: 7520-1200=300(米)答:火车全长是300米。40、在9点45分这个时刻,钟表盘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锐角是( )度。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9点整时针与分针相距90从9点整到9点45分,分针走过的角度645=270时针走过的角度0.545=22.5所以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360-90-270+22.5=22.541、四年级394名学生排成两路纵队去郊游,前后两个学生相隔1米。队伍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14米的大桥,一共需要多长时间?解析: 间隔和火车过桥问题综合。练单排人数:3942=197

28、(人)队伍长度:(197-1)1=196 (米)过桥时间:(196+214)41=10(分种)答:一共需要10分钟。42、在下午4点与5点之间的( )分后,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上。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4点整分针比时针落后120,分针时针需要成反向直线,则分针要多比时针走180(120+180) (6-0.5) =(分) 43、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0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 17 )分钟。解析: (6700+100)400=17(分)44、现在是3点整,( )时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

29、析: 时针与分针重合时分针要比时针多走90分针每分钟旋转6度,时针每分钟旋转0.5度90(6-0.5)=(分)45、一列火车长360米,每秒钟行驶16米,全车通过一条隧道需要90秒钟,这条隧道长( 1080 )米。解析: 9016-360=1080(米) 46、现在是10点整,再过( )分,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垂直。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现在时针与分针差2大格,夹角是60,时针与分针第一次垂直,分针要比时针再多走30。分针每分钟旋转6度,时针每分钟旋转0.5度30(6-0.5)=(分) 47、一列火车长16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30秒,这列火车每秒行( 20 )米。解析:(

30、160+440)30=20(米)48、现在是2点整,再过( )分,钟面上的“2”字恰好在时针和分针的正中央。知识点:时钟问题 难度星级: 解析:假设2点以后,时针以相反的方向行走,时针和分针相遇的时刻就是本题所求的时刻。这就变成了相遇问题,两针所行距离和是60列成算式是:60(6+0.5)=(分) 49、一列火车以每分钟4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9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要3分钟,这列火车车长( 300 )米。解析:4003-900=300(米)50、静水中,甲艇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乙艇是每小时15千米,同时同地背向而行。甲艇顺流而下,乙艇逆流而上,1小时后,甲艇因事调转船头去追乙艇

31、,已知水流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甲艇多少小时才能追上乙艇?知识点:流水行船 难度星级: 解析: 1小时后,甲乙相距:(25+5+15-5)1=40(km/h)追及时间:40(25-5+15-5)=4(h)答:甲艇4小时才能追上乙艇。5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 4 )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析:600(82+68)=4(时)52、有一批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和11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都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条边,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知识点:列举法 难度星级: 解析:最长边为1

32、1厘米,次长为11、10、9、8、7、6厘米的三角形分别有11、9、7、5、3、1个,共计有11+9+7+5+3+1=36(个);最长边为10厘米的三角形有10+8+6+4+2=30(个);最长边为9厘米的三角形有9+7+5+3+1=25(个);最长边为8厘米的三角形有8+6+4+2=20(个);最长边为7厘米的三角形有7+5+3+1=16(个);最长边为6厘米的三角形有6+4+2=12;最长边为5厘米的三角形有5+3+1=9(个);最长边为4厘米的三角形有4+2=6(个);最长边为3厘米的三角形有3+1=4(个);最长边为2厘米的三角形有2个;最长边为1厘米的三角形有1个。共有36+30+2

33、5+20+16+12+9+6+4+2+1=161(个)答:可能围成161个不同的三角形。 53、环形跑道上同一起跑线上,田、乙二人同时同向出发,10分钟后,甲以80米/分钟的速度追上乙,且比乙多行200米,则乙的速度为(60米/分钟)。解析:环形追及问题,多跑200米即为路程差,又知时间,可求出速度差。速度差:20010=2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80-20=60(米/分钟)54、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知识点:流水行船 难度星级: 解析: (1

34、)336(24+32)=6(时)(2)336(32-24)=42(时)答: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同向而行,42小时追上。5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解析: 解决这个问题应考虑两点:(1)尽可能把大数放在高位;(2)尽可能使两个数的差最小。所以应把6和5这两个数字放在十位,4和3放在个位。根据“两个因数的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3应放在6的后面,4应放在5的后面。因此:6354=340256、计算:1-2+3-4+5-6+7-8+9解析: 此题考察平方差公式:a-b=(a+b)(a-b)原式=1+(3-2)+(5-4)+(7-6)+(9-8)=1+(3+2

35、)(3-2)+(5+4)(5-4)+(7+6)(7-6)+(9+8)(9-8)=1+5+9+13+17=4557、某班有51个同学,毕业时每人都和其他的每个人握一次手。那么共握了多少次手?解析: 假设51个同学排成一排,第一个人依次和其他人握手,一共握了50次,第二个依次和剩下的人握手,共握了49次,第三个人握了48次。依次类推,第50个人和剩下的一人握了1次手,这样,他们握手的次数和为:50+49+48+2+1=(50+1)50-2=1275(次)答:那么共握了1275次手。58、1x2+2x3+3x4+4x5+5x6+2930解析:此题考察咬尾和公式12+23+n(n+1)=n(n+1)(

36、n+2)3原式=2930313=899059、求下列图中线段长度的总和。(单位:厘米)解析: 要求图中的线段长度总和,可以这样计算:AB+AC+AD+AE+BC+BD+BE+CD+CE+DE=1+(1+4)+(1+4+2)+(1+4+2+3)+4+(4+2)+(4+2+3)+2+(2+3)+3=52(厘米)60、已知A=16(0.40+0.41+0.42+0.59)求A的整数部分是多少?解析:本题运用放缩法,把除数看作是20个0.60的和,得到最小值1.3;再把除数看成是20个0.40的和,得到最大值2;商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故A的整数部分为1。61、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

37、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183=38(岁)62、一个最简真分数m7化成小数后,如果小数点后第一位起连续若干位的数字之和等于2004,那么m的值为多少?解析: 走马灯数的一个循环节的值为固定的27,即17=0.14285714 27=0. 28571428 37=0.42857142用200427=746.首位开始相邻两位数和为6只有(4+2),故m为3。63、如果23=2+3+4,54

38、=5+6+7+8,按此规律计算35。解析: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从运算符号前的数加起,每次加的数都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加数的个数为运算符号后面的数。所以,35=3+4+5+6+7=2564、现有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做成一个玩具。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析: 每边挖去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实际每面增加面积:114=4(平方厘米)总面积:446+1146=120(平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120平方厘米。65、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x6=27,求x。解析:经仔细分析,可以发

39、现这道题规定运算的本质仍然是:从运算符号前面的数加起,每次加的数都比它相邻的前一个数多1,加数的个数为运算符号后面的数,原式即 x+(x+1)+(x+2)+(x+5)=27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x=2。66、一个正方体木块的6个面都被漆成了红色,它的棱长以分米为单位恰好是整数。把这个正方体全部都锯成棱长1分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一面有红漆的共96块,两面有红漆的多少块?六面都没有的共有多少块?解析:由题意:966=16=44故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4+2=6(分米)共12条棱,每条棱上有4块两面有红漆,那么两面有红漆的有:412=48(块)六面都没有红漆的有:444=64(块)答:两面有红漆的48块,六

40、面都没有的共有64块。67、计算:252525257777771234565432122522522522512612612612622222222解析:有规律1111=121,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可得12345654321=111111111111 =10101 68、24=8,53=13,35=11,97=25。按此规律计算:73=?解析:仔细观察和分析这几个算式,可以发现下面的规律; ab=2a+b,依此规律:73=72+3=17。69、甲、乙两个书架原有图书本数相等,如果从甲书架取出240本,从乙书架取出60本后,乙书架的本数是甲书架的3倍。原来

41、两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解析:由“甲、乙两个书架原有图书相等,从甲书架取240本,从乙书架取出60本”可知乙书架余下的书比甲书架多:240-60=180(本),它是甲书架余下的2倍,所以甲书架余下1802=90(本)甲、乙书架原有90+240=330(本)70、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5倍,3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小梅的2倍小红和小梅今年各多少岁?解析:小红和小梅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因此两人的年龄差是小梅今年的5-1=4倍,也是3年后小梅年龄的2-1=1倍,即:小梅今年的年龄+3=小梅今年的年龄x4。所以,小梅今年的年龄为:3(4-1)=1(岁)小红今年的年龄为:15=5(岁)71、从一张长方形纸片中剪

42、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又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此时剩下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那么原来纸片的面积可能为( )平方厘米。(要求写出所有结果)解析:3(3+3+2)=24(平方厘米) 2(2+2+3)=14(平方厘米) (2+3)(5+2)=35(平方厘米)(2+3)(5+3)=40(平方厘米)72、小英一家由小英和她的父母组成。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71岁,8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49岁。今年三人各多少岁解析:有的同学可能认为8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应该是:71-(1+1+1)8=47(岁)但这与题中所给的条件49不一致。为什么呢?这说明8年前小英还没有出生。这相差的2

43、岁就是8年前与小英年龄的差。由此可以求出小英今年是8-2=6岁。今年父母的年龄和为71-6=65岁。已知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所以今年父亲(65+3)2=34岁,母亲34-3=31岁。73、已知四个均不相等的自然数之积是2618,则这四个数的和的最大值是( )。解析:2618=271117由于要使得四个数的和最大,因此要相差越大越好,则这四个自然数为:1,2,7,1871+2+7+187=197即这四个数的和的最大值是19774、甲、乙、丙三个同学做数学题,已知甲比乙多做5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比乙多做20道。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数学题?解析:甲比乙多5道,丙比乙多20道,丙做的是甲的2倍,因

44、此,20-5=15道是丙的一半,也就是甲做的道数。丙做了152=30(道)乙做了15-5=10(道)他们共做了:15+30+10=55(道)答:他们一共做了55道数学题。75、五(1)班共有51个同学,他们要搬51张桌椅,规定每个男生搬2张,女生两人搬一张,问男、女各有多少人?解析:假设51个全是男生,能搬251=102(张)比实际搬的多出了:102-51=51(张)用两个男生换成两个女生就少搬了3张男生的人数:51-3=17 (人)女生人数:51-17=34(人)答:男生有17人,女生有34人。76、某工厂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28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0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15人

45、。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解析:这是多量的和差问题,解题的时候确定的标准不同,解法也就不同。如果以第二车间的人数为标准,第一车间减少10人,第三车间增加15人,那么280-10+15=285人是第二车间人数的3倍,由此可以求出第二车间有:2853=95(人)第一车间有:95+10=105(人)第三车间有:95-15=80(人)答:一车间有105人,二车间有95人,三车间有80人。77、六年级四个班共订某种课外读物100本,每个班至少订24本,至多订27本,则一共有()种不同订法。解析:假设每个班都订24本,则四个班共订424=96(本)。比100本少4本,要将多出的4本分到四个班每个班订1本:

46、1种;有两个班订2本:6种;有一个班订2本,两个班订一本:12种;有一个班订3本,一个班订一本:12种;共1+6+12+12=31 (种)778、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解析:按照组成部分数三角形的个数。一部分组成:5+5=10(个)两部分组成:52=10(个)三部分组成:52=10(个)五部分组成:5个总的三角形个数:103+5=35(个)答:图中共有35个三角形。79、两个数相除,商是4,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24。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解析:从124里去掉商,是:124-4=120它是除数的1+4=5倍除数是:1205=24被除数:是244=9480、一组割草人要把两块地的草割完,大草

47、地的面积比小草地大1倍。全体组员用半天时间割大草地,下午一半人仍留在大草地,到傍晚时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草地割草,到傍晚还剩下一小块,而这部分第二天由一人割完,这组割草人共有多少人?81、甲的存款是乙的4倍,如果甲取出110元,乙存入110元,那么乙的存款是甲的3倍。甲、乙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解析:由“乙存入110元,甲取出110元”,可知乙存入110元后相当于甲存款数的3倍,取出1103=330元;而由甲的存款是乙的4倍,可知甲原有存款的3倍相当于乙原有存款的43=12倍,乙现在存入110元后相当于甲原有的12倍,取1103=330元,所以,330+110=440元,相当于乙原有的12-1

48、=11倍。所以,乙原有存款44011=40 (元)甲原有存款404=160 (元)答:甲原来有存款160元,乙原来有存款40元。82、如图,ABC的面积是1,且AE=13AC,CD=14BC,BF=15AB,则DEF的面积是( )。83、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解析:求出大车每辆各装多少吨,是解题关键。如果用36辆小车来运,则剩436=144(吨)需45-36=9(辆)小车来运这样可以求出每辆小车的装载量是1449=16 (吨)所以,这批水泥共有1645=720(吨)84、今天,爸爸的年龄是小陈的6倍,再过4年,爸爸的

49、年龄是小陈的4倍。今年小陈多少岁?解析:推荐使用方程方法解:设小陈今年x岁,则爸爸今年6x岁。(x+4)4=6x+44x+16=6x+412=2xx=6答:今年小陈6岁。85、某场乒乓球比赛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解析:因为“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所以可以把40元和50元的门票都看作45元的门票,假设这200张门票都是45元的,应收入45200=9000(元)比实际多收入9000-7800=1200(元)这是因为把30元的门票都当作45元来计算了。因此30元的门票有1200(45-30)=80(张)40

50、元和50元的门票各有(200-80)2=60(张)答:30元门票售出80张,40元和50元门票各售出60张。8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F在AB上,E在CF上,BEF的面积为6, AAED的面积为32,四边形CDAF的面积为68,则AEF的面积为( )。87、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解析: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

51、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88、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进行军事演练,在进行人数清点时,4个4个的数余2个,5个5个的数余2个,6个6个的数余2个,7个7个的数余2个。已知该团人数超过2000人,那么该团至少有( )人。解析:4,5,6,7的最小公倍数为:4,5,6,7=420由于该团人数超过2000人,则至少有:4205+2=2102(人)89、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解析: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

52、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90、下面有两列数:1.3.5.7.9.11,2017;1,6,11,16,2016,这两列数中的相同数有( )个。解析:第一组数是奇数,第二组数是个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用列举法发现每5个奇数就有1个和第二组数相同。第一组数个数:(2017-1)2+1=100910095=2014相同数个数:201+1=202(个)91、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解析:不管这三个人如何借来借去,故事书的总本数是60本,根据结果三个人故事书本数相同,可以求最后三个人每人都有故事书603=20本。小强原来有:20+5-3=22(本)小勇原来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