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梁设计与应用PPT课件(PPT 23页)_第1页
蜂窝梁设计与应用PPT课件(PPT 23页)_第2页
蜂窝梁设计与应用PPT课件(PPT 23页)_第3页
蜂窝梁设计与应用PPT课件(PPT 23页)_第4页
蜂窝梁设计与应用PPT课件(PPT 2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蜂窝梁设计与应用张高峰1.第1页,共23页。一蜂窝梁简介 蜂窝梁是在H型钢(工字钢等)腹板上按一定的折线进行切割后变换位置重新焊接组合而成的新型梁。2.第2页,共23页。3.第3页,共23页。蜂窝梁的截面高度与原H型钢的截面设计H之比为扩张比,一般在1.21.7之间。由于扩张后增大了截面惯性矩和抵抗矩,所以显著提高了梁的刚度和强度,在梁本身自重减轻的情况下梁能承受更大的荷载,应用于更大的跨度,节省钢材、运输安装费用,有很可观的经济价值。蜂窝梁腹板的孔洞既美观又便于布设备管线,可以减少建筑层高,整体上减少建筑造价。 4.第4页,共23页。正是因为蜂窝梁有着许多其它受弯构件所不具备的优点,自20世

2、纪初首次被用于工程以来,随着轧制宽翼缘钢材的出现,蜂窝梁已日渐广泛地被应用于桥梁、厂房、办公楼、轮船及吊车桥架等工程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构件形式。5.第5页,共23页。二蜂窝梁强度计算国外有些规范已经列入蜂窝梁计算公式,如英国BS5950、前苏联钢结构设计规范(82)、日本钢结构协会也提供了一套蜂窝梁的简化计算公式等。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有关蜂窝梁的论文,还没有相关的规范列入蜂窝梁的计算,在实际工程中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给实际的设计工程带来了很多问题。 6.第6页,共23页。1正截面强度验算: 通过能相关规范及资料的比较与研究,蜂窝梁计算理论是在以Allftlish等人提出的费氏空腹桁架法的

3、基础上推导而来。Allftlish假定:截面保持平面变形;在剪力作用下,空腹截面处总剪力按刚度分配于上、下两个T形截面;由剪力引起的弯矩,反弯点出现在每个孔洞的垂直中心线上。7.第7页,共23页。其中V为截面总剪力; 8.第8页,共23页。按计算的假定,最大正应力发生在蜂窝梁T形截面部分两端的腹板孔角点上,即上图中b点或c点。对于上下T形蜂窝梁,其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为(2)梁T形截面的净面积梁蜂窝孔上下两边的边长梁T形截面的腹板边缘处的净截面抵抗矩9.第9页,共23页。1)T形截面处的剪应力:2剪应力的验算:(4)T形截面的面积矩,当形心位于腹板内时,取中性轴以上部分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当形

4、心位于内翼缘内表面之间腹板面积对形轴的面积矩;T形截面的惯性矩10.第10页,共23页。2)蜂窝梁孔之间的腹板对接焊缝的验算11.第11页,共23页。三蜂窝梁挠度及频率计算 蜂窝梁的挠度计算要考虑剪力的影响,剪力一方面造成T形截面的次弯矩;一方面剪力造成较大剪切变形产生挠度,精确计算复杂,一般对于扩张比不大于1.5的蜂窝梁可在采用实腹梁的弯曲挠度乘以挠度放大系数。当扩张比大于15时,按下式计算= m+v+vm(4)m 一为蜂窝梁的弯曲挠度。v一为当量实腹梁的剪切挠度。vm 一剪力次弯矩挠度值。就目前查到的文献还没有关于蜂窝梁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12.第12页,共23页。四

5、蜂窝梁的应用多哈超高层写字楼工程中使用了简支蜂窝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蜂窝的设计中用SAP2000的壳单元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得到较全面的分析结果。其中一个模型如下图1:梁高h:630mm,梁宽b:300mm,上翼缘折算厚度(考虑楼板的作用)t1:55mm,上翼缘厚度t2:31mm,跨度L:14980mm,孔径D:420mm,孔间距630mm,扩张比1.5。面荷载作用于上翼缘,恒载为38.12活载35梁上作用线荷载:13.第13页,共23页。模型中两端简支,上翼缘施加侧向水平约束(考虑楼板的作用)。 图1 计算模型14.第14页,共23页。1.2恒载+1.4活载下的应力图如下: 图2 支座

6、附近正应力图(第一孔左下方)15.第15页,共23页。图3 1/4跨附近正应力图(第六孔左下方)16.第16页,共23页。图4 跨中附近正应力图(圆孔正下方)17.第17页,共23页。图5 支座附近主压应力图18.第18页,共23页。图6 四分之一跨附近主压应力图 19.第19页,共23页。图7 跨中附近主压应力图)20.第20页,共23页。图8 支座附近剪应力图(第一孔与第二孔交界处)21.第21页,共23页。1.0恒载+1.0活载下的挠度为49mm。自振频率为4Hz。分析结果和PKPM软件中蜂窝梁的计算结果对照如下表:程序最大正应力下边缘最大拉应力对接焊缝处最大剪应力挠度自振频率SAP20

7、00203N/mm2148N/mm282N/mm241mm4.0HzPKPM154N/mm2154N/mm270N/mm249mm无 分析两种程序的结果及其计算方式的差别可知:对于开圆孔的蜂窝梁计算最大正应力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其它两种应力PKPM计算出来的是某一截面的平均应力而SAP2000计算的是某一局部单元的最大应力,局部应力集中,结果比较吻合。挠度的计算PKPM计算稍大,偏于安全。22.第22页,共23页。国内还没有有关蜂窝梁设计的规范或规程,而且现有资料蜂窝梁的计算也比较繁杂,设计计算时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国内外还有没有对蜂窝梁自振频率的相应计算公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现在版本的PKPM有关蜂窝梁的计算(依据包钢院钢结构设计与计算)也存在些问题(挠度的计算,圆孔蜂窝梁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