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展(fzhn)心理学培训师:马丽华共九十九页第一部分 概述一、发展(fzhn)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心理发展的动因四、心理发展过程五、心理发展内外动力的关系六、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七、发展心理学简史共九十九页第二部分(b fen) 人生各阶段的心理发展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青春发育期(11、12-15、16岁)青年期(17、18-35岁)中年期(35或40岁-60或65岁)老年期(60岁以后)1、生理或行为 上的一般特征2、认知(rn zh)发展的 特点3、社会性发展 的特点共九十九页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和性质(一)内涵种系
2、:动物种系演进过程-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种族:人类(rnli)历史发展过程-民族心理学个体: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个体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ynji)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共九十九页(二)心理(xnl)发展的性质 整体性社会性:如道德层面的东西(dngx)活动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是活动规律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2个加速期)共九十九页二、心理(xnl)发展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认知(rn zh)过程起主导
3、作用两大重点共九十九页二、心理发展(fzhn)的研究内容(二)是心理发展的基本(jbn)理论第一,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本质问题)第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过程问题)第三,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第四,关键期两大重点共九十九页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一)研究的功能(层层递进)描述解释预测(yc)控制凸显(t xin)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的独特性问题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共九十九页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shj)方式一是研究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二是研究心理发展的过程横向(hn xin)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纵横交叉研究设计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共九十九页三、发展
4、(fzhn)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一)跨文化比较研究(ynji) 相似性的与差异性的(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三)研究方法的整合心理发展的过程(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共九十九页一、遗传决定论受遗传决定(judng)发展过程是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作用:引发,促成或延缓 代表人物-高尔登(优生学创始人)第三(d sn)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共九十九页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由环境决定否定先天(xintin)内在因素的作用强调环境作用 二、环境(hunjng)决定论共九十九页 即二因素论由遗传和环境决定把两者视为同等成分,看作孤立存在(cnzi)企图揭示各因
5、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三、遗传与环境(hunjng)共同决定论共九十九页代表人物(rnw)-班杜拉(新行为主义代表、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观察并模仿替代性强化 -突出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hud)行为发展共九十九页代表人物(rnw)-维果斯基(文化-历史理论)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人独有的)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五、社会文化因素(yn s)决定心理发展共九十九页文化历史因素(yn s)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儿童(r tng)与教养者、儿童(r tng)与同伴之间的共同活动是智力发展的社会源泉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
6、发生质变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前提和条件共九十九页代表人物-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相互(xingh)联系、相互(xingh)制约主客体相互转化:环境作用可以改变遗传特性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六、心理(xnl)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共九十九页(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jin u)学说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有4个基本概念1、图式:即认知结构,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图式的分类:个人图式-指
7、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共九十九页自我图式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团体图式指我们(w men)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如我们(w men)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共九十九页角色图式 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剧本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
8、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如果这个剧本的顺序发生(fshng)颠倒? 共九十九页(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2、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zhn h)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主体通过过滤、改造外界刺激,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如钢管舞(使图式有量的变化)3、顺应:主体的图示不能适应课题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使图式有质的改变)共九十九页4、平衡(pnghng) 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儿童生下来(xi li)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并通过同化和顺应积极建构知识,适应环境共九十九页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
9、发展变化的过程 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用当前的认知结构来解释新经验(jngyn) 顺应:改变现有的图式,适应环境 平衡:与环境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实现 平衡(pnghng)主体活动适应客体共九十九页(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yunqun)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条件反射:反应外界刺激,发出自己的需求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和心理操作: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共九十九页(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2、经验: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3、社会环境: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
10、的影响作用(zuyng))4、平衡化: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共九十九页一、连续(linx)论二、阶段论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P203)四、年龄阶段:认知结构 人格特征第四单元 心理(xnl)发展过程共九十九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fzhn)特点为标准划分皮亚杰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主要认知结构:感知运动图式作用: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映 依靠(yko)动作适应环境结果:只有反射 对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共九十九页2、前运算(yn sun)阶段(2-6、7岁)主要认知结构:表象图式(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思维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 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思维的
11、不可逆性 缺乏守恒(shu hn)(外部形体虽有变化,但主体属性不会变)共九十九页3、具体(jt)运算阶段(6、7岁-11、12岁)主要认知结构:运算图式思维特点:具有(jyu)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但思维活动仍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共九十九页4、形式运算(yn sun)阶段(11、12岁及以后)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推理水平(shupng)思维特点: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共九十九页(二)以人格特征(tzhng)为标准划分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心理性发展阶段) 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里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人的心理
12、危机(wij)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心理社会危机(wij)-依赖心理社会经验共九十九页发展阶段发展任务人格品质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角色混乱诚实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成年后期50岁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智慧贤明共九十九页艾里克森划分(hu fn)年龄阶段的特点1、是整个人生阶段的划分(hu fn)2、二维的发展阶段说:纵向发展
13、阶段+横向的人格发展3、动态过程:在人格维度上,成功与否的两极之间具有变化的空间 4、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前面发展阶段的发展会影响以后共九十九页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yngxing)和教育作用,起选择和引导作用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良性互动的结果修程具有新质的发展动力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fzhn)的内、外动力的关系共九十九页问题的核心是儿童早期发展对其毕生发展的意义:影响深远独特时期变化迅速且显著早期对负面影响最敏感印刻现象:追随反应,是本能反应,具有获得食物、得到安全的生存价值(jizh)关键期
14、(敏感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一旦错过,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如2岁左右/人格障碍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xnl)发展的关键期共九十九页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诞生基础(文艺复兴后)1、思想基础:以儿童为本的观点2、研究(ynji)基础: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专题研究成果)(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后半期)标志:儿童心理(1882)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 普莱尔(奠基人)第七单元(dnyun) 发展心理学简史共九十九页(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涌现了一批研究先驱:霍尔、杜威、比内、施太伦、格
15、赛尔等2、各种理论流派纷纷(fnfn)出现(20世纪中叶):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性心理发展理论3、学派的演变和增新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dnshng)和演变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标题共九十九页第二节 婴儿期的发展(fzhn)(从出生到3岁)儿童(r tng)身心发育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共九十九页第一单元(dnyun) 新生儿的发展个体产前期(qinq)的发展历程:胚肿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38周)新生儿:出生到一个月的婴儿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出生即
16、具备对环境的一些刺激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来自无条件反射(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第一类是有明显生存意义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第二类: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共九十九页巴宾斯基反射: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z d)外侧缘时,其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 此反射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婴儿2岁还有,2岁后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的表现共九十九页二、新生儿的生活(shnghu)行为模式
17、周期性变化:睡眠-觉醒时的活动(hu dng)-啼哭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心理发生的指标:感觉的产生?无条件反射?出现明确而稳定条件反射?共九十九页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dngzu)的发展一、婴儿(yng r)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一)可塑性:大脑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想结合的产物共九十九页(二)婴儿(yng r)大脑的可修复性替代性功能,如语言功能对婴儿身体和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可促进大脑(dno)发展(视频)共九十九页二、婴儿的动作(dngzu)发展(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xnl)发展的意义1、是源泉 2、是指标 3、是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促进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8、(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1、手的抓握技能 2、独立行走 -遵循普遍的原则和顺序: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共九十九页第三(d sn)单元 婴儿的学习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能力-生物学准备最早发生的时间(shjin):胎儿末期,可以接受语言和音乐等刺激作用主要表现1、模仿学习:先天排定的,出生两三天到二十天左右就能模仿2、条件反射学习方式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共九十九页第四单元 婴儿(yng r)感知觉的发展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jy)、思维等认识过程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认知的开端
19、,突出特征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共九十九页(一)婴儿(yng r)感觉的发展1、视觉技能的发展(fzhn)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和视觉敏锐度2、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胎儿还在母亲腹中时,最先出现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与眼睛 新生儿偏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 共九十九页(二)婴儿(yng r)知觉的发展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手眼协调、视听协调2、模式知觉 能将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范兹的“视觉偏爱程序”说明(shumng)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3、深度知觉表现为各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九十九页(二)婴
20、儿知觉(zhju)的发展3、深度知觉 “视崖试验”结果:6个月大的婴儿有深度知觉 后来的研究:2个月的婴儿对深度(shnd)刺激也有反应 -有先天的知觉能力,但其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后天经验,所以,婴儿期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关键期共九十九页二、婴儿注意(zh y)和记忆的发展(一)婴儿(yng r)的注意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发展: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 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制约-受主体内在心理活动控制发展趋势表现:注意内容的选择性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偏好注视、适宜刺激2、受知识经验支配:新异刺激3、受言语调节支配共九十九页二、婴儿注意和记忆(jy)的发展(二)婴儿的记忆
21、发生时间:新生儿期VS胎儿末期记忆内容: 12个月之前-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12个月之后(zhhu)-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共九十九页三、婴儿(yng r)的加工整合信息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一)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表明有此能力9-12个月的婴儿能归类物品(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8-11个月婴儿的问题解决水平,方法策略(cl)随月龄增长而发展主动探索环境,能将客体分类编码共九十九页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yny)发展言语(yny)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一、婴儿的发音(一)婴儿的发音分三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2、连续音节阶段3、学话萌芽阶段(二)婴儿发音的特点1、最初发音有
22、普遍规律性2、开始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11.5岁3、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要到3岁共九十九页二、婴儿词汇(chu)的发展(一)词汇量的发展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数量(shling)在50到60之间3岁左右,增加到1000个左右(二)掌握词汇的特点从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对词汇的理解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或缩小,或部分重叠共九十九页21个月宝宝的逻辑 天气难得地露出了笑脸,我们一家和姑姑带着宝宝到红梅公园去看梅花。公园里面熙熙攘攘(xx rngrng),忽然,宝宝在树上发现了一串串的灯笼,立刻说:“爸爸买灯笼”。然后想了想,又说“可我没有钱”。我们马上顺着话意问:“那你自己要赚钱
23、呀”。 话音刚落,她立刻开始原地转圈了,开始“转钱”喽。我们几个大人笑得前仰后合共九十九页三、婴儿句子(j zi)的发展(一)单词句,1岁半左右开始(kish)能组织双词句和多词句(二)简单句,2岁左右开始说出复合句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一)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手势(二)婴儿与言语交往:与自身或周围有关,并能分类(三)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P218)共九十九页五、语法(yf)的获得1.5岁2.5岁时婴儿掌握(zhngw)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3岁末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共九十九页第六单元 婴儿(yng r)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包括人格形成(xngchng
24、)和社会化发展(一)婴儿的气质类型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 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2、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切斯) 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一、婴儿的气质共九十九页(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出生后第一年:连续增长模式某些气质特征会受环境影响,但具有极端(jdun)气质的很难改变(三)婴儿气质类型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与教养的关系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拟合优化、拟合劣化共九十九页二、婴儿基本(jbn)情绪的发展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社会化的开端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本能的反应进入人类社会(shhu)环境,在人际交往
25、中实现情绪的社会(shhu)化共九十九页三、婴儿(yng r)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婴儿兴趣的发展有研究将婴儿兴趣划分为3个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zhju)阶段(半岁前后)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共九十九页三、婴儿基本情绪(qng x)的发展(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性意义转化的过程,分三个阶段(jidun)1、自发性微笑阶段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共九十九页三、婴儿基本(jbn)情绪的发展(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是婴儿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出生就有,且较早分化原因:饥
26、饿(j )、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四)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影响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痛苦求助、愤怒的抗议第二阶段: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第三阶段:寻求可亲近的,企图适应新环境共九十九页三、婴儿(yng r)基本情绪的发展(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传递需求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h dn)2、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78个月时发生) 分辨他人情绪 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共九十九页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tngchng)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一)婴儿依恋
27、的发展阶段(鲍尔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三、婴儿(yng r)的社会性依恋共九十九页(二)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 1、安全型依恋(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积极依恋) 2、回避型依恋(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gnqng)联结 3、反抗性依恋(10%-15%):也称矛盾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其中,2和3属于消极的不安全依恋共九十九页四、婴儿自我
28、(zw)的发展(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哈特研究)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8个月之前:未萌发9-12个月: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初步)12-15个月:把自己与他人(trn)分开(明确)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15-18个月: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18-24个月: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个体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共九十九页四、婴儿(yng r)自我的发展(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xyo),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鼓励进步和努力合理安排好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对变化的可预测性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共九十九页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xnl)发展 (36、7岁)
29、共九十九页第一(dy)单元 幼儿的游戏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认知、学习、社会化、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一)古典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重演论 (二)现代游戏理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整(tiozhng)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通过游戏获得愉快,以解除紧张、恢复健康/是一种同化过程 共九十九页三、游戏(yux)的发展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0-1岁互动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相似性1-2岁实物游戏过程性想像性2-3模仿性游戏概括性共九十九页(一)以主题游戏(yux)为主(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五)游戏的动机重
30、在活动过程四、幼儿象征性游戏(yux)的特点共九十九页五、游戏(yux)的社会性发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非社会性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合作游戏独自游戏无交往无同一目标有组织无接近意愿无合作无角色差别有目标共九十九页第二单元(dnyun) 幼儿的认知发展一、幼儿记忆(jy)的发展记忆发展的特点记忆策略的发展无意记忆占主导有意记忆发展迅速无策略(5岁前)过渡阶段(5-7岁)主动而自觉用策略(10岁后)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易运用机械记忆)视觉复述策略(不断注视,强化记忆)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特征)复述策略(不断重复)共九十九页二、幼儿思维(swi)的发展1、具两大特
31、点:(一)主要特征是具体(jt)形象性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的可塑性:被简化、压缩等(二)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连续性、易变性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3、自我中心现象:三山实验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一)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共九十九页(二)逻辑思维(lu j s wi)初步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具体形象性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到“为什么”)45岁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具有符号功能概括能力发展(实物概念、类概念)有一定计划性和预见性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共九十九页三、幼儿想象(xingxing)的发展(一)无意想
32、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fngf) 感知动作下产生的-言语指导下的(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三)通过良好训练,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1、新颖性 2、神奇性 3、超越性 4、未来指向共九十九页第三单元 幼儿期言语(yny)的发展一、言语发展(fzhn)对儿童发展(fzhn)的意义发展(fzhn)二、幼儿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三、语法结构的发展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量的增加(3-4岁增加量最大70,3岁-1000,6岁-3000,7岁-4000左右)理解句子的策略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内容丰富(词汇扩大、缩小、与成人词义部分重叠)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
33、式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短句到多长句从情境语向连贯语类的扩展(名、动、形、数、量词;名词中具体名词占80-85,动词中外显动作行为词汇约占85)共九十九页宝宝日记: 上个周日晚上,洗完澡和佳佳一起出去超市(cho sh)买东西,路上我抱着她说:“妈妈喜欢佳佳,你愿意永远和我在一起吗?” 佳佳:“我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妈妈:“永远是多久”? 佳佳:“两分钟”共九十九页五、语用技能(jnng)的发展 语用技能指个人(grn)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包括:沟通的手势、说的技能和听的技能(P239)共九十九页第四单元 幼儿(yu r
34、)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个性的初步(chb)形成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表现在:较明显的气质特点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一定的能力差异初步形成对人对事较为稳定的态度共九十九页二、自我(zw)情绪体验的发展 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发展自尊感岁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1、父母(fm)的教养方式2、同伴关系因素共九十九页三、幼儿期儿童(r tng)认同的发展 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认同” 影响深远:知觉到相似性、带给归属感和成就感、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dngl) 认同的对象:出生自我效能感,增加
35、自我强大感共九十九页四、儿童发展(fzhn)的第一逆反期 年龄:34岁(一)发展性特点:我长大(chn d)了,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是阶段性的:有了心理资源(二)父母的应对共九十九页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xnl)发展 (6、7岁11.12岁)共九十九页第一(dy)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一般特点 1、学习是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3、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jin ji jngyn)为主 4、“学会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 5、能促进心理积极发展共九十九页第二单元(dnyun)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发展(fzhn) 1、复诵策略 2、组织策略 3、系统化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共九十九页第二(d r)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1、具体运算(yn sun)阶段,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转折年龄:910岁2、思维形式的发展:概括能力、词语能力、推理能力3、新的思维结构形式:掌握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4、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共九十九页第三单元 个性(gxng)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tdin):他人评价作用大、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情感密切相关2、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二、道德发展1、道德情感的发展2、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的三阶段(前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ASTM 52929:2025 E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metals - Powder bed fusion -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 in material data sheets
- 校外培训安全教育部课件
- 2025中铁国资公开招聘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快消品行业品牌升级与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健康管理行业健康管理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
- 2025年无人机行业无人机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急救护理操作流程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电影传媒行业影视产业与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航空航天技术与航空航天发展研究报告
-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
- 2025年驾驶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库卷(答案+解析)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无人机培训课件
- 2025辽宁沈阳副食集团所属企业招聘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抗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0米充电桩施工方案(3篇)
- 劳务人员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全新论坛讲座活动承接合同模板下载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法考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