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物价或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就业或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讲授内容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教材第十二章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
2、出模型教材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ISLM模型教材第十四章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材第十七章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教材第十五、十六章第十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教材第十八章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第十九章、二十章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教材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 新经济自由主义简介教材第二十二章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几个相关问题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与销售流量
3、与存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股票买卖的价格。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以现期价格Curren
4、t Price或可变价格Variable Price计算的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 义 国 内 生 产 总 值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国内生产总值与福利 人均GDP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但是人均GDP并不能全面和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所享受的经济福利。如不能反映非市场活动和地下经济的状况、军火和消费品所占比例以及闲暇、环境、治安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5、 Product, GNP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GNP折旧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 NI(狭义)NNP间接税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PI个人所得税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消费C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GDP=C+I+G+(XM)二、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
6、pproach“产出等于收入”GDP包括: 工资、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间接税。资本折旧。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两部门:厂商和居民户。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基本恒等关系:总支出总收入居民户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中 间 产 品居民户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蓄投资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总支出消费投资 C + I总收入消费储蓄 C + S恒等关系:C + I = C + S I = S 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 未归于消费
7、者之手的产品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加进政府收支的作用。三部门:厂商、居民户和政府居民户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蓄投资政府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 + I + G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C + S + T恒等关系: I + G = S + T 或 I = S + (T G) 投资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再加上国际收支的作用。四部门: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外国居民户厂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蓄投资政府国 外税收转移支付出 口进 口关 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税 收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
8、型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C + I + G + XM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对外转移支付 C + S + T + Kr恒等关系: I + G + (XM) = S + T + Kr或 I = S +(TG) +(MX+ Kr) 投资 =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含义。 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及其折算方法。4.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5.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6.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均衡产出
9、概念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 Y=C+I (C+I=总支出AE) Y收入 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 总支出AE= Y总收入AE=C计划消费+I 计划投资 Y =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 I = S 计划投资 计划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AEY=AEY100045。教材P442图13-1(a)100AEAEY100045。教材P442图13-1(b)100YAE=UI(非计划存货)UI0UI0, 0若消费函数为线性, 为常数。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CY0CC(Y)
10、45。教材P445图13-2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CYD0C + Y45。教材P445图13-3线性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储蓄函数概念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SS(Y) 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SYdSdYMPS或SYAPSS0S =S(Y)Y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递增教材P447图13-4S0S = + (1) YS=YC =Y(+Y) = + (1)YY教
11、材P447图13-5线性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 Y S = + (1) Y C+S= + Y +YY=Y YCS APCAPS1 YCS MPCMPS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 S045。Y CC(Y)SS(Y)YC+S教材P448图13-6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总消费函数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相加。五、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
12、pothesis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 两部门(居民户和企业)经济,不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的作用;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考虑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企业利润全部分配,没有折旧; 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GDP=Y=C+S AD =C+I 假定投资为自发投资,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C=+Y AE C + I = ( + I )+ Y二、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总支出自
13、发总支出引 致总支出 Y=C + I(收入恒等式) C=+Y(消费函数) Y=( + I ) + Y Y Y=+ I+ I1Y= AEC+I AEC+IY=AEEYY00CI45。教材P456图13-8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AEAE0Y=AEE0YY00AE2AE1Y2Y1E2E145。AEAE0Y=AEE0YY00AE2AE1Y2Y1E2E145。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S0S = + (1)YIEY0Y三、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教材P457图13-9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S0S0IE0Y0Y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S1E1Y1
14、Y2E2S2四、乘数理论乘数Multiplier 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Y= AE= (+I) + Y (+I) =Y YY= (+I) Y 1 (+I) =K乘数K= = 1 11MPC 1 1MPS 1 11 1 11 例:乘数 Yt= +It+ Yt-1乘数理论的代数说明 :几何级数等比级数 pqn-1 =p + pq + pq2 + pqn-1 p0如果|q| t0 ; 1m01(1t) +m111(1 t )11总结1.均衡产出概念。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3.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
15、=S的含义。5.消费和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6.乘数的含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7.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8.净出口和边际进口倾向对总支出的影响。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ISLM模型 IS-LM Model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第二节 物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第五节 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经济学中的投资主要是指厂房、设备等的增加。重置投资为补偿资本折旧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追加资本的投资。总投资由净投资和重置投资组成。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水平实际利率=市场利率
16、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既定,投资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息是投资的成本或机会成本。 利率既定,投资则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投资函数投资量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i=i(r)i=edre自发投资,r利率, 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二、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与净现值本金、利率与本利和R0 本金r 年利率R1 , R2 , , Rn 第1,2,n年本利和R1 = R0 (1+r)R2 = R1 (1+r) = R0 (1+r)2R3 = R2 (1+r) = R0 (1+r)3Rn = Rn-1 (1+r) = R0 (1+r)n例: (教材P476)本利和的现值现值Present Va
17、lue将来的一笔现金或现金流在今天的价值。 已知利率与n年后的本利和求本金,也就是求n年后本利和的现值。R1 = R0 (1+r); R0 = R1/(1+r)R2 = R0 (1+r)2;R0 = R2 /(1+r)2Rn = R0 (1+r)n;R0= Rn /(1+r)n 例: (教材P476-477)投资收益的现值与净现值CI投资成本Costs of an InvestmentRI投资收益Returns of an Investment(各年份投资收益不一定相等)n 使用年限J资本品残值r年利率Rate of InterestPV现值Present ValueNPV净现值Net Pre
18、sent ValuePV= + + + + + RI 1 1rNPV=PVCI RI 1(1 r)2 RI 1(1 r)3 RI 1(1 r)n J 1(1 r)n例:(教材P477)NPV= + + 30000=0 11000 1 110% 12100 1(110%)2 13310 1(110%)3三、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即净现值为零。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使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金
19、流的现值等于该项目投资支出的利率。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高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可行的;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低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不可行的。 如果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既定,投资与否及社会投资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MEI随投资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四、投资需求曲线投资需求曲线Investment demand curve表示投资的总数量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例:利率对投资
20、量的影响NPV= + 10000=-28.70 5900 1 112% 5900 1(1 12%)2 假定随投资量的增加投资收益将递减。例如:每一台设备的价格均为10000元。假定投资第一台设备的收益为5900元;投资第二台设备的收益为5600元;投资第三台设备的收益为5300元。厂商的投资需求曲线第二节 物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一、IS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I=edre 自发投资,r利率,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数:S=YC=Y(+Y)=+(1)Y 自发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I=S 均衡条件 I=I(r) 投资函数 S
21、=S(Y) 储蓄函数 + e 1 d 1 11 d + e dY = rr = Y 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I=S=YCedr = +(1)Y例:(教材P482)Y = r r=1, Y=3000;r=2, Y=2500;r=3, Y=2000;r=4, Y=1500;r=5, Y=1000;500 + 1250 10.5 250 1 10.5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0YrIS利息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 投资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国民收入与利息率 反方向变动。1 d + e dr = Y 0Ir0IS45。0YrIS0
22、YSI=SS=Y-C(Y)I=I(r)I(r)=Y-C(Y)1000100010001100030007507507507502500235005005005002000教材P483123300025002000 + e + G0T0 1(1t) d 11(1t)1(1t) d + e + G0T0 dY = r r = Y 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表达式:消费函数:C=+(YT)投资函数:I=edr税收函数: T=T0 + tY 政府支出: G=G0 Y=C+I+GY = + Y(T0 + tY)+edr+G0Y = + YT0tY+edr+ G0Y Y + tY = T0 +edr +G01
23、(1t)Y= +e +G0T0dr二、IS曲线的斜率1(1t) d=1d 1 1 1 1 1(1t)= 1 1 dK 1 11(1 t)K= + e + G0T0 1(1t) d 11(1t)1(1t) d + e + G0T0 dY = r r = Y 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 d 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d越大,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乘数K的大小 乘数K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K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边际税率t越大,乘数K越小,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24、反之则越小。YrIS1IS21 (1t) 11 d + e + G0T0 111111d r = Y 利率下降同样的幅度,投资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变小或乘数变小,则收入的增加量减少。三、IS曲线的移动 自发性消费增加、自发性投资e增加、政府支出G0增加或自发性税收T0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1 (1t) d + e + G0 T0 dr = Y 斜率的绝对值截距YrIS1IS21(1t) 11 d + e + G0T0 111111d r = Y 四、物品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0YrISrEYAABrAISB0A0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古典经济学认为,利
25、率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而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二、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三、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欲望。流动性陷阱Liquidit
26、y Trap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Mr流动偏好流动性陷阱246810M1M2M3M3M5四、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1L1 实际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1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预防需求货币需求1是收入的递增函数:L1= L1 (Y) k货币需求1对收入的敏感程度假定L1只受收入的影响:L1=kYL2 实际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2货币投机需求货币需求2是利率的递减函数:L2 = L2 (r) 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J常数(参见教材P491注释)假定L2只受利率的影响:L2
27、=Jhr货币需求2货币总需求函数实际货币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L=L1(Y)+L2(r)L1 收入的递增函数;L2 利率的递减函数。线性实际货币总需求函数:L = kY+ Jhrk货币需求1对收入的敏感程度;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J常数。五、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利率的决定现代货币分类现金Cash = 纸币Paper Money + 铸币Mint 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企业定期存款Time Deposit和储蓄存款Saving近似货币或准货币Near Money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和商业票据等。M1 = 现金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 = M1 + 定期
28、存款 + 储蓄存款M3 = M2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利率的决定0rM,LLMr0E教材P494图14-10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与利率的变动0rM,LLMr0r1Mr2L教材P494图14-11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一、LM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货币供给M=货币需求L货币需求函数可表示为:L=L1(Y)+L2(r)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为常数M0线性货币需求1函数 : L1 = kYK货币需求1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线性货币需求2函数 : L2 = Jhr 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J常数 M=L =L1(Y)+L2(r) M
29、0 = kY+ Jhr M0 J kY = + r r = + Yk hJM0 hh k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1M=L 均衡条件L=L1(Y)+L2(r) 货币需求M=M0 货币供给例:(教材P495)Y = + r Y =500+500rr=1, Y=1000;r=2, Y=1500;r=3, Y=2000;r=4, Y=2500;r=5, Y=3000;12501000 0.52500.5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L=M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0YrLM货币供给不变,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则:国民收入增加 L1增加利 息 率上升L2减少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 r =
30、 + Yk h J M0 h0M2r0M10YrLM0YM1M=M1+M2M1=L1(Y)M2=L2(r)M=L1(Y) +L2(r)10001000100011000200075075075075015002350050050050010002502502504500M22500教材P49620001500100050025001234250二、LM曲线的斜率r = + Yk h JM0 hLM曲线的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货币需求1对国民收入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即k越大, 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货币需求2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即h越大 , LM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31、小,反之则越大。YrLM1LM2 r = + Yk h0 J M0 h 利率上升同样的幅度,L1对收入反应的敏感程度变大或L2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变小,则收入的增加量减少。LM曲线的三个区域:Yr0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LM教材P498图14-14三、LM曲线的移动 LM曲线的位移动主要考虑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因素: 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 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移动。YrLM1LM2 r = + Yk h0 J M0 h四、货币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0YrYArELMLMrALMAABB第五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一、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32、同时达到均衡,即产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和货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达到平衡: I=S, 且 L=M二、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 e 1 d 1 1Y = rM0 J kh kY = + rI = S:L=M:对这两个联立方程求解,解出Y和r,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例: (教材P500-501)I=1250250r L=0.5Y+1000250r S=500+0.5Y M=1250 I=S M=L Y=3500500r Y=500+500r Y=3500500r Y= 500 + 500r r=3 , Y=20000YrISr0Y0LME 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
33、,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三、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变动 IS曲线和LM曲线位置的变动,将导致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发生变动。自发总需求增加,Y增加,r上升;自发总需求减少,Y减少,r下降。0YrLMIS0r0E0Y0IS1r1E1Y1IS2E2Y2r2三部门经济: I+G=S+T可说明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自发总需求变动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增加,Y增加,r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Y减少,r上升。可说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影响。0YrLM0ISr0E0Y0LM1LM2E1E2r1r2Y1Y2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国民收入消费投
34、资消费倾向收 入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乘数利率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流动偏好)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货币供给预期收益重置成本“有效需求不足”不足的原因: 有效需求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造成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需求不 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投资需求不 足有效需求不 足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凯恩斯认为,心理规律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只有依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以消灭经济危机和实现充分就业。 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增加总需求主要依靠财政政策。总结1.投资与利率的关系。2.IS曲线的含义。3.IS曲
35、线斜率和IS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4.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5.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利率的决定。6.LM曲线的含义。 7.LM曲线斜率和LM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8. ISLM模型的含义。9.自发总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AD=C+I+G+(X-M)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表示社会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
36、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YPAD0 时际替代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 国际替代效应。时际替代效应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现期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的替代效应,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又称利率效应。 P实际Mi 现期物品价值 、未来物品价值 以现期物品替代未来物品IAD ; P 实际Mi 现期物品价值 、未来物品价值 以未来物品替代现期物品IAD 。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P货币的实际余额 以货币替代实物C AD ; P货币的实际余
37、额 以实物替代货币C AD 。国际替代效应International Substitution Effect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国内物品与国外物品之间的替代效应,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本国P外国相对P 以国外物品替代国内物品M 本国AD ; 本国P外国相对P 以国内物品替代国外物品M 本国AD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教材P581图17-1例: (教材P580)S=1000+0.5Y I=2500240rI=S 0.5Y + 240r = 3500M/P=1000/P L= 0.5Y 260rM=L 0.5Y 260r = 1000/P 0.5Y + 240r
38、= 3500 0.5Y260r =1000/P Y= 3640 + 960/P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政府支出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教材P582图17-2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39、 Curve 表示社会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劳动市场宏观生产函数或总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生产函数,表示总产出与总投入之间的关系。Y=f(N,K)Y总产出;N社会就业量;K社会资本存量。假定K在短期内为定量(常数):Y=f(N,K0)又称短期总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教材P583图17-3三、劳动市场劳动的需求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实际工资率=
40、 100货币工资率物价指数例:实际工资率= 100=7.5元8.4元112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教材P585图17-4劳动需求曲线:教材P585图17-5劳动供给曲线:劳动的供给表示劳动的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教材P586图17-7劳动市场的均衡:教材P586图17-7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两种工资决定理论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Flexible Wage Theory 实际工资率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完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决定,并调节着劳动的供求。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
41、产量。有粘性的工资理论Sticky Wage Theory劳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同的,除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和“货币幻觉”外,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常采取的是签定和约的方式,因而工资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有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非自然失业,所以,经济中的产量有可能小于潜在产量。 古典总供给曲线: 假定价格和工资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大萧条时期,由于存在大量失业者,如果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在价格不变且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均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投入量可不断增加,厂商
42、利润增加,产量增加。常规总供给曲线: 假定工资是有粘性的,价格上升,货币工资不变而实际工资下降,但就业量不变,厂商利润增加,产量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 从长期看,价格和工资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或者说,在长期,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不会增加。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资源远未充分利用。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常规总供给曲线,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情况。资源尚未于充分利用。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古典总供给曲线,现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不会增加。0YPAS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Yf总供给曲
43、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这些因素主要有: 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资本存量的变化; 技术条件的变化; 气候条件的变化; 进口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0YPASADP0Y0E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况:充分就业均衡失业均衡高于充分就业均衡0YPSASP0YE=YfAD0LASAD1AD2YEYfYEYfP1P2总需求变动的影响【1】 总需求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PY0P0ASAD2AD0AD1E1E0E2Y2Y0Y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教材P591
44、图17-11YF 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资源已充分利用,均衡的国民收入达到了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PY0P0ASAD2AD0AD1E1E0E2YFP1P2总需求变动的影响【2】古典总供给曲线教材P589图17-9总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PY0P0ASAD2AD0AD1E1E0E2Y2Y0Y1P1P2总需求变动的影响【3】常规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PY0P0SAS0AD0E2E0E1Y0P2P1SAS1SAS2Y1Y2 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时,总供给变动使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LASYf长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PY0P
45、0AD0E2E0E1Yf0P2P1Yf1Yf2 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动。LAS0LAS1LAS2总结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2.总供给曲线各种类型的含义及其特征。3.总需求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4.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5.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6.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五节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
46、政策的主要目标充分就业相当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率。物价稳定低且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相机决择”方法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择”的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相机决择”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
47、种措施。“逆经济风向行事” 原则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和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刺激总需求;当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Tight Fiscal Policy和紧缩性货币政策Tight Monetary Policy减少总需求。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包括:所得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等。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关于公债。财政政策的机制财政政策Fisca
48、l Policy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用“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 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 收增加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二、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经济萧条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三、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Functi
49、onal Finance and Balanced Budget从传统财政到功能财政 传统财政没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其主要原则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和收支平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弃传统财政的旧信条。四、赤字财政与公债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针对经济萧条和失业提出来的。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而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税收,政府必然出现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弥补。 但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 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
50、致通货膨胀。所以,公债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乘数效应Effectiveness of Multiplier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引起的总需求成倍增长或减少。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1 11b(1 t )YG= b 11b(1 t )YT=挤出效应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见教材P
51、518 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乘数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四个因素:投资乘数的大小。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1)教材P514图15-1(a)挤出效应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2)教材P514图15-1(b) IS曲线的
52、斜率越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即d越大,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小,反之则越大。 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斜率的绝对值 r = Y + e + G0T0 d1(1t) d r = Y + e + G0T0 d 1 1 dK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1)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乘数效应(2)0YrIS2r1
53、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3)教材P516图15-20YrIS2r1E1Y1IS1E2Y2r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4)教材P516图15-2 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1对收入变动的反应越敏感,或货币需求2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效果就越大。LM曲线的斜率k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h 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与k成正比;与h成反比。r = + Yk h J hM0 h斜率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一、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 Ba
54、nk“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不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放款业务。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金融企业,直接对厂商和居民办理存放款业务。法定准备金Legal Reserve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或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A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原始存款;A银行将80万元贷给客户甲;B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
55、款80万元;B银行将64万元贷给客户乙;C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64万元;C银行将51.2万元贷给客户丙; 100万元+80万元+64万元+51.2万元+=500万元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存款总额D= 原始存款R 法定准备率r=原始存款+派生存款(0r0)Y0教材P668图20-10国际资本流动性差 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反应的不敏感,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导致本币汇率贬值;本币汇率贬值导致本国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 ,国内自发总需求增加,和经常项目状况改善 ;最终导致国内经济在既高于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前、又高于本币贬值之前的水平上实现内外均衡。 此时的国内产出
56、水平高于本币贬值前的水平的差额,就是财政政策的“国际性扩张效应” 。 教材P669图20-12结论: 在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性强,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差;国际资本流动性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好。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假定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将使国内利率下降,短期资本流出,资本项目余额减少,并使国内产出或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项目余额减少,从而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则将导致本币汇率贬值,又使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国内自发总需求增加,和经常项目状况改善,从而导致国内经济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内外均衡。 教材P
57、670图20-13结论: 在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好。而且,国际资本流动性越强,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好。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最终影响结果到底是盈余还是赤字,也与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相关。国际资本流动性强: 假定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国际资本流动性强,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导致国际收支盈余,而在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应当买进外汇、卖出本币,即增加本国货币的供给,从而起到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所期望的效果是一致的。而且,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强,这种正向作
58、用就越大。 教材P670图20-14国际资本流动性差: 假定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国际资本流动性差,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导致国际收支赤字,而在国际收支赤字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应当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即减少本国货币的供给,从而起到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所期望的效果正好相反。而且,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差,这种反向作用就越大。 教材P670图20-14结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流动性强,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好;国际资本流动性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差。 假定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将使国
59、内利率下降,短期资本流出,资本项目余额减少;并使国内产出或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项目余额减少,从而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固定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这时,如果该国要维持固定汇率,就必须卖出外汇、买进本币,使货币供给减少,从而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四、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教材P671图20-15资本完全流动则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完全流动,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0YrBPr=rwEISLMLME(BP0)教材P667图20-9结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效果比封闭经济差。而且,国际资本流动性越强,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差。 五、两种汇率制下国内经济政
60、策效果之比较财政政策浮动汇率制: 国际资本流动性强,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差; 国际资本流动性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好。固定汇率制: 国际资本流动性强,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好; 国际资本流动性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比封闭经济差。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效果比封闭经济好。 而且,国际资本流动性越强,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好。固定汇率制: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效果比封闭经济差。 而且,国际资本流动性越强,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差。总结1.相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结论 。2.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3.国际收支概念。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5.汇率的含义及其标价方法。6.汇率的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二级C语言课程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语言整体复习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 Photoshop数字艺术试题及答案
- 逻辑思维与财务策略制定间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软件测试的质量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系统的开放平台试题及答案
- 教育培训收费合同协议书
-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行业分析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的优化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国家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建设规范
- 《2024 3575-T-424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知识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四氟乙烯弯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升降车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1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 DB5301-T 98-2023 改性磷石膏综合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环境风险评估规范
- 室外消防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PE管施工方案
- 养殖羊购销合同范例
- 内镜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