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备课策略兰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写在前面的话我们引领学生漫步橘子洲头惜别心爱的康桥打着油纸伞穿过寂寥的江南雨巷找寻那份博大厚重的母爱携着一份侠肝义胆穿越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去赴一场久别的鸿门宴而后,辗转于历史的哀痛中任凭犀利的目光解剖麻木的灵魂学会直面忏悔的良知学会沉默着也要让自己燃起火焰那是人性获得重生的光芒然后,我们回眸现实用事实说话一、本单元教学思路二、单元学习文本解读三、单元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单元教学安排六、本单元学法点拨七、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一、本单元教学思路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方法

2、:博观约取(广泛阅读,扼要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新闻类作品阅读的表述:目标: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阅读新闻通迅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有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 评价: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教学思路把“新闻”当“新闻”去教,又不能完全当“新闻”去教。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

3、新闻?(定义、结构、内容)新闻是什么?(本质)什么是新闻?新闻用事实说话(中央1台焦点访谈片头语)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专指消息;文体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 报告文学,它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

4、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新闻性;一是文学性;一是政论性。 从结构层面认识新闻的基本特征: 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从内容层面对消息和通讯进行解读。 新闻也属记叙文类型,也包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实质就是弄清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从本质层面解读新闻。 新闻的本质就是新闻的社会价值导向(公平、公正、正义、责任、良知、进步、向上等),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其实质就是弄清主观评价。高考链接:新课标

5、下的高考将新闻等实用文体纳入高考考查范围。2009年高考,概括信息类。 如山东的新闻概括,四川、天津的概括关键词语,福建的概述材料内容并发表看法,安徽的角度概括,湖北的文段概括等都是这样的类型。2010年高考 湖南卷:21. 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福建卷: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

6、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_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答:_二、单元学习文本整合 基础知识积累(课前预习、课堂检查、课后作业)(略)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新闻特写;包身工是一篇典范的报告文学(高

7、中传统名篇);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回归祖国这一新闻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新闻作品“客观报道” “零度写作”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参观者,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地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

8、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众,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飞向太空的航程选取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一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依此回顾了中国人的飞天梦,透露出自豪与骄傲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凸显国人的喜悦和自豪。单元标题:用事实说话直面历史事件瞬间的定格 别了,“不列颠尼亚” 飞向太空的航程正视苦难中生命的尊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包身工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

9、能力 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语言 特点,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语段 内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学会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并据 此了解阅读一篇新闻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离开理性与客观,新闻将毫无价值和力量。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审美观。四、教学重点 独特的新闻写作角度,主体事件与背景材料的结合,新闻之社会价值。 难点: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结合。五、单元教学安排 本单元教学安排5课时(或建议7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1课时 飞向太空的航程 1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0、1课时 包身工2课时, 六、本单元学法点拨学习流程: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蕴;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化、个性化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即: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品读文本,重点领悟走出文本,拓展延伸(这个学习流程与我们每课后研讨练习的设计顺序基本吻合。课后练习一般设计三四道题,顺序是整体把握、要点掌握、局部鉴赏、开放拓展。) 新课程理念下,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如何“学”,而不是老师如何“教”,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 如何学?自主 合作 探究自主:熟知文本,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并能围绕“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质疑设问。

11、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自主,就没有合作、探究。课堂问题,一般有三种方式:老师预设 学生质疑 课堂生成一般情况下,老师预设的问题多,而课堂生成的问题少。倡导自主探究,发展学生思维,寻觅探究“切入点”,引领“个性化”阅读。1. 抓新闻的“关键点”“标题” 含 义 分 析现实场景象征意义别了,“不列颠尼亚”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倒装句,强调。“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含 义 分 析现实场景标题寓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只有“旧闻”),人类悲惨的

12、一页已成为历史。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含 义 分 析现实场景标题寓意 飞向太空的航程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喻指这一艰辛探索的过程。2. 抓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别了,“不列颠尼亚”结构 内容概括(新闻事实) 写作角度导语(1) 主体(210)结尾(11)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长达156年的英国管治终结。1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2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3晚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47时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

13、50时左右,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6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未写交接仪式的庄严、庆回归人们激动,未分析其意义与影响,而是选择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把末任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结构新闻事实(所见) 场景描述 感受(所感) 导语(13) 背景(45) 主体(615) 结尾 (16)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不安

14、默默地迈着步子,很快地看上一眼、步履慢下来、表情茫然、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下跪、祷告、恳求的目光特别恐怖,终生难忘;心情沉重,感到震惊;愤懑,对法西斯暴行的无比憎恨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追逐嬉戏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布热金卡每天有人来旅游曾经是人间地狱参观:毒气室 焚尸炉 女囚牢 不育试验室 遇难者纪念墙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飞向太空的航程 结 构 内容概括(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特 点 导语(13) 主体(427) 结尾(2830)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意义非凡。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概写中心事件1957年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

15、(过渡背景)1958年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1960年2月19日第一枚液体火箭研制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春天,“863”计划出台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1999年2002年,“神舟”一号到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采用倒叙写法,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以时间推 进等手段切割事件,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地叙述出来,指出了我们的太空探索历程中的艰难与曲折。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回到现实事件,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3. 抓场景描写(细节

16、描写)新闻事实(主线)背景材料(副线)主观评价 场景(一天的活动)时间活动横向插入四点一刻 起床 包身工的来历四点半钟 吃粥 雇用包身工的原因五点 上工 包身工制度的恶果晚上六点 放工 包身工制度的结局问题剖析控诉义愤同情沉痛包身工4. 抓文本的“探究点”(1)探究“关键点” “关键点”是阅读文本时看到的文笔的精彩之处、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是让学生兴趣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 “关键点”的探究,要贴近课文的内容展开,按一定和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提出一连串密切相关的问题,能使问题环环相扣,能使理解环环相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标题中的“没有什么”就是理解课文

17、的“关键点”,“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还要写?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什么站在英方的角度写降旗? (2)探究“疑问点” 探究“疑问点”是“内容探究”的一种常用形式,从学生角度生成的“疑问点”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探究“疑问点”,学生从“雾里看花”到“柳岸花明”,会自然提升评判、思辨能力,思考能力逐步伸向纵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为什么用“居然”一词?为什么说“最可怕”? 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为什么连用了四个“不该”? 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

18、。她的形象在奥斯威辛挂满死难者照片的墙上留下的纪念又意味着什么呢?本来是黑白照片,可为什么说是“满头金发”? (3)探究“分歧点” 对文本的理解有分歧的地方,要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做出个性化的合理的解释,生成理解的多样性。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这也是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大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探究对文本理解的“分歧点”,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多元解读,促进学生成长。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学生知识差异、生活积淀、体悟角度等方面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样就为探究文本的“分歧点”提供了一种必然。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

19、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4)探究“空白点” 好的作品往往不会把文章主旨和盘托出,会留有余地,写到高潮处,会戞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空白点”,让读者去想像。有的“空白点”,结局可能是唯一的;但多数的“空白点”其理解是千人千面。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真的没有什么看的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为什么?七、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目标: 1. 梳理文本结构,筛选、概括现实场景、背景材料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2. 分项研读,探究作者的写作

20、匠心,体悟该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学习重点: 明了新闻结构特点,学会准确地筛选、概括信息。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的写作匠心,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审美观。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过程:一、了解背景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剪辑片断)交流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二、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录音,完成老师布置的听读任务(筛选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地点、时间,概括仪式内容)。三、研讨文本1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新闻事实: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1997.6.30 下午4:3040 港督府 降旗 晚6:157:45 广 场 降旗 子夜12: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

21、7.1 0:01 升旗 0:40 维多利亚港离去 背景材料: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三降一升 2作者独特的主观评价 现实场景的描写与历史事实的回顾融为一体,暗含作者的主观评价。作者感情的表达非常含蓄委婉克制。这是由他所选择的写作角度决定的。内心澎湃着激越与无比自豪感情的作者却站在英方的角度写“别”,这个写作角度限制了作者情感的直接抒发,只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现实场景与有历史背景交错的画面中。四、探究问题:1课文中为什么把现实场景的时间写得特别精确? 及时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课文标题和结尾的话能不能改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改为: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终结了! 大英帝国

22、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改为:当年开着炮舰耀武扬威地闯入,今天又乘坐游艇垂头丧气地离开。 理性和客观是新闻的力量。3课文的视角为什么落在降旗仪式上? 文中没有写庄严地交接仪式场景,没有写中国领导人出席庆典的画面,也没有写香港民众狂欢的场面。却把镜头对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而且聚焦在英国人的三次降旗仪式上。如何理解? 独特的新闻写作角度决定新闻的价值。价值和敏感是新闻的灵魂。五、拓展延伸(拟新闻标题): 2009年11月3日,今日早报有如下一则报道: 11月2日,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雕塑初现雏形。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突出表现毛泽东当年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雕

23、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基座将建纪念馆,陈列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请根据报道内容,给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飞向太空的航程(简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能力目标: 自读完成本文层次结构的划分,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二、研讨文本 1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评价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背景材料:1957年苏联发

24、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过渡背景材料), 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 作者评价:事件的意义及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一、自读要求 (用解读别的方法来自学本文) 2梳理归纳文中中国实现“飞天梦”的艰难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 的事件?几个关键事件: 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2讨论几块材料的写作匠心。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读者急于了解这一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作者把目光

25、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厚重且意义深远。作者的议论评论又凸显新闻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四、探究问题:1标题的含义?(一语双关)2讨论几块材料的写作匠心。3对比与别的不同 。 五、方法梳理:如何写新闻1. 精心拟写标题 2. 认真写好导语和主体 3. 注意背景材料的穿插 4. 重视消息的结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正视苦难中生命的尊严 奥

26、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简案一)学习目标 1明章法。理清文章思路,抓取有效信息,赏析写作技巧。 2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实意义。 3使学生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教学过程一、导入 预习情况检查。二、明章法阅读文本,整体把握 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教学意图: (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学习流程: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写了什么?)所见客观事实所感主观感受现实的 历 史 的 现 实 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 白杨起舞,儿童嬉戏。是一场噩梦, 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

27、狱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毒气室,焚尸炉特别恐怖、终生难忘;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囚牢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育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同类的兽性、兽行)遇难者纪念墙引人注目、发人深省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窒息(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游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感。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流程:交流写作方法。内容摘录怎么

28、写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首尾呼应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强调了主题思想,升华主旨。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历史和现实对比打破了时

29、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 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三、质疑探究品读文本,重点领悟,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

30、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

31、,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简案二)学习目标1.明章法。理清文章思路,抓取有效信息,赏析写作技巧。2.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实意义。3.使学生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教学重点 1.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 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2.品味意蕴丰富的

32、句子。 一、导入:(欲扬先抑)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7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战争,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残杀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新闻。但在13年后,当纽约时报的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杀场已经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

33、排排高大 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学习活动过程一、“说”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 资料,谈谈看法。2.让小组派代表,以“我所知道的奥斯维辛”为开头,简要 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

34、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在这里丧身。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这里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

35、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看”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 酝酿阅读情感。这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 阳光好像也无法驱散黑暗的恐怖!奥斯维辛集中营囚房全景()但密布的电网阻断了希

36、望:常有忍受不了折磨的囚徒奔向电网自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遇难者的鞋子遇难者的遗物“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群犹太人正被赶往集中营,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正走向死亡!男人和妇女、儿童被强行分开,他们还不知道这是他们与亲人的永别!在集中营,杀人不要动刀用枪的,只要一挥手,一点头,大批人就被送向死亡。800具被杀的囚徒尸体把这名德国妇女吓坏了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集中

37、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相信见到这种情景的人没有一个不惊惧万分集体屠杀后,两个纳粹士兵射杀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尸骨堆积如山:这是对德国纳粹灵魂的拷问巨大的焚尸炉:“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被纳粹爆炸破坏后的毒气室残骸:成批成批的犹太人在此被夺去生命 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没有比这再震撼人心了!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被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 卡车装载着成堆的尸体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死亡工厂”

38、奥斯威辛集中营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孩子们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集中营里骨瘦如柴的战俘被活活饿死的囚犯“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他们的目光注视着什么?三、“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齐读课文,以感悟该新闻所写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读时在文中勾画一下参观者所到的几个地方。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反应?明确: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报道很多,罗森

39、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四、“问”质疑设问,进入研读情境 课堂生成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40、。 (老师可预设几个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五、“究”合作交流探究,感悟新闻中记者所 蕴含的感情。(“究”承接“问”而展开)1找出本文参观的主体是谁?记者在参观时,他的注意力 放在哪里?2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3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 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2、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残暴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

41、东西,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3. 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

42、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运用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是纯主观性的报道。) 4. 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笔法,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贯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

43、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灵,传达出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写”写出所思所感所悟。(两选一)1.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在这儿有什么呢?请写出几样来。教师示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有明媚的阳光有婆娑起舞的白杨有怒放的雏菊花有草地上儿童追逐游戏的欢笑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电网高墙 有

44、血腥恐怖有毒气室 有焚尸炉有成堆成堆的秀发和婴儿的鞋有绞刑柱 有活人试验室有温和的笑容 有狰狞的罪恶有隐秘的梦想 有冰凉的死亡有令人窒息的空气有灭绝人性的丧心病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被践踏的尊严有被蹂躏的生命 有让人颤抖的良知有让人绝望的祷告有罪恶的审判以及被审判的罪恶有400万魂灵发出的呐喊幸福 安宁 正义 和平是人类守望的永恒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阳光在明媚有绿树在成阴有鲜花在怒放有孩子在追逐 包身工三维目标: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人

45、权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本文的线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 2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难点: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及包身工制度。一、导入新课:二、作家作品及文体介绍三、检查预习,正字正音,基础知识积累(略)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依然用解读别的方法解读本文,时间顺序)1写了什么?(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三个场景。) 场景描写,新闻事件,背景材料新闻事实(主线):三个场景背景材料(副线)主观评价 场景(一天的活动)时间活动横向插入问题剖析 控诉 义愤 同情 沉痛四点一刻起床包身工的来历四点半钟吃粥雇用包身工的原因五点上工包身工制度的恶果晚上六点放工包身工制度的结局已经

46、是旧历四月中旬了,(点明季节)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起床时间之早)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蜂房:小而密,规格统一毫无生气,生物:没有思想的人,长期受到非人的折磨,蠕动:比拟的修辞手法,回应“生物”,形象地描画出包身工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强迫起床的情景。)“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为什么是“像生气似的”而不是“生气地”?),“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乱哄哄的情景)”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

47、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称作“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失去了女性的矜持和羞涩感,就等于失去了女性的自尊,麻木是心灵最大的悲哀。)2包身工指的是哪些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为日本人工作的女工) 筛选文中信息,制作“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包身工年龄十五六岁性别女绰号芦柴棒、猪猡、娼妓等工作单位 上海东洋纱厂工作时间 长达12个小时以上工作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居住条件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饮食条件两粥一饭(乡下用

48、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劳动待遇每天三角八分(成年人的三分之一)来历(身份)贫苦农村少女社会境况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猪狗般的非人生活。五、合作交流,问题探究1包身工们过着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在她们的辛苦劳作之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带工老板、日本资本家( “芦柴棒”: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纯利润339块。)2日本厂家为何特别愿意大量雇佣包身工?(1)廉价(工资不及

49、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2)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3)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 的自由) 3形成包身工制度的根源是什么?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 4作家为什么要写这篇报告文学?作者到底想揭露什么? 揭露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罪行,控诉这种不人道的制度,并预言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来临。 5 本文写法探究(点面结合) 六、拓展: 体会山西“黑砖窑”事件(贫困是童

50、工产生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这些手脚并用、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的孩子中间,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了七年,有的因逃跑未遂被打致残;有的孩子被监工用烧红的砖头把背部烙得血肉模糊(后被人救出在医院治了数月也未痊愈)。他们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还不让吃饱饭,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然后随便拿起一块破布一裹了之,继续干活,至于拳打脚踢,棍棒伺候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手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如不能自愈或伤情恶化,奄奄一息时黑心的工头和窑主就把被骗的苦工活活埋掉。这些孩子身上都因为长期不洗澡长满了牛皮癣似的皮屑,他们

51、最小的只有8岁,8岁的孩子为了一顿饱餐是那么顺从,每天都干着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重活。他们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全天候有监工或打手巡逻站岗。”包身工年龄8-13岁性别男工作单位 山西“黑砖窑”工作时间 长达14个小时以上工作环境与外界隔绝、没有人身自由、像野人、遭殴打、活活埋掉居住条件简陋的工棚饮食条件 不让吃饱饭劳动待遇每天都干着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重活来历(身份)人贩子诱骗来的贫苦农村流浪儿童社会境况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非人的生活现代包身工 包身工文本价值何在? 典范的实用类文本(内容、结构、写法); 诅咒罪恶的社会制度; 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依然有阴影; 幸

52、福生活的今天依然有苦难; 争取过有尊严的生活的路还很慢长; ? 谢谢大家! 真诚期待您宝贵的意见。 祝大家工作顺心,生活幸福! 2010年9月20日Sx*vmv5krSsIMQNaI72qfORSp3XG(s3LGw)p&Jsj9IRVQteKrZmavyE-!pIvHV-J$jtlqSmU4HXS$esFa-NF(fv8)kVBAq#lEoeJzFnjL80Kf3fCTtlcopvKB%dX)uFvBrEKPCvfaT3+TX!6vBcO6+*Zj10I6F465#QLxerQk$xF$%b3hC%&i10wGAFoRSTx(51pJ8CgB&5+!Uws*MrV2noMlxOYEMmhxk

53、Rk894CKyXUNu5()&soRhKktH6mO&jZvt#tjZdkXVk*y*7y1maM0PrS(w%wdY)azck1zoSWGlTg0!DLrHyr(6O-Bdv&JU68*HAN+jXfF0k1EVluvAi9)7zo8cW*O!ynlbdqZYBGit$6jliK2d!4$evOyyATHJvupLz)A050mVDJtz76p6b+y+OMT+30VqoctRqqb%Isx2qNWvJv6PtaNPJA!4x&k&%ej1&*1I5wKZMfAi)q8GXjQH&zEJVwkoMUo230j2qboxzTu5UlgzBeq#MZMIOOcNdu3rU6XQ*3og6VSP

54、%ORw%dMT0FrjN-6mPyVvL%M1uNQRUY0i&NdEdaYgZwkwf(s)1gX3*wW240C3j2gcS*gcFLM9g7G3c7f&v)COlEBK2xD9FWymnaPGH9vw%*Uvi&udzjediK*BIFzFw$R7!AxWK&zow!9pR$kcp-+5NMD*3WNBO*CXkIJ9O+VUsYbI1UXPI*Wj8UjWIYUPv$2H1IngadZsU(4lEZbdsZ5MMDvXo)zBFi#UYUYhZPQx6fYtCVBo9le68p1L$rsVZS$X8-z2Hgs8arjxU(e6cpcWJI-G95M)H)jsRC$Dsy)m)aqD

55、O%3X-DRy8(eOpmxwdKulwfj(q)9B+886wjSROaVdAzq*9&iIxfJE%QmZheWA1wr556NG%5eUGvrhm#7a5Kln1GBUW$iqHjs(1E(NqMZthiqhV3Tf!3$d-B(b7fl#GviQ1EIOR$kARP(DSfLQnk+3bn#*qIeVzt$YP)hFSahA$DET55+5(iW$p+(+VyB9GOGSSrfC62P9g#mk9%QcATw)#&H)mVwnY1y#KAZ-xBuASu#6uP-R5tZ&6TWo9WE1(-xIbaMcOypo1cZG768J9M6fM5yXOH*NuaOrIcoN(c9Jt5mr

56、P-c$FkVnOZ#BjuRGnExnBj$qcmd5L8bEMhgtwOc6XKoTV0y#y#UqBgxHrVWQiOcH2DVm4WCSCy16mo(oBNZo9e6%HFp-DCLB%gajPkeH17NIkcRD3*DIIO5)ME5h(bF4(5tmzfig0i7+ZX&a6X*F2hlHKRyI%jIm5sS5*)NP(1z!tu7$e(61B(PM4RoV(XgUb0aM&Q#fDXjLblJivR%sq2&Lmib5sA+PnpF*upim%QC(Ngv-jo)i%0cK#jjO8yiVN5qYXokSHF(#SjVc7Y)7M$m7h!9%!GsBKJnXMt*W1Kg9

57、3S83HdYMF07HEv05-*h2+KJ6s0Hsi5MhJbhNxKv3J!n27RyNIAfZpTW%FAckjuz&6Ul-O9)1HvD1J0NLxPfPZNwGa)QpWB2GuCrF2mdUP#YN*TM-wzNPWn$DbNs#w0t&1&xu$oTKLlwwOxemj3IaTsmTa00%UO$gdwgKfJ49zWC2XKgVBu2(1y#&H3DiuKXmSnh%o0PvDI8zE9BHK6p6AGc6e9YPLh%bEjPFgrgLeNxgqFl3C4gN-YRFL%#HDKj)$jgJkIyssNwW4Rqj-tZUaqRI&!8QIeb%NJ5f99oJff%o

58、6Xo2L4)uA)+&a$G)heMJGD1fSgeDTMNx%kD9R97Axw3-q55yy1dx#aG+)Ep%EKY0AShhpgBJQ6nJfpXi$0bULkI2t2mu5e1u74ZttGHnAKm-ZDD$95wa&92wi50NC1BOz5)KgdN9V3ePc+*EG&HcK0TOpTqk*8M)apWBKA0cNhWv$Nz!Jbk4Ws9Mb*yMe#jr4hP6vs0v9JA)Et5U6e-N-xP*uvN5LwpBjxpKKFbVpV-l%8%x9b6siv(Ih3)-GtjKXaDFPDsv#WjgGIsw+3H!wp3D1I3qAOjouBw(OMpiw9vy

59、RMo$jCnW&QW(qwBI-Q5p+dgWquIyP0noa%+vRp0(fWTIP$g!*I20N%uM8+U7RmcIVs5zzqQa$l*cUhygG5I3d0He!&)Bxrq%ix6ccd0&CiZKOhDMe4hgLtwh#OdnayMPa#pl&bbgBriIS(R-JQ%k+V!T#Xfmx%d$L*yAkt%QQ4w0jOt5V*Pxwj46N$W3i2Yz1&lXXoL4n54RokE5-h2&mFvfO5QwphBwzt+oQNrJMbT#4UFgXm&+LWhFwQnD1s+z&VslM#JqjulhQtadVF2XpcJ2WcdgUfnU$oNQ32zp-LGG

60、a#wUZY(y8kBeg72Qtnry*x2xcSy&Mvm4&j%WdgsUhcj$SRtwX8cKoptkQ&Cz6x98JFK3ubuQmqg#wYgmXejvxRHeDs5!#hbCRpBYa-k4MWWWVdp%(u6frlpb+Y04V9T6)3sQV0t*RcMBQmxW&6fhbqMPCAO!HfH#Jq4$g7!*xj7jw488)TeD0l%BK*(W0Bu8MjaH5(GVTX-dj5UPg#Es+MzyWh)!H10PV2+4Ksh4+sI4!(Rk6FZcKu+EU%lSMOLRMdXikFpK()pYfoQjqlyzc&OWxC2U!$#qqW3TC%1kzTl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