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演绎下》PPT课件_第1页
《归纳与演绎下》PPT课件_第2页
《归纳与演绎下》PPT课件_第3页
《归纳与演绎下》PPT课件_第4页
《归纳与演绎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归纳与演绎(下)研究方法论 演绎所有科学都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的互补关系:归纳靠经验,演绎靠理性不完全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不可确信的;演绎可保证推导的结论是确然的演绎结论正确性的保证条件作为推导的基本出发点即前提是可信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推导方法是正确的演绎的基本功能演绎是构成一套理论系统的最基本手段。理论模型:从一个或一组初始概念或命题出发进行层层演绎所得到的一个系统。例1:几何学 初始概念:点 层层推导:点 线 面 体 牛顿、爱因斯坦:用单纯的演绎方法建立世界体系。例2:结构主义语言学 初始命题: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线性结构 层层推导:线 点 分布 聚合 聚合复合体 聚合体内的组合关系

2、语言学里的演绎推导例3: 初始概念:核心;初始命题:每个结构都有一个核心 层层推导:核心 结构 直接成分 核心位置分布 多核心结构套叠 核心之间的关系标记与无标记 复杂结构举例:我昨天见过的英俊、潇洒的华侨崇圣大学“汉语教学”硕士班的小林同学演绎的基本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概念包含了所有成员时叫周延)中项至少周延一次(连接结论与大前提的那个概念叫中项)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中的三项概念保持同一性 “周延”例析:所有的人 有些人 他们都是语言学家错误例析: 有语言有吸气音 有吸气音的语言是人类语言 人类语言是有吸气音的语言(“人类语言”的周延不一致)错误例析: 元音是声带振动的音

3、 浊辅音是声带振动的音 浊辅音也是元音 (中项不周延)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计算机语言是我们常用的语言 计算机语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偷换“语言”概念,变成四个概念)练习1: 句子中,主语倾向于定指,宾语倾向于不指定,如:客人来了 / 来客人了 阿拉伯语是VSO型语言,名词若前移,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演绎过程: 定指程度高的词比定指程度低的词更容易处在动词之前 VSO中的S定指程度高于O (如果名词前移)VSO中的S比O更容易移至动词前练习2: 动词相对于动词的位置在语言类型学中是重要的参数,出现的情况是VO和OV 语言中有一基本倾向是定指名词比不定指名词领先 代词和名词都可以跟V同现,但代词

4、定指程度比名词高 有一种语言VO和OV语序都出现 那么代词和名词在这两种语序中的分布情况会是怎样呢? 推导过程:(1) 定指程度高的词领先于定指程度代的词 代词定指程度高于名词 代词领先于名词(2) 语言中的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代词领先于名词 代词宾语领先于名词宾语(3) 代词宾语领先于名词宾语 一种语言中VO和OV两种语序并存 OV中的O必有代词而不必然有名词中国古代汉语的情况就是这样,如: 时不我待 沛公安在? 古之人不余欺也蕴含关系:如果P为真,则Q也为真,反之,Q为真,但P不一定为真,也不存在P为真而Q为假的情况。 P Q PQT真 T T F假 T F F T F F 世界上的语言

5、,第一、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蕴含关系有哪些情况? 基于蕴含关系的演绎不同人称关系的蕴含推理规则如果存在需求低的形式,则一定存在需求高的形式,存在需求高的形式则不一定存在需要低的形式第三人称代词的需求度低于第一、二人称如果某语言存在第三人称代词,则一定存在第一、二人称代词。 练习:汉语动词重叠和模态词重叠的蕴含关系 (模态词:最初指反映事物的必然性、可能性的“必然”、“可能”等词。后来又用这些词表达人们认识的确实性程度。20世纪以来,模态词的范围扩大到“应当”、“必须”、“允许”、“禁止”等 ) 动词重叠 模态词重叠 T T 应该走不应该走 T F *应该走不走(?) F T 应该不应该走 F F

6、 应该走 很多语言“数”的范畴主要有“单数”和“复数”的对立,有的语言复数有标记,有的语言单数有标记,有的语言单数没有标记,有的语言复数没有标记。但学者们发现,复数标记蕴含单数标记 (汉语例:我们、同学们,同学,客人;英语例:watches, he tells the story) 复数有标记,单数也有标记 复数有标记,单数无标记 复数没标记,单数也不可能有标记 复数没标记,单数也没标记如何用演绎法发现新的世界时间逻辑在语言中的演绎: A b c D e f G 即行体,起始体,持续体,即成体,完整体,行后体数学排列组合在语法学中的演绎: 比如虚词使用规则:必须出现的条件;必须不出现的条件;可

7、以出现/不出现的条件多因素组合规则的演绎以A、B两个因素对比研究为例: 1)A与B可以互相替换的条件 2)A与B不可以互相替换的条件,用A不用B的条件 3) A与B不可以互相替换的条件,用B不用A的条件 4)A蕴含B出现的条件 5)B蕴含A出现的条件 6)A与B都不能出现的条件汉语“把”字句研究 “把”前后的对象有4种,即施事A,受事P,工具I,结果R,“把”字句还可能有补语C 那么就有16个可能的把字句结构式: A把P / I / R / A V C p / i / r / a I把P / I / R / A V C p / i / r / a R把P / I / R / A V C p /

8、 i / r / a P把P / I / R / A V C p / i / r / a 实际上只有11种成立,那么就要解释其他5种不成立的原因(同一个论元角色不能被自涉,R把P V Cp)分类是最小的演绎形式逻辑要求:每次分类划分出来的子项总和必须等于母项,不多,也不少,同时划分出来的子项之间决不可有交叉现象。最可靠的划分:A和非A多项划分:层层二分,深度由研究目的决定例1:汉语介词的分类系统 介词 时空 事件 时 空 有关 无关(自从) 处所 方向 参与者 动力 (除) 范围 场所 (向/到) 有生命 无生命 原因 目的 (就/论) (在) 主动 非主动 工具 依据 (因) (为) (被)受事 伴事 (用) (按) (把) 有向 无向 (对)(给)(随)(比)例2:汉语动词小类的划分 动词 持续动词 非持续动词 强持续动词 弱持续动词 (加入) (吃) (养) 马庆铢(1988) 动词 有限动词 无限动词 单限动词 双限动词 (等于) 前限动词 后限动词 (喜欢) (知道) (增加) 郭锐(1993) 动词 自主动词 非自主动词 (说、唱、坐) ( 死、病、 懂) 马庆株(19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