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梁板结构设计讲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gif)
![[PPT]梁板结构设计讲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2.gif)
![[PPT]梁板结构设计讲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3.gif)
![[PPT]梁板结构设计讲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4.gif)
![[PPT]梁板结构设计讲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106217dc8a98e62c2d80831d72ce07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梁板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步骤准备工作确定结构方案结构布置结构计算简图结构分析和设计计算了解工程背景掌握设计所需原始资料收集设计参考资料制定工作计划上部结构楼盖基础荷载计算结构内力分析荷载效应组合构件截面设计构造要求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图纸时间上和空间上一、梁板结构的实例和分类1. 实例楼、屋盖,挡土墙,筏片基础,储液池的底、顶板,楼梯,阳台和雨篷,城市高架道路的路面其中,以楼、屋盖最为典型由梁、板组成的结构一、梁板结构的实例和分类2. 楼屋盖的分类楼盖分类按施工方法一、梁板结构的实例和分类2. 楼屋盖的分类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一、梁板结构的实例和分类2. 楼屋盖的分
2、类分类按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无梁楼盖等二、楼盖结构型式简介1.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1122l01l021-1l02M22-2l01M1l01 l02 时:M22时,按单向板考虑 l02/ l012时,按双向板考虑l01l02l01l02二、楼盖结构型式简介1.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主梁次梁单向板柱柱双向板主梁二、楼盖结构型式简介2. 井式楼盖柱井式梁双向板二、楼盖结构型式简介3. 无梁楼盖三、单向板肋梁楼盖1. 结构平面布置跨度 单向板:1.72.5m,不宜超过3m 次梁:4m6m 主梁:5m8m 截面尺寸原则是不需要验算挠度 板:简支板 h板跨/35 连续板 h板跨
3、/40 悬臂板 h板跨/12 次梁: h(1/181/12)梁跨,b/h=1/31/2 主梁: h(1/151/10)梁跨,b/h=1/31/2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1. 结构平面布置主梁 柱次梁主梁 柱次梁主梁次梁三、单向板肋梁楼盖2.荷载的计算荷载的传递路径:单向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墙体传递原则:最短路径三、单向板肋梁楼盖2.荷载的计算次梁板主梁此力分析梁时不要,设计柱时不能丢!板的负荷面积主梁集中荷载的负荷面积次梁的负荷面积次梁主梁柱1m次梁的间距三、单向板肋梁楼盖2.荷载的计算荷载计算的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恒载分项系数:1.2,1.35(以重力荷载为主)活载分项系数:1.4,1.3(标准值
4、4kN/m2时)板的负荷面积主梁集中荷载的负荷面积柱次梁的负荷面积次梁主梁1m次梁的间距三、单向板肋梁楼盖2.荷载的计算注意!若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较大,计算梁所受的荷载时,应在活荷载标准值前乘以一0.51.0的折减系数。确定梁板的荷载传递时忽略梁、板的连续性,按简支考虑。板的负荷面积主梁集中荷载的负荷面积柱次梁的负荷面积次梁主梁1m次梁的间距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简图支承条件次梁板主梁此力分析梁时不要,设计柱时不能丢!板的负荷面积主梁集中荷载的负荷面积次梁的负荷面积次梁主梁柱1m次梁的间距主梁柱主梁与柱的线刚度比大于3时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
5、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少于五跨按实际多于五跨按五跨计算跨数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梁:板:计算跨度(主要取决于支座反力作用 点的位置)砖墙l01abbln1ln2ln3l01l02l03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活荷载的不利位置和内力包络图内力的计算方法弯矩分配法:结构力学的方法查表法:教材中附录B中表B-1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活荷载的不利位置空间上的变化123451234512345qqqMVVVMM* 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6、活荷载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活荷载的不利位置空间上的变化123451234512345qqqMVVVMM* 求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时,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活荷载的不利位置空间上的变化123451234512345qqqMVVVMM* 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活荷载的不利位置空间上的变化123451234512345qqqMVVVMM* 求某支
7、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内力包络图恒 +可能活1可能活2可能活3 = 内力叠合图可能活n内力包罗图外包线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例题q=12kN/m2g=8kN/m24000400030q=12kN/m22413.53018b)q=12kN/m212.118.3821273c)21273q=12kN/m218.3812.1d)169g=8kN/m2201220a)M(kN-m)V(kN)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
8、的内力例题4027a+da+ba+c50333350a+da+ba+c三、单向板肋梁楼盖3.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折算荷载(考虑支座转动的影响)g(恒载) 0板次梁主梁q(活载)q(活载) 恒载下: 0活载下: 150mm时每米板宽内不少于3根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板的设计要点* 配筋受力筋(原则)1e几何中心轴321acdADE200bls2ls1ACB acb12lala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板的设计要点* 配筋受力筋(实用方法)aaaaaal0/10ln/6ln/6ln/6ln/6ln/6ln/6ln/5l
9、n/10lnlnlnln一端弯起两端弯起弯起式配筋伸入支座筋As/3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板的设计要点* 配筋受力筋(实用方法)aaaaaal0/7ln/10ln/10ln/10ln/10ln/10ln/10ln/5lnlnlnln分离式配筋(不受振动、荷载较小的板)伸入支座筋As/3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板的设计要点* 配筋受力筋(实用方法)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板的设计要点* 配筋分布筋(实用方法)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分散集中荷载每米不少于3根;截面积1/10受力钢筋截面积。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
10、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 配筋板面附加筋承受非主要受力方向可能出现的负弯矩板的设计要点6300620062006200l0/7l0/4l0/4l0/4l0/4l0单向板的计算跨度主梁次梁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次梁的设计要点*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0.6%1.5%* 截面:支座矩形;跨中T形(bf取法已讲过)* 0.35 (考虑内力重分布)* 箍筋面积增大20% (考虑内力重分布)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次梁的设计要点* 配筋(q/g 3,相邻跨度相差20%)lnln/3ln/3ln/5+20dln/5+
11、20dAs/4不少于两根As/2la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次梁的设计要点* 配筋(q/g 3,相邻跨度相差20%,按包络图处理 )1e几何中心轴321acdADE200bls2ls1ACB acb12lala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主梁的设计要点(内力按弹性方法计算)* 截面:支座矩形;跨中T形(bf取法已讲过)*截面有效高度:支座截面处, 单排:h0=h-5060 双排:h0=h-7080跨中截面处的取法已讲过板筋次梁筋主梁筋3035mm5060mm次梁h0主梁h0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主梁的设计要
12、点(内力按弹性方法计算)* 纵向钢筋的布置按内力包络图* 主、次梁相交处的附加箍筋FlFl直接受剪FlFl间接受剪三、单向板肋梁楼盖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主梁的设计要点(内力按弹性方法计算)h1h1h1bbbFl可能出现的裂逢箍筋Asbh1h1h1bbbFl可能出现的裂逢吊筋优先选用箍筋四、双向板肋梁楼盖1. 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布置和单向板肋梁楼盖类似四、双向板肋梁楼盖2. 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当l02/l01=2时,p2=0.06p,单向板;当l02/l01=1时,p2= p1 =0.5p,双向板。p2l02fAp1l01fA11双向板与单向板受力性能的主要区别四、双向板肋梁楼盖2.
13、 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双向板的试验结果以受均布荷载的四边简支板为例l01l02l01l02板底裂缝板面裂缝l01l02 =l01四、双向板肋梁楼盖2. 双向板的受力特征双向板的试验结果以受均布荷载的四边简支板为例四、双向板肋梁楼盖3.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单跨板教材附表2-2列出均布荷载下双向板的六种支承情况单位板宽内的弯矩均布荷载短跨方向的计算跨度,计算同单向板泊松比=0时的数值, 0时,m1 = m1 + m2; m2 = m1 + m2混凝土: =0.2支座按实际情况无弯矩按简支无转角按固支四、双向板肋梁楼盖3.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连续板利用单跨板的计算表格(条件: )gg+q
14、g+q/2+q/2g+q/2a)+q/2b)*跨中最大正弯矩gg+q四、双向板肋梁楼盖3.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连续板利用单跨板的计算表格(条件: )*支座最大负弯矩g+qg+q钢筋屈服后出现塑性铰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钢筋屈服后出现塑性铰线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 负塑性铰线沿固定边界产生* 正塑性铰线必通过两块板转动轴的交点(固定边和简支边一般为转动轴,转动轴还通过支承板的柱子)* 塑性铰线出现在弯矩最大处负塑性铰线正塑性铰线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15、.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法的假定* 板即将破坏时,塑性铰线发生在弯矩最大处;* 分布荷载下,塑性铰线是直线;* 节板为刚性板,板的变形集中在塑性铰线上;* 在所有可能的破坏图示中,必有一个是最危险的,其极限荷载最小;* 塑性铰线上只有一定值的极限弯矩,没有其它内力。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假定双向板的破坏图示虚功原理求极限荷载发生虚位移 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 l01/2
16、 l01 l02M1uM2uM1uIIM1uIM2uIM2uIIl02l0145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pu=极限荷载(均布)外力功: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M1uM2uM1uIIM1uIM2uIM2uIIl02l014545mu m2u/2 m1u/2451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45 斜向塑性铰线上单位长度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 l01/24/ l012/ l01l01/2l01/22/ l01 l01/2 / l012 / l01M1uM2uM1uIIM1uIM2uIM2uI
17、Il02l0145IIIIIIIIIIII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内力所做的功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塑性铰线的角度不确定时(设为)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单块板的内力计算(以四边固定板为例)一个方程求多个参数?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单块板的内力计算(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单块板的内力计算
18、(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取值时考虑和弹性方法求出的相似,宜取=1/n2节约钢材和配筋方便,宜取=1.52.5,通常取=2不同支承条件下的双向板,只要按实际情况,带入不同的M1I, M1II , M2I, M2II后,即可求出m1 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指定和活载满布:p=g+q由中间区格向外扩展M1,M2M1IM1IIM2IIM2I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四、双向板肋梁楼盖4.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防止其他破坏形式l02l01由于钢筋弯起不当引起的破坏形式预防措施:控制弯起钢筋的数量;控制弯起钢筋的位置四、双向板肋梁楼盖5. 双向板
19、支承梁的内力分析梁的内力可按弹性方法或内力重分布法进行计算l02l02l02l02l01l01l01l01l01/2l01/2peppep四、双向板肋梁楼盖6.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内力的折减穹顶作用(四周都与梁固结的板)*中间跨跨中和支座:减少20%*边跨跨中、边缘算起第二支座截面: lb/l01.5, 减少20% 1.5 lb/l0 2, 减少10%*楼板角区格不折减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垂直于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四、双向板肋梁楼盖6.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板厚80160mm四、双向板肋梁楼盖6.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钢筋的配置弯起式和分离式*按弹性方法求内力As2As2/2A
20、s2/2As1As1/2As1/2l01/4l01/4l01/4l01/4l01l02跨中支座:钢筋均匀布置*按塑性方法求内力:配筋要和计算假定相吻合*分布筋、构造筋、钢筋的弯起点、切断点的位置,钢筋的直径同单向板肋梁楼盖五、井式楼盖板同双向板肋梁楼盖中的板梁应考虑两正交方向的协调变形六、无梁楼盖1. 无梁楼盖的形式和破坏特征楼盖的一般形式无柱帽有柱帽六、无梁楼盖1. 无梁楼盖的形式和破坏特征楼盖的一般形式六、无梁楼盖1. 无梁楼盖的形式和破坏特征楼盖的一般形式*装配式:柱子插入基础浇地坪分层浇楼板分阶段提升至相应标高临时固定浇柱帽形成整体(升板结构)群柱失稳*现浇式六、无梁楼盖1. 无梁楼盖
21、的形式和破坏特征楼盖的破坏特征l02l02l02l02l01l01l01l01l02/2l02/2l02/2f1f1f2*弹性变形特征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柱上板带:f1跨中板带:f1+f2六、无梁楼盖1. 无梁楼盖的形式和破坏特征*破坏特征楼盖的破坏特征六、无梁楼盖2.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按弹性方法*精确计算方法*等代框架法*经验系数法l02l02l02l02l01l01l01l01f1f1f2六、无梁楼盖2. 无梁楼盖的内力分析塑性铰线法六、无梁楼盖3. 板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截面弯矩的折减*有柱帽无梁楼板的内跨有明显的穹顶作用。除边跨和边支座外,所有其余部位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均乘以0.8板厚*h/l021/32 (由于无梁楼盖挠度的计算方法不是很精确,故选用l02来控制板厚)配筋单端弯起式配筋圈梁*无梁楼盖周边应设圈梁,梁高2.5板厚,圈梁为弯、剪、扭构件六、无梁楼盖4. 柱帽的设计柱帽的尺寸与配筋-构造确定(见教材中图2-48)柱帽处板的抗冲切验算计算确定(“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中已介绍过)七、楼梯和雨篷1. 楼梯的结构形式板式楼梯与梁式楼梯七、楼梯和雨篷1. 楼梯的结构形式螺旋式楼梯与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施工方案
- 海洋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玻纤手机盖板生产线项目施工方案
- 2025全国一般作业人员(全员培训)井工煤矿从业人员真题(附答案)
- 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解析合集
- 职场沟通技巧培训教材范本
- 小学英语学期教学方案模板
- 2025年中考物理电学电路连接方法冲刺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押题试卷冲刺训练编程知识巩固
- 202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实战演练与真题解析试卷
- 印刷厂工资核算发放细则
- 2025陕西“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在线考试(基教)题答案
- 首诊负责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T-CWAN 0166-2025 不锈钢波纹管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
- 2025-2026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
- 2025年中煤职称计算机考试题库
- 气象工程师(大气探测)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橡胶制品生产工(橡胶硫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成分制备情况介绍
- 绿色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