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与识字写字教学_第1页
汉字的结构与识字写字教学_第2页
汉字的结构与识字写字教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字的结构与识字写字教学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是汉民族的伟大创举。在汉字里集中了我们祖先的灵气、悟性和智慧。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以自己独特的形体结构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义世界,其字型符号象形、直观,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为学生敞开文字背后的那个神奇世界,让学生领略汉字的美妙,这种美妙向学生展现得越清楚,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汉字,就越容易感受到汉字的魅力。1感受象形文字的图画魅力中国汉字是由图画而来的,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比如“日”表示太阳,我们的祖先把它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中间加一个点;还有“月”两个长撇如同夜空下一轮弯月;半个月亮升起来就是“

2、夕” 。还有“州”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三条曲线表示波涛汹涌的流水,中间的小圆圈或小黑点表示水中的一块陆地。多么美妙的汉字!在一些象形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古字和图画,让枯燥的汉字成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观察字形古今的变化,从中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在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此教学。绝对不是干巴巴地死记一笔一画,而是在揭示汉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理解一笔一画的有理与合理。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和创造,更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祖先创字之巧妙。这种乐趣已经不仅仅游戏的形式上的肤浅趣味,而是融入思维、

3、智慧的一种动脑的、顿悟的高级智趣。案例1:象形字与识字方法。口耳目【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2】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这些字为什么放在小学生识字的初始阶段?以后依次是会意字、形声字,它表达的是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过程。案例2:还有些象形字?田、爪、及、几、册案例3:象形字大部分是独体字,是构成会意字和偏旁部首的基础。比如学生往往“工”和“公”不分。“工”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工”字就像斧头一样的工具,下部就是斧头锋利的刃部。所以“工”的本意是“工具”。“工”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工”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工具”和“技能”有关,如“巧”、“ 式”等。“公”与 “私”

4、相对。从二个字的字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八”字虽简单,但它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是表示一个东西被分成二半的样子,所以“八”就是“分”的意思。“八”当“分”讲的本义后来完全消失了,当数字用的“八”是同音假借的问题,在词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八”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八”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分”有关,如“小”、“ 分”、“半”,还有就是这个“公”,把“禾”留给“”就是“私”,把“”平分了就是“公”。从字的构成上就可以区分“工”与“公”的区别。例4:既和即。比如学生往往“即”和“既”不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结构就会很容易区分。这二个字都是象形字。 “即”从甲骨文看,左边是一件

5、食器,上面盛满了美味食品,右边跪坐着一个人,好像在美美地饱餐。“即”的本义是“人就食”,所以引申为走近、靠近、马上、立刻。“既” 从甲骨文看,右边是一件高脚食器,尖尖部分表示装满食品,左边背向食品而跪坐的人,张个大嘴巴,表示已经吃饱了。既的本义是吃完了,引申为“尽”“ 完”。从 “完”又引申为时间副词“已经”。2体悟会意字的字理奥妙中国汉字不仅是图画还是故事。“人”靠在“木” 旁歇一歇,就是休息的“休”;把“手”放在“目”上就是“看”;家里有女人就是平安的“安”,家里起火了就是灾难的“灾”;在田里出力的是男人,脑袋大身子小的就是小儿(兒);有女有子就是“好”,有衣有饭就是 “裕”,。多么神奇的

6、汉字!一个字就是一种情景,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字就是一个有趣的世界!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能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诱导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喜爱,那么识字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认识几个文字符号,还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有对事物探索的热情。然而在我们的一些识字课堂上,汉字的神奇被呆板机械的教学程序所掩盖,低年级是正音、明确结构,高年级则又加上笔顺笔画。如教师教“货”字时,提醒学生不要把下面的“贝”写成“见”,不要把上面 “化”中的“七”写成“匕”,这就算完成了教学。其实,贝是古代的货币,人们“化”掉“贝”,才能换来“货”,当学生明白了“货”字包含的奥妙,他们还能记不住?还能写错?案例1:会

7、意字与识字方法。日月明【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4】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案例2:还有哪些会意字。“旦”太阳刚出地平线;羊大美;内,人入屋了就是内;“灾”,家里起火了就是灾;伏,会意字。金文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人,他的屁股之后有一只犬(狗),狗一口把人给拽倒了。所以“伏”的本义就是“趴下”。突?告?羁?秋?利?案例3:干国祥的擦亮汉字。在五年级一堂语文课上,老师上的是夕照一课,要重点掌握:裹、溢、则等5个汉字教师的教学基奉上是这样的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裹”,上中下结掏,上面是个“亠”,中间是个果,下面是个说不清的偏旁。“则

8、”,左右结构,左边是个“贝”,不要写成见“见”,右边是个“刂”。同样是这几个字,我们看看教育专家干国祥老师是怎样教的。第一个是“裹”字。干老师在黑板上慢慢地、端端正正地按笔顺将这个字书写了一遍,问: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摇头。于是干老师先将“衣”字写出来,只不过中间留了大大的空白,再在这个空白中,填人“果”字。哦,原来如此!原来这个字表示的是用衣服将果子包起来。第二个是“则”字。左边当然是“贝”,右边当然是“刂”,问题在于,它们放在一起又表示什么?“贝”是古代的钱币,给钱是现实中最受欢迎的奖赏所以“贝”在这里表示“奖赏”;同样的,“刂”的意思是“刀”用刀砍手砍脚砍头,也就意味着最严厉的“惩罚

9、”。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任何“规则”都需要“奖罚结合”没有奖励与惩罚的规则往往是无效的。然后,干老师让大家在教室里寻找“则”字结果大家发现了墙壁上的小学生守则。干老师继续说,我们遵守了这个“则”,老师就会奖励我们,我们违反了这个“则”,老师就会惩罚我们。学生纷纷点头。多么神奇的汉字,如此教学还能记不住?还能写错?第三个字是“溢”。先板书“皿”字,学生都认识,说是“器皿的“皿”。但可惜的是。当问他们家里有哪些器皿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摇头表示没有。把词语当成词语来教,没有将词语与生活世界相联系这真是可悲。同样的。把文本仅仅当成死的文本来教。没有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不借助文本穿透学生的生活经

10、验,这样的教学就是僵死的。这会导致死记硬背。严重地损伤学生的理解力。我只好先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许多器皿,而且每天都在使用。然后,我在“皿上厦添几笔成为“益”字。我问:上面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让大家侧过头,横着看那个偏旁,于是大家发现了,原来上面是个“水”字。水从器皿中漫出来了,这就是“益”字最初的意思!“益”表示水满了,表示多。中国古人的观念里多又与好联系在一起。于是,益字就有了三层意思:1水漫出器皿2多;3好。当后两层意思冲淡了最初的那层意思时,古人便画蛇添足,加一个“氵”,表示本意,以区别其他二个意思。生字一个一个地教下去 学生们的眼睛始终是亮晶晶的。啊,原

11、来每一个汉字真的都是一幅画,真的这样奇妙啊!不需要维持纪律,不需要用星星与小红花作为诱饵甚至没有可以让他们放松的游戏整整一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却高度集中。这就是伟大事物本身的巨大魅力。3体会形声字的造字奥秘中国汉字的神奇不仅在于它是图是故事,还在于它能让人“望文生义”“望文生音”。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中国汉字80%是形声字,形声字的造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形声字的形旁是对所表示的字义的归类。如常见的部首日、口、木、三点水、草字头等等,见偏旁部首就可以大体知道文字所指称的事物类别,比如看 “芦苇”就知它是某种植物,见 “鹦鹉”便晓它与鸟有关。如此“望文生义”,可谓中国文字的一绝。识字教学可以遵循形声字构形原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中重视偏旁部首意义的教学,把形与义科学联系,学生会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建立一种科学的汉字体系:汉字的形体是因其意义构建的,是“因义赋形”的,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和词义的演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在与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