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zhunt)提分一从题材入手,整体把握诗歌(shg)的内容和手法一、阅读(yud)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2题。(11分)登宝公塔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注】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筇qin:竹杖。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5分)答: _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个游兴勃勃、不畏艰险;沉醉美景、物我两忘的诗人形象。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6
2、分)答: _答案:老鼠走动的声音竟可摇破山间之寂静;鸦鸟在夜空中翻飞,其影可鉴。“鼠摇”的声响不大,却可以听见,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鸦飞夜空本应晦暗不明的,然而其影清晰可见,衬托出了月色的明朗。二、阅读(yud)下面这首唐诗,完成(wn chng)34题。(11分)赠程处士(chsh)唐王绩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注】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订的。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答: _答案:运用叠词。“扰扰”、“悠悠”,突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增强语言的
3、韵律感。质朴(通俗易懂)。全诗语言不事雕琢,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率真。全诗议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截爽利,好恶分明。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_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厌倦世事、鄙弃儒家传统观念、追求自由(或“任情”)人生的思想感情。首联写人生百年世事纷繁,表达对世事的厌倦;颔联以日出日落之随意、河水流淌之任情反衬人生的不自由,表达对自由的渴望;颈联指责“礼乐”囚禁“姬旦”,“诗书”缚住“孔丘”,表达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最后一联写诗人宁愿以睡忘世,以酒消愁,表达其忘怀世俗、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11分)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
4、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shn shui)天意在,一身(yshn)羁苦俗人轻。无穷(wqing)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注】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5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5分)答: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首诗的首联总写苏州风光之明媚爽目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江南景物特色。诗人喜爱苏州、留恋苏州之情,从“刮眼明”三字传出。答案:“刮眼明”,指令人眼界明亮、开朗。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景色清新明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6这首诗表达
5、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答: _解析:苏舜钦的写景诗意境开阔,清新可诵。这首诗作者在抒写苏州美景的同时,表达出对自然变化的达观心态和对别人轻视自身的一种超然洒脱情怀。答案:对苏州美景的喜爱(赞美)、留恋之情。对自然变化和人生盛衰的坦然(达观)。无惧世俗对自身轻视的不羁(或:不畏俗人对自身“羁苦”的轻视)。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11分)清明日独酌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注】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商山:今陕西省境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
6、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7这首诗颈联的“夸”和“斗”历来为人们(rn men)所称道,请赏析(shn x)其妙处。(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yyn)。先根据“夸”和“斗”所在的语境,解释字面意义,再看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最后指出表达效果。作答时,要根据具体的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答案:“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恨”,心情变得轻松愉悦。“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感
7、到心情舒畅。8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尾联是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6分)答:_答案: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写诗人情绪由谪宦的痛苦逐步变得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11分)鹊踏枝五代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9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词的首句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5分)答:_解析:本题考
8、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重点语句在词中的作用。这首词作者选用了“闲情”“惆怅”“新愁”等富有情感的词语,表达出人生易逝的感慨。词的首句“闲情”二字统领全篇,极写词人的痛苦。作答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答案:全词通过写情感(qnggn)交织的愁闷,徘徊(pi hui)在心,从而(cng r)产生一种对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变迁的感叹。“谁道闲情抛掷久”一句,虽然仅七个字,然而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以下各句所写均由此生发而出,故此句有笼罩全篇之效。10“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怎样把苦闷闲愁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
9、赏诗词的写作技巧。这首词作者善于组接细节,“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种写法使得诗词的语言具有了很强的张力。鉴赏时,要结合上述内容逐一分析,将词人孤寂、凄寒的“闲情”挖掘出来。答案:“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小桥”二字,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平林新月”,则树梢月上,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11分)夜泊牛渚怀
10、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注】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11清代王士禛评价(pngji)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fngli)”,对颔联的一个(y )“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5分)答: _解析:“空忆谢将军”是说追忆谢将军对自己也无所用,因为现实中没有像谢将军那样的人,深深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答案:空:白白的,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1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6分)答: _解析:以想象中的情景作结,秋风吹落枫叶,漫天纷飞,氛围清寂,更好地烘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答案: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 内容总结(1)专题提分一从题材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美术油条课件
- 班组岗前安全培训
- 文明出行课件大班
- OA系统行政培训
- 圣诞蛋糕绘画课件
- 立体动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公共关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受保护视图
- 矿山车辆考试题及答案
- 口腔医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丘市金马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件中成药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
- PTN原理、PTN设备和工程维护
- 钢结构分包单位考察文件(项目考察表及生产厂考察内容提示要点)
- 船舶管理-船舶的发展与种类课件
- “条块结合”、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策略
- 商会入会申请书
- 习作我的暑假生活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QCC报告参考模板
-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部课件-高中数学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