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_第1页
实验一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_第2页
实验一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_第3页
实验一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_第4页
实验一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师范大学7 * I I* T 4*x V J学生实验报告二。学年度第学期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姓名学号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学生姓名组别同组学生实验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试验的目的及意义(1)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试验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 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 检测。-、试验的仪器设备数显式回弹仪fti IM-ri I叫仲日购造图】一呻2

2、3 ft 湾;4一ffHh S-到魔尺彳白一按h8一甘向世;Jtr村重帽1 1#衅I U- CJi; 12ft.l 即 fj 14一伸;L史例3(; I作I;/J#*: I7-ft; IN- M; H护圮透职膝;测一调I整If麓;2122-Wfi : 23-Wfc:由2S-W定块;*小事|川、实验原理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回 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 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 反之愈低。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

3、, 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 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执行技术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六,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试验开始时应先注明天气情况,如果雨天天气会对试验 有影响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自选取一个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X20cm2,每测区弹击16 个点。操作中注意仪器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构件的检测面, 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 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 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

4、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 值读数估读至1构件测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 小于3山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 应少于5个。本次试验选择了一块混凝土柱作为试验体,大组成 员每人测一个测区,共10人10个测区;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 离不宜大于0.5m;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 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 区,并应避开

5、预埋件;(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 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 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二,试验数据处理(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确定,从每个测位的16个回弹值 中,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3个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 计算平均值,以R表示。构件强度平均值计算:m =勇 fc代 n i=1 c, =48.2MPa- m一-、.式中:fCu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到0.1Mpa。fCu ,i试样第i

6、测区混凝土强度值(Mpa),精确到0.1Mpa。最终计算砂浆强度值为Mpa。(2)强度标准差计算:I吃(fc )2 - n(m )2S =;兰Ifcun -1=3.65 Mpa式中:s fcu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Mpa),精确到 0.01Mpa。(3)强度推定方法:本次试验为批量检测(大于10个),所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 ,e = mfc T645,c = 42.2Mpa cucu备注: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4)平均碳化深度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 示,精确至0.5mm。这里所

7、取碳化深度为0。(5)砂浆强度换算值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 dW0mm 时:f& = 13.97 X 10-5 R2.570mmd3.0mm 时:f2j = 4.85 X 10-4 R 3.04dN3.0mm 时:f 厂=6.34 X 10-5 R3.60式中f j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MPa);d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R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试验整理数据表表二表三平均值方差强度推定值平均值方差强度推定值平均值标准差48.10.8946.641.50.2541.143.70

8、.847.26.7636.1422.637.744.772.944.93.0939.840.62.6436.345.24.047.92.6943.539.87.7627.044.72.247.84.1641.040.95.2935.740.65.7493.443.4414.633.442.42.247.73.0142.743.58.2529.942.47.846.64.4439.340.75.8138.046.83.445.65.8436.041.54.4534.245.14.145.31.2143.341.95.6932.545.11.9表四表五平均值标准差强度推定值平均值方差强度推定值42

9、.81.041.243.70.942.245.22.641.044.30.543.643.63.437.944.42.540.343.13.737.043.52.938.745.38.231.841.92.537.743.22.639.043.91.441.542.55.533.546.02.442.043.23.437.744.24.437.041.54.134.843.95.035.741.32.237.744.64.537.2九、建议(1)实验开始前应该清理一下测区上表面杂物。(2)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比较高效简便的方法。(3)为了是结果更加准确,建议多做几组试验,以便获得更多 的数据。(4)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程,以减少误差。(5)测量过程中小组成员间需要互相帮助,轮流参与实验,只 有亲手操作才能体会到实验的真实感。一、总结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我们小组简要说说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 些问题,首先是画选区时需要选择光滑无蜂窝麻面的区域,在使 用回弹仪过程中需要平行压回弹仪,防止倾斜造成所测强度偏低, 测量时要慢读数要准确,以此同时记录数据的同学也需要在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