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夏蕊-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_第1页
学年论文-夏蕊-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_第2页
学年论文-夏蕊-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_第3页
学年论文-夏蕊-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_第4页
学年论文-夏蕊-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摘要:文章就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及对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 网的组成架构,从RFID、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智能、纳米四大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论述。并 结合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物联网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配网通信、智能电网的应用, 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建立了信息流通道。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智能电网中图分类号TP3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7-0031-03Internet of thin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wersystem communication(S

2、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information &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264000)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emerging and the expansion i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in communication power analy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re ana

3、lyzed from the RFID, sensor network and detection, intelligent, nano four key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IOT in power system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mart grid, information flow channel is established for

4、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key technology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The smart grid11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指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 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 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 面是数据

5、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 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其 上进行,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当今通信、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电厂、电网、变电站、供电局、供电所的覆盖,根据业 务需求的不同建立了传输网络、调度数据网络、综合数据网络等,实现各层面之间通信网络 的互联互通。下一步将这个网络延伸至配网,直至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实现物体之间的通信, 这就需要通过物联网的功能。2物联网的技术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RFID(Radio Freq 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自动识别)

6、、无线数 据通信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品能够在无 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在网络里彼此进行“交流”,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 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下面重点介绍物联网的组成架构和关键技术。2.1组成架构物联网网络的组成架构包括:用户层、应用控制层、承载网络、接入层、应用采集控 制(末梢节点)层,其中承载网络由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用户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物联网应用的用户界面接口,包括如电脑、手机、客户端、传感器 等用户设备。应用控制层由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具有汇集、转换、分析数据的 功能,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实践的触发等

7、。承载网络是指通信网络,如互联网络、移动 通信网络等,完成物联网接入层与应用控制层之间的信息通信功能。承载网络结构主要有端 到端、环型网、树状网、交叉网等方式,联网方式可以简单分成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方式 主要包括光纤、互联网的数据线、语音通信线缆等,无线方式主要包括集群网、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 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标准)、McW ill(Multi-Carrier W 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等。末梢节点与接入层构成了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和控制。接入层

8、由接入网关和基站节点组成,末梢节点由 各种类型的采集和控制模块组成,接入层负责应用末梢节点信息的组网控制和信息汇集及向末梢节点下发信息的转发等功能。物联网网络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采集控制采集控制采集控制采集控制采集控制应用控制传感器用户2核心承载网络采集控制图1物联网网络组成示意图2.2关键技术国际电联报告提出物联网主要有四个关键性的应用技术:标识事物的R F I 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Sensortechnologies),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Smarttechnologies),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 RFID 2 。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

9、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一种 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标识(Tag):由芯片及耦合元 件组成,标识是具有唯一性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识别目标对象; 读写器(Rea der):读取 写入标识信息的设备;天线(Antenna):在标识和读写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 D技术主要研究:RFID反碰撞防冲突问题;RFID天线;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 安全与隐私3。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 ssSensor Network)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低 成本、微型化、低功耗

10、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传感器网络 节点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包括CPU 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及电源,可选的其他单元 包括定位系统、移动系统以及电源自供电系统等。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包括先进的测试技术 及网络化测控、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对传感 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传感器网络的安全3。智能技术是通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将物体“讲话”的内 容解析,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智能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人工智能、

11、 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智能信号处理等。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100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 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3。这7个学科主要归纳为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3大研究领域。3物联网在电力系统通信的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并结合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物联网主要的应用将集中在电 力系统应急通信、配网自动化、智能电网等方面,为电网智能化管理提供较好的技术手段。3.1应急通信应急通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无法确定指挥中心和事故地点,各类 需要接入点的随机性非常大。这往往需要抢修人员到达现

12、场后,检查现场情况,通过电话、 视频回传等手段及时向调度中心及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而物联网能使调度中心或 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对电网状态信息、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为调度中心的日常管 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当应急情况发生时,通过物联网能够准确定位事 故现场,清楚现场设备及部件、杆塔的损坏情况,以便及时调拨合适型号的设备到现场进 行更换。同时,结合光纤及无线通信技术提供电话及视频通信,现场人员能够提前做好抢修准备,接受在应急指挥中心的调度及指挥,更快的对事故进行抢修,提高事故处理能力。3.2配网通信配网相对于高压输变电网,特别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网络具有结构复杂、电压等

13、级 多、配电设备数量多、支线多、分布广、变动频繁等特点。根据配网自动化层次要求,整个 配网通信可分为通信子站、配网主站、区调分站分3层,如图2所示。区调远程控制调度数据区调分层站配电主站调度数据配网主层站线I通信子站厂1通信子站层J J光纤、无线配终终端图2配网通信层次划分通信子站层:指配网FTU、TTU、DTU等终端到通信子站层的通信,通信子站通常设 置在110kV或220V变电站。配网主站层:指上述通信子站与配电主站之间的通信层,根据电监会二次安全防护及相 关要求,该层数据承载在调度数据网中。区调分站层:该层主要是区调分站与配电主站的通信层面。该层数据量相对较大,承载 在调度数据网中。根据

14、配网通信的特点,目前配电网通信无法用单一的通信方式实现,而主要是采用光纤 通信、载波通信、租用无线公众网通信及无线宽带技术实现。无线公网GPRS/CDMA)与 载波通信的安全性稍差,光纤专网是作为主干覆盖到110kV变电站,由于配电网改动频繁, 在市区内光纤的施工难度较大,很难做到灵活的改动,而郊外光纤的施工成本太高,无线宽 带技术WiMAX、McWill可以作为配电网最后一段的补充,但是WiMAX技术也会受到天 气及多路径反射影响,而支持McWill的企业和系统丰富程度并不高,不利于推广使用。物联网能较好地解决配电终端、配电主站之间。3.3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一个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安全、可靠、

15、高效、灵活的现代化电网。在智能电网 中,各电压等级的电网协调发展,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 决策支持技术与电网有机融合,电网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能有效满足现代“低碳社会” 发展的新需要。智能网络构架图如图3所示。4。图3智能网络结构图物联网技术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较好的测量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实现远程抄表、 电网负荷节能控制、电网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事故准确定位跟踪、输电线路杆塔、线路监测 (覆冰监测、温度检测)等。例如电网底层的数据包括配电房的开关、电缆沟的信息,这些 信息目前无法用有效的通信方式采集,而如果通过物联网有效的联合,就可以实时地把各种 各样的底层信

16、息采集上来,使电网管理从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大大提高电网管理和应急 的效率。3. 4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物联网还可以应用到智能交通、工业监控、市政设施管理、远程医疗、环境治理、数字 家庭等涉及社会服务及管理的众多领域。3 . 5存在的问题目前物联网还仅仅是应用在物流领域,而且其技术体系尚未完善,除需要突破上述提到 的四大关键技术外,还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微型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做支撑。另外还 需要制定物联网的标准和规范,统一所有物品的编码,信息安全也是物联网技术中难点及重 大课题。4结论电力系统中的物联网,既可以作为输电通信基础网络的补充,加强输电通信网的可靠性, 也可以作为配电网络主要通信方式,弥补目前公网及无线通信网络无法实现的功能,同时能 作为抵御极端天气的电力应急通讯方案和通信抗灾体系的有效手段。物联网就其本身而言, 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目前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技术完备性不足、 产品成熟度低、成本偏高、规划管理、无线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