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鉴别诊断-华山医院王教授讲座_第1页
癫痫的鉴别诊断-华山医院王教授讲座_第2页
癫痫的鉴别诊断-华山医院王教授讲座_第3页
癫痫的鉴别诊断-华山医院王教授讲座_第4页
癫痫的鉴别诊断-华山医院王教授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癫痫的鉴别诊断1新理念1)癫痫的诊断 目击者提供的详细病史,辅以反复多次各种脑电检测结果2)发作类型或综合征诊断3)病因诊断:既往史、过去史、个人发育及出生时情况和家族况;辅以CT/MRI等4)癫痫灶的定位、癫痫的病程与预后分析5)是否存在癫痫相关的损害(QOL的评估): 记忆、性格、2常见的鉴别疾病晕厥癔病(惊恐发作等)短暂脑缺血发作复发性腹痛偏头痛发作性肌张力障碍3晕厥暈厥的定義由於腦部血流突然降低,而產生短暫失去知覺的現象。4常见因素1.心臟因素:心律不整、阻塞型或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肌炎、冠狀動脈病變等。 2.腦部因素:包括癲癇、腦部腫瘤、腦部外傷、腦部缺氧、偏頭痛等。 3

2、.精神因素:歇斯底里、換氣過度症候群。4.代謝因素:貧血、低血糖、低血鉀。 5.內分泌因素: 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疾病。 6.肺部因素:肺高壓、呼吸道發炎、氣喘。 7.藥物因素。 8.自主神經協調不平衡(血管迷走性)。 5晕厥1.首先必須先排除是否是心臟的因素,所以詳細的病史和仔細的身體檢查是最重要的。 2.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都是初步且有效的檢查項目。 3.電生理學檢查能夠正確偵測心律不整的機轉,而電燒灼術則可以有效且永久地治癒心律不整的毛病。 4.如果排除了心臟問題,應當再針對腦部、肺部、代謝、內分泌等問題做評估。 5.將以上的問題排除後,最常見的是自主神經協調不平衡所引起的血管迷走性暈

3、厥。 6血管迷走性暈厥憋氣性暈厥 情感性暈厥 環境因素:過熱或擁擠的環境 姿勢性低血壓 排尿性暈厥 咳嗽性暈厥 頸竇症候群 7晕厥兒童時期的暈厥大部分是血管迷走性暈厥。對於一個暈厥的患者,必須先找出是否是心臟、腦部、肺部、代謝或內分泌的問題,然後再針對不同的原因加以治療。 8晕厥產生的原因主要是 B-J 反射過強所導致 左心室受體反應過強 刺激血管運動中心與迷走神經 如此將會導致心跳緩慢與低血壓。 傾斜床檢查目前是診斷自主神經協調不平衡所造成的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標準檢查。 9晕厥傾斜床檢查 將病人固定在電動床上,將其搖起角度呈80度,持續監測血壓及心跳,同時並觀察是否有症狀產生,如果觀察30分鐘

4、後仍是陰性反應,則再加入交感神經刺激劑,視其有無反應發生。 10晕厥 教導病患及家長避免站立過久。 不要到擁擠悶熱的環境中。 改變姿勢時速度不要太快。 預防其他可能引起暈厥的情況。 適當的補充鹽份與水份。 使用藥物治療有時也是必要的。11颈动脉窦综合症 颈动脉窦综合症又称“颈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魏斯巴克综合症”。本综合症指突然发生眩晕、虚脱、耳鸣等临床征象的综合病症。本病发生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仅14 分钟,有时有神志丧失,可长达20分钟左右,很少发生惊厥。男性较多,大都50岁以上。12分型临床上主要有三型。(1)心脏抑制型: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2)血管抑制型:以血压低

5、为主。(3)脑型:以意识丧失为主。13颈动脉窦综合症高领昏厥症 穿着硬领衣物、在颈动脉窦区域刮脸、情绪剧变、头部移动诊断要点: 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14血管迷走性晕厥与颈动脉窦综合症的鉴别前者多见于年轻人,于立位或坐位容易发病,后者更常见于老年人,有颈动脉窦的加压诱发的发史, 如过紧的衣领。前者通过直立倾斜试验作诊断,后者通过颈动脉窦的按摩 15假性发作(Pseudoseizure,PS;Nonepileptic Seizure,NES)为精神学范畴,实际为人格转换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 环境危险因素:受虐待,有脑外伤史

6、主要表现心因性运动发作;小运动或颤抖发作;失张力发作,哭泣为其特征性表现 16假性发作假性发作 (NES,nonepileptic seizures ) 存在癫痫样发作的病人中,最后确定诊 断为癫痫的仅占44% 56%为NESs17 1 青年女性(不要忽视5年级上下的女学生) 2 病前心理的冲突或环境的变故(明确的诱因) 3 发作形式多样化(躯体功能障碍:痉孪、瘫痪;精神症状:情感爆发、意识 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 4 症状的扩展不符合神经生理机制 5 可有哭泣,具有暗示性,瞳孔反射保存,表情安详,拔开眼皮有抵抗 6 睡眠中不发作 7 SPECT/PET可能有异常假性发作

7、18发作性运动障碍19最初报道 20世纪60年代运动诱发的运动异常性疾病,当时称之为运动诱发性癫痫20随后人们认为其可能为新的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障碍称为发作性运动(Paroxysmal Dyskinesia),不完全符合癫痫总体特征:发作性、姿式性肌张力障碍,手足舞蹈样动作,投掷样动作等,具体形式多种多样。21近年来通过对其临床特征、基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出它是一种离子通道病()22PD的分类 PD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 PD也可按诱因、发作形式、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等临床特征分为:三种 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KD) 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NKD) 发作性过度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E

8、D)23PKD特征日本的报道:平均发病年龄8.8y 男女比4:1为突然运动诱发(惊吓、过度换气、持续运动),姿式性肌张力障碍、手足舞蹈样动作、投掷样动作持续时间数秒2分,不超过5分钟多为单侧,意识从不受累,有随年龄增加发作减少趋势对PHT或CBZ敏感24PKD特征国内黄远桂报道 30例PKD,其中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23例;7例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其中颅脑影像异常者5例,脑电有痫样放电者7例,脑体感诱发电位半数以上有定位侧半球改变。25一例PKD病人脑血流的动态研究 临床 特征: 2002年11月起病(12岁); 均于坐位突然站立后,双下肢无力,跌倒; 意识清楚; 持续1

9、0秒左右; 开始每周12次,每天45次; NS() EEG() MRI()曾诊断为失张力性癫痫、猝倒症26PKD27PKD28PKD诊断时(清醒和睡眠) 偶然停药 控制后一年 29PNKD发作不被突然的运动诱发但酒精、咖啡、茶、疲劳、精神压力和紧张可诱发也可安静时自发出现持续5分钟数小时发作频率每天13次到数月的间隔可表现为发作性双下肢麻木,有时可影响言语,但不影响意识。1/3对CNZ有效,偶有对CBZ有效。也避免诱发因素,减少发作。30一例PNKD介绍52岁 男性表现无明显诱因的发作性双下肢麻木,持续13小时,EEG(),意识清楚,用CBZ后可消失停用复发。31PED长时间运动诱发的发作性不

10、自主运动(不停走动或跑动),常影响下肢持续时间5分钟30分对AED治疗无反应。三种的区别:诱因不同、持续时间不同、治疗反应不同32可能机制症状性PD的证据:基底结病变SPECT特征:发作肢体的对侧的基底节或丘脑低灌注。33这一特征性疾病如何命名争论是PD、EP与ET无意义因为以上均时代性疾病名称均有局限性更恰当疾病名称 离子通道病或其它,有待时间和同行的认同。34周期性呕吐见于约2.5的学龄儿童,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不能用其他病因解释的强烈恶心和呕吐,发作间歇期症状完全消失。每次发作持续1小时至5天,每1小时内常有多次呕吐。许多幼儿的发作形式比较固定。 35腹型偏头痛有报道多达12的学龄儿童受此病困扰。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能用其他病因解释的腹痛,腹痛持续1至72小时,腹痛具有下列的全部特点:位于中线部位、脐周或难以定位;钝痛或难以描述性质的疼痛;程度中到重度。腹痛时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苍白等多种症状。36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反复发作的突发性眩晕,每阵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