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PPT)_第1页
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PPT)_第2页
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PPT)_第3页
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PPT)_第4页
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建设有限公司 二OO八年四月二十八日QC小组活动成果汇报一、工程概况二、QC小组概况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分析 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对比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目 录一、工程概况 市*大酒店(综合楼)工程是一家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高档宾馆,该工程建筑面积为47839平方米,框剪结构,地上二十四层,地下二层,建筑总高度98.8米。地下一层和一层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板内预埋300薄壁芯管,板厚度分别为450毫米和500毫米,施工面积为7850平方米。具有规模大且施工难

2、度高的特点,既是工程的施工难点,又是一大亮点,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激发广大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保证,在公司注册登记成立了QC小组。小组成员自愿参加,其中有技术人员,也有来自一线班组人员。二、QC小组概况制表:制表日期:2008年4月20日小组名称课题类型小组成立时间活动时间注册登记号课题登记号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组内职务小组内分工1男45工程师组 长技术指导2男33工程师副组长组织策划QC活动3男44助理工程师组 员质量检查4男49助理工程师组 员传达措施、保障实施5男41助理工程师组 员记录、统计6男45技 师组 员操作把关

3、小组获奖情况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是我国建筑结构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是建设部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它的工艺原理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中,采用埋芯成孔工艺,将薄壁芯管埋入混凝土板中,按一定方向排列,现场浇注成型,从而形成以密肋形式受力的现浇空心楼板。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为本次QC小组活动的课题。 三、选择课题1、概述合同要求根据合同要求和公司的创优计划,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钱江杯 “、争创“鲁班奖”。工程特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经验不足,工序复杂,规模大且施工难度高,施工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创优计划的实现。工艺需要随

4、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质量通病也日益凸出,必须掌握和积累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QC活动课题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2、选题理由 针对选定的课题,对温州*大厦、温州*大厦和温州*大厦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内模均采用空心薄壁芯管)的在建工程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并结合技术规程和有关资料对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归纳为5大类问题,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四、现状调查、分析温州*大厦现状调查表序号 检查项目检验指标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1薄壁芯管上浮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5018

5、2薄壁芯管位移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50123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区格板中允许偏差3/1000,且不大于15mm。5044薄壁芯管破损应防止薄壁芯管损坏,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封堵。5025其 它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楼板实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501调查人温州*大厦现状调查表序号 检查项目检验指标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1薄壁芯管上浮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70222薄壁芯管位移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70153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区格板中允许偏差3/1

6、000,且不大于15mm。7054薄壁芯管破损应防止薄壁芯管损坏,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封堵。7035其 它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楼板实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701调查人温州*大厦现状调查表序号 检查项目检验指标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1薄壁芯管上浮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40152薄壁芯管位移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40123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区格板中允许偏差3/1000,且不大于15mm。4044薄壁芯管破损应防止薄壁芯管损坏,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封堵。4015其 它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楼板实

7、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401调查人以上三个工程共检查800个点,其中合格684点,合格率为85.5%。序号项目不合格频数不分格频率(%)累计不合格频率(%)1薄壁芯管上浮5547.447.42薄壁芯管位移3933.681.03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1311.292.24薄壁芯管破损65.297.45其 它32.6100合计116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质量缺陷统计表根据质量问题调查表绘制出质量缺陷统计表、饼分图和排列图如下:从饼分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薄壁芯管上浮和薄壁芯管位移是影响混凝土空心楼盖质量的主要问题 .绘图: 绘图日期:2008年4月20日绘图: 绘图日期:2008年4月

8、20日排列图 102030405060708090100频数频率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从图中可以看出,薄壁芯管上浮和薄壁芯管位移是影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占不合格频数的81.0%。属于A类因素,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7.4%81.0%92.2%97.4%薄壁芯管上浮薄壁芯管位移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薄壁芯管破损其 它00% 目标值确定 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我们QC小组根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的要求确定了本次活动目标: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质量合格率控制在95%

9、以上。 有利条件 本QC小组成员均有一定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曾经创过温岭市*办公楼和温岭市*大楼等钱江杯工程,熟悉运用Q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能力较强。 现场班组承担过多个创杯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工艺操作水平。 本项目部有较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全体人员创优意识强,有较强的责任感,小组人员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既有施工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又有力求上进的年轻人,共同发扬企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掌握这项新技术,攻克这个难关充满斗志。 不利条件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我公司首次施工,施工经验不足。 制表: 制表日期:2008年4月20日可行性分析 综合上述条件,一致认为,将问题分类别进行指导及严控

10、,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可以克服不利因素,使目标得以完成。因此,目标是可行的。 针对上述造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问题,我们采用关联图方法,对各环节逐项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六、原因分析绘图: 日期:2008年4月20日 因果分析关联图薄壁管上浮薄壁管位移砼泵送入模冲击力大 振动棒直径过大薄壁芯管固定不合理交底不明确放线有偏差缺乏施工经验振捣方法不正确抗浮措施不合理安装有偏差培训不到位混凝土一次灌入量过大检查不到位测量仪器精度低测量人员水平低夜间施工光线不足没有制定奖罚措施施未进行拉线调整固定卡子尺寸不标准七、要因确认根据关联图,QC小组对13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讨论和确认:确认一、

11、测量仪器精度低经郑士云现场检验,测量仪器精度符合规范要求,且均在检定周期内。结论:非要因确认二、振动棒直径过大经任金芳现场调查,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头径为30mm,棒头直径均小于薄壁芯管安装间隙的1/2。结论:非要因确认三、砼泵送入模冲击力大经郑土云现场调查,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且不在同一处连续布料,避免堆积过高损坏芯管,芯管间隙及板底部混凝土均由人工用铁锹灌入,防止砼泵送入模时产生的冲击力过大使芯管上浮,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预埋芯管大于500mm,采用软管布料。结论:非要因确认四、薄壁芯管固定不合理 从温州*、温州*和温州*采用现

12、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内模均采用空心薄壁芯管)的在建工程调查得知,为防止薄壁芯管位移,仅用木楔在管间作临时定位,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震捣或布料未同步进行,造成平面位置窜动,是薄壁芯管产生位移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因确认五、夜间施工光线不足经陈灵地现场调查,施工现场配备8盏大功率聚光灯,另班组还配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灯,现场照明效果良好。结论:非要因确认六、钢筋固定卡子尺寸不标准经任金芳现场抽样检测,钢筋固定卡子制作尺寸偏差值均在充许范围内。名 称尺 寸充许偏差值抽查数量合格数量合格率钢筋固定卡子300mm5mm550个541个98.3%结论:非要因确认七、未进行拉线调整经陈灵地现场调查,工人在

13、进行薄壁芯管安装时,按照已弹好的芯管位置线,在每跨板两端设置两片抗浮钢筋网片,用电焊将抗浮钢筋网片固定在楼板板底钢筋网片上后开始挂线安装芯管,同时随时调整薄壁芯管安装位置偏差。结论:非要因确认八、没有制定奖罚措施经曹炳裕现场验证,项目部已制定健全的施工质量奖罚制度,对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目标清楚。结论:非要因确认九、混凝土一次灌入量过大经任金芳现场调查,浇筑混凝土时分层连续浇筑,保持混凝土沿空心楼盖全高逐层均匀上升。且工人经验丰富,较好地掌握了混凝土浇捣的施工工艺。结论:非要因确认十、抗浮措施不合理从温州*、温州*和温州*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内模均采用空心薄壁芯管)的在建工程调查得知,为

14、防止薄壁芯管上浮,仅采用底层板筋作为抗浮锚定,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很大的浮力,是造成薄壁芯管上浮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因确认十一、交底不明确通过翻阅会议记录得知,项目部已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前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技术交底会议,会议由张金荣住持,施工班组全体人员参加,交底记录内容详细,非常有针对性。结论:非要因确认十二、培训不到位项目部已聘请专家对工人进行了培训,工人操作技能明显提高,经顾建辉现场抽查10名工人,考核成绩如下:姓名性别年龄成绩姓名性别年龄成绩男3685郑立荣男3388男2882严晓兰女2281女3091张显华男2988男3780严胜德男4092男4593胡德明男3487结论:非要

15、因确认十三、测量人员水平低经陈灵地现场验证,测量人员均执证上岗,且有类似项目施工经验,责任心较强,较好的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结论:非要因结论:影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薄壁芯管上浮和薄壁芯管位移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薄壁芯管固定不合理抗浮措施不合理制表: 制表日期:2008年4月20日 对 策 表八、制定对策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QC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对策如下: 序号主要原因对 策what目标why措 施how地点where负责人who实施时间1薄壁芯管固定不合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薄壁芯管固定点的稳定性和位置的正确性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

16、m对固定方案进行重新策划,并现场操作、验证。施工现场2007/112008/12抗浮措施不合理使薄壁芯管与钢筋以及支模体系连接成整体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薄壁芯管整体不上浮对抗浮方案进行重新策划,并现场操作、验证。施工现场2007/112008/1在一个柱网楼板板底钢筋安装完毕后,按照设计图纸的布管方向及 间距铺设薄壁芯管,布管时拉线调直,确保薄壁芯管端头顺直。在 薄壁芯管铺设完成后用预先预制好的钢筋固定卡子将薄壁芯管固定, 同时用电焊将钢筋固定卡子点焊在楼板板底钢筋网片上。 钢筋固定卡子是单个薄壁芯管固定的关键,以保证纵横间距的正确 性,其形状为 “”形,钢筋固定卡子应安装在每一根薄壁

17、芯管距 端头1/4处,垂直于薄壁芯管布设,每根薄壁芯管两端各设一道。薄壁芯管应按设计尺寸进行安装,薄壁芯管间距、肋宽、板顶厚度 和板底厚度误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 九、对策实施实施一 薄壁管固定不合理焊接薄壁芯管钢筋固定卡子 挂线安装薄壁芯管 实施结果:在全部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全数检查,薄壁芯管安装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最大允许偏差为8mm。采用电钻在模板上沿支模架方向间距1米布置钻孔。最后用10#铅丝穿 过底模绑扎到支模架水平钢管上,且在四边及转角处加密。最后在上层板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用预制的6钢筋拉钩把上下层板 筋连接起来,加强抗浮作用。浇筑混凝土

18、时沿薄壁芯管纵轴方向单向推进,薄壁芯管间隙及底部混 凝土由人工用铁锹灌入,分层连续浇筑,保持混凝土沿空心楼盖全高 逐层均匀上升;且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专业测量员用水准仪跟踪测 量,防止砼泵送入模时产生的冲击力及灌入量过大使薄壁芯管上浮。九、对策实施实施二 抗浮措施不合理 实施结果:在全部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期间,经全数检查,该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薄壁芯管均未出现整体上浮。 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完成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QC小组根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对施工质量进行了现场验证,共检查了300个点,根据发生的缺陷频率数分析归纳成以下调查表和柱状图: 十、效

19、果对比目标效益效 果 调 查 表序号 检查项目检验指标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1薄壁芯管上浮抗浮技术措施合理,方法正确。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6042薄壁芯管位移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6023薄壁芯管整体顺直度区格板中允许偏差3/1000,且不大于15mm。6034薄壁芯管破损应防止薄壁芯管损坏,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或封堵。6015其 它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楼板实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601 制表: 日期:2008年4月20日制图:制图日期:2008年4月20日合格率100%活动后目标值活动前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10095908595%96.3%目标与效果对比图 85.5% 共检查300个点,合格点289个点,缺陷点11个,合格率达到96.3%.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本工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整体效果良好,设定目标实现。 经济效益根据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进行经济对比分析:钢筋固定卡子采用废钢筋制作,每吨可节约成本1950元: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