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_第1页
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平仄怎么区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什么是平仄简言之,平仄是就声调而论。汉字是单音节字,声调具有区别字义的作用。所以声调是汉语的自然属性,而不是哪个人的发明创造。最先从理论到实践发现并运用声调的是南朝的沈约,他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即所谓的“沈分法”)。平指的是平声,仄的本意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声。平仄是相对于古四声而定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是

2、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四声已大不相同。但是,今四声和古四声是一脉相承的:古平声分化成今四声的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古上声和古去声也大大致相当于今四声的上声和去声。古入声字消失了,只是在一些方言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那么,古入声字到哪里去了呢?分别转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四声里,叫“入派三声”(阴平、阳平通称为平声,再加上声去声,合计为三声)。这就会给今人识别平仄造成一定的困难。进一步探讨,由于汉字的读音是由三部分决定的,即声母、韵母、声调。因此,平仄不单指声调,还和声母、韵母有关系。除去声调外,韵母对区分平仄的影响要大于声母。因为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元音也叫母音;声母则完

3、全由辅音构成,辅音也叫子音,顾名思义,子音没有母音发音响亮清淅,辅音发音时声音受阻。还因为韵母处在音节中声母的后面,发音时大致以韵母的发音口型结束,声母只起到辅助发音作用。二,为何要讲平仄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在客观听觉和发音时个人感觉上,我们不难接受以下事实:1,有的字发音时口型圆,发音部位放松,声音舒缓可延长。而有的字发音时口型收拢,发音部位紧

4、张,发音短促急涩。(即声母韵母的不同搭配所造成)2,发音时还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具体说有平的、升的、降的、曲折的(即声调的不同调值)。平仄的区分正是建立在这种客观存在之上。经过对平仄合理安排的诗句,读起来缓急相间,高低起伏,长短结合,松紧交错,乐感自然而生。否则嘴巴老是张着合不上或撇着张不开,而喉舌紧张不得放松歇息,真可谓“苦不堪言”。或者声调直来直去,绕去绕来,缺少变化,实在是“味同嚼蜡”。有些诗读起来觉得拗口正是这个道理。下面是一首“拗口诗”的精典之作,试体验平仄失调、换气不顺的感觉:苦雨中寄鲁望唐皮日休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秋收吾无望,悲之

5、真徒然。三、律诗中平仄的运用我国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讲平仄、对仗为形式的格律诗。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叫“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与之相对应的格律诗,叫作“近体诗”。平仄是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平仄,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韵美。律诗一般由八句构成,每两句为一联。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首联、颈联又可称之为上联,颔联、尾联又可称之为下联。每一联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是“对句”。例如:出句对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庄

6、生晓梦迷蝴蝶,蜀帝春心托杜鹃。(颔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颈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律诗讲求“黏”、“对”。如果诗中的平仄格式不符合“黏”、“对”的规律,称之为“失黏”、“失对”,都是律诗的大忌。所谓“黏”,是指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以上面所举李商隐锦瑟为例,首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也是平声。颔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也是仄声。颈联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也是平声。这就是所谓的“黏”。所谓“对”,是指一联内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

7、反。以上举律诗为例:首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瑟”,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为平声;对句第二个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为平声;出句第二个字是“是”,为仄声。为何律诗制定“黏”、“对”规则时,落在每句的第二个字而不是其他字上?许多书里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看法,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朗读起来第二个字都比其他几个字容易引人注意。这是听觉上的自然感受,几乎没有道理可言。律诗的每一句,平仄句式都是固定的。其中五言律诗有两类四种:仄起甲1仄仄仄平平甲2仄仄平平仄平起乙1平平仄仄平乙2

8、平平平仄仄七言律诗也有两类四种:平起甲1平平仄仄仄平平甲2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乙1仄仄平平仄仄平乙2仄仄平平平仄仄律诗对用韵的平仄也有规定,即一般只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而古体诗则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按照律诗“黏”、“对”规则和入韵原则(平声韵入韵,仄声韵一般不入韵)的规定,把上面四种句型配合安排,就是律诗的平仄格律:,平起首句入韵。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首句不入韵

9、。五言。七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首句入韵。五言七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首句不入韵。五言七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以上为格律诗平仄句式固定后的四类八种搭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被一串串的平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