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径千分尺_第1页
二外径千分尺_第2页
二外径千分尺_第3页
二外径千分尺_第4页
二外径千分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 外径(wi jn)千分尺1.结构 固定(gdng)套筒,微分筒,固定(gdng)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共十三页2. 外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 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左端圆锥面上均匀的刻有50个格,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带动(didng)测微螺杆沿轴向移动一个螺距,即0.5mm,若微分筒转过一个格则带动(didng)测微螺杆轴向移动的距离为0.5mm/50=0.01mm.故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即读数精度为0.01mm。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筒的基线上面和下面均匀的刻有间距为1mm刻线,两排刻线之间的间距为0.5mm.共十三页3.读数方法 (1) 读整数 在

2、固定套筒上读出与微分筒相邻近的整数刻度值; (2) 读半毫米刻度 在所读出的整数刻度和微分筒之间若完全落出下面半毫米刻度值,则要读出此值; (3) 读不足(bz)半毫米的小数 用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筒的基准线对齐的刻线格数乘以千分尺的读数精度值(0.01mm); (4) 将以上三项相加,即为所测尺寸值。参看图7-19 注意:当测量面距工件被测面较远时,应转动微分筒以便快速接近被测面,当测量面将要接触被测面时,必须转动后面的棘轮,以便保持恒定的测量压力,从而得到准确的读数值。共十三页 1)读整数:先读出最靠近微分筒左端面固定套筒上的整数值10mm; 2)读半毫米小数: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套筒上整数值刻线

3、之间没露出半毫米刻度线,故半毫米数值为0; 3)读不足半毫米小数:此图固定套筒上25刻度线与固定套筒上基线对齐,其数值为25x0.01=0.25mm; 最后(zuhu),把上述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数值10mm+0mm+0.25mm=10.25mm。 图7-19a共十三页先读出微分筒左端面位于固定套筒上的刻线所表示的整数值10mm;再读出半毫米刻度数0.5mm(因半毫米刻度已露出);再读出微分筒圆锥面上与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对齐的那条刻线所表示的数值0.25mm,即为被测尺寸的小于半毫米的测量值。最后,把上述两个(lin )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数值(10.25mm)。 图7-19b共十

4、三页视频(shpn)学习外径(wi jn)千分尺的使用。共十三页读书(d sh)练习共十三页共十三页共十三页共十三页4.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工件的特点、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类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2)、测量前应将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工件的被测量面擦干净,外径千分尺将测 与测微螺杆端面并合校准零位,大规格的千分尺用标准棒(量块)校准检查。3)、测量时,被测工件与千分尺要对正,以保证测量位置准确。测 、测微螺杆端面与被测工件表面即将接触时,应旋转测力装置,听到 “吱吱”声即停,不能再旋转微分筒。4)、读数时,要正对刻线,看准对齐的刻线,正确读数;特别注意(zh y)观察固定

5、套管上中线之下的刻线位置,防止误读0.5mm。5)、严禁在工件的毛坯面、运动工件或温度较高的工件上进行测量,以防损伤千分尺的精度和影响测量精度。共十三页小结:本节讲述了外径千分尺的种类、结构、原理(yunl)、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作业:P16 题1、题3、题7.共十三页内容摘要二 外径千分尺。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筒的基线上面和下面均匀的刻有间距为1mm刻线,两排刻线之间的间距为0.5mm.。1)读整数:先读出最靠近微分筒左端面固定套筒上的整数值10mm。2)读半毫米小数: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套筒上整数值刻线之间没露出半毫米刻度线,故半毫米数值为0。3)读不足半毫米小数:此图固定套筒上25刻度线与固定套筒上基线对齐,其数值为25x0.01=0.25mm。先读出微分筒左端面位于固定套筒上的刻线所表示的整数值10mm。再读出微分筒圆锥面上与固定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