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工程-课件_第1页
供暖工程-课件_第2页
供暖工程-课件_第3页
供暖工程-课件_第4页
供暖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人:秦贵棉暖通空调(供热)中原工学院绪论本章主要内容1、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2、供暖工程的研究对象 3、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4、本课程简介及说明绪论专业概况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暖通专业,当时正式的专业名称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为了造就这个专业的师资队伍,高教部首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研究生,第一届研究生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青年教师, 还抽调了五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学习,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前苏联的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为模式,边学边干,在我国创办这个专业1952年我国高校设立了第一批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同济大学是在

2、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1955年以后哈工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开始分赴各地,从事暖通专业的创建工作,除一部分充实第一批四所院校的师资外,温强为、张福臻、王建修、陈在康分别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负责筹划创建新的暖通专业学科点,除了湖南大学直到1958年才正式成立外,其他三所院校均在1956年成立了暖通专业,这就是高校同行中常说的暖通专业老八校。东北工学院的建筑系调整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其暖通专业也随同调整。绪论绪论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进行了大

3、幅度削减,将原来的504种专业减少至249种。将与我们专业领域相关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合并,并改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对新专业名称下的专业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绪论各校在从99级开始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对原有的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和工业通风进行了整合,合并成“暖通空调”。考虑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内涵由原来“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的侧重于系统转向侧重于环境,而环境的创造和维持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在现阶段,这种方式无外乎是由“冷热源”、“冷热及工质输配”、“热湿交换”和“环境对策”

4、组成,所以主干课程中增加了“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自动化”课程,提出了许多选修课程。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学时数进行了大幅度削减。从2013年起,专业的名字又进行了调整,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绪论专业的业务范畴: 1、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2、供热、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安装;3、供热、通风、空调设备的制造;4、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目标:在最大限度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创造一个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主要是热湿环境)绪论我校该专业成立于1983年,是河南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199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5、现在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通过建设部的专业评估。2009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环实验中心是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再次通过专业评估绪论一、供热工程是干什么的(研究对象)利用热媒将热能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的技术。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温度低于300 350 )热能的工程技术 )供热工程包括3部分:热源+热媒输送系统+热用户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等等热媒:水、蒸汽、导热油热用户: 生产工艺热用户 生活用热热用户 空调、通风用热 室内采暖用热换句话: “供热工程”就是:室外供热网路+室内采暖系统绪论二、供暖工程是干什么的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

6、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供暖系统的分类1、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 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 热媒制备、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构造上都在一起的供暖系统称为局部供暖系统,如烟气供暖(火炉、火墙和火炕等),电热供暖和燃气供暖等。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者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 绪论绪论二、供暖工程是干什么的2、按热媒种类 分为热水供暖系统 和蒸汽供暖系统3、按供暖的方式 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三、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 设计规范不断完善,更新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绪论三、我国供热工程的

7、发展绪论三、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绪论三、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兴建高参数、大容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房改变了多年来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系统单一的系统模式,初步形成集中供热系统型式多样化的局面。我国城市民用的集中热水供热系统,绝大多数是由单一热源,按照质调节方式(即随室外温度变化,相应改变供水温度,但网路循环水量不改变的调节方式)供热,热水网路与供暖用户系统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近年来,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热水网路与供暖用户系统采用间接连接、环形热水网路和利用变速循环水泵的系统型式得到的应用促进了供热技术的发展。绪论绪论三、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 多种供暖系统形式的应用和新型散热设备的研制 一些新兴的供热管道的附件和设备得到推广应用,如波纹管补偿器、球形补偿器、蝶阀和手动调节阀等等,对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四、我国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采用绿色能源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绪论五、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课程主要章节第一篇 供暖工程(5章内容)第二篇 集中供热绪论六、本课程的一些说明简 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没有复杂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