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课件_第1页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课件_第2页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课件_第3页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课件_第4页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熊涛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作用线粒体的遗传、增殖和起源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 Klliker第一个发现线粒体, 并推测这种颗粒是由半透性的膜包被的。1898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1900年,Leonor Michaelis用染料Janus green对肝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逐步证明了线粒体具有Krebs循环、电子传递、氧化磷

2、酸化的作用,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线粒体(Mitochondria)模式图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大小与形状:直径一般在0.5-1.0m,形状多种多样, 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数量: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相差很大, 但在同一类型的细胞中数目相对稳定。分布: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存在方式:线粒体在细胞中并非都是单个存在的,有时可形成由几个线粒体构成的网络结构,有些线粒体具有分支,可以相互交错在一起。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通透性研究大多数的盐、糖、核苷和辅酶能够快速地进入

3、线粒体,但是它们在线粒体内的最终浓度通常要比溶液中的浓度低,说明线粒体中只有部分区域能够接收外部环境中的溶质。线粒体各组分的分离由于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比内膜高,利用这一性质,分离线粒体内膜、外膜及其他组分。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的化学组分主要是由蛋白质、脂类、水份等组成;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线粒体的脂类只占干重的2030%;线粒体内、外膜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内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值低(0.3:1) 外膜中的比值较高(接近1:1)线粒体各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蛋白分布 线粒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在能量转换过程中

4、分别起不同的作用。各部分功能的差异主要是化学组成的差异,特别是蛋白和酶分布的差异。功能由于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它们的功能各异标志酶外膜: 单胺氧化酶内膜: 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 腺苷酸激酶基质: 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内膜的主动运输系统线粒体对于大多数亲水物质的透性极低,所以它必须具备特殊的主动运输系统,完成下列运输作用:糖酵解产生的NADH必须进入电子传递链参与有氧氧化;线粒体产生的代谢物质如草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必须运输到细胞质中,它们分别是细胞质中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前体物质;线粒体产生的ATP必须进入到胞质溶胶,以便供给细胞反应所需的能量,同时,ATP水解形成的ADP和P

5、i又要被运入线粒体作为氧化磷酸化的底物。丙酮酸、脂肪酸、Pi等的运输线粒体对细胞内Ca2+的调节系统1是由膜动力势引起的Ca2+离子流向线粒体基质;系统2是通过与Na+离子的交换将Ca2+离子输出到胞质溶胶导向信号与线粒体蛋白定位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的。表7-3 细胞质中合成的某些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后转运与蛋白质寻靶(protein targeting)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 即先合成,后运输。由于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合成释放之后需要自己寻找目的地,因此又称为蛋白质寻靶。共翻译转运与蛋白质分

6、选(protein sorting)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导向序列与信号序列 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targeting signal),或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transit peptide),或导肽(leading peptide)。 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

7、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时,可将它们统称为信号序列或信号肽。九九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洛贝尔需要受体从接触点进入蛋白质要解折叠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肽酶需要分子伴侣的帮助线粒体转运肽(前导肽)的一般特性线粒体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有两层膜,所以由细胞质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必须穿过两层膜障碍。线粒体蛋白转运线粒体基质蛋白(mitochondrial matrix protein)转运线粒体基质蛋白是如何定位的?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转运线粒体膜间隙蛋白,如细胞色素c的定位

8、需要两个导向序列,位于N端最前面的为基质导向序列,其后还有第二个导向序列,即膜间隙导向序列,功能是将蛋白质定位于内膜或膜间隙,这类蛋白有两种转运定位方式。 保守性寻靶 非保守性寻靶 保守性寻靶(conservative targeting) 非保守性寻靶(nonconservative targeting)线粒体外膜和内膜蛋白的定位只需要一个引导肽,外膜和内膜蛋白穿膜,至于这些蛋白质如何结合在相应的膜上,则是靠引导肽后面的一段疏水的停止转运序列阻止了蛋白质进一步穿膜,从而被结合在线粒体的膜上。疏水的停止转运序列同外膜转运酶(Tom)结合,则成为外膜蛋白,若是与内膜转运酶(Tim)结合,则是内膜蛋白。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蛋白的转运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的酶类氧化酶:共同特征是氧化底物的同时将氧还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其作用是使过氧化氢还原成水。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使毒性物质失活对氧浓度的调节作用脂肪酸的氧化含氮物质的代谢线粒体的分布线粒体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部位,如肌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