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_第1页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_第2页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_第3页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_第4页
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调节高三一轮复习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认识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所示)。若在图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B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刺激a b -+a bA +-a b C +a b BABC(B) C 刺激未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的传导刺激局部电流膜电位变化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在细胞膜内

2、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动作电位发生的机理动作电位 :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所产生的外负内正的扩布性电位(负电)变化。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去极化过程反极化状态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K+通道行为Na+通道行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状态变化情况打开打开流向膜外关闭不扩散流向膜内内正外负流向膜外流向膜外关闭不扩散外正内负打开打开例1、(09上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C2.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例2、右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

4、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A例3、下图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1)用图甲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_点的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性发生变化,_离子大量流向膜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_段。A静息C通透钠内BC(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

5、,给予一定刺激。下图能正确表示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纵轴表示膜电位,横轴表示钠离子浓度的对数值)。D突触的三种类型刺激讲一讲请结合突触的结构,简要描述兴奋在突触的信号传递的过程? 经典突触的兴奋传递过程 A B C 静息电位-70mV + + + + + + + + + + 突触前过程 突触后电位 -60mV + + + + + + + + + + 突触后过程 D E F 突触后电位 -55mV + + + + + + + + + + 突触后过程 Ca2+ 静息电位-70mV + + + + + + + + + + 突触前过程 Ca2+ 静息电位-70mV + + + + + + +

6、 + + + 突触前过程 突触后电位 -55mV + + + + + + + + + + 突触后过程 动作电位110mV 有关神经递质归纳:供体传递受体作用去向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线粒体参与供能)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糖蛋白使后膜兴奋或抑制作用后被分解兴奋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轴突末梢释放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另一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混淆突触小体与突触:突触小体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知识拓展绝大多数麻醉药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耽搁

7、 神经调节的活动中经过的突触越多,所用时间越多,如:针刺后先缩手后感觉到疼。麻醉剂原理若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没有被酶破坏而失活,或没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会怎么样?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方向传导方式耗能的多少快慢双向单向少多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刺激强度到达一定强度才能引起动作电位思考:1、刺激b 点,电流计发生几次偏传,向何方偏转?2、刺激c点,电流计发生几次偏转,向何方偏转?有关突触间的电流表偏转问题请描述一下图中所示的反射活动,明确反射弧各部分。反射反射弧膝条反射的反射弧各部分?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8、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在脊髓内,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神经节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调节某一功能的神经元群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联系既无感觉也无效应既无感觉也无效应既无感觉也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疼痛逃避反射为什么只有当兴奋传至大脑才产生感觉呢?以青蛙的后肢活动的反射弧为例,假设下图中各结构都有生命活性;现提供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电位测量仪)。实验一: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实验二:验证兴奋在

9、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实验设计类型实验一: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方法步骤:电刺激b处,观察肌肉的反应,同时用电位计测量c处的电位有无变化预期结果: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实验结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实验二: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方法步骤:先刺激a处,测量c(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或观察肌肉的反应);再刺激c(b)处,测量a处的电位有无变化预期结果:刺激a处,c(b)处的电位有变化(或观察肌肉有收缩反应);再刺激c(b)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实验结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精题演习1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

10、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1)图乙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_。(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_。胞吐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图甲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

11、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第三步:_。第四步:_。实验结果:_。 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装置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09重庆卷)30(26分). 题30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

12、骨骼肌, (能活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不属于 不能 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收缩(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10北京卷)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答案

13、】C(10江苏卷)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b抻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D(10全国卷)32.(10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中,神经中枢位于中。(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所决定的。(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

14、,立即刺激A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皮肤 脊髓突触的结构能 不能 不能 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 跟踪训练3. (2008年全国卷) 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下图所示。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15、。请回答:(1)、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_(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_(填写标号)。(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_电流会对的神经纤维产生_作用,从而引起的神经纤维兴奋。(3)直接刺激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_。答案: (1)、 、 (2)局部 刺激例1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 B C DA联系图表聋哑人能理解同伴的“手语”,期中起关键作用的神经中枢是A.视皮层 B.韦尼克区 C.体觉区 D.运动区B 运动区(中央前回)精细复杂程度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 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对侧下肢面部刺激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引起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 运动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的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吗?请阅读资料分析。小结: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与功能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又相互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