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5月27日地方病培训ppt课件_第1页
XXXX年5月27日地方病培训ppt课件_第2页
XXXX年5月27日地方病培训ppt课件_第3页
XXXX年5月27日地方病培训ppt课件_第4页
XXXX年5月27日地方病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方病知识及相关任务临洮县疾控中心地病股甘肃省是我国地方病重病区省份之一。全省有多种地方病流行,主要包括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砷中毒等五种地方病。临洮县有二种地方病: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 。别外麻风病 、布鲁氏菌病 、寄生虫病 归地方病管理。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IDD) 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引起机体碘摄入量缺乏所致的一系列损害,这种损害就象一个“光谱带一样表现出纷繁不一的种种疾病方式,包括传统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以及其他在缺碘地域所出现的相当数量的单纯聋哑、胎儿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智力低下、神经精神发育不全或体格发育迟滞、不孕及亚临床型克汀

2、病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景象。碘缺乏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我国的,用海藻治疗瘿。公元前220-206年中明确指出该病是“水土病。用海藻和动物甲状腺治疗该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896年初次发现甲状腺聚碘功能,证明了碘与甲状腺肿的关系。 碘缺乏病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到19世纪人类终于认识了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的主要缘由。 中国概略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属于缺碘地域,只需一些点状区域,是适碘或高碘 中国有7.25亿人遭到较严重的缺碘要挟,占世界的 40% 左右,每年新添加的100万智残儿童中80%是由缺碘呵斥的 甘肃省概略甘肃省90的地域外环境缺

3、碘,受要挟人口达2200多万人。甘肃省有10的人口食用非碘盐学龄儿童平均智商93碘缺乏危害的特点*广泛性:受碘缺乏病危害的人群地广人多。 轻度地域受害人数占10-15%。*隐蔽性: 以损害高级思想为主,主要损害笼统思想、 逻辑推理和综合判别。 对普通的知觉、记忆影响不大,不易引起他人留意。人群分布碘缺乏病累及全人口,可以生在任何年龄。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碘缺乏的高危人群。在10岁前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别,从青春期开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又因地域患病率高低有所不同。碘缺乏,会影响机体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合成缺乏,可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而发生地

4、方性甲状腺肿,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长期世代居住在缺碘环境中,会影响到后代,呵斥人们普遍智力低下,使部分人成为痴、呆、傻的废人,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代肿、二代傻、三代断根芽,便是对碘缺乏病危害最为生动笼统的阐明。 人体碘缺乏的缘由自然环境碘缺乏 地球在第四纪冰河期(距今约1.8万年),大部分陆地被冰河覆盖。 以后,当冰河融化衰退时,随之把地壳表层富集腐殖质和碘元素等化学元素的成熟土壤冲刷带入海洋之中,以后陆地上的岩土又经过长期的淋溶、风化而成为缺碘的新土壤,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类长期处于缺碘环境中。 碘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元素,溶解度大,迁移性强,容易流失。由于地势的影响,山区

5、土壤中所含的碘容易随水和泥土大量地流失,特别是那些因乱砍乱伐、植被蒙受破坏的地域,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碘流失的情况也更加严重。 人体内的碘约80%90%来自食物,约10%20%来自饮水和空气。* 社会、经济、文化要素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穷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有着亲密的关系。由于各种缘由,山区往往比较贫穷,当地居民的营养情况比较差;食物单一,外来食物少,由于山区离海较远,群众难以经常吃到含碘丰富的海产品,这都促进了山区碘缺乏病的发生和流行。人体储碘才干缺乏正常成人机体含碘1520毫克,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内储存的碘约可供分泌甲状腺激素23个月。据估计,人体每天合成甲状腺激素大约需求

6、75微克碘。碘的供应量应为生理需求量的2倍,即150微克/日。 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建议,不同人群每天碘的摄入量如下:1岁以内:50微克26岁:90微克712岁:120微克12岁以上:150微克孕妇、乳母:200微克 地方性克汀病病人克汀病患者与正常人的比较碘缺乏病的预防*碘缺乏病病因明确,主要是环境缺碘,呵斥人体碘摄入缺乏。 *早期补碘,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发生。 *碘缺乏病预防重点儿童智力损害。 *预防的最关键时期胎儿构成个月到出生后岁。 *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岁婴幼儿是补碘的重点人群。预防的措施正确食用合格碘盐 *现阶段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是全民食用合格碘盐。 *经过新生儿TS

7、H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病人。 *科学运用碘盐。中国进程监测反响调整监测的任务方式,是为人群提供适宜碘营养的有效保证。1995-2005年的5次全国监测数据,延续地展现了我国USI进程、全国人群碘营养程度、碘缺乏危害的程度,提示我们及时地调整任务进度、修正目的、纠正偏向、完善方案。碘盐浓度 1994年 盐碘含量20mg/Kg 消费50mg/Kg 销售30mg/Kg 居民20mg/Kg 1996年 盐碘含量2060mg/Kg 2000年 盐碘含量3515mg/Kg 2050mg/Kg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根本概念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

8、疾病。主要是经过饮水、食物、空气等介质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中毒。是我国分布广泛、对人体安康危害严重的一种地方病。它不仅损害牙齿、骨骼等硬组织,而且损害全身其他各组织器官。轻者出现骨骼及关节疼痛、生硬,严重者出现功能妨碍,脊柱及四肢关节变形,乃至瘫痪,呵斥终生残废。氟与氟化物的生物学作用 氟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第类主族,是一切元素中负电性最强的卤族元素,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强的氧化剂,几乎与一切元素都能发生化学作用,生成各种化合物、络合物或络离子。 氟元素的化学性质决议了其化学、地理牵移才干极强,存在广泛,易被人体获得。氟中毒可以引起人体的哪些改动?轻度氟中毒可损

9、害牙齿引起氟斑牙,多以门牙为重,俗称大黄牙。重度氟中毒可呵斥骨骼、软组织、神经、肌肉、内分泌、肾脏损害,对骨骼的损伤可引起骨硬化,关节变形、疼痛,进而关节活动妨碍,肌肉萎缩、肢体麻木、僵直变形甚至瘫痪。神经损害主要是对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害,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截瘫和疼痛,对肌肉的损害可引起肌肉萎缩,对肾脏的损害引起肾功能减低。正常量的氟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氟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量的氟可以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和代谢,加强牙齿硬度,抑制口腔中的乳酸杆菌活性,防止龋齿的发生。天然水中的氟: 1.地面水氟:江河水0.010.30mg/L,干旱地域1.51.6mg/L,流经含氟高的岩石或矿

10、物地域的水氟高达3.04.0mg/L。海水含氟量0.031.35mg/L。2. 地下水氟:南方浅层地下水氟含量低0.5mg/L以下,北方干旱地域浅层地下水氟含量高。深层地下水隔水层水普通含氟量较低。泉水:20C以上温泉水含氟量普遍较高。我国热水泉含氟量最高可达20mg/L。三、地氟病的病区类型及分布一饮水型:浅层潜水高氟区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北、 华北平原,西北干旱盆地,及华东、中原、新、青、西的部分地域。深层高氟地下水:渤海湾一带,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富氟岩石和富氟矿床地域,全国散在分布。地热水和温泉高氟区,全国散在分布。什么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指居民长期饮用当地含氟量高的水水氟含量

11、大于1.0mg/L,超越国家生活饮用水规范,过量氟的摄入而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轻者牙齿蜕变损坏叫氟斑牙,重者可患氟骨症,长期腰腿疼痛,甚至骨质损害变形而致残。二燃煤型 70年代后确认,我国独有的病区类型,分布在14个省区、直辖市,重病区集中在云、贵、鄂西、湘西、陕西等地,由于运用含氟高的煤和无排烟道的土炉、灶,污染空气、粮食、蔬菜等主要食物,人群总摄氟量升高而致病。三饮茶型 1984年发现。主要分布在内蒙、西南、西北等地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人群。砖茶中含氟量较高2611175mg/kg,长期饮用引起慢性中毒。据对四川藏族人群调查,平均每人每天饮用砖茶30g,摄氟量在3.8910.18mg/人

12、.日。什么是饮茶型氟中毒?砖茶含氟量普通都超标,人们长期饮用砖茶所可引起氟中毒,叫饮茶型氟中毒,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影响氟中毒的发病要素摄氟量:摄氟量与缺损型氟斑牙和氟骨症呈直线正相关。饮水含氟量在1.53.0mg/L时,与氟斑牙患病率呈相关,饮水含氟量在4.0mg/L以上时,氟斑牙患病率接近100%。燃煤污染型病区人均日总摄氟量在4.0mg以上时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95%以上。营养条件:营养低下时发病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类有抗氟、促进氟的排泄作用。饮水中的化学成分及硬度:水的硬度高时,氟骨症的发病率降低。钙和镁可影响氟在肠道中吸收,促进氟的排出。抗氟元素的摄入:钙、镁、铝盐有阻止氟在肠道中吸收作

13、用。可使骨氟蓄积量下降20%,Zn、Se、Cu、Fe、Mo、Be提高机体抗氧化作用,有促氟排泄和加强酶的活性的作用。生活饮食习惯:与燃煤型、砖茶型氟中毒关系亲密,运用无排烟道的炉灶或敞烧污染空气和食物,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砖茶引起慢性氟中毒。个体差别:与个体生理、安康情况、免疫力等条件有关。氟斑牙及其诊断氟斑牙denta fluorosis是由于牙齿发育、矿化期间,机体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一种牙釉质钙化不良性损害,肉眼可见釉质失去正常的光泽和透明度,出现白垩、着色、凹陷缺损等不同程度的病变。氟斑牙在我国的流行历史长远,约有十多万年的历史,早在魏晋时代稽康著的“养生论中,就有“齿居晋而黄的记载。氟

14、斑牙影响美容,可使牙齿过早零落,影响咀嚼消化功能。氟斑牙是氟对发育中的牙齿损伤较为敏感的特异性目的,故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断定、划分及病区控制的重要目的,也是评价防治效果不可短少的目的。因此氟斑牙的正确诊断在地氟病的监测、防治过程中非常重要,正确诊断会给地氟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效果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信息。氟斑牙一旦构成永不消褪,最早出现于切齿,犬齿也易发生,其它牙齿均可受累。6.3 分类方法及诊断规范Dean氏分类法正常:釉质呈半透明乳白色,外表光滑,有光泽。可疑:釉质的半透明度有细微异常,极少的小白点,偶而出现1-2mm的白色斑点。下颌六龄齿的牙尖顶端有时可见云雾状白色,称“

15、雪帽。极轻:牙面上有纸白样细小条纹或不规那么分布的小的不透明区,主要见于牙齿的唇颊面,但最多不超越牙面的1/4。这一类经常包括双尖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尖呈白色不透明区,大约不超越1-2mm。牙齿无着色。 轻度:白垩色不透明区至少累及患牙牙面的一半,牙齿无光泽,牙体肥厚。有时在尖牙和双尖牙及磨牙的咀嚼磨损区可见薄的白色层已被磨掉,显显露正常牙釉质的浅蓝色颜色。上颌切牙有时可见模糊染色。中度:牙齿的一切釉质外表都受影响,但牙齿形状无变化,牙齿有明显的磨损,唇颊面普通有微小的窝状缺损。棕色着色经常是外形损害的特征,但却不是必有的特征。 重度:牙釉质严重发育不全以致于牙齿的正常形状均受破坏。这一类的主要诊

16、断指征是断续或交融的凹窝。牙面有广泛着色,其颜色可自棕色至接近黑色不等,牙齿常呈侵蚀样外观。Dean氏法对氟斑牙的最后诊断是以受损最重的两个或更多的牙齿为准。氟斑牙Dean氏法分度正常牙齿:牙面浅乳白色,外表光滑,有光泽。可疑:上中切齿唇面有白色薄雾状或条状白色横纹。极轻度:上中切齿唇面有条状白色斑纹,占牙面1/2以下。轻度:白色条纹或斑块,占牙面1/2以上,可出现浅棕色着色。中度:上中切齿或全口牙整个牙面出现白垩, 失去光泽,有明显着色。重度:全口牙面呈白垩,出现散在坑凹状,本质缺损或交融成片状缺损,有明显的着色。氟斑牙指数地域氟斑牙流行程度与饮水氟浓度和摄氟量有亲密关系,调查结果常用氟斑牙

17、指数和氟斑牙患病率来表示地域氟斑牙流行程度。 各型氟斑牙患病率 = 各型氟斑牙检出人数/被检人数100%氟斑牙指数的运用氟斑牙指数是定量反映一个地域氟斑牙流行强度的目的。指数为0.4以下时为阴性;0.4-0.6为边缘,是答应范围;0.6-1.0为细微流行;1.0-2.0为中等流行; 2.0-3.0为较显著流行;3.0以上为显著流行。 该目的运用于:对某一地氟病区氟斑牙流行强度的评价;改水、改灶降氟效果的评价;某一新的预防阻断措施的评价;环境氟卫生规范的制定;地氟病的监测等,但此目的只限于Dean分类法。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根据 氟骨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骨关节X线改动及实验室检

18、查综合断定。2.1 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高氟区,有饮高氟水,包括高氟茶或食用被氟污染的食物和具有氟污染的环境。 2.2 临床表现:有氟斑牙,也可无氟斑牙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者,伴有骨关节疼痛,肢体或躯干脊柱活动受限,功能妨碍或出现肢体变形者。 2.3 实验室资料:尿氟含量相对升高,并有其它生化目的改动者 3. 诊断规范GB 16396-1996 1度:X线有氟骨症征象,临床上却无关节活动妨碍或变形的氟骨症患者。 2度:骨关节疼痛、生硬、功能妨碍、变形,但能参与家务劳动的氟骨症患者。 3度:符合以下一条者: 3a度:出现颈部屈曲强直,和/或佝腰驼背,和/或脊柱侧弯等严重变形,丧失劳动力的氟症症患者; 3b度:地方性氟骨症继发非骨相损害者,如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不全等。 3c度:有神经或脊髓损害,但生活尚能自理的氟骨症患者。 3d度:瘫痪的氟骨症患者。 临床诊断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