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油墨的流变性与印刷适性.第一节 油墨的黏滞性一、油墨的黏度层与层之间的内摩擦力vy剪切流动图FUf12f21f12、f21液体的一对内摩擦力.油墨的黏度的含义:指油墨流动时的黏滞程度,它是表征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大小的量度。油墨的黏度主要取决于油墨的衔接料特性和颜料颗粒的大小、含量及其在衔接料中的分散形状。 黏度对印刷影响:粘度在印刷中至关重要,受本身构造、环境温度、作用力时间、剪切力及速度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如每小时2万印的轮转胶印油墨,其粘度应在1030Pas范围,假设粘度太小,在高速运转下会产生墨丝断裂构成“飞墨景象。一样印数下,纸张构造松软的油墨粘度应低一点,纸张构造
2、紧的要求油墨粘度高一点。否那么松软纸用高粘度油墨,将把纸粘坏,产生拉毛景象。粘度对流动性有影响,粘度高,流动性会差些,这主要取决于颜料粒子的外形与分散度。.二、粘度的几种表示方法牛顿粘度/动力粘度/粘性系数/绝对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条件粘度表观粘度微分粘度零切变粘度塑性粘度拉伸粘度剪切黏度.1、牛顿粘度对于牛顿流体,流动度vy剪切流动图FU2、运动粘度为流体的质量密度.3、相对粘度相对粘度为流体的绝对粘度与同条件下规范液体的绝对粘度之比。4、条件粘度 条件粘度是指一定量流体,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小孔中全部流出所需的时间,用秒表示。QPOD5、表观粘度在非牛顿流体中,流体的切变速率较高,关系
3、为非线性时所采用的粘度。.6、微分粘度在非牛顿流体曲线上某一点,其切线的斜率即为此点的微分粘度。POD.7、零切变粘度当切变速率很低时,假塑性流体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用 流变曲线的初始斜率来表示。OD.8、塑性粘度OD切应力超越屈服值才发生流动的景象为体系的塑性景象.9、拉伸粘度在拉伸流动中,拉应力与拉伸应变速率之比。拉伸流动.三、油墨的屈服值屈服值:使油墨产生变形所需求的最小的剪切应力。记为流体不产生变形流体产生变形F.第二节 各种流体及其流变曲线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流型流体塑性流体宾哈姆流体.一、流体的分类流体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流型流体塑性流体宾哈姆流体.二、液体的流动性质牛
4、顿流体: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都称为“牛顿流体,小分子液体与高分子的稀溶液属于此类。其特点:流动曲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粘度即是该直线的斜率,粘度不随剪切力和剪切速率的大小而改动,是一个常数。非牛顿流体:凡不符合牛顿流体的称为非牛顿流体,高分子的熔体与浓溶液均属此类。特点是:粘度随剪切力,剪切速率而变,不是常数。 流动曲线上与某一切变速率相对应的点与原点相连直线的斜率。 流变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称为该切变速率下的稠度c。.A0CBDED0三、各种流型的流变曲线-D关系曲线 A:牛顿型流动流体B:假塑性流动流体C:胀流型流动流体D:宾哈姆流动流体E:塑性流动 流体除A之外,B、C、D、E均为非牛顿
5、流体。通常,胶印油墨为宾哈姆流体,雕刻凹版油墨为胀流型流体。.指在任何小的外力作用下即能流动的流体,其流动的速度梯度D与所加的切应力的大小成正比。水、甘油为牛顿流体O剪切应力速度梯度照相凹版油墨等较稀的油墨1、牛顿流体:.2、假塑性流体当流体遭到一点外力的作用即可发生流动,但切变速率与切应力不成比例,切变速率添加的比例比切应力多。其表观粘度和微分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称剪切变稀流体。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假塑性流体的流变方程幂律流动为:流动指数流动系数其表观粘度为:.3、胀流型流体当流体遭到一点外力的作用即可发生流动,但切变速率添加的比例比切应力少。也称剪切变稠流体。其粘度随剪切应力的添加而
6、添加。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4、塑性流体当流体所加的外力大于它的屈服值后,流体才开场流动,且其切变速率添加得比切应力添加得快。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5、宾哈姆流体当流体所加的外力大于它的屈服值后,流体才开场流动,且其切变速率和切应力成正比。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理想的宾哈姆流动曲线.实践上的宾哈姆流体曲线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宾哈姆流体的塑性粘度宾哈姆流体的屈服值.第三节 油墨的触变性定义油墨的触变性对于印刷工艺的意义触变性产生的机理影响触变性的要素油墨流变曲线的滞后景象.一、定义流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网状构造被破坏粘度下降,除去外力时又恢复网状构造,粘度上升。这种随外力变化而引起构造变化的可逆过程,即凝胶
7、和溶胶互变的景象称为触变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流体称为触变流体。胶印油墨是典型的触变性流体。二、油墨的触变性对于印刷工艺的意义假设触变性太大,保送行程易产生塞流堵墨;在分配行程中,触变性有助于油墨的均匀化和转移传送;在转移行程中,触变性有助于网点明晰、结实。.三. 触变性产生的机理宾哈姆流体实际双电子层实际架子实际1、宾哈姆流体实际O剪切应力剪切速率胶印和铅印油墨.分子间的滑移.2、双电子层实际+-+-+-+-+-+-+-+-+.3、架子实际.四、影响触变性的要素针状和片状的颜料粒子比球状颜料粒子制成的油墨触变性大些;颜料粒子在油墨中所占的体积比越大,油墨的触变性也越大;颜料和衔接料之间润湿才干强
8、,油墨的触变性较小。胶质油稀释油.ADD0对应于同一个剪切速率,上行线的表观粘度要大于下行线的表观粘度,该景象为滞后景象。触变性流体的流变曲线五、油墨流变曲线的滞后景象.第四节 油墨的粘弹特性油墨的粘弹性模型油墨的粘着性和拉丝性及其测定油墨的流动性.一、油墨的粘弹性模型G即Maxwell模型.令松弛时间,与资料的粘滞性和弹性有关当时可视为应力完全松弛,模型内能全部消逝。粘弹性模型内能储存才干的大小.当应力以极短的时间施加于模型时,此时粘弹性模型绝大部分表现为弹性,Maxwell方程可近似为:如,在胶印墨丝拉断时当应力缓慢作用于粘弹性模型,应力作用时间足够长,主要表现为粘性变形,此时Maxwel
9、l方程近似为:如,在胶印油墨成丝的过程中.资料的松弛时间于所受的应力作用时间的关系与应力作用时间相比,松弛时间越长,资料的弹性越显著,力学行为越接近于固体;松弛时间越短,粘性越显著,力学行为越接近于液体;当资料的松弛时间一定时,应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弹性显著;应力作用时间越长,资料的粘性显著,越像液体。.拉丝粘着二、油墨的粘着性和拉丝性.1、粘着性粘性和拉丝性油墨墨膜在遭到动态拉伸作用力下所表现出来阻止墨膜破裂的才干为粘着性。油墨能构成丝状的才干为油墨的拉丝性。.2、粘着性对印刷的影响在传墨过程中,粘着性太小,不利于油墨向后传送;粘着性太大,易产生拉毛景象或者把前一层墨膜反粘下来;当油墨在承印物
10、固着时,粘着性太小,墨丝回弹无力,使网点增大铺展,边缘模糊,使印品图文不明晰;相反,那么网点边缘光滑结实,图像明晰。一些油墨的粘着性 Tack 单张纸胶印Tack值610;卷筒纸轮转胶印油墨Tack值36;雕刻凹版油墨Tack值1216;印书油墨Tack值4.56;.3、拉丝性对印刷的影响墨丝过短,油墨不能附着到墨辊上;墨丝过长,易产生飞墨。.三、油墨的流动性影响流动性的主要要素是油墨的粘性、屈服值和触变性。对较稀的油墨,用 流动度来表示流动性。对较稠的油墨,用屈服值、塑性粘度等来表示。流动性流平性下墨性1、流动性2、流平性油墨在容器内或在涂层上使墨膜外表流平的性能。较稠的油墨,其流平性欠佳,易使墨膜外表出现波纹或桔皮状较稀的油墨,其流平性较好。但流平性过大,易使墨膜外表出现流挂景象。.3、下墨性油墨在墨斗中不断向下传送的过程。下墨,屈服值低,粘度小下墨,屈服值高,粘度大不下墨,屈服值高,粘度小.4、触变性和屈服值与油墨流动的关系油墨的触变性大、屈服值大、粘度过小、丝头短等要素经常使胶、铅印油墨出现不下墨。触变性和屈服值两者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铜陵一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 挑战自我长沙职场新潮流奇葩面试题目的解读
- 知识题库-水泥行业安全知识考试题目(附答案)
- 全职业面试试题精 编:行业特点与题目设计精粹
- 省级示范幼儿园迎检汇报
- 学前教育评估指南解读
- 用电作业类隐患风险识别与排查
- 甘肃省武威市六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农村集体资源汇报
- 2022水环式机械真空泵选型计算手册
- 2024-2030全球商业电子垃圾回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会议活动风险管理研究-全面剖析
- 机械传动知识课件2
- 2025年度运输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酒店前台礼貌礼节培训
- 幸福心理学-(彭凯平)
- 2025年中邮保险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管理专家共识》 (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