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A3_第1页
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A3_第2页
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A3_第3页
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A3_第4页
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A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重庆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二OO五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委托方:四川竹凌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方:重庆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50386246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证书编号:311010SJ院长:赖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管总工:冯大成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员:彭涛工程师冯大成高级工程师应鹏城市规划师杨婧工程师冯小玲高级工程师任荣志高级工程师规划成果专用章:规划编制时间:二OO五年十二月工程师规划成果:一、图纸部分1、区位关系图2、综合现状图3、总平面图4、分区结构图5、道路及竖向规划图6、游览路径分析图7、

2、游览服务设施规划图8、综合管网规划图二、文字部分四川大竹东湖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1现状概况-2- HYPERLINK l bookmark6 2规划依据-3-3理念与目标-3- HYPERLINK l bookmark28 4环境容量与游人规模-7- HYPERLINK l bookmark30 5规划布局-8-6景点规划-11-7道路及竖向规划-20-.-22-建筑空间控制9综合管网规划-23-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8-11投资估算-29- - -1现状概况区位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东邻梁平、垫江,

3、南接邻水,西界广安、渠县,北连达县。东湖公园位于大竹县城东南方,距县城中心约两公里,现有面积约40.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22.7公顷,陆游面积18公顷。现状现状公园用地主要集中在西北边,靠近城市道路。地势南高北低,四周高,中间低。临湖环境较好,四周山体植物茂盛,以高大乔木为主。湖面宽阔,开敞,景观视线通透。现状分析与对策不足:服务设施老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景观设施过于简单,与整个山水环境不甚协调;植物过密,林下多阴,不利于使用;植物种类单调,没有特色。对策:对景观设施重构,满足环境要求考虑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的优化重组,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使用率;对植物分区进行调整,培植特色片区规划依据(1)公

4、园设计规范(2)相关控规资料(3)1/500地形图理念与目标31建构东湖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新原则-规划原则3.1.1、现实的整体性力求与环境的统一和谐。它是一种宽容和谦逊,以自然的环境为向导,体现自然的和谐。3.1.2、时空的连续性力求与环境的历史和未来联结。它抛开任何主义和流派的形式标签,深入与我们血水交融的文化追寻隐匿于环境造物中的本来面目。进而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文化深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属于我们的独具一格的人文精神!3.1.3、意识的民众性力求与环境的最广大的所有者沟通,并为之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为民众,以人为本,抑或为人民服务,将成为我们最大的荣幸。我们的环境是为人民而造,满足他们的

5、需求,才是我们最大的宽慰!重构东湖公园景观新理念规划理念城市以环境定胜负。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已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物质流和人才流的理想场所。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尚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东湖公园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旨在将她打造为川东地区旅游强县、重庆市后花园的标志性城市公园,挖掘巴人文化、英烈文化、大竹城市精神的同时赋予她更多的内涵。我们的景观设计方案延续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轴线序列组织,同时对关键景观

6、要素进行了深化设计。构思:应该凸显以下几个特征:1.巴人文化2.英雄文化3.竹文化4.大竹城市精神。3.2.2、确立:、风格定位:朴素、大方、简约,又富有现代感、强调大竹本土人文精神、凸显山水园林韵柔结合的特色。、文化特色:大竹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人文精神,努力将我们的文化世代相传。、手法:继承发扬巴蜀传统园林设计精髓,运用现代手法和材料表达,力求与自然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同时,景观设计学法则也普遍应用于传统风格园林设计上。我们在设计方案中运用了巴文化传统设计理念,采用大胆的现代化设计手法演绎巴文化传统设计精髓,成功打造东湖公园这一融合巴人文化、英烈

7、文化和竹文化及大竹城市精神为一体的城市开放公园。、材料选择:运用大竹当地材料,如竹、石材、木材等。强调材料的本土化、简朴化、直接感。用材料、材质本身的对话表现时代特色和抽象化了的传统文化精神。、植被选择:运用大竹本土树种、花卉、草种。在硬质景观区,如广场、大道等,多采用优质景观树木、花木、灌木,配合草坪、宿根花卉等,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并注意植物与景观小品、建筑搭配的立体效果。在山地、驳岸等自然景观区,应考虑植物的种群多样性,考虑落叶林、常绿林,乔木、亚乔木、果木、灌木、花灌木、草种、花卉、亲水植物的有机搭配。营造自然茂盛的山体、水滨植物景观。(6)、生态系统:通过对大竹本土植物和生态系统多样

8、性的研究,我们制定了指导方案,将这一大的景观系统建设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涵养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新构东湖公园景观目标规划目标“以人为本,构建生态和谐的城市开放公园”是我们规划的主要目标。简以言之,即四个“体现”:3.3.1、体现一种文化大竹是竹的故乡,通过竹文化-品竹、赏竹、论竹、知竹-借以体现城市的文脉延续。3.3.2、体现一种精神再造大竹城市精神,须以巴山脉、东湖韵、大竹魂为核心,集山、水、林于一身,体现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外扬内蓄的总体特征。东湖公园是大竹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她须体现一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挺拔刚正、虚心有节,于张扬中挺拔内在精神之城市品性!3.3.3、体现

9、一种气质以竹寓人,体现“清心而种,静心而赏,安贫乐道,志存高远”的大竹人的处事气质。3.3.4、体现一种氛围宁静、热闹、友善、阳光、亲切我们可以数出一大堆词语来形容我们公园的氛围,但这些还不够。我们希望她能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抑或自然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共存的氛围。总的来说,就是要安排好各类设施用地,确定合理的开发内容,组织好内部交通旅游线,处理好设施与景观环境,水面、空间的相互关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突出竹、水的“韵柔”特色,丰富人文内容,建立完善的服务接待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景观水平。最终将公园建设成为城、林相依,山、水相映,反映大竹的人文精神、城市新面貌和新气

10、象的标志性景观节点!环境容量与游人规模本景区规划用地81ha,属水面面积较大,陆游坡度较大的城市开敞公园,按公园设计规范(GJJ48-92)第3.1.2条规定,其游人容量按下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m按公园设计规范3.1.4条规定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1公顷,按每人60平方米计算,本景区环境容量为13500人。规划布局在公园的总体规划中,从城市设计的概念入手,协调公园与其周边环境的共融、交通组织的便利和空间尺度的适宜。公园采用“一脉两轴五区三十二景”的布局:一脉:公园里大面积的水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想象舞台,湖面作为城市滨水空间的

11、特殊因子,具有与其他城市空间有别的丰富内涵,城市滨水空间的文脉物化于实体界面层面,主要体现在这一区域城市肌理的组织以及一些特定的主题元素上。尊重城市的历史,传承我们滨水空间特有的肌理,理解与重新诠释人们在这个水系环境基础上建构的城市系统的结合方式,保持一种地域文化的个性,以水承脉。两轴:大竹的城市历史与人文精神,深深的根植于博大、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自奴隶社会殷周建城开始,“轴线”便在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的位臵。起初“轴线”是代表一种阶级等级的序列延伸,到了封建社会,“轴线”的作用更加的重要了:它不仅代表着一种阶层的延伸,同时还具有了封建礼制序列的精神。“轴线”这一古老而又强有力的序列组织手法,

12、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富有生命力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大竹城市文化的梳理,对历史的回顾,以城市的历史与人文精神立意,规划了两条轴线时空轴和人文轴。(1)时空轴规划以西端主入口广场中线向东方向的延伸线为时空轴。在这条时空轴上,我们以人文雕塑风格及现代元素的运用,以点线面方式展开布局。通过轴线上的三个节点来展示大竹历史演变。它是这样一个轴线序列:从城市道路进入古韵广场,她是一个大竹历史展示的序幕,代表着我们壮丽的过去,连接部分是以大竹的川东游击队为表达主题的浮雕墙,中间有音乐喷泉叠水,接下来是临水的音乐广场,她体现的是大竹繁荣昌盛的现在,站在广场上,遥望对面山顶上的湖之冠,体现一种豪情

13、壮志面对美好未来的决心!(2)人文轴以公园西人行入口道路为轴,弧线延伸至湖北岸公园次入口。这是一条以大竹城市精神为构思的虚轴,主要体现大竹人的精、气、神。以大竹的人文精神立意,在轴线节点上安排具有代表性的英雄文化、竹文化、知青文化等。五区:分区并非绝对,原则上应保持自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环境多样性。(1)阳光飞舞-入口休闲广场区,以大竹的人文历史为主题,通过舞动的音符,展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变,延续时空的进程。广场以轴线组织序列,在两侧,因为高差的不同考虑自然的布臵游步以及休闲、展览用的小型建构筑物。(2)青竹古韵-观竹品茗休闲娱乐区,以大竹的文化、城市精神为题,通过水系的流动、山地的

14、自然跌落,生动而细致的展现大竹的文化变迁。(3)绿水幽蓝水上观赏区。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块,构成中心水景区。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在这条链条上展开水景的分支。在公园内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和片区的独特个性。公园里湖面开阔,波光粼粼,湖岸曲折迂回,有众多港湾、半岛、山光水色,环境优美,宽阔的水域适宜游船的游览和自助游览,与水相亲,观两岸景色。4)水上乐园水上运动区在内湾平静水域开展水上运动及水上娱乐活动。以游泳、人造冲浪、水中滑梯等项目为主,使人们在与水的直接接触中,体验到自然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增加对大自然

15、的热爱。(5)绿野世界-环湖休闲观赏区。主要以植物、地势造景为主,其中融入具有大竹本土人文特质的竹阳八景。在西南方设计以楠竹、黄竹等为主的竹林区。以成片的竹类植物,体现竹的群聚效果。三十二景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根植于本土的文化,才能更加的提高公园的价值,才能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创造独特的城市魅力。在景点的设计上,即考虑现代元素的切入,不受时代的淘汰,也考虑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升华!我们将经典的“竹阳八景”也布局到我们的公园里,使公园的人文特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景点规划人行入口大门以雕塑群为我们的入口大门。雕塑分为三个大的主题:背景为浮雕墙,主题为竹,体现亘古不变的竹文化精神;中景为大竹英雄烈士

16、的纪念雕塑,以体现他们对大竹的献身和贡献;前景为图腾柱,以繁荣昌盛的城市现状为设计主题。整个雕塑群的背景为高大、茂盛的古树阵列。古韵广场它是以原住民木楣族为表达主题,在入口广场的设计上,考虑以巴子国为场景背景,配以图腾柱,图腾柱表达了我们能歌善舞的先辈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生存状态。设计中考虑了现有地形及高差,拓宽广场的使用面积,加强休闲、集会等功能的使用,满足市政广场和休闲广场的协调。在广场南北端,设臵有商业建筑,在音乐喷泉北端,打造了川东游击队:徐相印、许永培等的英雄事迹。依托南端的高地,布臵有观景建筑,可以鸟瞰整个广场。整个广场气势宏大,作为公园的入口景观,古韵广场是

17、一个入口,同时也是这条时空轴上的序幕。灵音广场也作休闲平台。是一个延伸出水面的亲水平台,离水面50公分左右,两旁是亲水性的梯步步入水中。广场以圆形为构图,舞台东面的水面上,布置有一个喷水柱,水柱高度在3040米间。于是,在山水之滨,水天之间勾勒出一条既自然又生动,似随意又有序的曲线。这一曲线与对岸的关系若即若离,张弛有致,恍如自开天辟地之初便已存在,象一条激情舞动的飘带划过水面,如一串饱含气韵的音符从湖中升腾竹乡书苑采用空间的分隔,以一种展示廊、四合院围合的形式,体现我们的革命前辈清政府的李铁,农民起义领袖及率兵出川抗日的范将军的英勇事迹,以及近现代大竹的书画名家的作品展示。此外,还有用于展示

18、大竹本土文化的雕塑群:以大竹的唢呐、鼓为主题,展示大竹地方风俗习惯。竹林苑因地制宜,考虑到竹乡书苑的高差,在其西端采用下沉式布臵。利用原有自来水取水口,形成流动的溪流。在这里,通过现状的高差,在切坡处设计瀑布,两旁布臵竹水车、休闲茶座等。景观构筑以竹为原料,以竹造景,全面展示竹的生长、采集、用途等,以达到知竹、懂竹、食竹、品竹、赏竹、论竹的目的。构思以竹的清秀与灵动,体现“林道清幽,竹影婆娑”的环境意境。趣水园保留现有水体和环境小品,对景观铺装和景观构筑物维护翻新。构思以水景为主,布臵一些可操作的水车、汲水井、变幻的溪水池等,表现水的趣味性,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儿童乐园以木台、沙地、攀爬架和错落

19、有致的地台营造多种形式的活动空间,呈现出儿童开心、活泼的想象天地。玩滑梯、嘻笑打闹,让孩子们在快乐和笑声中,留下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桃源居位于台地上,以桃李杏等树造景。布臵有少量的餐饮服务设施,给游人提供方便。建筑以川东建筑基调,加入现代元素,部分非承重墙采用玻璃,即满足视线的通透,也可以满足白天采光。建筑格调清新淡雅,体现地方特色。云雾茶庄紧邻童乐园,以原有建筑改造。重新启用这一建筑,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景观效果这里地势较高,南可观全湖,北可览林下溪流景观带;二是功能考虑这里离儿童游乐场不远,家长们在带完孩子后,可以在这里暂作休整,品茶聊天。峡川渡位于大坝以东,为游船码头。其旁布臵竹廊,以

20、做遮荫休息及游船服务用。使用木制平台,延伸至水面。此处背为山,面为水,水清林秀,似有“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之意境。流碑亭此处布臵具有川东特色的亭,切合整个功能区的景观要求,体现古韵悠悠的意境。九曲泉香水为泉、湾为曲,整治和重构现有泄洪水道,利用水面的曲折、逶迤,布臵溪水水景。其间布臵有流碑亭、石桌、石凳。在设计中考虑在此地段恢复水溪的湿地形态,以自然的石、岸、水生植物构成雅致怡人的环境,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三国故道以大竹县境内的三国古驿道为设计原型,设计这一故道。故道中有桥、栈道,也有沿山开凿的石道,真实的反映原古驿道。大观楼位于醉红坡的制高点。楼为七重结构,

21、高约三十米。这里即可以鸟瞰整个东湖,也可以远眺美丽的大竹城市。竹阳廊桥以川东名居的风格,设计具有大竹地方特色的廊桥。桥长约70米,以坡顶构筑为廊。联云梯清王琴游云雾山述道:“联云梯百级,腾路步空虚。呼吸通天近,烟霞隔世疏”。连接山顶彩云轩的梯道,设计在梯道两旁配以大竹地方文人的诗词歌赋,配以登山望云雾的彩云轩,体现大竹的地方文化。彩云轩位于山体最高处,为一竹轩,此处可以静默品茗,或听琴做诗,雅致怡然。东柳折桥以大竹地方特产醪糟为本源,旨在推陈出新,打造地方特长。折桥以竹创作。在内湾岸线,以柳树造景,同时,设臵钓鱼平台。灯塔屹立于观景平台以西的湖面,位于时空轴线上,在这里,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以

22、灯塔为指引,引导我们奔向美好的未来。凤山晚霞为观景平台,引自竹阳八景之一。平台以轴线对称方式布臵,与时空轴线一脉相承。以西正对公园入口广场,西望晚霞,别有一番景致。湖之冠是时空轴线上的终点,须体现一种未来,一种希望。以玻璃为外墙,以灯光为内在之精神,玻璃透亮,灯光柔衬。造型轻巧灵透,于时尚中折射未来,于时空中变幻莫测。云台烟雨引自竹阳八景,以曲线造型,中心为一圆形木质平台,这里即可以观望西霞,也可以作为游船的停靠点。次入口广场此处入口根据地形走势来定,中轴主道取名香堤,除了在主道两侧种植开香花行道树之外,主道两侧设计了水景墙、假石,让人在道路上有种漫步堤岸的感觉,此为“香堤”命名的由来。中间的

23、休闲亭,既可以作为小栖的场所,观看湖景,也为漫步沿湖路作好过渡。钓鱼台它的选址是有考究的,水流较缓,有鱼可钓;在形式上也结合公园次入口的构形,满足功能的同时,达到局部景观和整体设计相统一。竹溪偃月引自竹阳八景之一。通过船载的竹桥,连接自然形成的孤立的小岛,岛与岸之间似溪流存在,可在岛上观月。翠啼春晓紧靠水中咖啡厅的地方,根据特有的地形,设臵了休闲平台和水上植物,植物下端,是特殊的构筑物,精心设计却宛若天然,在休闲平台上,可以感受鸟儿的鸣叫,可以满足自己的亲水性,同样,后山的景观作为背景,舒适,安全,在闹与静中尽情感受大自然赋予的闲情逸致。清风竹影在西南边的山林中,通过竹类植物的种植,体现竹的群

24、聚效果。凤山西望引自竹阳八景之一。花卉园和水上乐园有相同的道理,把富有知识性的,有刺激感官作用的花卉园,放臵在公园的末端,可以满足整个游览的平衡性。虽然花卉不是特别的丰富,但是可以相继采用一定的措施,让市民及周边的小孩参与到这里的种植中来,留一块属于市民真正的空地,定期在花卉园举办知识性的竞赛,这样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每一次大众的参与,都将成为东湖公园的特色景观之一。水生动植物观赏区利用现有养鱼网,稍加改造,以自然的水生植物及鱼类形成田园景观。双溪雁尾利用进入东湖的两条水溪,以雁尾的形态命名。设计上以雁尾为设计元素,将其重构到环境中。在溪水交接的尽头,以鸟的轻盈形态为“头”的表达,站在高处俯瞰,

25、整个景点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西山积雪引自竹阳八景之一。以植物造景,种白色樱花树,每至春天,樱树开花,白色似雪,朝晚云霞,与雪共融。山下沿湖以张拉蓬为景观标志。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诠释经典景观。道路及竖向规划公园规划路网是在与大竹县东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合理衔接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量、保证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协调等因素,并与土地使用规划紧密结合后形成的。规划道路分为公园主干道、主要游览道和次要游览道等三个级别。公园主干道公园主干道是公园的道路系统骨架。通过它,可以满足消防、医疗急救等功能。规划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按4米车道规划。规划用地界限内总长度为3.21公里。公园主游道因为整个公园用地

26、范围内高差较大,本着生态保护与节约投资的原则,不可能将整个公园用主干道连接,那样也没有必要。因此,主游道就成为承载大量游客的最主要的交通性通道。规划宽度在2米至3.5米。整个主游道在公园里的长度为4.46公里。公园次游道公园次游道为主游道与主干道的疏散道和连接道。规划宽度在1.5至2米。长度为2.1公里。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在公园用地范围内规划有三个机动车停车场,总用地面积1.0公顷,其中主入口停年场位于广场南端,用地面积0.6公顷;北次入口停车场位于公园北部,用地面积0.2公顷。南次入口停车场位于园区东南部,用地面积0.2公顷。竖向规划规划原则(1)与总平面规划相结合。(2)规划道路与现状道路合

27、理衔接。(3)满足工程管线敷设及防洪排涝的要求。(5)与现状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在满足规范要求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达到建设方便、投资省、环境好的综合效益。7.5.2、技术指标公园主干道规划最大纵坡为8,最小纵坡为0.30。公园主游道(人行)规划最大纵坡为10,最小纵坡为0.30。公园次游道最大纵坡小于50建筑空间控制建筑高度控制公园内建筑高度宜控制在1-3层,个别起制高景观的建筑可以具体确定。所有建筑若有可能,应通过地形的变化与建筑围合关系,达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空间组合形态。建筑色彩与风格公园内建筑分为三类:新建建构筑、原有保留建筑和改造建筑。新建建构筑新建建构筑在这

28、里分为新建景观性建筑和新建功能性建筑。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起在环境中的功能和位臵,结合大竹本土精神,将建筑融入环境中。对青竹古韵区,其新建建筑应保留较浓郁的川东风格,延续人文特性;对于其他分区内建筑,可以采用现代的建筑形式,但须变化中有统一,现代而不乏传统符号的镶嵌。对保留建筑(东湖宾馆)不作太大变化。对于改造建筑,须注重改造的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结合。综合管网规划电力工程规划9.1.1、供电量预测用电负荷按其建筑面积综合用电指标35瓦/平方米预测,建筑面积16500m2,则总供电量为577KW。9.1.2、供电规划公园西北部电源由城市电网10KV线路取得。将原有变电所变压器容量扩建为2X31

29、5KVA。湖东岸分片区分别引自邻近低压线网,400/230V,三相四线,电缆穿塑料管埋地引入,埋设深度不小于0.7米。电源在引入到各配电箱时,将中性线作重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供电线路均为电缆穿塑料管暗埋于道路及绿地下,埋设深度不小于0.7米。配电箱臵于户外,选用防雨、防潮型,臵于混凝土基座上,基座高于地坪200。公园内电力线路原则上应埋地沿电缆沟敷设。在引入建筑物时,宜采用电力电缆穿塑料管埋地暗敷供电。园区内道路及庭院照明管线暗敷设,道路照明宜集中控制,并加时间自动控制方式。电信工程规划9.2.1、话机需求预测公园内所设直拨电话数量,按1部/300m2预测,建筑面积16500m2

30、,则需安装55部电话,考虑设置公用电话和预留部分余量,则整个公园按终装容量100部考虑。9.2.2、网络规划电信线路引自邻近通信线网,HPVV-100(2X0.5)。规划除了在各建筑内安装固定电话外,还需要设8-10部公用电话,方便游客。规划电信线路原则上沿道路埋地敷设至各服务点。电信通道管孔定为3孔,并延伸至每幢建筑物,使之形成较完整的电信网络。园区内不允许出现架空通信电缆或线路。各建筑物内通信设施应采用暗配线方式。园区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应纳入规划统一考虑,园区内不设CATV前端,仅设信号放大、分配系统,CATV同轴电缆线一律下地在通信管孔内敷设,在每条通信管孔内,均考虑一孔作为区域内CAT

31、V系统馈线的统一走廊并延伸至每一幢建筑。给水工程规划9.3.1、用水量计算A、生活用水量园区生活用水人数按13500人计,用水量标准按30升/人日计,生活用水量为Ql=405m3/日。B、浇洒道路广场用水量园区道路广场用地为57000m2,用水量标准为1.5升/m2-次,每日浇洒2次,则浇洒道路用水量为Q2=171m3/日。C、绿化用水量园区公共绿地328600m2,按每天只需浇洒10%的绿地,绿化用水量标准为1.5升/m2-次,每日浇洒1次,则绿化用水量为Q3=49m3/日。D、公共建筑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Q4暂按Q1的20%计,则Q4=81m3/日。E、不可预见用水量Q5,按以上各项之和的20%计,则Q5=141m3/日。F、园区总用水量为847m3/日。消防用水考虑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升/秒,消防延时2小时,则消防用水量为72m3。9.3.2、供水规划采用生活和消防同一管网。水源分东部和西部两片区分别引自邻近供水管网,保证整个公园用水需求。埋地给水干管选用给水塑料管,室外埋深不小于0.7米。整个公园形成枝状给水网络,沿道路暗敷设,并延伸至每一栋建筑。在每栋建筑内公共空间适当位臵,设臵必要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以预防火灾的发生。在湖东岸设两套消防取水口,供消防车紧急时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