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报告_第1页
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报告_第2页
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报告及市级课题开题报告材料汇编安庆市第二中学教研室二一四十一月 目 录一、省级课题中期成果报告1、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苏政方2、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研究 -何 凌3、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姚海云二、市级课题开题报告1、初中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宋红兵2、中学化学若干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和评价-张海涛3、议论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文本解读策略研究-袁良忠“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报告 安庆市第二中学 苏政方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 本课题于2013年6月申报批准被列为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于 2013年 11月由

2、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立项。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从开题到至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与课题的教师作中期报告,提请各位教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正在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提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

3、课以及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程资源,办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已作为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我们研究校本课程,就是对新课程计划的实施进行有益的探索,就是为了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要求。本课题研究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主题,对所在学校生物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课程理论及生物学科的特点,厘定了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评价标准等,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尝试。力求在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生物学科是一门最贴近人

4、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探究出一条新的路子。教育的目标是着眼于人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着眼于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发展首先是人的思想的发展,没有教师思想的发展,就没

5、有课程的发展。因而,活动课、选修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常规课程的编制的研究能力、整合能力,有利于教师利用专业技能真正成为教材、课程开发的主体和主角,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用活动课、选修课等课程形式,通过安排探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学方式,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的实施,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实施目标 1.课题研究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由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 高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开发的高中学段的课程,其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教材、课程评价等。 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为现代课程理论,具体为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课程设计

6、学、课程评价学等。 2.课题研究的实施目标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开发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高中生物学校本教材,构建体现主体性发展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课题研究的过程 1.开发校本课程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师生特点、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期间做了大量的深入实际的

7、调查研究,进行了部分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进行了调查的总结(学出了书面的调查报告),确定了我校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也就是说,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要与国家课程改革相适应,要以国家课程目标为依据。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主要体现的精神有:“强调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

8、。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如果说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和共性,那么,校本课程主要体现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终极目标。 校本课程结构 我们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设

9、置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生物学教育课程结构,其中的生物学校本课程分选修课、实验课和活动课三类,这三类课主要有以下一些具体内容: 选修课: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应对策略;高中生物复习策略;人体奥秘之血液循环系统;高中生营养与健康;高中生情感教育启蒙等。实验课:初中生物学实验;高中生物学必修本实验、选修本实验和课外活动方案。活动课:中学生物学竞赛辅导;高中生物学必修本实验、选修本实验和课外活动方案。我们确定校本课程内容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广博性原则。广博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获得广博

10、的信息、知识和应有的技能。 第二,相关性原则。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不是一味的无原则地要求广博,而是把广博建立在相关性基础上。在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注意与必修课程相关联,与学生现有的思想、知识、技能、基础状况相关联,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关联。 2.落实教师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任何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尤其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们有市教研室生物学教研员和生物学特级教师牵头,课题组成员中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星等多名优秀教师,其中高级教师5名,中级教师7名。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1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在每周四上午的生物学教研活动时,安排一定的时间为校本课程实施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是对课程的实施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保证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 3.编写教材 教材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有序、规范地进行的重要条件。我们需要编写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校本教材,这套教材应该是符合普通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符合普通高中有限的专业课时量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已编写出的安庆二中高中生物学校本教材(初稿)已汇编成册。 校本课程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前一段的工作和研究中学习了不少的课题研究的方

12、法,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后期的工作更加艰巨。我们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初稿)进行试验教学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争取按期结题。 省级课题“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研究”中期评估报告传 承创 新发 展安庆二中历史教研组 何凌 石爱华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和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实施空间。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13、”。教育改革的目标一是转变学习方式,二是培养综合学力,注重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随后安庆被教育部确定为我省唯一一个实验区,纳入到全国30个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中。2014年5月,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正式启动。这次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

14、实施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注重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合作水平,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成果。基于此,“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研究”恰逢其时,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目标,该项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开辟新的课程资源,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校的人文内涵,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这就是本课题立项的初衷。一年多以来,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学习、设计开发课程方案、实践研讨、检验评估等手段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传承、创新、发展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这个课题的认识。目

15、前已开发了多种校本教材,对两项校本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并撰写了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 一、课题简介(一)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安庆二中历史组为依托,以安庆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为基础,侧重研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和评价,重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按照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加强对传统课程资源以外的新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对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地开发和利用,加强对校本课程进行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研究和开发,形成具有安庆二中历史教学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以期进一步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设置的合理性、使用的规范性和评价

16、的可行性,为新课程在我校进一步深入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参数。(二)研究内容1操作层面研究(1)审视和规限“校本课程”这一核心概念,揭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及价值取向;(2)比较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使用和评价的基本观点,掌握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现状,调查安庆二中学生的课程兴趣,通过课题研究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和评价提供实践依据,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使用和评价的有效途径;(3)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校园文化特色、渗透时代精神,将安庆地方文化特色、历史学科特色与学生兴趣三者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安庆二中历史组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并不断完

17、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4)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中注重渗透安庆的乡土历史教育,积极开展历史情境剧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探讨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开发和合理使用;(5)利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平台,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6)在教材开发的多样化过程中,探索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评价中要更注重过程,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2评价层面研究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方法,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科学性评估,研究校本课程的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评估,探讨

18、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评估以及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评估。3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类型研究对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类型进行研究、实践和评估,探索出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类型,并探索各种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使用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探讨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研究校本课程的推行,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和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拓展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品质。二、研究思路:1.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专著,了解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和趋势;2秉承我校深厚人文文化底蕴,以特色项目学校的创建目标为指导,研究针对本校历史教学相关

19、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实施方式和评价手段,探索适合本校校情和学情的校本课程开发、使用及评价的体系;3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探索历史学科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中如何实现互补性和关联性; 4通过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探讨相关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检验研究假设,反思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三、研究方法:本课题组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2问卷调查法、调研法、观察法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四、研究过程及阶段性研究成果(一)立项开题阶段(2013年5月2014年1月)1.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讨论研究确立研究方向,成立课题组。2.确立课题名称,进行本课题的文

20、献综述及分析,填写省级课题立项申请书。 3.课题立项批复,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工作。4.深入调研本校学生学情,制定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二)实践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7月)1.立足本校校情学情,展开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石爱华老师改编了原有的校本教材皖江名人陈独秀将其优化为新的校本课程陈独秀探析;范亚东老师新编了拓展型校本课程教材二战历史。 2.编制学生问卷调查,组织实施校本课程 石爱华老师执教的陈独秀探析和范亚东老师执教的二战历史均于2014年3月开设,每项课程设8课时,实行导师制和跑班制。课题组成员针对两项校本课程的实施,均编写了相关的学前学后问卷

21、调查表。3.通过学前学后调研,进行校本课程评价 在深入细致分析学前学后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教师撰写自评报告和他评报告,形成相关论文,并根据学校教研室的拓展型课程问卷调查总结进行反思总结。其中石爱华、何凌老师撰写了论文本立道生 道在途中,徐海宏老师撰写了论文高中历史拓展课程开发中的“重”与“轻”,范亚东老师撰写了论文关于拓展型校本课程的授课反思4.加强师资培训,深化校本课程后续研究 为了深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研究,拓展教师视野,本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本研修,参与了各种类型的区域研讨活动。参与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我校历史组有

22、石爱华、李晶晶、何凌三位老师入选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专家库成员。她们参与了评价改革的培训研讨、评价工具的制定等项工作,这对我们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参与地方史的研究,促进地方课程校本化。为了促进国编教材、地方教材与校本课程更好的衔接,我们课题组加强了对安庆地方史的研究,石爱华老师撰写了论文安徽布政使司寄治江宁与安徽省会问题辨正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何凌老师是地方课程可爱的安庆系列教材的编委,参与了可爱的安庆系列教材的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及编写工作;何凌老师、李晶晶老师还应邀参与安庆电视台黄梅戏教育频道教育点点透栏目“安庆讲坛”专题节目的拍摄,

23、分别制作了吴楚分疆第一州 皖江明月照我还和刀光剑影 机震船鸣两期节目;李晶晶老师制作了微课近代工业在安庆;何凌老师执教了近代安庆经济的发展胡玉美的故事,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开发适合本校学情和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研究,如安庆二中申报的安庆市教育内涵项目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本课题组老师去年开设了两门拓展型校本课程陈独秀探析和二战历史,今年还将开设两门拓展型校本课程剧说历史和文物鉴赏小常识。积极参与地区交流,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了解兄弟学校校本课程开设实施的情况及其经验。我们课题组成员参与了石化一中、泰安二中等学校的校本课程示范课的研讨、与芜湖十

24、二中、上海真如中学、长征中学和宜川中学等校进行交流学习,了解兄弟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设的理念、类型及实施的力度,这对促进该项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积极开展拓展性培训,开拓老师视野,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开发。我们课题组成员到安徽省博物馆参观,与省博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了,了解安徽的地方史及其有关文物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水平。与皖江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不定期交流,参与有关安庆历史的研讨活动。(三)中期成果整理反思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1.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成果搜集整理工作,并汇编成册。2课题组成员进行反思总结前期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制定调整下阶段的研究计划。3. 撰写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25、。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和措施12014年10月2014年12月:总结以往研究的得失,结合本校校情和学情力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尤其是加强学科活动类校本课程和地方史类校本课程的建设。22015年1月2015年3月:完善高中历史系列校本教材,整理学生学习成果,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分析,形成相关论文。32015年3月2015年7月: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并汇编成册。六、阶段性总结反思我校自2006年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至今已有八年的历史了,在该项课题研究的引领下,老师们由被动的开发转向根据学生的需求主动设计校本课程。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老师们已不满足于只是

26、开发校本教材了,而是逐渐改变了课程观念,变成了校本课程的设计者、编写者和实施者,编教材是为了给学生用满足学生的多样性的需求,已成为课题组成员的共识。正是因为老师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详实、形式活泼,学生才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这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使我校课程结构趋于均衡合理,初步构建了“开放式、建构型”校本课程实施体系,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尊重和满足了学生的差异特点和多样化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有了更多的

27、课程选择权力,让学生在选择中发现潜藏的能力,寻求个性发展的机遇;通过知识延伸、观点碰撞以及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竞争中合作的意识,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每一门校本课程的编写和开发都经历了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教科书,教师的能动性主要体现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专业能力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有机会全面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意识明显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

28、与实施释放了教师的课程创造力,在成就了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自己,使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成为塑造名师和教坛新星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校一大批具有研究型素质的教师已脱颖而出,成为全市乃至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三)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之一,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奉献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渊博的知识、智巧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方式和学习的能力,以及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反思,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课题组正在探索形成一套符合历史学科特色的从课

29、程开发、操作实施到评价体系的科学系统的校本课程运行机制。这也为学校整体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实践参数和理论参考,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七、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一)在课题的研究及实施中,教师们要收集整理上交的材料较多,为此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如何协调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是今后应该关注的问题。(二)课程开发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够,大多数的校本课程仅限于高一学生,对高二高三文科生的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要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体系尚有一定的距离。(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不够,本次开设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大多是学科知识拓展类的校本课程,学科活动类校本课程和地方史类校本课程需要加紧开发。

30、然而学科活动类校本课程缺乏相关经费和制度的保障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四)校本课程评价的体制仍不够完善,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仍比较单一。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力图突破,探索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研究”之路虽漫长而艰辛,但我们正在努力尝试。或许我们的实践探索还有许多不够完美的地方未涉及到的领域,但我们坚信,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必将让师生们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在师与生的互动中,尽情探索历史学科的魅力,寻求历史的真谛。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姚海云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课题组老师: 大家好!自2013年5月申

31、报课题工作至今,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在市教研室专家的学术指导下;在课题组长梁学东老师的有效组织下;在课题成员同心协力的共同合作下,课题各项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推进,较圆满的完成了中期阶段预期效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分三个方面向各位专家、领导进行汇报。一、课题开展的历程回顾 1. 课题组的成立早在2013年3、4月, 课题负责人梁学东老师积极在外语组组织老师们课外学习了解国内外近年来课题研究的成果,并开始筹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组长特级教师梁学东、副组长刘江、成员:姚海云、金娟、李伟罡。2. 课题的选题课题组成员们通过研读了解国内课题研究的成果后,在2013年5月7日的

32、第一次课题组会议上共同讨论商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选题,最终一致推选校本课程的研究这个领域。3立项申请书的撰写与提交课题的选题一经确定后,在组长梁学东老师的指引下,课题组成员积极会下加强理论学习、进行本课题资料的查阅和科研资源的收集,认真着手撰写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课题组成员先后在2013年5月21日、28日、6月18日三次课题组会上就立项申请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谈论,相互学习。会下进行任务分担、责任明确,最终齐心协力于6月18日正式提交正式提交省级课题立项申请书。4课题的立项2013年11月份收到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我们申请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33、,被确定为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5. 课题开题报告的准备2013年12月31日的会议上,课题组组长梁学东老师强调现在省级课题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已经通过,当前主要任务是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确定开题报告应分为七部分。2014年1月2日的会议上,梁老师再次落实开题报告七个部分内容的准备工作。6.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2014年1月8号 ,在安庆二中逸夫楼三楼多功能厅举行英语、物理、生物、历史组课题开题报告会。会上, 梁学东老师对英语组省级课题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向安庆市教研室专家进行开题汇报。随后,市教研室杨盛楠主任对课题开题报告进行评价:所选课题内容很好,符合高中英语

34、教学要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题。课题而且有实质性的内容,具有可实践性。安庆二中在2012年承担和负责的省级重点教科研课题曾取得很大的成功,为此次课题有效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实施条件。这次课题组成员无论从年龄还是工作经验上来看都是合理的组合,整个队伍具备教研水平和教研素质的老师。安庆二中学校领导本身专业素养很好,也一贯非常支持教科研工作。同时,杨盛楠主任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也提出一些建议: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应该广泛和丰富。如:(1)英语口语的话题可涉及英语课堂用语,日常生活用语,同学之间交流英语。(2)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写作技巧培训,或学生常见写作分析。(3)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区别或有关跨文

35、化方面的内容。最后,希望本次外语组课堂的研发一定要记住一切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定要有实践的意义,一定要保证校本课程的传播和使用。会议的最后,安庆市教研室主任孙彦作了总结性的发言和有效的指导建议。省市的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其实就是对课题老师们的一次培训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更加明确了今后研究的方法和重点。7课题研究工作的步步深化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进行,课题小组在组长特级教师梁学东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和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做到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开课题组会议,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和协商,共同制定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步骤,确保课题的有序和深

36、入,确保正常的研究和商议。自开题至今,我们先后召开了十多次课题组会议。在组长的指导下,共同探讨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试验,如何整理素材等等。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和重点,选定实施研究实验的成员,确定实验成员的具体工作。平时,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做读书笔记,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新颖的理论依据。二课题实践研究的具体过程 1.立足本校校情学情,展开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问卷等多种形式调研高一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方向,做好适合学生能力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课题组老师查阅资料,收集优秀教学资源。刘江、汪丽老师合作共同编写了拓展

37、型课程教材英语电影赏析;金娟老师编写了英语趣味阅读。2.开设实验公开课,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刘江、汪丽老师执教的英语电影赏析和金娟老师执教的英语趣味阅读的两门拓展型课程均于2014年3月在高一年级开设,每项课程设8课时。两位老师先后组织开展实验公开课,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在实验课堂中的多种有效呈现形式,力图做到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个体参与。3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校本课程的客观有效评价 课题组老师针对两项校本课程的实施,均编写了相关的学前学后问卷调查表,统计资料和数据。此外,课程结束后,课题组老师以成绩测试或开展课堂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38、最后,并根据学校教研室的拓展性课程问卷调查总结进行反思总结。4总结反思,撰写实验论文课题组成员们分别就自己在本次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撰写实验论文。梁学东老师撰写论文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刘江老师撰写论文高中英语电影赏析课堂教学实施探析、李伟罡老师撰写论文借助校本课程,优化可持续英语学习力、金娟老师撰写论文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有感、姚海云老师撰写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报告。三、下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措施1加强师资培训,深化校本课程后续研究。为了促进课程课程开设的多样化,拓展教师视野,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地区交流,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2总结以往研究的得失,结合本校

39、校情和学情力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计划针对新高一年级学生研发三本拓展型课程教材。刘江老师编写英语会话、姚海云、金娟老师编写英语趣味阅读、孙瑶老师编写西方文化面面观。3仍以学生兴趣为前提,以问卷形式赋予学生选课的权利。再次在新高一年级开设拓展型课程,仍以公开课或讲座等形式继续更深入有效的探讨校本课程的实施模式和评估模式。4做好学生学习成果的整理和其他数据调研工作,并对其深入分析和总结,形成相关论文。5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并汇编成册。力争本课题的研究能在同一课题研究范围内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总之,课题研究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方法和科研能力,

40、多发表相关的案例、论文进行交流;学生还需要提高和扩大参与度,多组织一些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座谈,以便课题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因此,在今后的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的实施和推进。课题组每一个成员为最终圆满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更好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实践而服务、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服务。初中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安庆二中初中学生情况开题报告 宋红兵 刘玉清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 本课题于2014年5月申报批准被列为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于2014年 10月由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

41、式批准立项。经过近期一段时间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与课题的教师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教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决定因素很多,行为习惯却是必备的因素。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礼仪主要教育人们尊重、敬意、友好。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言语交谈、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这与我们倡导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相对应,也是我们课题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十二岁到十五岁正是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对学生实施规范性、

42、系统性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主动性差,被动性强;做事缺乏意志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随意性强。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又存在“五较”,即地位较“低”,内容较“空”,途径较“窄”,方法较“旧”,效果较“虚”。当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很严重,一是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首位”的思想没有真正落实,仍是“智育第一”,“升学第一”;二是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的特点,针对性不强,致使学生认为德育就是讲大道理,谈空理论,不能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逐渐形成了“德育空泛”的思维定势;三是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

43、而深刻的变化,外来文化和尤其媒体不正确宣传和引导对学生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行不一”现象。因此,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入手探讨和研究“知行不一”现象,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家庭和谐。我们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初中阶段是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易冲动、兴奋和神经过敏,社会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心中有他人、心

44、中有集体的思想观念;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养成勤劳俭朴的品德;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生活中要求学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能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习惯。思想品德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2、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

45、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安庆二中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重点做到:从不乱丢一纸一屑做起,从随手捡起一纸一屑做起,教育学生从点滴中爱护环境。从抓基本规范做起。抓好两操,尤其是早操,做到入场快、静、齐,做操时规范,回班不乱不散。3、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团体组织的作用。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

46、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5、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6、通过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分析未成年人的习惯养成。办好家长学校,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分阶段组织父母学习有关家庭教养方面的策略。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综合近年来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47、,可以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上。1、对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探讨。2、对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的探析。3、对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途径和方法的探讨。本课题试图从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突破:1、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2、重视对未成年人习惯养成教育的调查研究;3、努力构建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4、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行不一”现象,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做到;5、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育人不仅仅是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的责任,是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6、形成长效机制,让文明礼仪之风届届

48、相传,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四、课题组研究的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1、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2)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8月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现状的分析和调查。明确中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不一”的原因及矫正策略。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6年8月,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立具体文明习惯教育,选定突破口。探索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形成一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习惯养成教育

49、的方案。3、成果总结阶段:2016年9月2017年2月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上级领导及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五、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1、人员结构成立安庆二中文明礼仪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关于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课题参与人员的职责,既分工又合作,确保课题的正常开展。本课题小组人员结构分配合理,由校长带队,教研室、政教处、团委牵头,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学老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2、科研手段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强

50、化法、环境熏陶法、欣赏鼓励法、榜样示范法、观察法、班队活动、经验交流总结等。3、经费保障为保证研究顺利开展,学校将根据实际需要投入必要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有关理论书籍,研究人员差旅补助,阶段性论证费,结题评审鉴定费。六、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宋红兵 男 中学一级教师 安庆二中政教处副主任刘玉清 男 中学一级教师 安庆二中团委副书记课题组成员金全宁 男 中学高级教师 安庆二中副校长汪永林 男 中学高级教师 安庆二中教研室主任黄显华 男 中学高级教师 安庆二中年级组长、査向阳 男 中学一级教师 安庆二中年级组长贺 荣 女 中学一级教师 安庆二中班主任储 柔 女 中学二级教师 安庆二中心理学专职教师

51、中学化学若干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和评价开 题 报 告 张 海 涛 陈 静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你们好! 本课题于2014年5月向安庆市教研室教学科学规划部门提起申报,并与2014年10月由安庆市教学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立项。课题得到学校相关领导和化学教研组组内老师的大力支持,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谨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与课题的教师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老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本课题以安庆二中化学组为依托,以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重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按照我国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对中学化

52、学若干教学模式探究模式、导学案模式、翻转模式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重视对运用上述一系列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诊断与评价,以期初步了解不同教学模式在人教版中学化学课程中使用的利弊,侧重研究如何在化学课程改革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新课程理念在我校进一步深入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参数。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完成某项教学任务,实现某种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的相对稳定的“样式”。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未来人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由于

5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学”模式相当普遍,极大地阻碍了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还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由此不难看出,以应

54、试教育为目的的单一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化学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必然发展趋势。本课题希望通过一线化学教师对各类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灵活建构和运用适应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为推进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在课堂中实现,真正落实和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较高的素质,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中角色的变化,才能推动改革的发展。探究模式、导学案模式、翻转模式等都

55、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流行使用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近十几年来,各类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评价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无疑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盲从跟风,盲目使用,用而不评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化学学科特色、我市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结构,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尽可能归纳出各类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评价机制。在教学模式选用的探究与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教师多样化运用教学模式的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使化学课堂教学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更能实现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56、,这正是研讨各类教学模式的价值所在。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有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理念实施的具体措施。新课改理念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达成它的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某种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可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模型。它集中体现了设计、实施、调控、评价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教学方法论体系,是上承教育理念,下启教学实践的媒介和桥梁。最早对

57、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他们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和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正式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其学生的实践和发展逐渐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名称成为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以后杜威打着反传统的旗号,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来回摆动。5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58、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据乔伊斯和韦尔1980年的统计,教学模式有23种之多,其中我国提出的教学模式就有10多种。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3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

59、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开始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探究教学模式和导学案模式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电脑等多媒体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云课堂”下的翻转教学模式就是近两年来充分依赖高端教学条件的教学模式。我国基础教育的化学课程改革中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教学

60、模式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要考虑这些问题:1如何促使各类教学模式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中;2如何改变教师应试思想观念,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3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类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观察诊断方案,保障教学质量。本课题重在对探究模式、导学案模式、翻转模式等流行教学模式进行研讨,将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其优点和缺陷的认证。摸清各类教学模式的细节,探索不同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机理和效果,明确它们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化学教学模式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不仅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而且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对其在课堂教学中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