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_第1页
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_第2页
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_第3页
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_第4页
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宪法上公共利益”的界定一)摘要宪法上公共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由于其主体和内容的不确定性,需要对其作出解释。宪法上的公共利益”具有三个作用:作为 基本权利的界限,可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发生冲突、财产权对公共利 益的忍受”和牺牲”。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主要体现在征收(征用) 补偿条款中,但由于普通立法中公共利益”的缺乏明确性和其他制度使 然,导致实践中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和城市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缺失 和稀释”对此,宪法应当通过违宪审查和宪法委托的制度,使普通立 法中的公共利益嗔有合宪性和明确性。关键词公共利益,基本权利的界限,公共利益与基本权利的冲突,征 收(征用)补偿,违宪审查,宪法委托

2、现行宪法第20和22修正案中都出现了公共利益”,1进而规定,国家 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和公民的私有财产进 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与补偿。由此可见,我国宪法上的公共利益是专门 针对征收(征用)条款而言的。但是,从实际的立法来看,公共利益 在普通立法上使用极为广泛,而这一切都必须端赖于对宪法上公共利 益”的解释,同时,这一解释并不局限在土地、财产的征收(征用)领 域。从宪法条文本身来看,宪法中除了规定公共利益”外,还有一些词 语与公共利益”的形式或意思相近,比如宪法第51条中的国家的利 益”、社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第53条中的公共秩序”,第28 条中的社会秩序”、国家安全”、

3、社会治安等等,公共利益是否包含它们或者与其不同,都是我们在解释公共利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诚如学者所说,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最特别之处在于其不确定性,是为 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这种不确定性,可以表现在其利益内容的不 确定性及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2一、何为公共利益”从汉语的构词方式看,公共利益属于偏正结构,可以分解为公共”和利 益”两部分,其中公共是用来修饰利益”的。其实,公共生要是指 利益的受益对象”而利益才是真正的内容,所以,公共利益的不确 定性主要就表现在公共”的不确定性和利益”的不确定性。(一)公共公共是相对于个别而言的,根据辞源的解释,公共,谓公众共同 也。那么,如何确定公众的

4、范围,一般来说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根 据地域标准,这是由德国学者Leuthold在公共利益与行政法的公共 诉讼一文中提出的,即公益是一个相关空间内关系人数的大多数人 的利益,换言之,这个地域或空间就是以地区为划分,且多以国家之 (政治、行政)组织为单位。所以,地区内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足 以形成公益。至于在地区内,居于少数人之利益,则称之为个别利益。 3第二种是根据人数标准,是由德国学者Neumann提出的,他认为, 公益是一个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个不确定的多数受益人就是公共 的含义。换言之,以受益人之多寡的方法决定,只要大多数的不确定 数目的利益人存在,即属公益。4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

5、定的道理, 但是也分别存在缺陷。比如,Leutholc单纯以地域为划分,但是,很多 情况下,公众的范围并不限于地域范围内,比如一个职业共同体,其 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但是该共同体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公众存在。 Neumann的观点虽然是德国流行的通说,但是,以不确定的多数人来 定义不确定的公众本身,近乎同义反复,操作性意义不大。近年来,德国学者又发展出了新的判断标准,即以某圈子之人”作为公 众的相对概念,从反面间接的定义公众”。所谓某圈子之人是指由一 范围狭窄之团体(例如家庭、家族团体,或成员固定之组织、或某特 定机关之雇员等等之类),加以确定的隔离;或是以地方、职业、地位、 宗教信仰等要素作为

6、界限,而其成员之数目经常是少许的。由上述定 义可以看出某圈子之人有两个特征:第一,该圈子非对任何人皆开放, 具有隔离性;第二,该圈内成员在数量上是少许者。由此,从反面推 论,公共的判断应当至少具备两个标准:(1)非隔离性,即任何人在 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地进出该团体,无需有特别条件的限制,该团 体不封闭也不专为某些个人所保留,不具排他性;(2)即使某些团体, 基于地方、职业、宗教等因素,属于隔离性团体,但其成员数目可能 不在少数,也符合公共的概念。5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为公共的反面 说”反面说实际上综合了地域说和人数说,也就是说,定义公众, 首先要确定一个范围,当然,这个范围并不限于地域性质,也

7、可以是 职业的、身份的、宗教信仰的,甚至年龄的、性别的,关键是要将人 与人区分开,不能只笼统地讲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并非指静态的 无法区分,而是指在静态的环境下,其成员的流动性所导致的成员人 数的不固定性。其次,是这个范围内的成员构成大多数,这个标准可 以不要求同时具备上述的非隔离性,开放性的团体自然是大多数的, 如果是封闭性的团体,则要求必须构成大多数,才能算是公众”。所以, 在决定是否为公众的两个标准中,数量上达多数要比非隔离性更为 重要。6笔者认为,反面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无论是 公共”还是个别” 都是相对的概念,并非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因为作为个别的某圈子” 实际上是可大可小的,

8、这种圈子最小是一个单个的个人,然后逐渐地 向夕卜扩展,根据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同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许多 同心圆相互交错的图像。因此,对一个圈子来说,相对于圈子内的少 数人,圈子内的多数人就是公共的”,而相对于外层的一个更大的圈子 而言,这个圈子又可能构成少数,成为个别的”,比如,对一个街道来 说,这个街道上大多数居民的利益相对于某个居民的利益就是公益, 但是,如果把这个利益与该街道所处的城市中大多数人的利益相比, 该街道的利益又成为私益。所以,公共与个别就是在如此层层相套的 环境中相对存在,当然,这个圈子在理论上并非无限大的,从法律的 角度来看,以一个国家为限,虽然在国家之外还存在所谓全人类

9、的利 益”,但是,这已经不是一国的国内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了。(二)利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利益表现为某个特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客体对 主体具有意义,并且为主体自己或者其他评价者直接认为、合理地假 定或者承认对有关主体的存在有价值(有用、必要、值得追求)。7由 此可以看出,利益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客观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所认为的利益的最大特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真实存在的, 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主体性。西方学者比较 强调这一点,比如,耶林内克就认为,利益是一种离不开主体对客体 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的价值形成,是被主体所获得或肯定的积极的 价值。如此,利益即和主体的价值(感

10、觉)产生密切的关联。价值的 被认为有无存在,可直接形成利益的感觉,这一切,又必须系乎利益 者(即主体)之有无兴趣的感觉。8第三,社会性或者叫做环境性。即 客体对主体的有意义,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为当时的社会客观事实 所左右,过去有意义,并不代表现在也一定有意义,现在没有意义, 也不代表着将来就一定没有意义。因此,利益的判定往往必须根据个 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无法一以贯之而予以测定,是弹性的、浮动的 受到一些判断利益的要素所决定。利益是否具有客观性,一直是马克 思主义学者与西方学者争论的焦点,从西方学者对利益的主体性和社 会性的分析可见,他们大多认为利益是主观的,是难以确定的。对此, 笔者无意也

11、无能加以讨论,只是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两种观点 都有一定正确的质素。首先,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必须是真实存在的, 客体对主体没有意义,而主体误认为存在意义,那是利益不存在的表 现,法律应当对此予以否定。其次,当然,即使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真实存在,主体也有可能因为认识能力的缺陷或遐疵而没有认识到,甚 至认为没有意义,法律应当分别情况,或者将利益向主体予以揭示, 或者尊重主体的意思自治,不予理睬。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当主体 之间均对同一客体主张利益,或者主张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法律应当 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作用,居中评判双方的利益的客观性。所以,对法 律而言,利益的主体性和客观性都是有意义”的,从而,一

12、些德国学者 在法律上区分不同的利益现象就显得特别重要。Neumann将利益分为 主观的利益和客观的利益,主观的利益是团体内各个成员之直接的利 益,而客观的利益则相反,不再是存在成员的利益,而是超乎个人利 益所具有之重大意义的事务、目的及目标。质言之,利益可有个人直 接享有和其他目的所享有两种。9沃尔夫也将利益分为主观的事实性利 益,即特定主体与特定客体之间的实在关联性。这种利益的程度、范 围以及有关主体的评价取决于主体,特别是主体的要求、活动范围和 判断能力,和客观确定的现实利益,其存在和价值大小与主观的事实 性利益的存在和大小没有关系,在这里,(物质或者精神)客体并非(像 主观利益那样)取决

13、于特定的事实,而是取决于被规定的权利、目的 和目标,以及以此为根据作出的正确判断。10实际上,这两种分类照 顾到了利益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其中,所谓主观的利益,就是主体本 身所感受到的或所认为存在的利益,11是强调利益的主体性;所谓客 观的利益,是指主体本身可能没有感受到或认为不存在,但实际上存 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利益,是强调利益的客观性。这种分类预示了主 体对利益认识的不完整性和对利益进行法律评价的必要性。(三)公共利益通过对公共”和利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利益是相对于共同 体内的少数人而言的,客体对共同体内的大多数人的主客观统一的意 义。共同体的规模大到整个国家、社会,小到某一个集体

14、。笔者在这 里所采用的定义方法比较倾向于一种实证的态度,这与一些人所提倡 的将公共利益价值化的定义是不同的。事实上,笔者认为,确定一个 在价值上优先的公共利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由于价 值本身的争议性,反而增加了确定什么是公共利益”的困难。反倒不如 将公共利益视为一个实证化的概念,即只要符合为共同体中的大多数 人有益即确定为公共利益,至于这种公共利益是否具有价值上的优越 性,则只有通过具体的价值衡量才能得出结论。可以说,如何克服从 价值化的取向来定义公共利益是当代学者所要面临的难题。公共利益的另一个难题在于谁来主张公共利益。根据公共选择的理论 可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的算计者,

15、因此,对于能够个人带来 好处的利益是乐于去主张的,甚至是据理力争*但是,对于个人之外 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与个人无关,甚至有害于个人,基于成本利 害的算计,不仅不会主张,甚至会反对。即使个人也可能从中受惠, 同样基于成本的算计,个人会产生搭便车”的思想,等着其他的受益人 去主张。因此,对于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容易出现主张者的缺位的 问题,鉴于此,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来代表大多数人来主张公共利益。这种组织最常见的就是国家机关、国有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的公益 组织等等。12所以,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并不缺少主张者,但是,这里又存在一 个新的问题,主张者作为共同体中大多数人的代表,其对公共利益的 认

16、识是否可能与大多数人的认识偏离,或者说,主张者可能没有尽到 代表大多数人的义务。现代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法律 将一些普遍性的公共利益确定下来,作为对主张者的诫条”从而保证 主张者主张义务的履行。因此,在完全信赖主张者的情况下,可以认 为主张者所主张的公共利益是对共同体中的大多数人有意义的,甚至 这种意义是共同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定认识到的。于是,与主观的利 益和客观的利益的分类相仿,也就出现了主观的公共利益和客观的公 共利益的划分。如德国学者Neumann将公益分为主观的公益,此种公 益是基于文化关系之下,一个不确定之多数(成员)所涉及的利益。 另一个是客观的公益,这种公益,是基于国

17、家、社会所需要的重要之 目的及目标,因此,这种客观公益率多以信赖国家机关或地方自治团 体之方式,籍着彼等机构,以合乎目的性考虑(即本于职权,斟酌事 务情况而行为)即可达成公益之需求。13沃尔夫也认为,事实性的公 共利益是指(国家)主体的事实性利益,有时以决议或者公众意见的 形式直接表达出来,但通常由共同体的机构公职人员阐明。客观的公 共利益是指经正确认识的共同体利益,例如和平的社会秩序的维护, 人类尊严和名誉的保护,占有权、财产权和从事法律行为的权利教 育和文化、经济和环境的条件和促进,建立和维护与各自具体情况相 应的实体法律状态等。这种公共利益是作为法律发现和立法行为基础 的抽象原则。14由

18、于公共利益的主张者的缺位以及主张者的不保险性,由法律来确认 或者形成客观的公共利益成为法治社会的普遍做法。这一方面在于法 律的程序性,保证了公共利益的客观性。即民主的立法过程,使得多 数人的利益得以表现,另一方面,法律的明确性,也使得公共利益的 主张者,可以籍此来积极的主张公益,促进公益的实现。因此,以严 格采法实证主义的凯尔森学派,甚至直接认为,将国家目的予以法制 化,才完成承认其为公益的过程。而所谓公益必须获得国家承认之后, 方有公益之价值。15凯尔森曾谓,整个法制度不过是公益之明文规定。 16所以,现在所谓的公共利益,往往就是指实定法上的公共利益。当 然,由于立法者所代表的共同体的不同,

19、实定法上的公共利益是由不 同层级的立法来完成的。比如表述行政区域利益的地方立法,表述地 区自治团体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立 法,表述职业、性别、年龄、身体、身份团体利益的特殊人群立法等 等,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的往往由宪法和立法机关的法律来表述。二、公共利益与我国宪法上近似概念的辨析我国宪法中除了公共利益的表述外,还有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 集体的利益、公共秩序、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表述。这 些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一)公共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国家作为最大的共同体,具有绝对的公共性。因此,有的学者将国家 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17对此,笔者认

20、为,国家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 下位概念,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从最一般、最抽象的意义来说,所谓 国家利益,就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18所以,国家利益往 往侧重于国家的政治利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据马克思主义 的观点,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否与公共利益一致,与国家内部统治阶级 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而定,在少数人作为统治阶级的情况下,统 治阶级的利益并不全是公共利益,而只是统治阶级的私益”但由于统 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因此,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 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19在多数人充当统治阶级的 情况下,显然,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更具有切合性。但无论如何,国 家利益与

21、公共利益并不能划等号,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 外交利益、军事利益以及意识形态利益等等,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 统治为目的。(二)公共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更加容易混淆,这不仅因为社会同样是最大的共 同体,而且在我国的普通立法上,往往将社会与公共利益放在一起使 用。如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 第7条、外资企业法第4条、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等等都有相同的用法。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 益在本质上并无区别。20对此,笔者认为,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一样, 都是公共利益的下

22、位概念。同时,对社会利益必须与国家利益对比来 理解。我们知道,社会和国家无论从地域范围,还是从人数来讲,都 是最大的共同体。两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在马克 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经历了一个从融合到分离 的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的中世纪社会中,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是重合 的。市民社会淹没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中,它们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 限,国家从市民社会夺走了全部的权力,政治权力主宰一切,整个社 会生活高度政治化。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融合状态的结束是在资本 主义时代完成的,导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 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私人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

23、活 动摆脱政府家长式的干预,实行自由放任”成为在政治领域之外的纯 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财产关系乃至整个经济生活日益摆脱政治国家的 直接控制的目的,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获得更充分的发展。随 着社会分裂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领域,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就 分别成为社会两大利益体系即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市民社会 是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政治国家则是公共利益关系的总和。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作为社会中独立存在的个人就在社会担当了双重角 色,他既是市民社会的成员,又是政治国家的成员。21当然,马克思 并不意味着国家就真正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是国家可以将各种利益 上升到公共利益”的层次,市民社会是

24、私人利益的代表,也不是说市民 社会的利益就是个别”的,而是说组成市民社会的是抛却了政治身份” 的人,即普遍的人的利益的代表。因此,可以看出,社会是独立于国 家的另一种自治的共同体,与追求政治利益的国家不同,社会以经济 关系为核心,靠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纽带联结,所以,社会利益的主 要内容是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22以维护社会的自治和良性运转为目 的,并且排斥国家的肆意干涉。总之,在社会与国家高度融合的情况 下,23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是重叠的,在社会与国家分离的情况下, 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领域,但都从属于公共利益。(三)公共利益与集体的利益集体利益并不完全是公共利益,相对于集体中的

25、少数人来说,集体中 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但是相对于集体所从属的更大的共 同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集体的利益又是个别利益。所以,集体利益 与公共利益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具体分析。 对于作为公共利益的集体利益而言,24集体利益仍然从属于公共利益, 是公共利益的下位概念。(四)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国家安全宪法第28、36、40、53、54、110、120条中还有公共秩序、社会秩序、 国家安全(祖国的安全)等用语,与公共利益又是什么关系呢?按照辞海的解释,公共秩序与社会秩序是同义语,是指为维护社会公 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26、营业秩 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群众生活秩序等。25社会治安是指维 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26显然,公共秩序或社会秩序、社会治安属 于社会利益的一种。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制度 不受外部势力的侵害。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国际政治中的经济因素日趋重要,现在,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也已成 为国家安全的又一组成部分。27可见,国家安全属于国家利益的一种。 所以,公共利益应当包含上述概念。三、公共利益在宪法上的意义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公共利益”,或者说,公共利益在宪法上的作用是 什么?实践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作为基本权利界限的公共利益一一国宪法第51条之理解

27、 基本权利的界限是指基本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程度,基本权利虽 然代表了一个人的自主行动的正当性,但是,这种自主行动却是有范 围的,超出了该范围,基本权利的行使就是非法的,不仅不受法律的 保障,而且要遭到法律的责难,甚至要为其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新的义 务。一般来说,宪法上对基本权利的界限规定有二,第一,基本权利 的行使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基本权利的行使不得侵犯 公共利益。合起来称之为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公共利益之所以能够 作为基本权利的界限,主要在于个人组成社会的需要,根据启蒙思想 家的论述,个人组成社会之时,必然要让渡或放弃自己一部分的权利, 即忍受社会对自己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的

28、制约,这种制约就主要表现 为公共利益的制约。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实际上就是对基本权利的界限的表述。其中,根据前述,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指公共利益。但是,由于该条中使用 了较为中性的损害”一词,根据法律辞典的解释,损害就是指权利 的不利益状态。28如果一来,似乎只要基本权利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 公共利益造成损失,就是非法的。所以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某个 公民既行使了权利和自由,而又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在

29、绝大多 数情况下,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必然地要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而且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例如公民行使游行自由,必然地在一定程度上要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9学者的质疑是有一定 道理的。笔者认为,由于该条中使用了较为中性的损害”一词,所以就 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对于造成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损失和公共利 益的损失来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公民滥用其基本权利造成对上 述权益的非法侵犯,这属于基本权利的界限问题。第二种是由于公民 合法地行使其基本权利,而与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这种冲突表现在双方均对同一客体

30、主张利益,而且这种主张都是合法 的,应受法律保护的,那么,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由一方作出 让步或者牺牲一方,而满足另一方,这时,显然,对于作出让步或牺 牲的一方来说权益遭受了损失。前述的公民行使游行自由的例子即属 于此。所以,有必要对我国宪法第51条作出修改,使其真正行使起基 本权利的界限的作用,宜将损害改为恣意侵犯”(二)公共利益与基本权利的冲突诚如前述,公共利益与基本权利的冲突不同于公共利益作为基本权利 的界限,前者是基本权利的合法行使,是基本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双方 界限的重叠;后者是基本权利的非法行使,是基本权利超出自己的界 限,侵入公共利益的界限。那么,公共利益为什么会同基本权利产生

31、 冲突,这就不能不首先从利益冲突”的问题谈起。我们知道,利益体现 了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用性以及主体对这种有用性的价值判断。而由 于主体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但是,对于客观世界来 讲,首先,客体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主体可能都对同一客体 主张利益。其次,主体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无论主体是否正确、完 整地认知了客体的利益,它都可能主张出来。因此,不同的主张之间 就存在差别。这种有限性和差别性导致了利益的冲突。利益的冲突是 全方面的,即不仅发生在个别利益之间,比如私人与私人之间,而且 在公共利益与个别利益之间。30而法律在利益冲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诚如美国法哲学家博登海默所指出的,

32、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 及调和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通过颁布一些评 价各种利益的重要性和提供调整这种种利益冲突标准的一般性规则方能实现” 31德国的利益法学及由此而发展出的评价法学更明确承认, 法律的目的就在于以赋予特定利益优先地位,而他种利益相对必须作 一定程度退让的方式嗦规整个人或团体之间的被类型化的利益冲突。32但是,诚如我们前面所说,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是由不同层级、不 同部门的法律来完成的,对于私益之间的冲突,往往由私法来完成, 而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公法,主要解决公益与私益之间的冲突。公益与私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33罗马时代的学者西塞罗曾说,公益 优先于私益(s

33、aluspublicasupremealexeStc这种认识建立在公共本位 的思想基础上,是古代国家崇尚共同的善(commongood)”的结果。 但是,自启蒙以后,尤其是康德的个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皓勺思想的提 出,近代国家逐步转向以个人为本位,在这种思想下,当公益与私益 发生冲突时,一味强调公益优先就失去了道德基础。因此,需要为公 益与私益的冲突确定新的解决规则。这种新的解决规则要求由中立的 第三者对公益和私益在质”和量上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哪一种利益首 先作出让步。这种让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如果对于作出让步的利 益来说,这种让步并未导致其核心成分丧失,即该利益还可以通过其 他途径获得实现,那么,这种让步就表现为一种忍受”。如前述的公民 行使游行自由的例子,公民的游行可能给其他公众的交通利益带来损 失,但是由于这种损失并未完全导致其他公众的交通利益丧失,其他 公众还可以选择其他道路到达目的地,在此情况下,其他公众需要忍 受这种不利。第二,这种让步造成了利益的核心成分损失,即以一种 利益的牺牲换取另一种利益的实现,那么,必须由获益的利益方对受 到损失的利益方进行补偿。这种忍受或者牺牲一一补偿”的模式已经 远远不同于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