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_第1页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_第2页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_第3页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_第4页
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近来“国学”成为了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很 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小孩从小接触、熏染一些国学的习气。三字经、*等古代的蒙学读本又开始大行于世,“读 经”等传统教育方式重新得到提倡,以教育小朋友为主要内 容的“国学班”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 一时云山雾罩让人难辨真伪。作为学界的人士,的确有必要 面对这些现象,对所谓的“国学”尝试作些梳理,期待传统 文化中的真正优秀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内容能被大众认识、 接受。“国学”一词的内涵颇为驳杂,但无论其如何难以界定, 今日大众所谓的国学,总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而此所谓 的儒学,事实上,其重要的品质和面貌是由宋明理学

2、重新塑 造的,而非先秦时期的早期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借用了早期 儒家传承下来的各种文献,对其加以创造的发挥,塑造今日 所谓的儒学的精神和面貌。本文就以周易中的蒙卦 为核心,略谈几点理学家们借这一卦所发挥的童蒙教育思 想。一、实现禀赋的教育目的蒙自来就被认为寓有发蒙、启蒙之意,其彖辞 中“蒙以养正” 一句更是被奉为圭臬,被视作童蒙教育中的 最高价值。这个以“正”为准绳的价值规范,是成年人对儿 童的社会化塑造,似乎更侧重某种外在的规范。宋明理学以 心性之学为特长,尤为注重发挥这外在规范背后的内在必然 性。以朱熹对“大学”之意的阐述为例,朱子认为大学(古 之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发挥人的内在本性,简言之

3、“大学” 按朱子的说法就是尽性之学。朱子日: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兴之以仁义礼智之性 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 而全之也。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 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勉焉以尽其力。朱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承接程颐而来的,点出了教育的根 本目的:就是要发现、培养每个人的本性。这个思想奠定了 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理学家们仍是采用诗经 中“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等早期儒家的话题作为源头,但无 疑是指向隋唐以来的佛教心性论而提出了儒家自己的心性 论建设。朱子这里的“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人 人性中“仁义礼智”的根本。这样一个内在化的教

4、育目的,是理学家们教育思想落脚 的基点。即使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很少谈论“尽性”这样的古 典范畴,但是,开发、挖掘并进一步培养每一个孩子本性当 中善良、聪慧、勇敢的品质,应该是任何好的教育的根本。 孔子挺立儒家的根本品质是仁智勇合一的“三达”的境界, 所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理学家们的任务 是将这一境界转换为每一个个人的内在需求,将教育的使命 内化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之中。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性,康德曾说:“人们可以将 人类的历史看成是自然的一种隐秘计划的实施,在这种 状况下,人的所有的禀赋得以充分地发挥”。随着清末以来 的巨大变革,支撑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已经解体,如何用当

5、下的话语来置换传统思想中的遗产,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 题。理学中尽性之说,只就今日的童蒙教育而言,其用意庶 几能用西语中的“实现其禀赋”来比拟吧。二、“山下出泉”之象是以理学家们在蒙卦彖辞“蒙以养正”的要求 之外,更注意阐释其内在的意蕴,即大象传中提示的“山 下出泉”之象。明末清初之际的大学者王夫之,他也是理学 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在其周易大象解中,对蒙卦 的象辞有很生动的解释:“泉”方出山,去江海远矣。不疑其远,百折必达,其 行“果”矣。果则天下无不可成之行也。抑泉源之出,或在 平陆,其流易竭;蕴畜之于山,涓涓混混,不息不迫,则行 虽果而居之有余。君子体斯为“养蒙”,为“发蒙”,果育 相资,行

6、成而德不匮,则善用蒙者也。蒙卦象辞的原文为:“山下出泉,蒙;君子以 果行育德。”船山这段话就为解释这两句而作:泉水自山下 而出,一开始离江海当然是很远的,但若“不疑其远”,则 “百折必达”。船山以一系列比喻来说明泉水流经平陆行至 大海的这段旅程是如何艰难曲折,但是需坚持“养蒙”和“发 蒙”,工夫到了,境界自成。童蒙的教育,正是如此,一开始似乎“涓涓混混”,但 是坚持“不息不迫”的工夫,孩子们内在的优秀品质就会逐 渐显露增长,最终必会绵延而流长。朱子在其周易本义 中,释此象辞时,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但也一语中的: “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渐也。” 一是“行”,这是必 须的工夫践履;一是“渐”,这

7、是修行的次第,需要循序渐 进。明代中后期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儒学流派就是阳明学派, 王守仁以其简易有力的理论力量征服了当时的思想界,大量 的追随者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这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初。 关于童蒙教育的思想,阳明也有其精彩的论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 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 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 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 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 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

8、屈 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 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 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 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 之微意也。这段话的将“山下出泉”的工夫论更加具体化了,从孩 童的接受能力和性情特点出发,提出以“歌诗”和“周旋揖 让”的活动让小孩子在游戏、学习的活动中来体验求学的乐 趣。民国以来的文学影视作品中,不乏将古人的读书生活描 述为枯燥甚至泯灭人性的苦行僧生活。其实从论语中“吾 与点也”章所描述圣人气象中能看出,儒家所谓的“圣学”, 从来都不是辞章之学,而是寓意在鲜活的生活之中的生命

9、之 学。所谓“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又所谓“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两章都在讲“游”,和庄子 中的逍遥之“游”异曲同工,歌咏而游乐,生命的意趣和学 习的目的融为一体,才能实现阳明提出的“顺导其志意,调 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 苦其难”的效果。三、“源头活水”的价值引导关于学习的内容,阳明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 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 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 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 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 见,乌足以知古人

10、立教之意哉?这一段话,可以和阳明的一首诗合看,题为月夜二首 的其二云:“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亦群英(漏一字)?须 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 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这首诗和 上文两段阳明的引文可互相印证,“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 虽狂得我情” 一句,表达了阳明对“吾与点也”的圣人气象 的向往。而“支离羞作郑康成” 一句则是对“后世记诵词章 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的解释。以郑玄代表的汉学注疏之 学,固然是古代学术最为可贵的部分之一,但是由于其偏离 了人之为人的目的,所以儒学为晋唐以来的佛学所遮蔽。理 学立人极的工夫,正是为了回应佛学心性论的论题,试

11、图建 立起儒家的新道学,尝试追问“记诵词章”之学的目的为何?民国以来经学瓦解,阳明所谓的“记诵词章”之学已经 成为历史。可怪的是,今日有人欲恢复这样的死去的学问, 将其鼓吹的“国学”等同于“读经”的工夫,恨不得将小朋 友再变作古时应试的举子。这样的怪现象或许是少数,但是 今日社会所得以维持的全新的学科基础,又是以怎样的学问 来充当呢。这样的基础教育以技术的培养和熟练为主要目 的,不少学生为课业所累,大部分精力只够疲于应付各种考 试而已。“山下出泉”之象,以泉水的流长曲折比喻人之成人所 需要的持续不懈的日进工夫,这层意思形象而易于理解。但 更重要的内涵则在于,这一象辞提示我们,人之所以成 人的潜

12、力,非外在的逼迫与冲突,而完全是由内在的禀赋所 至。当工夫论离开了这一心性基础,就沦为了皮相之说。今 日社会上的功利教育大凡如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 调甚嚣尘上,除了学校功课的逼迫,家人热衷于为孩子报名 各种培训班培养各种才艺技能,诸多“国学班”也是恰逢盛 世应运而生。殊不知,成人之学无所谓输赢成败,更不是与 其他人比试较量可以来衡量的。人之成人是一辈子的日新工 夫,是体验、超越自己的内在本性的无尽历程。道家所说的 “复命归根”,儒家所说的“原始反终”,是要人找到一个 坚实的立足之处。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 有很多怪现象,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世事洞明皆学 问”等坏人心术的理论大受欢迎,肤浅的心灵鸡汤、虚伪的 成功学、扭曲的处世哲学,诸如此类都能在古人那里找到来 源,以至于提及“国学”之兴盛就令人不无警惕。朱子曾作过观书有感诗二首,第一首便是大家耳熟 能详的那一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的意境颇有些暗合“山下出泉”的形象,朱子的诗题中说明是“观书”时的感 想,“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点题,说明古人的“学”是“原 始反终”之学。朱子注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原始反终故 知死生之说”句时说:“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