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2022年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2022年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2022年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2022年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2022年高三冲刺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氯水褪色B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能使Cu转化为Cu2C硅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D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2、81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是()A第六周期A族B第六周期B族C第七周期0族D第六周期A族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对于相同分子数的CH4和CO2,CH4产生的温室效应更明显。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

3、前者明显;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A和B只有C只有D4、环境科学曾刊发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7其中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理模型如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SO4- (自由基)中含50NA个电子BpH越大,越不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C1 mol过硫酸钠中含NA个过氧键D转化过程中,若共有1 mol S2O82-被还原,则参加反应的Fe为56 g5、(改编)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探究加入硫酸铜溶液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Zn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04.

4、0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mL)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况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过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氢气B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相等Cb点对应的反应速率为v(H2SO4) = 1.010-3 molL-1s-1Dd点没有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减慢6、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 N2ON2 + H2O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5、+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7、下列做法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是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D将钠放入盛水的烧杯8、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9、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质量分数为w%,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BCD10、在氧气中灼烧0.44 g S和Fe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S全部转化成H2SO4,这些H2SO4可用20 mL 0.5 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约为( )A

6、18%B46%C53%D36%11、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1 molL-1氯水中,Cl2、Cl-和ClO-三粒子数目之和大于0.01 NA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 NAC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D0.l mol/L(NH4)2SO4溶液与0.2 mol/LNH4Cl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12、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xFePO4+(1-x)LiFePO4+xLi+

7、,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Fe、P元素化合价均不变B放电时,电子由铜箔经外电路流向铝箔C充电时,铝箔电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D充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铜箔电极方向迁移13、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D检验中滤液中的Fe3,选用、和1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B在标准状况下,4.48L环己烷含氢原子个数为C,在稀硫酸中充分水解,所得生成物中键数为D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8、质子数,中子数均为15、螺环烃是指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烃。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B一氯代物有五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6、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电子式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也可以表示羟基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17、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液。浓硝酸氧化雌黄可制得硫磺,并生成砷酸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利用此反应原理设计为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砷酸的分子式为H2

9、AsO4B红棕色气体在该原电池的负极区生成并逸出C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1D该反应中每析出4.8g硫磺转移1mol电子18、脑啡肽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脑啡肽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四个肽键B其水解产物之一的分子结构简式为C一个分子由五种氨基酸分子缩合生成D能发生取代、氧化、缩合反应19、以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关于两个电解池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式相同B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相同C阴极反应式相同D通过相同电量时生成的气体总体积相等(同温同压)20、与氨碱法相比较,联合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NaCl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21

10、、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气体,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H、Cu2、SO42-BNa、Ba2、NO3-、OH-、SO42-CK、NO3-、SO42-、H+、NaDMnO4-、K、Cl、H+、SO42-2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烃A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5,G具有浓郁的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

11、:(1)化合物B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2)D的结构简式是_。(3)C+FG的化学方程式是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工业上,AB的过程可以获得汽油等轻质油B有机物C与D都能与金属钠反应,C经氧化也可得到FC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E、F、GD等质量的E、G混合物,无论以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24、(12分)华法林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的名称为_,的反应类型为_。(2)的分子式是_。的反应中,加入的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可发生银镜反应,该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为取代反应,其另一产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名

12、称是_。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_。(4)的同分异构体是芳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的化学方程式为_。(5)上图中,能缩合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的酚类单体是_ ,写出能检验该物质存在的显色反应中所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_。(6)已知:的原理为:C6H5OH+C2H5OH和+C2H5OH,的结构简式为_。25、(12分)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态产物中是否含NO2,进行如下实验。已知: 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操作_。(2)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

13、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洗气瓶中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及原理是_;本实验只观察到洗气瓶中出现了棕色,写出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室制备的CuSO45H2O中常含Cu(NO3)2,用重量法测定CuSO45H2O的含量。(4)实验步骤为:_加水溶解加氯化钡溶液,沉淀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_。(5)若1.040 g试样中含CuSO45H2O的准确值为1.015 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000 g 测定的相对误差为_。26、(10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

14、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1)A的作用_ (2)在答题纸上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3)在C中得到紫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探究K2FeO4的性质: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和溶液a。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解,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4)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

15、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根据方案得出:氧化性Cl2_FeO42- (填“”或“”“ ”或“=”),仅仅由I、II中的信息可知,Z可能是_。(2)若X是铝,在温度不变时向I中分别加入(适量)等物质的量的NaCl、KCl、CsCl后,产生无色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导致这种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3)若X是铝,II中反应产生的气泡有特殊颜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单质Y不可能是_(填字母)。A 铅 B 石墨 C 镁 D 银(4)若溶液最终变成蓝色,写出负极上电极反应式_;变化过程中,参与正极上放电的离子是_。28、(14分)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

16、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c单质的熔点降低 d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3)已知:化合物MgOAl2O3MgCl2AlCl3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熔点/28002050714191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_;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_。(4)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

17、如下:Si(粗)SiCl4SiCl4(纯)Si(纯)写出SiCl4的电子式:_;在上述由SiC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5)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_。aNH3 bHI cSO2 dCO2(6)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9、(10分)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世上万物,神奇莫测,常常超乎人们按“常理的想象。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知识,能使你想象的翅膀变得更加有力。

18、(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_,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2)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乙炔钠中存在_(填字母)。A金属键 B键 C键 D氢键 E.配位键 F.离子键 G.范德华力(3)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写出和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结构式_。(4)配体中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SCN-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S=C=N-或S-CN-,SCN-与Fe3+、Au+和Hg2+等离子能形成配离子,N、C、S的电负性依次为3.0、2.5和2.5。SCN

19、-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可能是_。(5)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_个。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1,晶胞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体中两个最近的X间的距离为_c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二氧化硫与氯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使氯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A错误;B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酸中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表现强的氧化性和酸性,使铜化合价升高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故B错误;C硅单质中硅化合价为0

20、,处于低价,一定条件下能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体现其还原性,故C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第六周期0族元素为86号元素,因此8681 =5,18 5 =13,在13纵列,即第A族,因此81号元素在第六周期A族,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3、A【解析】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燃烧时生成的污染物较少,而且天然气的热值大,故天然气是较清洁的能源,故正确;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因为16 Ksp(AgI),加入KI,发生AgCl(s)+I-AgI(s)+Cl-,两个平衡

21、右移,白色沉淀AgCl转换为黄色AgI沉淀,B不符合;CFeCl3+3H2OFe(OH)3(胶体)+3HClH0,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不符合;D醋酸是弱电解质,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右移,稀释过程又产生一定的H+,稀释10倍,pH2.9+1,D不符合。答案选A。【点睛】pH=m的强酸稀释10n倍,新的溶液pH=m+n7;pH=m的弱酸稀释10n倍,新的溶液pHm+n7。9、C【解析】A. n(NaCl)= ,V表示的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故A错误;B. 溶液的质量为:gcm-3VmL=Vg,则质量分数= ,故B错误;C.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

22、=10/58.5,故C正确;D. 不是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故答案选C。10、D【解析】n(NaOH)=0.02L0.50mol/L=0.01mol,由反应的关系式SO2H2SO42NaOH可知,n(SO2)=0.005mol,则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0.005molS,m(S)=0.005mol32g/mol=0.16g,则(S)=100%=36%,答案选D。11、C【解析】A.缺少体积数据,不能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B.缺少条件,不能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B错误;C.Mg是+2价的金属,2.4gMg的物质的量是0.1mol,反应会失去0.2mol电子,因此

23、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正确;D.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微粒的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2、A【解析】A. 该电池在充电时Fe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LiFePO4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中的FePO4中的+3价,可见Fe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错误;B. 根据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xFePO4+(1-x)LiFePO4+xLi+,充电时铝箔为阳极,则放电时铝箔为正极,铜箔为负极,放电时,电子由铜箔经外电路流向铝箔,B正确;C. 根据题意可知充电时Al箔为阳极,则充电时,铝箔电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C正确;D. 根据

24、图示可知:电池放电时Li+通过隔膜向铝箔电极方向迁移,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则Li+要由铝箔通过隔膜向铜箔电极方向迁移,D正确;故答案选A。13、B【解析】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B不正确;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从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入手,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装置等。解题过程中首先确定实验原理,然后选择药品和仪器,再设计实验步骤。14、D【解析】A. 苯基中有

25、11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一个C和一个H与苯基共平面,共有13个原子共平面,所以1mol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A错误;B. 标况下,环己烷为非气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C. ,在稀硫酸中水解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变为酸和醇,C错误;D. 和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均为,D正确;故答案选D。15、D【解析】A、将键线式转化为分子式,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0,A错误;B、该物质有个对称轴,共有4种等效氢,如图所示,则一氯代物共4种,B错误;。C、两个环共用的碳原子,是饱和的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相连,空间结构类似于CH4,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C错误;

26、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D。16、D【解析】A、乙烯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B、羟基是中性原子团,电子式为,氢氧根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式为,所以电子式只能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C、甲烷和四氯化碳分子均为正四面体结构,但Cl原子半径大于C,所以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但不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C错误;D、35Cl-和37Cl的中子数不同,但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Cl,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有机化合物用比例式表示其结构

27、时,需注意原子之间的半径相对大小以及空间结构;多原子组成的离子的电子式书写需注意使用“”将离子团括起来,并注意电荷书写位置。17、C【解析】A.As位于第四周期VA族,因此砷酸的分子式为H3AsO4,故A错误;B.红棕色气体为NO2,N的化合价由5价4价,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即NO2应在正极区生成并逸出,故B错误;C.根据题中信息,As的化合价由3价5价,S的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都升高,即As2S3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n(As2S3)2(53)32=n(HNO3)(54),因此n(HNO3)

28、:n(As2S3)=10:1,故C正确;D.4.8g硫磺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硫原子守恒n(As2S3)=0.05mol,根据C 选项分析,1molAs2S3参与反应,转移10mole,则0.05mol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10=0.5mol,故D错误;答案:C。18、C【解析】A. 肽键为-CO-NH-,脑啡肽含有4个,A项正确;B. 第四位的氨基酸为,B项正确;C. 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氨基酸相同,一个分子由四种氨基酸分子缩合生成,C项错误;D. 脑啡肽存在羧基和氨基,可以反生取代和缩合反应,可以发生燃烧等氧化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C。19、C【解析

29、】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水,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不同,故A错误;B电解水时其pH在理论上是不变的,但若加入少量硫酸则变小,若加入少量氢氧钠则变大,若加入硫酸钠则不变;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和氢气,pH变大,所以电解结束后所得液体的pH不相同,故B错误;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水和饱和食盐水的阴极反应式为:2H+2e-=H2,所以电极反应式相同,故C正确;D若转移电子数为4mol,则依据电解方程式2H2O2H2+O24e-,电解水生成3mol气体;依据电解方程式2NaCl+2H2O2NaO

30、H+Cl2+H22e-,电解食盐水生成4mol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总体积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电解池工作原理、准确判断电极及发生反应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根据转移电子的相关计算。20、A【解析】氨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用途不大,而侯氏制碱法是对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结晶出的NH4Cl,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详解】氨碱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

31、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故选A。21、C【解析】A. Cu2为有色离子,A不合题意;B. Ba2、SO42-会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B不合题意;C. K、NO3-、SO42-、H+、Na能大量共存,与NH4HCO3作用能产生CO2气体,C符合题意;D. MnO4-为有色离子,D不合题意。故选C。22、C【解析】A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A错误;B金属阳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

32、钠,说明Na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B错误;C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C正确;D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很活泼的金属,如K、C

33、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 2Fe+3H2O。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碳碳双键 CH3CH2CH2OH 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 CD 【解析】烃A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5,则N(C):N(H)=,应为C4H10,由生成物G的分子式可知C为CH3CHOHCH3,D为CH3CH2CH2OH,E为CH3

34、CH2CHO,F为CH3CH2COOH,B为CH3CH=CH2,生成G为CH3CH2COOCH(CH3)2,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B为CH3CH=CH2,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2)D为CH3CH2CH2OH,故答案为:CH3CH2CH2OH;(3) C+FG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故答案为:C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4)A.在工业上,AB的过程为裂解,可获得乙烯等烯烃,而裂化可以获得汽油等轻质油,故A错误;B.有机物C与D都能与

35、金属钠反应,C经氧化生成丙酮,故B错误;C.醛可溶于水,酸与碳酸钠反应,酯类不溶于水,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E、F、G,故C正确;D.E、G的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的E、G混合物,无论以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故D正确;故答案为:CD。24、丙炔 加成反应 C10H10O +2Ag(NH3)2OH+2Ag+3NH3+H2O 羧基 4 +2NaOH+NaCl+H2O 苯酚 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紫色 【解析】化合物X与银氨溶液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X中含有醛基,结合D、E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苯甲醛;根据LM的反应原理可知,LM是取代反应,由的反应信息,L中酚羟基与C2H5OCOOC2H5反应,-

36、COOC2H5与酚羟基H原子交换,由的反应信息可知,发生自身交换生成M,则M的结构简式为,化合物E和M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得到华法林,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的结构简式为CH3CCH,含有碳碳三键,属于炔烃,名称为丙炔;AB是丙炔与H2O反应,反应后碳碳三键转化为碳碳双键,发生了加成反应,故答案为丙炔;加成反应;(2)由结构简式可知,E的分子式为C10H10O;X为苯甲醛(),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H3)2OH+2Ag+3NH3+H2O,故答案为C10H10O;+2Ag(NH3)2OH+2Ag+3NH3+H2O;(3)G为乙酸酐,G与苯酚生成J同时,还生成乙酸,乙酸

37、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G的分子式为C4H6O3,G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molG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4mol,故答案为羧基;4;(4)L的分子式是C8H8O,Q是L的同分异构体,Q属于芳香酸,Q中含羧基,QR是苯环上的甲基上的1个H原子被取代,RS是氯代烃的水解反应,ST是-CH2OH氧化成-COOH,T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说明2个羧基处在苯环的对位,Q为对甲基苯甲酸,Q结构简式为,R为,则RS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5)苯酚可与甲醛缩合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检验酚羟基,可加入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紫色,故答案为苯酚;氯化铁溶液,溶液呈紫色;(6)LM

38、是取代反应,由的反应信息,L中的酚羟基与C2H5OCOOC2H5反应,-COOC2H5与酚羟基H原子交换,由的反应信息可知,发生自身交换生成M,故M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5、关闭活塞a和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圆底烧瓶一会儿后不再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 3Cu+8HNO3=3Cu(NO3)2 +2NO+4H2O 检验有无NO2产生,若有NO2,则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将Fe2+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溶液呈血红色,若无二氧化氮则无血红色 2NO

39、+O2 +2NaOH=NaNO2 +NaNO3 +H2O 称取样品 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1.5%(-1.48%) 【解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常用方法有:微热法、液差法、滴液法和抽气(吹气)法。本题选用滴液法的操作为:关闭活塞a和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圆底烧瓶一会儿后不再滴入,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实验开始时先将Y型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碳酸钙和稀硝酸生成CO2,将整个装置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常温下,铜片和稀

40、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3Cu+8HNO3=3Cu(NO3)2+2NO+4H2O。(3)本实验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B瓶溶液会出现血色,若无NO2,则无血色;常用碱液吸收NO尾气,反应方程式为:2NO +O2 +2NaOH=NaNO2 +NaNO3 +H2O。答案为:检验有无NO2产生,若有NO2,则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将Fe2+氧化为Fe3+,Fe

41、3+与SCN反应溶液呈血红色,若无二氧化氮则无血红色;2NO +O2 +2NaOH=NaNO2 +NaNO3 +H2O。(4)测量固体的含量,要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经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检验沉淀是否沉淀完全,是检验其清液中是否还有未沉淀的SO42-,可通过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说明没有沉淀完全。故答案为:称取样品;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5)相对误差=,故答案为:-1.5%(-1.48%)。26、氯气发生装置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 Fe3 4FeO42-20H=4Fe33O210

42、H2O 溶液酸碱性不同 【解析】(1)浓盐酸和KMnO4混合可生成氯气;(2)装置B为除杂装置,反应使用浓盐酸,浓盐酸会挥发产生HCl,使得产生的Cl2中混有HCl,需要除去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达到除杂的目的;(3)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紫色的为K2FeO4,在碱性条件下,Cl2可以氧化Fe(OH)3制取K2FeO4,结合守恒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方案I中加入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产生Fe3+,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注意K2Fe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酸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转化为Fe3+;(5)Fe(OH)3在碱

43、性条件下被Cl2氧化为FeO42-,可以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FeO42-,而方案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方案是FeO4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Cl-生成Cl2,注意两种反应体系所处酸碱性介质不一样。【详解】(1)浓盐酸和KMnO4混合可生成氯气,则A装置的作用是氯气发生装置;(2)装置B为除杂装置,反应使用浓盐酸,浓盐酸会挥发产生HCl,使得产生的Cl2中混有HCl,需要除去HCl,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达到除杂的目的,所以装置B应为;(3)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紫色的为K2FeO4,在碱性条件下,Cl2可以氧化Fe(OH)3制取K2Fe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44、式为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4)方案I中加入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产生Fe3+,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注意K2Fe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酸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转化为Fe3+,发生反应为:4FeO42-+20H+4Fe3+3O2+10H2O;(5)Fe(OH)3在碱性条件下被Cl2氧化为FeO42-,可以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FeO42-,而方案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方案是FeO4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Cl-生成Cl2,两种反应体系所处酸碱性介质不一样,所以可以说明溶

45、液酸碱性会影响粒子氧化性的强弱。27、 硝酸或硫酸 Cl对铝与H之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2Al36H6NO3=Al2O36NO23H2O B Cu2e=Cu2 NO3 【解析】(1)该反应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根据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作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X在常温下被Z的浓溶液钝化;(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结合三种盐的结构特点分析;(3)结合Z可能是硫酸或硝酸,及题意中II中反应产生的气泡有特殊颜色,推测该气泡为二氧化氮,据此分析作答;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4)Cu2为蓝色溶液;NO3在正极得电子生成NO2。【详解】(1)I进行的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

46、所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由I、II可知,X在常温下被Z的浓溶液钝化,故Z可能是硫酸或硝酸,故答案为:;硫酸或硝酸;(2)由于加入(适量)等物质的量的NaCl、KCl、CsCl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因三种盐均含有Cl,而Cl不可能与Al反应,故只能是Cl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Cl对铝与H之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3)有色气体为NO2,Z是硝酸,铝被浓硝酸氧化后生成致密的Al2O3,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6H6NO3=Al2O36NO23H2O;由III知,X、Y与浓硝酸构成原电池且Y是负极,故Y的单质在常温下应该与浓硝酸发生反应,铅、镁、银都能与浓硝酸反应,石墨与浓硝酸不反应,答案

47、选B;故答案为2Al36H6NO3=Al2O36NO23H2O;B;(4)溶液最终变成蓝色,则说明生成铜离子,即铜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NO3与H在正极得电子生成NO2和H2O,故答案为:Cu2e=Cu2;NO3。28、b 氩 Na+ MgO的熔点高,熔融时消耗更多能量,增加生产成本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氯化铝难导电 2H2(g)+SiCl4(g)Si(s)+4HCl(g)H+0.025akJmol1 b 4KClO3KCl+3KClO4 【解析】(1)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需要根

48、据阴阳离子进行讨论,阳离子只有2个电子层,随着核电荷数在增大,半径逐渐减小,而阴离子有3个电子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但是阴离子半径整体大于阳离子半径,从阴离子到阳离子,半径在减小,故a错误;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c金属单质的熔点降低,即NaMgAlSi(原子晶体),而非金属单质是分子晶体,熔点比金属单质低,整体趋势是SiAlMgSNaPCl2Ar,故c错误;d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故d错误;故答案为b;(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第三

49、周期元素的次外层电子为8,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为氩;金属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第三周期中氧化性最弱的为Na+;(3)由于氧化镁的熔点远远大于氯化镁的熔点,熔融时消耗更多能量,增加生成成本,所以工业制镁时,采用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由于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4)四氯化硅为共价化合物,氯原子和硅原子都达到8个电子,四氯化硅的电子式为:;1.12kg纯硅的物质的量为:40mol,生成40mol硅吸收akJ热量,则生成1mol硅吸收的热量为:0.025akJ,所以四氯化硅气体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硅和氯化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