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3)_第1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3)_第2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3)_第3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3)_第4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宋)王安石商鞅二商鞅变法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历史课程标准: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背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措施)。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影响)。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

2、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 族融和大发展:经济、文化、科技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表现:1、经济2、政治3、军事4、思想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改革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大发展大变革大

3、动荡战国七位君主变法示意表魏文侯李悝吴起变法前445-387年楚悼王吴起变法前401-381年秦孝公商鞅变法前364-338年齐威王邹忌变法前356-320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 前325-299年燕昭王乐毅变法前312-279年韩昭侯申不害变法前362-333年战国的变法潮流一、历史大背景:1.春秋战国大背景:2.秦国国内背景: (1)秦国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于东方。 (2)秦献公改革准备了必要条件 (3)秦孝公野心勃勃,立志变法强国 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大融合秦孝公(嬴渠梁) 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商鞅变法

4、的措施及其积极作用废井田,开阡陌措施积极作用经济军事政治 习俗文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富国强兵便利赋税征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有利于打击奴隶制贵族特权,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废除世卿世禄制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政治特权,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利于打击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推广县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

5、变法有何特点?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性质:范围:程度:核心:成效最显著: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面(最全面)春秋以来最彻底的改革以农、法为核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废除井田制;废分封,行县制;奖励军功,按功授爵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反作用思考:试以商鞅变法为例,论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封建制度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国逐步强盛起来思考:商鞅变法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为田开阡陌D、重农抑商、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确立封建制度影响最大的一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实际上是废除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即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四)商鞅死,秦法未败史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死。问:商鞅变法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判断改革成败的因素: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影响变法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思考:只有改革,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