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tc-wi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v1_第1页
cdntc-wi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v1_第2页
cdntc-wi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v1_第3页
cdntc-wi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v1_第4页
cdntc-wi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v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序文件(受控文件)版次:V1.0:OA系统发布制/修订:日期: 2019-07-30审核:日期: 2019-07-30批准:日期: 2019-07-30制/修订履历版 次变更摘要制/修订人 制/修订日期 生效日期CDNTC-WI-D03 V1.0新版作成张镇南 2019-07-30 2019-08-011目的指导检测员或设备管理员能正确操作设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环境试验箱的期间核查。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等)的温度的期间核查。使用设备数据记录仪,K 型热电偶。职责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设备的期间核查。作业程序5.1 设备期间核查周期2345期间核查周期为两次校准之间,一

2、般为上次校准的半年后进行,遇特殊情况或出现严重检测质量事故时,应增加期间核查频次。5.2 设备期间核查程序5.2.1 期间核查温度点的选择期间核查温度点 干燥箱: 50 ;恒温恒湿箱: -20 ,25 ,50 ,125 。5.2.2 温度测试点的位置测试点的位置应布放在工作室内的三个面上,简称上、中、下三层,中层通过工作室几何中心的平行于底面的工作面,测试点与工作室内壁的距离不小于各边长的 1/10,遇风道时,此距离可加大,但不能大于 500 mm。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时,下层测试点可布放在样品架上方 10 mm 处。5.2.3 温度测试点的数量温度测试点用 A,B,C字母表示。m31)当设备容

3、积小于 2时,温度测试点为 9 个,O 点位于中层几何中心,如图 1 所示。2)当设备容积大于 2 m3 时,温度测试点为 15 个,E,O ,N 分别位于上、中、下层几何中心,如图 2所示。版次:V1.0生效日期:2019-08-01页码:第 1 页 共 3 页温度的期间核查按 5.2.2,5.2.3 条规定布放 K 型 热电偶,将试验设备的温度控制器设定到所要求的标称温度,使设备正常工作。稳定后开始读数,每 2 min 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度一次,在 30 min 内共测试 15 次。升温和降温期间的温度变化率确认设备可以设置,并能满足升温和降温期间的温度变化率不大于 1 K/min。期间核

4、查环境条件及负载条件温度(1535),湿度(3085)%RH,气压(86106)kPa。一般在空载条件下进行期间核查,设备周围应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性气体存在,应避免其他冷、热源影响。数据处理6.1 温度偏差计算t t tddo(1)式中: t 温度偏差,;dto 中心点 n 次测量的平均值,;td 设备显示温度平均值,。6.2 温度均匀度计算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在 30 min 内(每2 min 测试一次)每次测试中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算术平均值。n (ti max ti min )/ ni1tu(2)式中: tu 温度均匀度,; n 测量次数;ti max 各校准点在第 i 次测

5、得的最高温度,;ti min 各校准点在第 i 次测得的最低温度,。6.3 温度波动度计算版次:V1.0生效日期:2019-08-01页码:第 2 页 共 3 页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中心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即中心点在 30 min试一次)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冠以“”号。内(每2 min测t f (to max to min )/ 2(3)式中: t f 温度波动度,;to max 中心点 n 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to min 中心点7 温度限值要求n次测量中的最低温度,。相关文件设备管理程序CDNTC-P058.2实现计量溯源管理程序CDNTC-P068.3温度试验作业指导书CDNTC-WI-M068.4低温、高温试验作业指导书CDNTC-WI-M078.5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JJF 1101-20038.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GB/T 2423.1-20088.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记录表格环境试验箱期间核查记录表试验 B:高温GB/T 2423.2-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