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22年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22年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22年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22年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 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 TOC o 1-5 h z 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要仁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建设规模、周期及建设内容 21.2编制依据及范围 3.编制依据3.1.2.2编制范围5.1.3可行性研究结论 5.项目经济效益5.1.3.2综合评价7.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92.1项目建设背景9.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改善环境的需要1.12.2.2新能源开发的需要122.2.3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1.22.2.4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1.3第三章市场分析1.43.1用生物质作能源的市场优势分析 1.4热

2、负荷分析 16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 184.1燃料来源184.2供热方案19项目建设地址 1.94.4厂址建设条件1.9441自然条件19442社会经济条件224.4.3公共设施社会依托条件254.5施工条件27第五章供热站技术方案285.1供热站总体规划285.2锅炉机组选型295.3燃料输送系统 305.4热力系统31主蒸汽系统315.4.2主给水系统315.4.3化学补充水系统.315.4.4凝结水回收系统.315.5化学水处理系统325.6 给排水系统 33给水部分33排水345.7除渣系统345.8除尘、脱硫脱硝系统 345.9供配电系统 .3.45.10热工自控系统385.11

3、 土建工程40第六章供热管网建设416.1供热管网建设内容416.2供热管网敷设原则416.3工程技术方案4.2供热量及供热参数426.3.2热力管网型式426.3.3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43634热网的运行调节和管理43635管材选择与管道布置应遵守的规定 4 36.3.6管道的防腐及保温506.4供热管网敷设方案 50热网主干线总体规划走向506.4.2管网敷设方案516.5管径选择与水力计算51计算依据51计算结果52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537.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3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 53营运期污染因素分析 54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4、 Current Document 废气治理55废渣治理567.2.3废水治理57噪声治理577.2.5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治理577.2.6安全生产577.2.7生态保护措施方案.5.8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7.3绿化587.4环境影响评价59第八章消防、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60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8.1消防608.2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60第九章节能639.1节能政策639.2节能措施64921动力专业节能64922建筑节能65923电气节能66节水措施67能耗、物耗指

5、标分析 67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6910.1企业组织.6.910.2劳动组织及管理6910.3人员培训70第十一章工程实施进度7111.1项目建设进度轮廓进度 7.1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进度71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施工进度71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7312.1投资估算73工程概况 73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7312.1.3项目投资估算73经济效益分析75编制原则75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76计算用的主要参教 7612.2.4成本费用估算7612.2

6、.5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7812.2.6盈利能力分析7812.2.7清偿能力分7912.3财务评价结论7912.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及结语 .8.012.5敏感性分析80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82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结论82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建议83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某某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单位:某某有限公司。建设地址:某某县某某镇轻化工业园。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概况: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是由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起组建的。

7、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高科 技公司,集研发、造林、生产、营销、项目承包为一体,致力于为客户提 供热能蒸汽供应系统、生物质燃料(BMF )、生物质燃料锅炉等产品与服 务。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清远生产基地,地处珠三角腹地,凭借广东省 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强大的物流配送,6小时覆盖整个珠三角的任何一个端 点。2012年1月份,清远基地顺利完成了二期扩建,产能扩大到约8万吨 /年,是珠三角市场稳定供应的强有力保证。“合同能源管理” (EMC)是某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核心业务,也是 为热能利用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的价值体现。目前已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佛山、肇庆、中山、湛江、

8、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等地成功运 营了二十多个EMC项目,为客户提供了安全、高效、优质、廉价的热能。112项目建设规模、周期及建设内容1.1.2.1建设规模某某县某某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供热总规模为55t/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期建设1X 20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二期建设1X 35/h 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 期建设1500m蒸汽管网及凝结水回收系统,二期建设600m 蒸汽管网及凝结水回收系统,实现对工业园热用户的集中供热。1.1.2.2建设周期一期工程建设期为1年,二期工程建设期为1年。1.1.2.3主要建设内容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集中供热站分期建设1 x 2

9、0t/h和1 x 35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 共建设2100m蒸汽管网。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两座锅炉房,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燃料堆场、燃料输送系统、供热系统、除渣系统、化水系统 等。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楼,变配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 施。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考虑某某县某某镇轻化工业园供热现状,本项目包括集中供热站至企 业热用户供热主管网,建成后,主管网长度2100m。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

10、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2008年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

11、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1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18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O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12、准(GB50223-2008)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13、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1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4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2.2编制范围分析产品市场趋势和前景;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配套工程;确定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择;提供原材料、动力等供需数据;项目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措施;项目投资估算及用款计划;提出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1.3可行性研究结论1.3.1项目经济效益该项目

14、全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1.67%,税后财务净现值1856.58万元。各项财务指标均满足行业规定,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序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万元5966.34项目建设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r万元5502.94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304.341.1.1静态投资r万元5304.34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5004.09基本预备费用万元300.251.1.2动态投资万元0涨价预备费万元0建设期利息r万元02流动资金r万元66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98.63项目资本金(注册资本)万元5304.34资本金占总投资比例%88.

15、9资本金万元5304.34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股比%1004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万元0短期借款r万元05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7430.4生产期平均6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0.47生产期平均增值税万元4.75生产期平均7总成本费用万元6489.85生产期平均8利润总额r万元940.07生产期平均9所得税万元235.02生产期平均10税后利润万元705.05生产期平均11各投资方0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股利万元571.091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012.1财务内部收益率0全部投资所得税前%15.41全部投资所得税后%11.67自有资金%14.46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投资%12.7712.2财务净现值0

16、全部投资所得税前万元3950.72IC=8%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万元1856.58IC=8%自有资金r万元2991.83IC=8%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投资r万元P 1926.89IC=8%12.3静态投资回收期0不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5.5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6.64自有资金年0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投资:年012.4动态投资回收期0不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7.75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10.21自有资金年8.07安徽某某县某某有限公司投资年9.4712.5总投资收益率%15.7612.6投资利税率%15.7612.7权益投资净利润率%13.2913清偿能力分析013.1财务比率0资产负债率

17、%24.37流动比率%7.76速动比率%7.7613.2最大还款期年014盈亏平衡点%46.831.3.2综合评价某某县农业基础好,有丰富的玉米、小麦秸秆资源可以利用。用可再 生能源替代锅炉燃煤进行集中供热,既利用农民废弃难以处理的秸秆,化 废为宝。又可以节约煤炭,可减轻锅炉燃煤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物质 能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集中供热建成后,将有利于改变部分企业污染严重的问题,可节约拆 迁费用,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工程建成后可拆除新工业园区内已有的锅炉和烟囱并避免再新建小 锅炉房

18、,可改变原有供热设施简陋、供热条件落后的局面,符合国务院关 于环境治理整顿的政策方向,其意义非常重大。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环 保政策要求,符合当地政府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向。本工程项目技术上可行,厂址条件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是可 行的。从生态效益分析看,一是项目单位将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思 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锅炉燃料,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项目建 设将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理念进行建设,使工业区真正成为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新厂区。本项目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

19、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高 效、清洁的利用能源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战 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一次能源储量少, 其中煤的储量为世界的1/10,石油储量为世界的1/40,天然气储量仅为世 界的1/100。而我国人口占世界的1/4,相比之下,一次能源人均占有量相 当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到22.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翻了一番,超过了

20、13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 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人均一次性能源的消费量不 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与世界一次性能源构成不同的 是我国以煤为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煤炭消耗占一次性能源的比例 为74.2%,原油15.2%,天然气2.9%,水电7.7%。由于煤的高效、洁净 利用难度较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 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逐年增长,2004年石油消费量达

21、2.92亿吨,进口石油1.2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 达42.1%。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 的需求量将为4.5亿一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亿吨,进口 量将为27亿一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 70%。过分依靠进口原 油不仅使国民经济蒙受较大的损失,也会给我国的战略安全构成潜在的威 胁。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排放的SO2和CO2已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 态环境。到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亿千瓦,社会用电量达 2.25万亿度,其中火电约占82%,发电量约18万亿度,年消耗煤炭约9.5 亿吨,据初步预测,到2020年,全国能源

22、消费总量将超过 30亿吨标煤。 根据环保局统计,2003年我国耗煤15.8亿吨,全国探明的煤炭可开采的 储量为618亿吨,30年左右将被开采完。就世界煤、石油、天然气储量而 言,煤炭只能用230年,石油只能用44年,天然气只能用62年。综上所述,世界一次能源缺乏,而我国一次能源更是紧缺,各国都在 寻找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垃圾废料、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 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及供热是我国迫切需要的,是解决能源出路、实现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最好

23、途径之一。为此,我国于 2005年2月28日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 目的是为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 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将生物质利用技术和中国的环境保护相结合, 增加当地就业,增加人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资 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循环经济,是利国利民的事业。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改善环境的需要矿物能源的无节制的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导致全球 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

24、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 自然灾害。矿物能源的消费产生大量的CO、SO2、CO2和NOx污染物,是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生物质能源一秸秆作为燃料发电、供热,可以大量减少SO2的排放,秸秆中硫的平均含量约为0.13%,相当于燃煤含量的1/10左右。目前 世界上瑞典、葡萄牙、丹麦、芬兰等国家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发 电量占电力消费总量的2550%。按照国家近期出台的对于再生能源发展 的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占火电总容量的 6%测算,生物 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可大大减少SO2的排放量。利用秸秆发电,可减少燃煤电厂带来的SO?对大气污染,减

25、少粉煤灰、 粉尘的排放,也不致随地焚烧秸秆造成交通事故。变废为宝是利国利民的 大好事。利用可再生能源一秸秆发电、供热是解决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的 有效途径222 新能源开发的需要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 10倍, 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 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 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 2015年,全球总量能耗将有

26、40%来自生物质能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 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实现。近几年,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利用 极为重视,2005年2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2月国家发改 委下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对包括秸杆发 电在内的生物质发电出台了特殊的优惠政策。 标志着生物能源开发已走向 法制化轨道。2.2.3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提高粮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 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广秸秆发电是鼓励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 要举措。农民把粮食等主产品出售后,还可把秸秆卖给电厂,增加收入。 同时,秸秆燃烧后的底灰、炭灰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钾

27、、镁、 磷和钙元素,将底灰、炭灰返还到农田,又可降低农民施肥成本。我国年产秸秆8亿吨左右,造肥还田、家庭燃用消耗约 35%,剩余 5.2亿吨左右的秸秆没有利用。按秸秆发热量计算,5.2亿吨秸秆发热量相 当于2亿吨煤的发热量,秸秆如按每吨180元(湿重),590元(干重) 卖给电厂,农民可增加收入936亿元,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有好处。2.2.4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近几年以来,全国煤炭供应吃紧,价格不断上涨,造成部分小型燃煤 电厂限产或亏损,而生物质是一种高科技、新型、环保、可再生能源方式, 是缓解目前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某某县,大部分秸秆用于炊事、 取暖,甚至在农田里焚烧掉,处于低效利用状

28、态,其转换效率仅为10%20%左右,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燃烧秸秆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引发火灾,由于浓烟造成的突发交通事故、火 灾等一系列事故,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危害。建设生物质燃料锅炉集中供 热项目,一方面,将秸秆热能转化为热能,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另一方面,秸秆充分燃烧利用,可降低有害物质的 排放。大大低于我国燃煤锅炉的烟灰排放水平,可有效降低污染,保持生 态环境。第三章市场分析3.1用生物质作能源的市场优势分析生物质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算每年贮存 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 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

29、还不到其 总量的1%。通过生物质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 燃料,替代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用生物质作锅炉燃料,既能减少 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能减排方式。在我国,随着煤炭大量的消耗和使用,空气质量状况较差,严重威胁 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我国剩余可开采储蓄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现在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因此,开发新 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这种传统能源,逐年迅速降低煤炭的消耗 量,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已成为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每年达 8亿吨,仅安徽省省每年就生产 800

30、0万吨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用秸秆替代煤炭用于锅炉燃料,其原料极 为充分,且不与人争粮,不与民争地。使用秸秆生物质动力替代原煤燃烧发热技术, 可以顺利实现大规模的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对贯彻国家既定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 能源发电,降低对煤的依赖”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生物质动 力替代原煤燃烧使锅炉供热技术的特点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安全稳定 性较好,有着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技术先进,工艺不甚复杂,运行成本较低,符合环保政策。(2)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不需要加入助燃剂之类的 化工原料直接得到含硫量极低、

31、发热量较高的燃料产品,将生物质燃烧用 作工业锅炉,流程短、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污染低。(3)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质量稳定,易于充分燃烧,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少,不存在焦油清除和污水问题。因而,其运行成 本较低。在环境保护上,秸秆生物质动力煤燃烧技术,CO?排放量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生物质可达到以下标准:全水分10%左右湿水分8%灰分 5%Aar左右全硫 0.13%Sar左右(平均含量)5低位发热量3500kCal/kg(4)生物质能资源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从秸秆的收集、运输到炭化成型直到锅炉燃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把高度分散的农作物秸秆 资源,因地制宜的相对集中起来,收

32、集过程中,既把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生 产者变成了能源经销商,并逐步实现产业化,进而走向产业集群。生物质 能源具有分散收集,就地作锅炉燃料的特点,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循环发 展。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给予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 源法、关于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奖补意见的通知(某某政办秘 20147号)等文件中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 这样可以合理地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3.2热负荷分析目前已进入工业园的企业有多家,主要用热企业情况如下:某某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投产运行,该厂现自备有 一台2 t/h锅炉(有集中供汽后将停用)。第一期用蒸汽 6t/h,蒸汽温度 170C以下;

33、第二期用蒸汽9t/h,蒸汽温度170C以下。 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建, 2014年10月可以调试。 第一期用蒸汽7t/h,蒸汽压力0.4MPa以下;第二期用蒸汽6t/h,蒸汽压力 0.4MPa 以下。安徽京工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用蒸汽 2t/h,蒸汽压力0.4MPa 以下。 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待建,第一期用蒸汽4t/h,蒸汽 温度170C以下;第二期用蒸汽6t/h,蒸汽温度170C以下。 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待建,用蒸汽30t/h,蒸汽压力 0.4MPa 以下。目前,工业园区内自建小锅炉容量小,效率低,污染严重,对周围环 境影响较大表3.1园区工业热负荷一览表序号企业名

34、称蒸汽参数压力(MPa)温度C)一期蒸汽用量(t/h)二期蒸汽用量(t/h)1某某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71706.09.02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41527.06.03安徽京工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0.41522.04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71704.06.05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415230.0合计19.051.0本集中供热工程一期拟建设1 x20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 管网主要对某某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需 6t/h蒸汽)、安徽京工 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需2t/h蒸汽)、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 需4t/h蒸汽)、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

35、需 7t/h蒸汽)实行集中 供热。本集中供热工程二期拟建设1 x 35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 管网主要对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需30t/h蒸汽)和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行集中供热。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4.1燃料来源某某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属黄淮海冲击平原,辖23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湿 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粮食种植。农业科技较为先进, 配套推广的农业技术标准较全,作物品种丰富优质,某某县在农作物种植 方面以国内外市场发展导向,从该地区种植方面、品质、技术、自然和气 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

36、项优势,注重技术、品种的研究,从农业 产业化,市场化,区域化入手打造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专业化,产业 链条的建设,加强农业安全、绿色发展。据统计,2006年、2007年、2008年某某县秸秆总产量分别为106.1 万吨、86.6万吨和110.9万吨,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 93.4万吨、75.1万吨 和96.8万吨。某某县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此 3年分别为8.17万吨、7.14 万吨和10万吨,分别占可收集资源量的8.76%、9.5%和10.3%。某某县的 单位播种面积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 0.54吨/公顷,人均秸秆资源量为 67.5kg/人。从秸秆用途上,多数秸秆被废弃或烧掉,每年的造肥还田及其

37、收集损 失约占15%,剩余的可获得的作物秸秆除了作为饲料、 造纸工业燃料之外, 其余大部分作为农户炊事、取暖材料,但目前大多数处于低效率利用方式, 其转换效率仅10% 20%左右。本项目120t/h和1X35t/h锅炉蒸汽供热工 程,年消耗生物质燃料约6.7万吨,只占秸秆资源的7%左右。4.2供热方案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工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当前本项目投产后,可以替代当地小工业锅炉。关停并限制工业热用户对小工业锅 炉供热的依赖,改善当地环保条件。项目区域供热管网的主干管道拟沿工业园区干道建设。本项目供热分界在厂区围墙外一米。4.3项目建设地址该集中供热项目位于某某县某某镇轻化工业园内

38、。项目场址土地权属为国有建设用地,占地面积 50亩。项目单位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土地使 用权。4.4厂址建设条件4.4.1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某某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 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 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4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OC,年均气温 14. 4C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1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8.3天,平均相 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2220 2480 小时(2 )水文条件某某县位于淮河流域中

39、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 部的淮北平原中部。某某县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县多年平均地下水 资源总量为2.6亿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丰枯基本依赖降水 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 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县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 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3 )地质地貌某某县主属黄淮海冲击平原,地面高呈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拨高度 介于32 50米之间。地形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即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低 山丘陵,

40、其余为黄泛平原。山丘、谷地占总面积22.2%,平原占77.8%。土壤为潮土类、褐土类、石灰土类、棕壤土类、砂疆黑土类,以淤土、 两合土、沙土、盐碱土、土淤土为主,其中淤土平均有机质1.35%、碱解氮含量为70mg/蚝、速效磷含量15mg/蚝、速效钾含量120mg/kg、PH 值为7.0,两合土平均有机含量1.25%、碱解氮含量60mg/埏、速效磷含 量12.5mg/埏、速效钾含量100mg/蚝、PH值为7.2,沙土平均有机质 含量1.1%、碱解氮含量为50mg/ 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量 75 mg/蝇、PH 值为 7.5。某某县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

41、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 水流缓慢。工程地质条件某某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 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 32.5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万分 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 厘米,地震烈度6度。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某某县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 的 4.7%。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

42、气珲 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 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 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较差。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 壳,完整。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 7.1米钻至15.0米未 揭穿。层厚不详。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

43、0KPa以上。交通运输条件某某县东邻江苏徐州市25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南接 淮北29公里,西距河南商丘市150公里,北连山东济宁130公里,县城 距合肥、南京、济南、郑州 4省会均为3小时路程,距徐州观音机场 40 公里,连云港出海口 260公里。陇海、符夹铁路纵横穿境,连霍、合徐高 速公路于县境内交汇,310、311国道,301、101、202省道与县乡道路交 织成网,境内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30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 相结合的,内外相联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 通枢纽。4.4.2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某某

44、县 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耕 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 芝麻等。全县水果挂果面积 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 三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圭青 韭黄、圣泉某某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荑口三 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某某县矿产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某某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 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

45、吨; 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某某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 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电力供应属华东 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220千伏变电所1个,1 10千伏变电所5个,生产生活供电充足。雄厚的经济基础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某某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公 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问,开始出现陶瓷生 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改革 开放以来,某某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规模工 业企业超过100家,达到102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90亿元,同比增 长41%;完成工业增加值27

46、.96亿元,同比增长3 1.6%。逐步形成了煤炭 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八大 主导产业。经省政府批准,于 2006年2月在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交 汇处设立的占地2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是某某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体 制改革的实验区,现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是某某县工业发展的 新亮点。(4)深厚的文化底蕴某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某某县春秋时期为某某国地,秦置 某某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某某

47、龙士、卓 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 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 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 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独具。某某县古迹遍布,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之骞鞭打芦花处、 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 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 史文化遗产”称号,

48、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 客10万余人次。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 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其中瑞云寺于1998 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 洼、“某某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某某县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 邮电通讯发达,医疗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全面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2003年,某

49、某县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4.4.3公共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某某县某某轻化工业园基本情况某某县某某轻化工业园是县政府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中国防腐第一县”品牌、振兴我县化工产业而于2011年新设立的化工工业专门园区,位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南部,园区规划总面积 3.6平方公 里(另预留1平方公里备用地),首期规划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作为化工 工业专门园区,将依托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品牌优势,以“绿色防腐、 科技防腐”为发展理念,以防腐化工材料和其他精细化工作为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型防腐蚀化工材料,同时围绕某某县合成革工业 园、陶瓷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同

50、步发展其它精细化工产业。到“十二五” 末,可建成化工企业20到30家,产值达到40亿元。整个园区建成后, 企业可达60家左右,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成具有较大规模 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工业园区域位置优越东临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城市江苏徐州市 20公里,南接安徽淮北市1 5 公里、宿州市70公里,西接某某县县城12公里,距合肥、济南、南京、 郑州四个省会城市均为3小时车程,距徐州观音机场 35公里,连云港出 海口 260公里,附近有陇海铁路、符夹铁路,紧靠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 路,北距301省道5公里、高速公路入口 6公里,周边已形成快速便捷的 交通网络。工业园总体规划科学按照高起点规划、

51、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坚持“一体化”和“可持续发 展”的先进理念,规划建设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物流中心、仓储货 运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消防站、商业和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建 设,努力实现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 服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工业园各项基础建设正在加快推 进,基本实现道路、通信、供电、供水、雨污管网等六通一平,已经满足 企业入住条件和生产生活需求。工业园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某某县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规定,在土地、税收、融资 等方面将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条件,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专门成立 了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对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

52、一条龙服务,全程 协助或代理项目的注册、登记和行政审批,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挂牌保 护。已经成功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7.3亿元,嘉兴罗星化工、徐州凯奇 化工、厦门环球化工等一批较大规模企业已入住园区。综上所述,项目场址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招商引资政策优惠,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4.5施工条件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公路和城市道路。高标号 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 便宜。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施工用水、用电、通讯可以 利用项目区已有设施就近解决。第五章供热站技术方案5.1供热站总体规划某某县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锅

53、炉房位于该园区纬二路北侧,经三路的东侧。建设用地总面积33300m2,约50亩,地形较平坦。总平面布置在满足流程合理的前提下, 保证工艺路线短捷。再尽量提 高厂区利用系数的同时,做到分区明确合理,平面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2006、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中的要求进 行布置。全厂分为两个区域:生产区和厂前区。生产区沿东西方向分为一期和 二期两部分,主体建筑物包括:锅炉房、燃料堆场、燃料输送系统、化水 系统、锅炉房室外设备、烟囱等辅助生产设备。厂前区包括办公楼、宿舍、 厂前绿化区域等。按功能分区和消防要求将生产区道路布置成环形。为使人流、物流畅 通,全厂分设人

54、流、物流两个出入口,货流出入口附近设一座汽车衡,主 要负责进厂燃料的计量。人流出入口布置于厂区西南侧。厂内道路由4米和6米宽两种。道路型式城市型。道路转弯半径为9 米。厂区两个出入口,南向主出入口设传达兼保卫用房。为了维护工厂的 正常生产,厂区设立不低于 2米高的围墙。全厂的绿化重点在厂前区,以几何图案的形式培植草坪,在消防水池 上布置花坛,并种植由观赏价值的树木和花草。厂区北、东围墙与规划路 间留57米宽绿化带,植草并配以绿篱使锅炉房与外部环境更为融洽。厂内道路沿围墙一侧均配植绿篱和乔木形成林荫路。通过绿化尽量改善卫生条件,使厂区绿化系数达到25%。5.2锅炉机组选型根据燃烧方式不同,锅炉可

55、以分为链条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 炉等。但这几类锅炉均以煤为燃料,在产业园区内建设燃煤锅炉不符合某 某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和环评要求。建设以清洁能源为燃料的 新型蒸汽锅炉十分必要。生物质的挥发分远高于煤,灰分和含碳量远小于煤,其热值小于煤,生物质这种燃料特点就决定了它的燃烧具有一定的特征。生物质特别是秸秆类生物质密度小,体积大,其挥发分高达60-70% 之间,着火温度低,易点火。同时热分解的温度又比较低一般在 350 C就 分解释放出80%左右的挥发分,燃烧速度快。挥发分燃烧后,剩余的焦碳骨架结构紧密,像型煤焦碳骨架一样, 运动的气流不能使骨架解体悬浮,使骨架炭能保持层状燃烧,能够

56、形成层 状燃烧核心。这时炭的燃烧所需要的氧与静态渗透扩散的氧相当,燃烧稳 定持续,炉温较高,从而减少了固体与排烟热损失。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清 楚地看到炭的燃烧过程,蓝色火焰包裹着明亮的炭块,燃烧时间明显延长。生物质成型燃料采用双层炉排燃烧效率比采用单层炉排燃烧效率可提高5%-9%,热效率可提高4 % 7%,大大降低排烟中的CO等中间产 物及烟尘含量,起到了消烟除尘作用,双层炉排将成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 主要炉型之一。因此在双层炉排上试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各种热力特性 及空气动力场试验将具有一定先进性与合理。试验得出,锅炉排烟中NOx,SO2、烟尘浓度等环保指标远远低于燃 煤锅炉,符合国家关于工业锅

57、炉大气中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且有较好的 环保效益。秸秆锅炉型号(一期):型号:DZL20-1.25额定出力:20t/h设计工作压力:1.25MPa额定出口蒸汽温度:193 C设计效率:82%燃料种类:秸秆成型燃料锅炉房布置为单层布置,高度11m。5.3燃料输送系统燃料秸秆、煤以汽车运输的方式运入,经地磅称重后,卸于燃料堆场 秸秆堆储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如以长期燃烧秸秆的数量考虑,现有的土 地面积都不足以存放。考虑与农户签订协议,秸秆暂时分散存放于农户家 里,到需要时再运进厂。燃料堆场大小设计只需考虑秸秆五天的锅炉燃料 消耗,全部是干棚,不考虑露天堆场。燃料秸秆或煤用铲车推到预埋在燃料堆场地底的

58、输送胶带入口,入口上方设格栅,小颗粒的直接落入下方的漏斗,大颗粒的堆积在格栅上,用 铲车车轮碾压,使其破碎,落入漏斗。燃料通过胶带斜送到锅炉房,倒入 炉前水平布置的胶带,输送到燃料仓。燃料贮仓出口设阀门,燃料经炉前给料斗送入炉膛燃烧。5.4热力系统5.4.1主蒸汽系统锅炉产生新蒸汽向西送至厂区围墙外, 沿工业园区道路敷设至各用汽 企业。蒸汽管道进入热用户厂区前设置流量计量装置、压力表、温度计。5.4.2主给水系统主给水系统是由除氧器出口经给水泵升压后送至锅炉进口。系统设有两条母管,即低压给水母管和高压给水母管,两条母管均采用单母管制。 共设置两台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给水泵出口设有给

59、水再循 环管,接到除氧器给水再循环母管上,返回除氧器。5.4.3化学补充水系统来自化水车间的化学补充水进入软水箱,经软水泵送到除氧器,供系 统补水和锅炉充水用。除氧器水箱的水位由化水补水调节阀进行控制。5.4.4凝结水回收系统输送至热用户的蒸汽经利用后,部分凝结水经凝结水管路输送至供热 站化水间内重复利用5.5化学水处理系统生产用水为深井水,经检测,水质总硬度:879mg/L,钙:253mg/L,镁:68.6mg/L。15t/hf5-10t/h浓曲檄(1)低压锅炉补给水水质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悬浮物mg/L 52总硬度mmol/L 74油mg/Lv 25溶解氧mg/L0.1(经过除氧器)(2

60、)水处理工艺及水量平衡图冷凝水回收后重复利用。(3)工艺说明本项目水处理系统是由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后置软化器系统等三核心部分组成。预处理系统主 要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硅、有机物、余氯以及含有的杂质,起 到保护二级反渗透系统的作用。预处理的好坏决定着水处理系统的安全经 济运行。反渗透系统部分是水处理系统中核心的处理装置,可去除水中绝 大部分的溶解固形物、胶体硅、有机物、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使系统的产 水质量大幅度地改善。后置软化器系统是为了去除反渗透处理后残余的硬 度。整套工艺系统可以满足锅炉用水水质要求。5.6给排水系统5.6.1 给水部分1、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