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曲江一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陕西西安曲江一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陕西西安曲江一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陕西西安曲江一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陕西西安曲江一中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 TOC o 1-5 h z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海水晒盐C,冰雪融化D.火药爆炸.下列化学仪器中能用酒精灯加热,但需垫石棉网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D.量筒.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胶头滴管使用完平放在实验台上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水平C.用托盘天平称取 2.5g食盐D.加热药品时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B.用氨气填充探空气球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D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

2、TOC o 1-5 h z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家中的白糖和食盐一尝味道B,软水和硬水一肥皂水C. N2和CO2-阑气味D.氮气和氧气 一燃着的木条.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B.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属于构成物质的微粒D.是否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冰峰”、肉夹馍、擀面皮”常被 皖陕”称作 主秦套餐生产 冰峰”过程中用到了纯净水.纯净水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非金属单质.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C.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两图表

3、示的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微粒 TOC o 1-5 h z . X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可能是()A.铜B.铁丝C.白磷D.硫粉.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镒、硫、锌、领.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图:2008年7月4日,我校边团结校长作为西安段118号火炬手传递了奥运圣火.火炬中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

4、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 TOC o 1-5 h z 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 5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1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A, B. C. D.1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5、的是()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TOC o 1-5 h z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KClC12HC1OXNa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 AgClB . KC10 3c. HCIO2D. CI2O5.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A.甲S0t3 热水 白磷17.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

6、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核,含B.氮原子核,含C.碳原子核,含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7个质子,7个中子6个质子,7个中子7个质子,8个中子18.某NH4NO3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28% (杂质不含氮元素),则样品中含NH4NO3的质量分数是()A. 80%B . 35%C. 28%D. 14%19.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镒(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气体体积mL时间5段时

7、间体镒素后M固中元的量B加热时间与高镒酸钾固体余体质;g 剩固的量0 加热时间s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填空解答题(共 30分) 21. (1)-(6)用化学用语填空,(7)-(8)按要求完成.(1)速气(2) 5个氮分子(3)两个硝酸根离子(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5)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6) 一个亚铁离子(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8)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 H2O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 ;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 CO与CO2的质量比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变化,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8CD(

8、1)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 物理”或 化学”),理由是 (2) A物质属于 .(填 化合物”或 单质”)(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 位的金属元素,铁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 子.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氟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画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硒元素的符号为 Se,请写出硒

9、离子的离子符号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珀电极柏电极仍总价水证明分子不断运动燃料电池(1)图 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装置;(2)图 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3)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探究题(共 20分)26.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DFF(1)标号为 的仪器的名称是 ,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4)

10、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该实验进行时的主要现象为: ;下 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选用足量红磷进行实验是为了耗尽集气瓶内氧气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N2、。2、CO2和稀有气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1)小强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同学.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 吸热”

11、或 放热”), 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2)小强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3)小强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四、计算题(共10分).乙醇是酒的主要成份,所以又称酒精,有些地方俗称火酒.化学式可写为C2H50H.乙醇易燃,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制取其他化合物.请回答:(1) 一个乙醇分子中共有 个氢原子.(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

12、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赤铁矿是一种常见的含铁丰富的矿石,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工业上常用赤铁矿来炼铁,炼铁时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变成铁单质.生铁也是一种混合物, 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为碳.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利用含杂质10%的赤铁矿2000t,可得到含碳3%的生铁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 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i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海水晒盐 C.冰雪融化D.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

13、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 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下列化学仪器中能用酒精灯加热,但需垫石棉网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D.量筒【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

14、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不同仪器的不同加热方法分析即可.【解答】解:化学实验中,有的仪器是可以直接加热的,如:试管、蒸发皿、塔期和燃烧匙等; 有的仪器是不可以直接加热的,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如: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有的仪器是不能加热的,如量筒.故选B .【点评】化学实验中,有的仪器是可以直接加热的,如:试管、蒸发皿、塔期和燃烧匙等;有的仪 器是不可以直接加热的,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如:烧杯、烧瓶、锥形瓶等;需要同学们在实验 操作时特别注意.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胶头滴管使用完平放在实验台上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水平C.用托盘天平称取

15、2.5g食盐D.加热药品时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天平准确到 0.1g进行分析;D、根据给试管内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胶头滴管使用完不能平放在实验台上,如果吸取有液体必须保持橡胶乳头朝上, 使用完要进行清洗再放在试管架上或小烧杯内,故A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B错误;C、天平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 2.5g食

16、盐,故C正确;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须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必须向上 倾斜,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 领,使操作规范.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B.用氨气填充探空气球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用

17、氧气抢救危重病人,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用氨气填充探空气球,既利用了氨气密度小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氨气的稳定性,属 于化学性质;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是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家中的白糖和食盐一尝味道B,软水和硬水一肥皂水C. N2和CO-阑气味D.氮气和氧气 一燃着的木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

18、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 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家中的白糖和食盐分别具有甜味、咸味,可以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鉴别,鉴别方法正确,故选项错误.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鉴别方法正确,故选项错误.C、N2和CO2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鉴别方法错误,故选项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19、用燃着的木条进行鉴别,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鉴别方法正确,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 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B.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属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D,是否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粒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选D.【点评】掌握物质

20、的微观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冰峰”、肉夹馍、擀面皮”常被 老陕”称作 三秦套餐生产 冰峰”过程中用到了纯净水.纯净 水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非金属单质【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 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解答】解:纯净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

21、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 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8.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0 A.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C.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两图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微粒【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为阴离子.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判断

22、.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 错误.B、 图所示的粒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D、 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12、13,核内质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元素的粒子,故选项说法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

23、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 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X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可能是()A.铜B.铁丝C.白磷D,硫粉【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硫粉、白磷、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C、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

24、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镒、硫、锌、银【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由常见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碳、钙、铜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l、C、Ca、Cu,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全部相B、氢、汞、铁、银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错误.C、钠、镁、氧、氮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错误.D、镒、硫、锌、银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故选A .同,故选项正确.H、Hg、Fe、Ag ,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

25、选项Na、Mg、O、N,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选项Mn、S、Zn、Ba,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相同,故选项错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约占空 气体积的五分之四;稀有气

26、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 氧化碳等气体.【解答】解:A、氧气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正确;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错误;C、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错误;D、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12.如图:2008年7月4日,我校边团结校长作为西安段118号火炬手传递了奥运圣火.火炬中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 C4Hio),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

27、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 5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丁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丁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项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丁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

28、说法正确.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M) : (1X10) =24: 5,故选项说法正确.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1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 采用的是()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A. B. C. D.【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

29、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污染和防治方法,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源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方法.【解答】解: 控制水中所有生物的生长,这种做法有点儿过激,而且是不可能的,因为水中生物都消失了,人 类自身恐怕也难以生存,该说法错;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该做法合情合理,而且工业污水要净化达标后再排放,该说法正确;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这种做法不可能,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农业和化肥还是不能少的,我们只 能合理使用或研制新型低毒的农药,该说法错;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该说法较科学;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酸雨呈酸性,对水中生物有严重的影响

30、,该 说法合理;故符合题意的选项组合为.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不难,但形式灵活,解答时还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能一边倒,由于本 题项目较多,容易出错,要引起注意.1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 别和联系.【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过程中,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1、水分子发 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的分子数比为2: 1.【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说法正确;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能根据图示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KClC12HC1OXNa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32、)A. AgClB . KC10 3c. HC1O2D. CI2O5【考点】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题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排列规律为:化合价由低到高;推断,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含氯物质化合价为:-1, 0, +1, x, +7;排列规律为化合价由低到高;A、Ag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KC1O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2)必=0, b=+5;C、HC1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

33、-2) 2=0, c=+3D、C12O5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2) X5=0, d=+5;由此可知X不可能是A,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甲中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一会儿后与氧气隔绝,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故正确;B、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起来,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

34、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C、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小石头不是可燃物,小木块是可燃物,故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

35、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以及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于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所以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成为7,因此该原子核成为氮原子的原子核,其核内质子数是7中子数也是7;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题干中关于原子衰变的介绍和所学的原子种类的知识.18

36、 .某NH4NO3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28% (杂质不含氮元素),则样品中含NH4NO3的质量分数是()A. 80%B, 35%C. 28%D, 14%【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M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NH4NO3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28% (杂质不含氮元素),则样品中含NH4NO3的质量分数是 28%+(1 2乂100%) =80%.14X2+1X4+16X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

37、色固体)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镒(A.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D.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催化剂能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因为b加了二氧化镒,但a没有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量是相同.A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量;B加热虽加入了二氧化镒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就生成氧气;C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a与b

38、产生氧气的量相同;D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镒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前就生成氧气;【解答】解:A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不正确;B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镒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就生成氧气,故B不正确;C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a与b产生氧气的量相同,故 C正确;D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镒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前就生成氧气,故D不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 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间段 b林体镒素质g拗固卬元的量B.o 加热时间;加热一定量高镒酸

39、钾固体余体质讴。 剩固的量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气质,g氧的量u后而B寸间台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考点】电解水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B、根据加热高镒酸钾放出氧气,镒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C、根据加热氯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分析;D、根据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生成的氧气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加热高镒酸钾放出氧气,镒元素的质量不变,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

40、为零.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C.【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二、填空解答题(共 30分)21. (1)-(6)用化学用语填空,(7)-(8)按要求完成.(1)速气 Ne5个氮分子 5N2(3)两个硝酸根离子2NO3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2(5)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O一个亚铁离子Fe2+(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 f四

41、氧化三铁(8)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镒 f水+氧【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 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根据化学反应的原 理来书写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窟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 填:Ne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

42、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则5个氮分子可表示为:5N2.故填:5N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故两个硝酸根离子可表不为:2NO3 .故填:2NO3 ;(4)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CO2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填:CO2;(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氢元素的化合

43、价, 故可表示为:20;故填::20; n(6)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故填:Fe2+;(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蟋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8)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申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三氧侬遍水+氧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

44、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 H20与H2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 C0与C02的质量比为 18: 17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1个电0与H202的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1个H20与H202分子中分别含有1个、2个氧原子,若二者所含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的氧原子个数应相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个H20与H202分子中分别含有1个、2个氧原子,则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H20与H202的分子个数比为2:1.1个H20与H202分子中分别含有1个、2个氧原子,若二者所含量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的氧原子个

45、数应相等;则当 C0和C02所含氧元素质量相同时, H20与H202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则它们的质量比是(18X2) : 34=18: 17.故答案为:2: 1; 18: 17.【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变化,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8CD(1)该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理由是变化成了新分子(2) A物质属于化合物(填化合物或单质”)(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 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46、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观察微观过程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类型、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根据微粒 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解答】解:(1)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理由是变化成了新分子.A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3)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故答为:(1)化学,变化生成了新分子;(2)化合物;(3)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 改变.【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和

47、反应类型等.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三 种,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 .(2)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位于第四 位的金属元素,铁原子核外共有26个电子.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2O3 .(3)氟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画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 png 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DkAAABFCAYAAADw+E4/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

48、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cISURBVGhD7ZtrTBRXFMf5JkajaPjQNG3QtLE808hTVyCIlsdWSrRGyqsEY7a2SmgEKVBMbcAP0ho3KVTaJqgECI1KrQlLpTV ETdRSUBCDlIXyNICAqEAUQU7nzB4Wxt3ZubO8ZtP+koH7vwyz93/nPs69M2sH/wH+N7lU7N+/n1Lz gyJNXr58Gfbs2UNq7ii2udbW1kJERARMTk5SjvUouk92dHRAQEAAPH/+nHKsQ/EDz+joKGzbtg1GRk Yo

49、Rz6KN4mMjY3Bli1bSMnHJkwi5eXlkJqaSkoeNmMSSU505s3KxaZMIps2bYLBwUFSbNicyaGhIdn 90+ZMIufOnYO0tDRS0tikScTLywv6+/tJWWbJTHZ1dVHKOq5fvw4xMTGkLLMkJnHe8/Pzgxs3blCOd fj6+kJPTw8pcZa0ue7duxdOnDhBSj5Xfv8DoqOjSYmz5H0yJ/soHDz4GSn5uLzjCmMjz0iZRxEDT0lJER w6lExKHqd/LISMLzJJmUcRJpG0tFQoLCwkJQ9vTy+YmnxJyhTFmETUajXU1dWRY

50、if76NdQ8P0pUqYoyiQSHBwEvb29pNhobm6c7duDSZki2+TFixdBo9GAh4cHLFu2DOzt7fnfK1as4D5oOz9atrS00Nny6e np4qcGuTg5vUEpU5hMTk1NQXp6Oqxfv55fCeh+q4DBRwP01xmam5shLy8PVJv9IMBfBX/esm4eTEyI h79qbpFiI/7jaC5AuEpKiKTJ8+fPg6urK5SVlVEOG/+0/Q1xsVEQGhIML19OUC4bPd2d8K6HGyk2yn4u hsOHU0gJsWgyJyfH6oXqNGgW+9mDB92Uw0bWlxlQUlRMSp

51、rRsWFw93AmJUTUZEpKCuTn55OaG 6OjTyFMHQ7tHezx60vxz7DuTSdSbLz1thNMTr4gNYNZk1qtFo4cOUJq/ggI3AbPJqZILR4mJjG6Z4kHr aG+kWu676lJLR4mJsPCwqCtrY3U/BOToIFfL1WSWhwEJs+cOcONUIdJLRxu7hsptTgITAYFBTGtz+Z KxAcfwu3aO6QWHqNJ3KF2c5M3NxnRa0FlZwd2/KEBHWWLcaH8EiQnfU5KBJ2GrscdKi3oKdsignK oQEv/ZDR59uxZyMw0V2TB0E0cHWhmXVCvVT

52、EV6rXXXqeUGbCwmumqwutzhTZqMfSgVdmBigoyuxxGkxhzis2LFk1ijQtMGQolVaY1ax0pZYpepxNUEkFCSvb0BIMrcpoEqeNa9eukRKCwbcYpgUQ1qgYvn6bmXfb+AJL3kk8bbpp6/n09L8YTe7YsQPu3JkZDHBl4eDgACtXruTTq1atguXL14M9lxZA/WCmD GwmQ8PU0NDQQMoyswtsGcNnY5+cfb7RJIZxuIwyB5q0BH83+c4+c0gVys3DHYaHh0lZQNA/peBMc svAj9ZhGcwMPLm5uXw4Zw4pk7NhH

53、XhWr3GglCXwzkiP1gbwXIMxLAPfdF/tk5WVlZCQkEBKCDZTJkyarnl6+/tgo5cnKXF0mlkDiRT879P5XB/mfhgHIqNJxMlJXtQvgOY1qb6IfJefB7nffkPKPHg3BJXFXd9y5RlGdcPnc4e50RXZvXs3/0KCLOjuze4DUmBkdf/+fVKmGJraqwdDszWWBY+Z8ghM1tTUwM6dO0 ktHFu3bqXU4iAwiezbt49fbi0Uvt4+oNcz3vJ5wsQkTtALVdO1xSWQmZ5Bio3AwEC4e6+R1HWYmESw X2L/nE9aW1tAHRZ

54、Oio0nT57Ahg0bSFmPWZMIBga7du0iNTdqG+pArQ4jxQ4+Uc7KyiIlzdo1qyklRNQ kgmFXaGjonNaYP5z+CdSR73Mp+Xs74eHhzKHfleoqiE+IIyXEokmkr68PPD09ITY21mtyrZQrzeniInDd6A5fHTtKOfJoadWDv78/KWk+VQDlyrNTzKSJqepqqriHwO4uLhAemYGXPilHO7evQeNjY3Q1NQE9fW3oaCgACIjI8HR0RGyj+XA01HrXxXDSpXzJNrZ2RkGHw2REsJscprx8XEoKSmBpKQkCAkJ4ZszHv

55、hG125G41w7V7B7eHt7k5Kmu7ubf9FQDNkmFwMMSG7evElKmpMnT0J2djYpUxRnUqfT8e8SyAH77sOHD0mZoiiTExMT/L4vvv7JCvbbuDjzo+o0ijKp4taDnZ2dpNjAYF/qeahiTMbHx8PVq+afL4rR3t7Ovw8khSJMHj9+HE6dEn/mLwYuJlgqZslN4tcjcOtFLgMDA3yQwsKSmsT5FUdTa8CvVLBOM4oaeFjByV/OctAmTWI0hJEXKzZnMioqCqqrq0mxYVMmS0tLLYZvYtiMSZzw8Usw1mAzJn18fODx48

56、ek5GETJg8cOAAVFRWk5KN4k4mJiVBUVETKOhRtEnci6uvrSVmPok3i/tLcAfgXirGxskM/UQwAAAAASUVORK5CYILoj4HkvJjnvZE= .(4)硒元素的符号为 Se,请写出硒离子的离子符号Se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其中非金属元素指的是石“气” 的为非金属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据此解答;(2)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化学式

57、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4)根据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解答】解:(1)上述三种元素中为非金属元素的有:碘元素、氟元素和硒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5;故填:三;65.4;(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其中铁元素位于第四位;由铁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 26,则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故填:四;26; FG2O3;(3)氟原子的最外层有 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一个电子而带上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得(4)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58、 2个电子,而形成带 2个单位负电荷的硒离子, 故填:Se2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的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难度不大.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纱布一小卵石一石英砂活性演膨松棉净化水酚酎 H: 溶酒证明分子不断运动粕电极KOH涛液燃料电池(1)图 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装置;(2)图 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A中溶液变红(3)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 1。燃 ;2H2O .【考点】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图示实验分

59、析解答;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和酸钾指示剂的变色分析解答;根据氢气燃 烧生成水解答.【解答】解:(1)图 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故填:过滤;(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酗:是试液中,使酚酬:试液变红,故 填:A中溶液变红;节燃(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填:2H2+O2 2H2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氢气的燃烧和分子运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 进行.三、实验探究题(共 20分)26.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R C DFF(1)标号为的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匙高镒酸钾stackrel

60、加热 一镒(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酸钾+二氧化镒+氧气 ,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E (填字母)进行组装.(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填字母).(4)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该实验进行时的主要现象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frac15;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CA.实验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选用足量红磷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