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记叙文之赏析题一_第1页
第6讲记叙文之赏析题一_第2页
第6讲记叙文之赏析题一_第3页
第6讲记叙文之赏析题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之赏析题(一)赏析角度1修辞用的修辞手法,怎么样地写出了谁什么的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心理、品质)词语词,怎么样地写出了谁在什么情景中什么的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心理、品质)描写用什么描写,通过什么内容,怎么样地写出了谁在什么情景中什么的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心理、品质)写作手法用的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么样的情感(心理、品质)5标点),怎么样地写出了谁什么的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标点,什么样的句式,写出了谁什么的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心

2、理、品质),表达上一气可成(有节奏感、富有诗意、气势强大)2005 年老的小胡同1我是在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的就是2还是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 3 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学校(今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10 岁上,我母亲死在

3、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仲夏夜。4母亲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 年冬),因“”被变相,远走潮汕。1929 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 17 年是真正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那几条小胡同里转悠。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小枣年糕”理发师手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里那

4、把铁玩意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锔(j)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6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热火”。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有时还挺长,像”硬面饽饽”,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灵卦”的。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了”或“了洪洞县”。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

5、,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穷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沙雁做工精细的风筝。下文中的”秫秸(sh ji)去掉穗的高粱秆。帘儿”是一种的简易风筝。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蛐蛐还有油葫芦。蛐蛐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更好听,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11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的弄堂。弄堂里见不到阳光。胡同里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

6、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伦敦英格兰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边吃边想着老的豆浆油炸果。13但愿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结合上下文,品味第 9 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3 分)2008 年乡间庙会,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1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2每逢庙会时节,村里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

7、,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3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庙会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在乡间的土

8、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珞。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 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7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

9、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惟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界。,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进入了另一个世8乡村的孩

10、子们的心中是平静的,它那明媚的阳光、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让孩子们无所牵挂。白天和夜晚把孩子们的心截然地分开,那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在的想象中,夜将神秘的事物掩盖起来,那些们总是充满了幻想。中大地的絮语,那些闪动的遥远的星星,使我9不知为什么,在乡村的中,我总有一股无名的哀伤,即使在高亢的戏剧的唱腔中,我也能听到它的存在。它幽幽地飘荡在大地上,或许,这就是华北原野上的“燕赵悲歌”,它神秘地在人们心中无尽地盘桓,已有几千年。第段对“”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试举一例进行分析。(3 分)2009 年又临岸1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眼中常渗出热泪。2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老盘旋在我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

11、着中华大地,俯冲的敌机,飞落的 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歌:“风在吼,马在叫,在咆哮!”3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着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火车,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诉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黄4大前年的秋天,我去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一,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时期蒙、民并肩战斗的故事,那昔日

12、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的特平川,深情地说:“看,!”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5去年夏天,我又临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的大草原。6谁都知道,省属于长江流域。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的版图。,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轻轻地擦过川西北的边缘。7我来到的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快带我去看看。于是备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热心地伴我。8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紫花苜蓿。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

13、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为建设美好家园所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沉睡的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来。冬欠9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美景。肥美的牧草,让走到这里,也只恋着埋头吃草,却把搁在马鞍上。着心中的,于是扬起马鞭,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10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快,快来看!”11啊,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12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没有奔腾的激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像刀削般整齐;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的。,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13是这样的吗?!此时此地,你多像中华民族的今天。的子孙们,经历民族的元气了多少苦难和欢欣,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的十年,把几乎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和艰辛。哀叹吗?不!那是弱者。需要的是智慧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航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正如这的沉思、歇息、积蓄和期待!14沿着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在草原上流,也在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